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学期开始了,我们班换了一位语文老师,她叫李老师,我很喜欢她。
李老师今年40岁了,她貌不惊人,普普通通,她的头发又黑又卷夹杂着几根白头发。眼睛不大,可是特别明亮,上课时,哪位同学开小差呀都能看得一清二楚。耳朵特别利,就算是在黑板上写板书,下面谁搞小动作,她也知道是谁。
李老师上课上得特别好,说话大声清楚,笔记要求我们做得清清楚楚。读课文时,李老师让不会大声读书的同学大声朗读。经过一个多月的训练,不爱读书的同学也开始大声朗读了。大家都很喜欢李老师的课。李老师对学生特别严格。写字一定要写规范,一撇一捺都要写好,稍有一点写得不好,都要重做。比如有一次我听写时的四点底写得不规范,老师对我强调后,照样在我的错别字上扣分,一点也不宽容。这让我深刻记住要写字规范。李老师的作业布置得很少,但要求要认真按时完成,如果不认真完成,老师就会严厉的批评他【她】并要求写完才可以吃饭。我们班的'成绩不太好,李老师为了调动同学们的学习积极性,最近还开展了学习挑战赛,让我们比背书,比听写,比作业。老师说过,如果连胜对手五次就可以在期末考试时加十分。所以同学们努力的背书,认真的听写,认真写作业,回家认真背书。做作业时特别的认真,生怕自己错了一点就会输给对手。挑战赛使我们的成绩提高很多。
你们看,这就是我们班的李老师。我非常喜欢她。
一头蓬松的棕色短发,一双炯炯有神的眼睛,即使戴着眼镜,也遮不住她那锐利的眼神。她目光如炬,总能看透我们的心思,知道我们心里在想什么。她是谁?她就是我们五(3班)的班主任——周老师。
周老师喜欢穿裙子,她有各种各样的裙子:有的长,有的短;有的像百花盛开、争奇斗艳;有的像海浪翻滚、波澜壮阔。她穿裙子时每次都会搭配一双高跟鞋,来教室时神采飞扬,高跟鞋掷地有声,远远地就知道是周老师来了。周老师看上去很温柔,如果你认为周老师话不多,那你就大错特错了,她是我们大名鼎鼎的“连珠炮”老师。
“叮铃铃,叮铃铃”有魔力的上课铃响了,它就像吸尘器,吸走了教室里的全部吵闹声。周老师踏着高跟鞋,英姿飒爽地走进了教室,她手拿戒尺,眼里有光,“同学们好!”“老师您好。”大家的声音低低的,好像没什么精神,有气无力的。周老师不满意:“早饭没吃饱,还是晚上没睡饱?”周老师喜欢同学们朝气蓬勃的样子,大家精神饱满的再来了一次“老师您好!”“好!坐下。”刚刚坐下没多久,同学们又开始窃窃私语,有的甚至小声聊天,周老师加重了语气:“坐是用嘴坐的吗?”此言一出,教室里顿时鸦雀无声。周老师对课堂纪律的要求是很严格的,经过这次批评后,班上的纪律明显好了很多。
周老师上课不喜欢按部就班,经常会出其不意地提出一些思考题,来考察我们有没有认真听课,有没做好课前预习。对于积极回答的.同学,周老师还会连环发问,拓展思维。有一次,周老师在上完课文后提了一个问题:
“你们有谁知道,课文中这三个小故事之间有什么关系?”
教室里突然很安静,这个题有点难哦,我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有两个同学时刻准备着,举手并详细回答了,周老师满意地点点头,又问到:
“那前两故事的结果和第三个故事的开头有什么关系?”
唉,心里没有答案的我,被问得默默无闻了,我是最怕周老师的连环发问。
周老师虽然严厉,但是对同学们奖惩分明,在我们心中是独一无二的。耳边阵阵连珠炮——轰的是老师满满的爱。
忘不了那风度翩翩的滑稽身影;忘不了那滔滔不绝的幽默话语;忘不了那千篇一律中的改革创新;更忘不了带给我们魔力般教诲的数学老师。
自从编班以来,这位和蔼可亲的老师就替换了原来严峻的老师。别的老师往往讲究一个“快”,快点学完,早点解放,而他一反常态。他总是先让我们理解,等待我们成为一个明白人,才转向另一个话题。
别看他头发稀疏,腿脚不利。但每一根细而长的头发中都饱含着丰富的知识,缓步行军的道路上,带领我们走的是一条成功的`道路。无论我们遇到多少困难,他总是为我们不厌其烦地解答。无论多么难解的疙瘩,他带领我们总能够迎刃而解,丝毫也不含糊。他的教导就是一条成功的捷径——时间短,效果好。
听他的课无疑是一种享受,在我们班里,可以说每个人都能深刻地体会到这一点。数学知识是一些枯燥的数字,老师把握不好带给我们的可能就是讲台下的恹恹欲睡或者是呵欠,然而在他的课堂里,无论多么枯燥的内容,经他的嘴巴一修辞,课堂气氛便立马活跃起来,间或还有些许的画龙点睛之精彩绝伦。那瞬间的一幽默,常常让同学们也跟着幽了一默。但他也借着这幽默来婉转地批评那些在那弯弯月亮上“钓鱼”的同学。
每一节课来临,我们总是能看到他迈开大步,左手捧书,右手提笔,在教室里闲庭信步的场景。边走边讲,边讲边走,我们自然听得津津有味。讲完后,他会再次询问我们,而我们则不约而同地来回答他。随后,他就仍用那抑扬顿挫的语调开始了崭新的内容。
我们才高八斗的班主任也常常这样说:“我和你们的李老师,还有我们原任的体育老师现在的李校长,我们会把班级治理的‘政通人和,百废俱兴’,那景象就如同‘开元盛世’。我想:他们就是我们学生的几朵“福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