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二零一五年,奶奶来到沁阳。公元二零一六年,奶奶离开沁阳。专程来照看了我一年之久。
奶奶的饭菜
最令人拍手叫绝的就算奶奶的饭菜了。一日三餐,餐餐油大或油少。顿顿头发满天飞,包在面条里的,包在馄饨里的,在汤里漂浮的……有时甚至还会吃出大惊喜——大木块。总之,奶奶的饭菜,真绝。
可是,妈妈说过。无论何时何地,都不能伤了奶奶那一颗衷心为我们服务的心。于是我们都没有抱怨,在奶奶扭头的一瞬间,偷偷地把那个该死的大木头扔掉。
奶奶的袜子
最令人拍手叫妙的就算奶奶的物品归类能力了。每到早晨。我都会为了袜子烦恼。东一只,西一只。有的正常地躺在袜子盒里,但有的却在鞋垫盒子里,有的甚至直接出现在衣柜里。终于掏出一双袜子,定睛一看,不是一双。到最后才知道,奶奶是按照颜色分的类。
可是,妈妈说过。无论何时何地,都不能伤了奶奶那一颗衷心为我们服务的心。于是我们都没有抱怨。只是每天起床更早一些,在奶奶修理围裙时,找袜子。
奶奶的围裙
最令人拍手称奇的就算奶奶的围裙了。每天每时每刻,奶奶总是穿着这条围裙。生火做饭免不了磕磕碰碰,奶奶红色的围裙也少不了烟熏火燎,在与烟火抗争的时候变得乌黑发亮。可是在这样的环境下,围裙虽脏,但没有窟窿,留下的只是一个个补丁。妈妈说过,洗洗吧。可是奶奶却说不能洗,森森不能少一顿饭……
可是,妈妈说过。无论何时何地,都不能伤了奶奶那一颗衷心为我们服务的心。于是我们都没有指责奶奶的围裙脏,而是在奶奶熟睡之时,悄悄地把它洗掉。
奶奶回家了。在回家的大巴上,她在笑。可能是因为我在期末考试中取得了好成绩,也可能是因为奶奶的一那颗衷心为我们服务的心得到了满足……
老人的心,易伤,也极易满足。
小光上的是寄宿学校,每个星期只能回一次家,这个星期六,阳光明媚,小光以百米赛跑的速度冲到自己家,大老远就看到奶奶坐在门口,于是他大喊:“奶奶!我回来了!”“哎!”奶奶听见了,只是应了一声,没有迎上来,“奶奶平时不是很疼爱我吗?以前我回家,她一定会迎上来的!今天是怎么了?”小光满脸疑问,心里想,然后加快速度冲了上去。
“啊?奶奶,您腿上怎么打了石膏啊?”小光大吃一惊,“没什么,只是摔了一下,过两天就好了。”奶奶的声音,还是那么慈祥。“都上石膏了,怎么可能只两三天就好呢?”小光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他连忙去问爸爸妈妈,他们说:“奶奶知道天气渐渐热了,就想把你床上的被子换薄一点,结果在搬被子时摔骨折了......”小光都快哭了,奶奶是因为自己才......
第二天,小光扶着奶奶出去散步,小光拨通小亮的电话:“喂?是小亮吗?你赶快来吧......”
“啪!”一束礼花在小光和奶奶上空打响,小亮和一些同学从一棵大树下跑了出来,给奶奶表演节目,还给奶奶讲笑话,还有的把自己带的零食和奶奶分享,这些事让奶奶非常高兴,非常快乐。
突然,一颗美丽的慧星划过天际,正在给奶奶讲笑话的小光看见了:“哇!”同学们也看见了,连奶奶也赞叹:“这慧星真漂亮呀!”更奇特的是,这颗慧星向他们飞了过来,渐渐地变小,变小,变成了一位仙女,她对同学们说:“你们真是好孩子!带给奶奶快乐。”她又对小光说:“你也很不错,为了自己的奶奶付出了很大的努力,所以,我用魔法帮助奶奶吧!”说完,她手一挥,奶奶站了起来!同学们欢呼,仙女也欣慰地笑了......
我们要尊老爱幼,帮助老人,说不定你也会遇到仙女的!
“快点吃去’’又听见奶奶苦口婆心地催促我吃饭,虽说饭粒虽说送进了我的嘴里,却总在唇齿间徘徊,食不下咽。
最吸引我的.是豌豆饭的颜色,翠绿可口的豌豆,黏糊喷香的糯米,让人满嘴流油的香肠。看着豌豆饭下锅,我可就按捺不住了,死活缠着奶奶把锅缠给我,然后就会像大人一样装模作样的控制着火候,到最后,不是焦得不能吃,就是被炒的半生不熟。看着锅里的豌豆饭美丽的颜色沾上发焦的黑点,锅里还不时散发出焦气,在瞅瞅奶奶,气得更是朝我指手划脚。这会儿我只得老老实实地待在一边,等着豌豆饭的出锅。
豌豆饭一出锅,那一阵阵香味,不说香飘十里,也不说能使人醉倒,单凭那一小粒豌豆饭都会让人觉得不把它吃掉都会觉得惋惜。老练的做法,精湛的厨艺,就连妈妈的厨艺也要输给奶奶几分,在考试前送上一碗豌豆饭,心中涌起的是无数的感激之情,足以在考试中发挥出最好的成绩;在生病时送上一碗豌豆饭,喷香的味道足以驱走身体中的所有疲劳;在与别人分享快乐时送上一碗豌豆饭,那将分享着双倍的快乐和活力。豌豆饭的香味弥漫着家的味道充满了童年的气息。嘴里嚼着幸福的米饭,心中早已浮现出一幕幕童年往事,耳畔响起的是奶奶亲切的话语,心中涌起的不仅仅是感激之情。
奶奶的豌豆饭,童年的豌豆饭。珍藏在心中的美好,播撒着爱的幼苗,奶奶,豌豆饭,童年,那个懵懂无知的我……每每看到豌豆饭,心中无不勾起对童年往事的回忆。想念奶奶的豌豆饭,想念我一路撒下成长足迹的快乐童年。
1996年3月13日,是我终生难忘的日子。在这一天里,我亲爱的奶奶永远离开了我们。每当我想起这一幕,泪水就涌满了眼眶。
那天,天阴沉沉的,奶奶又抱着我出去玩,玩着玩着,奶奶突然大出两口粗气,倒在了地上。我急得大哭。后来,爸爸和姑姑赶来了,急忙把奶奶送进了医院。但因为耽误得久了,奶奶永远地离开了我们。
望着躺在病床上的奶奶,她仍然是那样慈祥,眼睛睁得大大的,和平时没有什么两样。我怎么也不相信奶奶回不来了。我拉着奶奶的手,一遍遍地叫呀,叫呀,可奶奶始终不答应。这时我才相信,奶奶真的走了,永远永远不要我了。
每当我看到别人的奶奶,我就想起我慈祥的奶奶。
还记得,每天天没亮,奶奶就骑着自行车跑十几里地来带我。为我做饭,洗衣服,给我买好吃的,教我学习文化知识和做人的基本常识……一直到晚上很晚了才肯睡觉。听妈妈讲,我小时候的吃穿都是奶奶操持的,每当季节轮换的时候,奶奶就早早地为我准备好了该季的衣物,不管是外衣、裤子,还是袜子、鞋帽,奶奶都会为我准备得停停当当。奶奶不会织毛衣,可为了能让我穿得漂漂亮亮,竟向别人说好话求人帮织,后来,还亲自学着织,把手指都戳了一个小洞。
人们都说人是有灵魂的。可奶奶的灵魂在哪儿呢?奶奶,您看见我了吗?奶奶,您放心,我绝对不会辜负您对我的期望,我一定会刻苦学习,勤奋钻研,长大成为一个对社会、对国家有用的人。
指导教师:尹艳丽
该文感情真挚,其情可赞可泣。小作者用平实的语言,表达了自己对奶奶的一片真切情感,读罢,禁不住让人潸然泪下。
今天是郑州首个慈善日。我和几个同学去看望一位75岁高龄的奶奶。她唯一的儿子外出打工十六年没有一点音讯,她独自一人靠捡破烂为生。黑黝黝的脸满是皱纹,一双手布满老茧,一头银发显得格外刺眼。她一直辛苦地工作着,可是住的是只有两面墙的窝棚。
我们准备为这位含辛茹苦的奶奶做上一顿像样的饭。我们买了一棵大白菜,俩馒头,自己做了一碗营养粥,听说豆制品对老人身体好,又买了一元钱豆渣。大家就这样欢天喜地地出发了。
“奶奶,我们来了”我高兴地说。“你们作业写完了没,又来看我?!”奶奶一边责怪一边快乐地和我们唠嗑。“奶奶,我们今天来给你做顿饭。”我抖了抖手里的菜兴奋地说。“我来我来,别弄脏了你们的手。”奶奶说着就要起来。我们把她按坐下了,说:“奶奶,没事,您来尝尝我们的手艺。”说着,我们就动起手来。
我们来到“炉子”前,看见那三两块砖头堆砌的“炉子”,一个黑得看不出颜色的锅,一个破了一个大口子的锅盖还有一个压扁的壶,心中像打翻了五味瓶似的不是滋味。我先把火生起来,再将自备的油倒一点到锅里,然后加上豆渣不停地翻抄,然后将洗干净的菜撕成一块一块地加进去,接着翻抄。熟后盛入刷了很多遍的碗里。我们又把膜片煎一煎放入一个烂的不成样子的篮子里。又将粥放到锅里热了热盛到一个大的月饼盒里。然后挨个喂给奶奶吃,“奶奶,好吃吗?”“好吃,好吃!”看奶奶那满足的样子,我们心里都热乎乎的。奶奶说:“你们都吃啊!”“我们不吃了,该回家了。”奶奶捞住我的胳膊说:“你们不能走啊!”
我亲了奶奶一口,然后和同伴们飞似地跑了。回头望望,奶奶倚着门,满眼是眷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