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点作文网

寒假十课观后感(3篇)

时间: 2024-03-04 栏目:观后感

寒假十课观后感篇1

红领巾是用中国人民的鲜血染红的,它代表着无数英雄的心血。红领巾是红旗的一角,象征着革命的胜利。少先队队礼是:右手五指并拢,高举过头,表示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

少先队呼号是:“准备着,为共产主义事业而奋斗!”回答:“时刻准备着!”前一句指的是理想和目标,后一句指的是决心和行动。它体现了少先队组织的政治方向和党对少先队的要求。呼号由少先队辅导员、共产党员和共青团组织的代表,或者由对祖国、对人民有贡献的人领呼,全体队员齐声回答。呼号时,右手握拳举起。

红领巾是红旗的一角。其实红领巾源自俄罗斯的东正教。1917年,列宁领导人民在俄罗斯取得革命胜利。那时候东正教会在俄罗斯势力很大,小孩子每个星期天空上“主日课”时都会戴着红领巾当作一个识别标志。在布尔什维克革命取得胜利之后,俄共(布)为加强孩子的共产主义教育,设立了少先队,那时候俄罗斯社会以红领巾当作一种光荣,俄共(布)就全盘接收,以红领巾作为少先队员的一种标志,并赋予新的含义——红旗的一角。

寒假十课观后感篇2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多么铿锵有力的一句话,多么振奋人心的一句话!在那些硝烟四起的日子里,在那些艰难困苦的日子里,在那个危机四伏充斥着绝望的年代,引领了多少灰心失意的青年又重拾热血,给了多少经受黑暗淬炼的孩子散发光芒的勇气,去迎接黎明的信念。百载流转,时光好似抚平了一切,动荡的时局;疮痍的心灵;残酷的战争…于我们这代被冠以00后之称的孩子来说那个年代热血澎湃的红色精神,好似已经模糊不清。在这个浮躁的年代,这句已流传了百年的话却如黄钟大吕,醍醐灌顶,又如久旱甘霖,畅快淋漓!比任何语言数字纲领文字更加振聋发聩。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我,好像懂得了什么…

第一次看到这句话时,我还很小。小小的我看着学校走廊上挂着的这幅字,轻轻地一遍一遍地低吟着。只有懵懵懂懂的敬畏,却也说不出个所以然来。

后来,我长大了一些,再读这句话,我也只是迷茫,我是为何而读书的呢?我真的明白么?我还无法真正理解这句话背后的巨大力量。

再后来,也就是现在,我看着这个命题,又看到了这句话,对它也有了几许道不明的情愫。这一次,我好像懂得了一些什么。这一次,我好像真正看到了那个“中华不振”的年代,好像真正看到了在回答魏校长“诸生为何而读书”的问题时那个十二岁的少年瘦削的脸庞和坚毅的神情。

现今早已远离了那个中华民族存亡一线的生死年代,但那这却是千千万万的先烈的鲜血与努力才铸造而来的和平年代。1945年,日本无条件投降,1949年,新中国成立,1964年,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1970年第一颗人造卫星发射成功,1992年,邓小平南巡讲话,经济改革,社会进步……一桩桩一件件,这都是代代流传的周恩来精神最热忱最鲜活的体现!

而我们呢,作为新时代的青少年,已继承了代代中华儿女血脉中流动的红色基因,理应铭记我们要传承的红色精神,背负好我们肩上的下个时代中华崛起的希望。少年强,则国强。作为新时代的青少年我们理应担当起民族复兴的大任,接下新时代的这一棒。新时代的明天,将由我们创造!

我们,也正蓄势待发。

寒假十课观后感篇3

红领巾是中国少年先锋队的标志,她呈三角形,全身鲜红。如果谁把她佩戴在胸前,代表着他已经是中国少年先锋队的一员,那他就要学雷锋做好事,把少年先锋精神发扬光大!

在我们身边,到处可以看到“红领巾”动人的画面。大街上,“红领巾”扶着老爷爷、老奶奶、残疾人过马路;车站旁,“红领巾”有序上下车;车厢里,“红领巾”主动给老、弱、病、残等身体不便的人让座——

最使人难忘的是,“红领巾”敢于同不良行为作斗争。那是发生在一个晴空万里的早上,一个着装入时的阿姨走在街上,她不经意地向地上吐了一口痰。见此情景,清洁工人马上走过来,用泥土把痰粘住,再扫进垃圾箱,马路立刻又恢复了原先的整洁、干净。那位阿姨一看,眉头一皱,向地上又吐了口痰,清洁工人马上又去清理。当那位阿姨又想吐时,被“红领巾”阻止了。“红领巾”敬了一个队礼,说,“阿姨,我们绍兴正在创建文明城市,清洁工人是城市花园的‘小蜜蜂’,您这样做有损您高雅的形象”。那位阿姨听了“红领巾”的话,羞愧地离开了。我忽然觉得这个少年越来越高大了,胸前的红领巾也越来越鲜艳了。

让我们少先队员一起行动起来,做一个讲文明、懂礼貌,积极做好事的“红领巾”,把老一辈无产阶级的光荣传统一代传一代。

    【观后感】栏目
  • 上一篇:学宪法讲宪法心得作文(4篇)
  • 下一篇:防溺水观后感350左右(3篇)
  •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相关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