今天,我兴高采烈地去拜访爷爷奶奶和邻居八十多岁的爷爷。
先问自己的爷爷奶奶吧!我问爷爷:“你们的晚年过得开心吗?”爷爷:“开心,你爸爸妈妈和你的三个伯父、四个姑姑都陪我们一天。”奶奶说:“过年了,你爸爸把旧房子装修成了新房子,我们能不开心吗?”
邻居家的爷爷很不高兴,告诉我他有一个孝顺的'女儿和不孝顺的儿子。儿子在女儿上班的时候,把自己的生活用品和床全都搬到猪圈里,让自己吃喝拉撒都在猪圈里解决。
住了三年,终于有一天,老爷爷的女儿回家了。老爷爷的女儿和儿子因为让不让老爷爷继续睡猪圈的事吵了起来,不孝顺的儿子还打了女儿。好心的人看到这残忍的一幕,立刻打电话告诉了法院的人。还好法院的人及时赶到,在不孝顺的儿子的房子边上隔出了一个房间。
大家听到这个消息都很悲痛,有一个孝顺的儿子或者女儿就够了,再多不孝顺的儿女也没有用。我以后一定会孝顺爸爸妈妈的。
今天,我和母亲吃完早饭。我下楼玩,突然看见母亲在凉台上擦窗户,我觉得母亲一天到晚都在做家务,很辛苦。
于是我就赶紧上楼,来到母亲跟前说:“母亲你太累了,回去睡一会儿吧!让我来帮你擦窗户。”母亲开心地说:“谢谢你,乖孩子。”于是,我就把窗户擦得干干净净的,然后我又开始洗自己和母亲的袜子,不一会儿,我和母亲的袜子就洗得干干净净。家务终于做完了,真是累死我了。这时,我看见母亲没有盖被子在沙发上睡着了,于是,我就蹑手蹑脚地给母亲把最软的毯子盖在身上。
母亲睡醒后,看见我这么勤劳,母亲的脸上笑开了花,笑眯眯地说:“宝贝,你长大了,都能自己干活了,还会给大人盖被子了。”我听了心里美滋滋的.。今天可以让母亲看到我的表现,我觉得帮母亲做家事真开心,下次一定还要帮母亲做家务。
百事孝为先,在中国的礼仪中“孝”排在第一位的。在中国古代频频出现孝子,就咱们的语文报纸上学过的xx和xx,就是典型孝子。他们的行为在当时社会看来就是一个标准的孝子。“举孝廉”是指汉朝作官的一种资格。汉代的察举制的一种,意义与西方国家的国会和各级主官很近似。所以“孝”在当时很被人重视!
而在现代社会中,“孝”字可能慢慢的'从现代人心中淡化,一些人对父母的唠叨很反感,而父母的唠叨其实是一种对自己关心。怕自己的子女在人生道路中犯什么错误。而青年人就是不能理解这些老人们的心思,而是用一种冷漠的态度对待父母的唠叨。当看到父母不厌其烦的一遍又一遍的唠叨、一天又一天为子女操心,而子女却表现出一副满不在乎的样子,是很让人心寒的!
其实在现代社会中,“孝”表现在每一个方面。孝顺孝顺,以“顺”为主。什么事都应该顺着父母,父母不可能会害你或者从你身上得到什么好处。
自从我们呱呱落地就要懂得感思,孝敬父母。因为在我们很小的时候,有一种爱,他是无悔的,无怨的.,那就是父母对我们无私伟大的爱,对于这份爱,也许,我们这辈子都汇报不了,但我们也要竭尽全力去回报这份珍贵的爱,但这在我们眼里,这份爱是里所当然的。
古语说:“羊有跪乳子恩,鸦有反哺之义。”我们作为子女也要“滴水子恩当涌泉相报,”要懂得感恩,回报父母。
当我们遇到困难,能无私帮助我们的人是父母,当我们感到委屈时,能耐心听我们哭诉的人,是父母,当我们取得成功,会衷心为我们庆祝的是父母………!
其实,父母想要我们回报的并不多————他们只需要我们的一句问候,少一句埋怨;他们只需要我们对他们多一些挂念,少一些忘记,他们只需要平安,快乐的生活……
星期五下午,我们全班一齐观看了《中华孝道》这部影片,看后十分引人深思。
这部影片主要讲了:由于妈妈早产,生下的孩子天生不会走路,妈妈就带着他奔波于大城市间为他治疗,还每一天陪他做康复训练,喂她吃药。
妈妈给他无私的爱,但妈妈却承受了太多太多……经过他们坚持不懈的努力,病情最后有了好转。从中也让我明白了一个道理:完美的理想务必靠坚强的'毅力去拼搏才能实现。
看完这部影片我想了很多:我们生活在幸福的家庭里,我们的成长离不开父母的关心与呵护,一家人相亲相守就是最大的幸福。在学校里有老师的关爱和班群众的温暖,我们更就应好好学习,用最好的成绩回报老师和父母的爱。
这部影片直到此刻还使我内心久久不能平静。
似曾忆起,雨夜中迷茫的身影;似曾想起,屋檐下眷盼的目光;似曾记起,面朝黄土劳苦的背影……
我们有太多的理由去回报父母,只是无言去表达对他们的.爱,然而每个人都应该懂得去感恩父母、回报父母,应为父母只有一个!他们曾经为你的生长而付出,为你的淘气而忍辱,为你的努力而欣慰,为你的进步而高兴……也许,他们还有更广阔的、更无私的爱将为你付出!正应如此,你应该以更无私的爱去爱他们,回报他们!
是否还记得,幼时的你让母亲操碎了心;又否记得,淘气的你让妈妈挨了多少批判;还否记得,家长会上父亲的脸有多么暗淡?这一切的一切,因你而起,担当的却是父母,凭他们无声的承受,你是否应该去报答他们?
多少个父母望子成龙、望女成凤,自己的父母何尝不是啊?他们不是在逼你,而是想让你有更好的生活啊!
朋友,记住多少个春夏秋冬的奉献,记住多少句亲切的叮嘱,用自己的爱去回报父母吧!
夏天的中午火辣辣的太阳炙烤着大地,窗外蝉声密集,把夏天的闷热织得愈加密不透风。
朵朵觉得口干舌燥,就让爸爸去买西瓜,朵朵的爸爸去西瓜地选了个特别大的西瓜,西瓜又大又红,看起来让人直流口水。朵朵的`爸爸从厨房拿出水果刀,把西瓜一块一块切出来,放在餐桌上,朵朵问:“可以吃了吗?”“可以吃了”爸爸说。朵朵听了,大喊道:“”妈妈、外公外婆可以吃西瓜了。”
他们听见了,妈妈扶着外婆,外公一揺一摆地走过来,外婆、外公、妈妈和爸爸都想吃小的,可是朵朵把最大的几块给了外婆、外公、妈妈和爸爸、把最小的一块留下来,西瓜一两口就被朵朵吃完了,但是朵朵觉得西瓜还是挻甜的。吃完了西瓜,爸爸、妈妈、外婆和外公异口同声地说:”朵朵真是个孝顺长辈的好孩子啊!“朵朵听了心里比吃了西瓜还甜。
在一个苗族的小山村里,生活着一位老奶奶和一位小姑娘。
小姑娘很小的时候就成了孤儿,老奶奶无儿无女。在一个冬夜,老奶奶听到一阵阵哭声,顺着哭声看见一个小姑娘蹲在墙角,身上的脏衣服已经不能遮体。老奶奶心痛的将小姑娘领回家,给她穿上暖和的衣服并说:“从今以后你就做我的孙女吧。”
自从小姑娘做了老奶奶的孙女以后,老奶奶家不在冷清了,变得充满朝气。小姑娘为奶奶洗衣,做饭。夏天为奶奶扇扇子,冬天为奶奶暖被。奶奶生病了,小姑娘就上山采回草药为奶奶治病。奶奶还将小姑娘送到学校,小姑娘非常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学习非常刻苦,门门成绩优秀,并且以第一名的.成绩考上了中学。老奶奶听说这个消息非常高兴,可又为学费而担忧,她四处借钱,东拼西凑终于把小姑娘送进了中学。
小姑娘一想到要离开奶奶很伤心,她临行前紧紧地抱着奶奶说:“奶奶你一定要等我学成回来,我们一起过着幸福、快乐的生活,永远不分开。”
周五那天我们观看了《中国最美孝心少年》的颁奖典礼,回家后还跟妈妈再看了一遍。那些哥哥姐姐都很勇敢很坚强,面对困难,用自己的`爱心,用自己的行动像大人一样照顾家人,他们都好棒!
无忧无虑的我,除了上学,好像没什么需要我操心的,那我更应该要好好学习吧。当然了,自己的事情要自己做,我还要像哥哥姐姐们一样会做饭,会很多家务,有时我会当妈妈的厨房小帮手,希望有一天我也能给爸爸妈妈烧好吃的饭菜。我会经常对爸爸、妈妈说“我爱你”,还亲亲呢,爸爸妈妈出门我都会说“路上小心,早点回来”,这些都已经成习惯了。
虽然我还不是很懂什么叫孝心,但我很爱我的爸爸妈妈,我愿意为他们,以后也是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