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爱的同学们:
人间四月天,读书好时节。
读书,关系到一个人的人文素养;读书,关乎一所学校的文化品位。做一名积极向上、健康文明的读者,建一所民主和谐、富有文化品味的校园,是邑大全体师生自身发展的需要,更是时代的迫切需求。以读书求新知,以读书求进步,以读书求发展,在阅读中开阔视野、增长知识、陶冶情操、丰富精神世界,是提高全校师生文化素养、营造良好校园文化氛围的重要渠道。
在第二十一个“世界读书日”来临之际,为进一步打造书香校园,激发邑大学子的读书热情,培养自身良好的阅读习惯,校团委向大家发出如下倡议:
一、开卷有益——爱读书
当代青年正处于日新月异的时代变革的大潮中,更须不断用新的知识武装自己的头脑,把读书作为丰富学识、陶冶情操、促进自身全面发展的有效途径。从热爱读书、爱护书籍开始,培养读书的兴趣,在校园中营造爱读书的新风尚。
二、行万里路——多读书
古人云: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以书会友,互助共学,做到阅读与校园读书交流活动常态化、长效化,努力做到“一人所学为众人所学,一人所长为众人所长”,让读书成为一种美德,让生命因读书而更加充实。
三、学海无涯——勤读书
时间像海绵里的水,挤一挤总会有的。珍惜与书籍相伴的时光,在书籍汇成的海洋里执着探索,收获智慧的果实,开启知识的宝藏。让勤读书的阅读习惯在校园内蔚然成风,以阅读彰显邑大人的风采。
四、良师益友——读好书
好书是遮风挡雨的伞,好书是明亮的灯塔,好书是智慧的源泉。有选择性地读书,与好书为友,与知识同行。在阅读好书中品味人生,感悟生命;在阅读好书中陶冶情操、健全人格;在阅读好书中提高生活品位、成长成才。
五、学以致用——善读书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在书籍中汲取知识、提升能力,从精读一本好书、自选一句读书格言、撰写一篇读书心得、评选一批读书佳作、参加一次读书交流会、解决一个生活问题的“六个一”做起,走出死读书、读死书的怪圈,让读书真正成为每一名邑大学子的学习所需、生活所需、成长所需!
读书不能改变人生的长度,但可以改变人生的宽度。
最后,希望邑大学子以极大的热情去拥抱读书月,从今日着手,从现在开始,制定自己的读书计划,提升个人综合素质,在邑大校园中营造读书氛围、倡导热爱读书的风尚,打造起积极向上、清新高雅、健康文明的校园文化。
共青团五邑大学委员会
20xx年4月10日
人生之光泽与真谛,倘若没有一颗善感的心,便会与我们的生活失之交臂,我们的生命便会黯淡无光。而淡淡书香正是那打开我们心灵枷锁的钥匙,清理我们被尘世蒙尘的心灵,细细地,每时每刻品那人生的滋味。
读书对很多人来说是任务,是工作,但更是一种乐趣。读书于我来说是一种享受,我一直以为这种享受不是每个人都能体会到的。要能享受到读书的乐趣依我看来需要缘分。缘深,可能会成书呆子,愚不可及;缘浅,开卷无益,掷书而茫然。因此,读书只要把它看成是一种消遣就行了,一种高尚的消遣!我们既不用尘世功利的心态去对待读书,不能为了考试而读书。其实读书它恰是读书,我们开心就行。或许,五柳先生的“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欣然忘食”说的大概就是这个意思了。这样读书是不为外物所滞,而求于内心,为人所吸引的,我认为,这就是读书的真正乐趣了。
我心中的读书是既没有功利性,同时也是没有指向性的,但凭自己的兴趣,依乎性灵,择己所好,有所会意,有所感受。我们读天地,读自然,读历史,读人文……似乎什么东西都可以哪来读,但不管读的是什么,最终我们读的是感情,是思想,更是人。读一本好书,就像交了一个益友。书中必有同好者,以书会友,以友辅心,书中遇知音,书中遇知心,此读书之一大赏心悦事也。
读书是一种消遣,但读书肯定不仅仅是消遣。古往今来,关于读书的箴言是不计其数。古有颜真卿的“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陆游的“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李若蝉的“鸟欲高飞先振翅,人求上进先读书”,也有苏东坡的“好书不厌读百回,熟读课思子自知”。今有爱迪生的“书籍是伟大的天才留给人类的遗产”,普希金的“人的影响短暂而微弱,书的影响则广泛而深远”,还有列夫托尔斯泰的“理想的书籍是智慧的钥匙”。我以为,读书的好处有三,陶冶性情,精神追求和启蒙自我。
读书可以陶冶性情。腹有诗书气自华,黄庭坚云:“三日不读书,便觉语言无味,面目可憎。”读书能改变人的气质,林语堂的解释是读书使人得到一种优雅和风味。善读书,如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而香却在骨里。
读书可以修身养性,可以不断完善人的精神追求。桃园虽好,但不是久恋之地,唯有用思想建立起来的精神家园才是自己心灵的永久归宿。在“尘世熙熙,皆为利来;尘世攘攘,皆为利往”的社会,人们越来越失去自我,被喧嚣蒙尘自己心灵的圣土。曾几何时,我们都体验到过冰凉彻骨的虚无,“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正是这种虚无感的真实写照。带着这种强烈的困惑,我们走进书香,那里便是我们精神的后花园。
读书可以不断的启蒙自我。有一本书曾经讲过这样一个道理,即“久假不归论”,与三人成虎的道理差不多。我们虽然处在信息时代,但我们却经常被蒙蔽。这种蒙蔽有时来自于外界,因为我们长期生活在这样的环境中而不自觉的就相信了。但更多的是我们自己蒙蔽了自己,因为懒惰而不想思考,因为无知而不能突破,从而沦为现代媒体下的愚民,成为大众娱乐下的牺牲品。学问是光明,愚昧是黑暗,不读书的人,思想就会停止,广泛的读书显然是我们摆脱受蒙蔽、被愚弄的阶梯。
一言以蔽之,读书其实就是在乐趣中追求真善美,陶冶性情是求美,精神追求是求善,启蒙自己是求真。
光阴悠悠,岁月匆匆,时间如蝉丝在指间滑过。好读书者,不亦乐乎;不好读书者,亦强求不来。古人说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再次有立言,读书作为一种我们选择的人生方式,我以为是立德、立功、立言所绝不能少的。然而,“立”并不是人生的目的,心中只想要“立”的人,心灵也许注定是残缺不全的,也肯定是不纯粹的。因此,走进浩瀚书海,呼吸那淡淡书香,弹指间信手拈来,寻找到人生的真善美,坐观尘世潮起潮落,终睹得青天明日。
1、与读书作伴,与文明同行。
2、读优秀书,做高尚人。
3、生命因阅读而精彩,人生因学习而快乐。
4、腹有诗书气自华,最是书香能致远。
5、倡导全民读书,享受阅读快乐。
6、知书达理,明理向善,文明和谐。
7、多读书读好书,让生命溢满书香。
8、播读书种子,结文明硕果。
9、青春奉献社会,读书改变未来。
10、吟诗作对新才子,知书达礼好学生。
11、学会读书,学会生活,学会做人。
12、浸润书香,为人生奠基;畅游书海,享阅读快乐。
13、酒的香浓远不及书的意浓。
14、书香溢城市,人生享阳光。
15、热爱祖国,遵纪守法,诚实守信,知书达礼。
16、传先贤精神,读天下好书。
17、共建书香校园,同享读书之乐。
18、书香缑城,正学宁海。
19、留一点时间给读书、多一点空闲给思考、献一份热忱给学习。
20、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丰富人民群众精神生活。
21、阅读照亮人生,知识改变命运。
22、在知识的海洋中,书是指引我们远航的灯塔。
23、让读书成为一种时尚,让学习成为一种习惯。
24、快乐阅读,启迪智慧。
25、少一声喧哗多一片宁静,播洒知识万千创造美好环境。
26、读书种子又发芽。
27、读经典,闻书香,润人生。
28、阅读能致远,书香能修身。
29、全民勤读,明理知书。
30、让学习成为终身的必需,让读书成为永远的习惯。
31、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
32、做读书种子,扬正学精神。
33、静以修身,学以育德。
34、读书,给你的灵魂洗个澡。
35、聆听书语,沐浴书香。
36、用书塑身,受用一生;与书交友,纵横古今。
37、我读书,我幸福。
38、读好书增长才干,创新业勇攀__。
39、让读书成为一种习惯。
40、书乃物中精华,善求者必博。
41、让阅读成为习惯,让书香飘逸校园。
42、读书,让生活更和谐。
43、静悄悄的读书,每天半个小时。
44、书海泛舟,乘风远航。
45、[净静竞]提高,成绩修身养性。
46、读书明理是你的权利,爱书护书是你的义务。
47、开卷有益人生,读书点亮生活。
48、品味书香,品味生活,修身养德,诗意人生。
49、与书同行,点亮童年。
50、书的天空任我们翱翔,书的海洋任我们畅想。
51、快乐阅读,幸福成长。
52、倡导经典诵读,传承中华文化。
53、带走满腹知识,留下一架好书。
54、知识构建和谐世界,阅读成就精彩人生。
55、倡导全民读书,共建书香城市。
56、营造书香罗外,共建和谐校园。
57、书籍是智慧的宝库,阅读是思维的火花。
58、早立志,恒立志,立长志,怀志存高远。
59、生命因阅读而精彩,让孩子们爱上阅读吧。
60、日有所诵,月有所思,季有所行,年有所成。
61、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62、营造良好校园环境,弘扬民族优秀文化。
63、畅游书香林,读书伴我行。
64、书香四溢,快乐无限。
65、快乐阅读几小时,开心进步每一天。
66、天才,在于勤奋;博学,在于读书。
67、做快乐小书童,读精彩大世界。
68、与经典同行,为生命阅读。
69、知书达礼,明理向善,文明和谐。
70、和孔孟对话与李杜共语,和书本拥抱与大师交流。
71、营造温馨舒适的环境,体验别样浪漫的人生。
72、读书,使我心明眼亮;读书,让我充满理想。
73、与经典为友,为人生奠基。
74、用书塑身受用一生,以书会友天长地久。
75、天使插上翅膀才能自由飞翔,校园溢满书香才能充满阳光。
76、一路书香,快乐成长。
77、读书点燃智慧,知识照耀人生。
78、好读书,做一个手不释卷的人;读好书,做一个品德高尚的人。
79、汲取知识的力量,建设美好的校园。
80、不畏读书苦,才知收获甜。
81、寻觅知识海洋,共享书香空间。
82、读一本好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
83、用珠宝装扮自己,不如用知识充实自己。
84、与经典同行,打好人生底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