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道毛姆是从《月亮与六便士》开始的,最初对这本书感兴趣仅仅是因为书名很写意,那种理想与现实之间的矛盾好似自始至终都存在我们的追求之中。后来,了解了毛姆的其他作品《人生枷锁》《刀锋》等等,只不过都不曾拜读。去年网上书店做活动,顺便就把毛姆的这本《月亮与六便士》放入了购物车,书到手后,束之高阁,直到三月份才想起去认真的读一下。
书的内容很简单,写的是画家查尔斯•斯特里克兰死后成名,关于他的传说甚嚣尘上,而“我”作为他曾经的朋友,踏上了追忆他的道路。“我”见证了他从证券公司毅然决然辞职并不辞而别“抛弃妻子”从伦敦到了巴黎追求绘画的疯狂;我看到了他忘恩负义,为了他的艺术勾引了朋友的妻子,又将他抛弃;我听说了他从马赛千方百计来到了他苦苦追寻的梦想之地—塔希提岛直到最后死于麻风病。在“我”看来他的前半生本本分分,后半生疯狂而已无情。但是查尔斯•斯特里克兰一生却是那么富有争议和启发。让我们思考理想与现实的问题。
可是,就我而言,佩服查尔斯•斯特里克兰追求梦想的努力,但不喜欢在追求理想的道路上忽视了人与人之间的情感,也许在他看来情感都是一种束缚,“爱情是一种病”,因此他离开了妻子、抛弃了情人,最后找到了一个伴侣。
《月亮与六便士》,就行理想和卑微的现实一样。我们每个人骨子里都有着不同的理想。只不过在岁月中被埋藏了,偶尔在记忆中找寻到到她,也只是远远的看一下,不敢讲她拾起,有很多理由,担心未来、担心家庭,其实更多的还是不舍得放弃可见的未来去追寻还是虚无漂亮的未来,怕的是在追寻中不断的挫败,因此我们才老老实实躲避在避风港里。虽然查尔斯•斯特里克兰是一个不可理喻的疯子、执迷不悟的傻子、冷酷无情的负心汉,可是他的内心充满着热气和理想,一直在追求着他心中的美,并不惜烧掉道德和社会的羁绊。也许这就是真本书的真正意义吧。
我足够勇敢和勤奋,却一直在迷茫,毛姆也不能给我方向。
《月亮与六便士》没有给我太多惊喜,从艾默生、到赫尔曼黑塞,在到毛姆,我感觉他们都在小说中表达尼采的哲学观。
什么样的人生才是有价值的?怎样才能拯救人生?这些人,包括尼采,总是劝说人走自己的路,成为自己。然而,何谓自己呢?自己应该是怎样的呢?自己是一条桥,一个实验,预言的自我实现,是自己的观点。在所有这些艺术作品中,艺术和审美似乎是出路。那些主人公无一例外的投身于音乐、美术等。那么,该如何拯救人生呢?人们说艺术拯救人生,审美拯救人生。真的是这样吗?在我看来,热爱才是关键。有所热爱,能够将自己有限的人生投入到某项事物中去,这就是热爱。
我在迷茫,就是因为我无法热爱。起劲为止,我没有找到我足够热爱的东西。我喜欢很多东西,却无法无保留的将某项事业和爱好置于价值的塔顶。我怀疑我是否能够找到,但我不会放弃努力。
现在的我有着不同的价值观,我失去了自己判断的标准。乞丐的人生,嬉皮士的人生,企业家的人生,政治家的人生,中产阶级的人生以及它们背后的价值观,我都喜欢,也都厌恶。于是,我成了斯宾诺莎笔下的人物,没有愤怒,没有讥笑,没有冷漠,只是理解。我甚至看起来有点麻木。
读了这么多书,走了这么多路,写了那么多字,终于让自己成为了一个毫无个性,毫无趣味的人。
毛姆是一位以冷静远观的视角去看待人生与人性的作家,而这一点在《月亮与六便士》这本书中同样同样表现得淋漓尽致。
不得不说,作者深谙人性之精微巧妙,光是听到“月亮与六便士”的书名就如读一首诗一般美好,从中也可看出作者对于文字的驾驭能力,作品为我们描述的是一位循规蹈矩生活半辈子的股票经纪人如何放弃自己的所有去追寻无法抑制对美的渴望的故事。有多少人渴望遥不可及的月亮,而月亮却只能是我们无法放下身边外物去追寻的渴望,是即使穷尽一生却求而不得的幻象,大多数人只能遥望,甚至卑微到不敢仰望,不得不屈尊于六便士的铜污,正因如此,月亮显得更加皎洁,六便士则越显厌弃,这是人性之中无法回避的永远无法实现的欲望。这本书是为我们大多数人内心深处无法实现的理想树碑立传,再用沉痛的笔触写下墓志铭,所以这是一本让人没法不去爱的书。同时,这本书不失为一把尺子,时人对于这本书的喜爱程度,亦可看出此时代人们理想被现实倾轧的程度。同样因为作者对于人性与世事的深刻解读,会让每一个作者在这本书中找到属于自己的感动,那或许是因为对于故乡与他乡,也可能是关于理想与现实,或者是爱情与女人,甚至也可能关于人爱美的天性,作者在这一本短短的书中融入了太多太多。
作者同样也擅于将戏剧性推向极致,在他笔下的斯特里克兰在俗世的标准里是一个不负责任的恶棍,他抛妻弃子,过着为人所轻视的流浪汉生活,他不懂感恩,对救治自己的人恶言相向,他不爱惜生命,对布兰奇的死不为所动,对自己的生命也毫不珍惜,似乎作者想要下定决心塑造出一个惊世骇俗的角色,他蔑视一切世间的礼法伦常,却选择忠于自身对于美的冲动与渴求,他放任人类自身的动物性,摒弃了人类的社会属性,这种力量太过于强大,以至于冲破了家庭人伦社会的所有束缚,也突破了个人对于生活的最低需求,
同时,在书中,我们也可以体味作者对于社会制度的深入思考,是否功成名就,鲜衣怒马就是成功,是否放弃优厚的工作生活条件寻求自己的理想就是失败,我们每个人从出生就走在一条被选择好的路上,而这样约定俗成的行走是否适合每一个人,又是否压抑了每个人自有的天性,无论是这天性是喜欢绘画、热爱自由,甚至是莫名的喜欢哪个地方。看完这本小说难免会发出这样的疑问:这样的约定俗成到底是一种快乐,一种逃避,抑或一种枷锁?
人生的路上难免充满各种选择,会有许多人在人生的转折点想起这本《月亮与六便士》吧,其实月亮固然好,六便士却也不见得就是差,在结尾,作者以第一人称“我”所讲述的亚历山大的故事与布鲁诺船长的故事同样令人欣喜,他们的故事似乎是在告诉我们:人生的道路有太多种,或许不必那么惊心动魄,或许不需要如此惊世骇俗,一步一步踩在大地上,同样也会有很美的收获。
人真正成熟的标志就是能够心态平和的接受任何生活方式,而不轻易加以挖苦嘲讽否定,人有可以选择月亮的权利,那么也同样允许人有选择六便士,甚至选择太阳的权利,对于语言的精到、对于世态的嘲讽、对于人性内心的把握、对于故事情节的架构能力,毛姆都绝对称得上个中高手,但是对于人物性格以及转变的短板、对于女性的偏颇,致使他的作品还是难以侪身一流作品的行列。另外不能不提的是译者刘勇军的文字简洁而有力道,与现时代贴合却又异常紧密,在疯狂的故事背后往往透露出一种冷淡,与小说原作气质契合,确是相得益彰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