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我在外公家做作业。忽然,我听见有敲门声,我把门打开,看见表哥站在门外,他手里有一袋子的鞭炮。表哥说:“我们去阳台放鞭炮吧”,我高兴的同意了。
我们点燃了一个鞭炮,马上把他扔出去。谁知鞭炮扔到了晾杆上反弹回来,掉到了一块木板上。随着“呯”的一声,木板着了起来(因为木板上有一些蜡烛油)。我们用了各种方法都没起作用,最后表哥把木板往楼下一扔,火终于没了。原来楼下还有昨天下过的雪。我跑下去把木板捡起来飞到了阳台里面,还把表哥的腿砸了一下。
我们把所有的鞭炮都给扔了,还说了一句:“我们再也不敢随便放鞭炮了”!
经过这次教训,我们认识到了鞭炮是多么的危险。所以我们兄弟俩以后再也不再在家里燃放烟花爆竹了。
中国是一个泱泱大国,更是一个文明古国。她那无比灿烂的中华文化更是绵延了五千年之久,辽阔的疆域造就了各地不同的风土人情。
而我的家乡,素有“江北小苏州”之称的济宁,也有很多风俗习惯。
每当过年时,人们都会穿上新衣、新鞋,以新的面貌迎接新年的到来,北京的舅舅一家也会赶回来过年。终于到了大年三十这一天,只有这一天是这么的与众不同,平时车水马龙的大街上如今空空荡荡,家像一块吸铁石把人们吸附在它的身边,千里万里遥远的儿女们都要赶回家过年,人们都在为团聚忙活着,有的剁肉馅、有的擀皮子、有的包饺子,而爷爷在准备给佛祖与祖先的供品,即是祭奠也是能多讨吉利。我还会在饺子皮中包上糖,传说谁吃到,他这一年都会甜甜蜜蜜,幸福快乐!而姥姥如果发现自己碗里有糖饺子总会悄悄夹到孩子们的碗里鼓励你多吃,而谁吃到就会兴奋的叫起来,大家也为他高兴。
吃完饺子,全家人都会坐到沙发上看电视,每年的春晚成为全中国最关注的节目。接近12点了,新春来临了,噼里啪啦的鞭炮响了起来,预示着新的一年里红红火火。
俗话说,正月十五前都是年。正月十五元宵节的传统是看花灯。
今天是大年初二,我怀着愉快的心情,兴高采烈地和爸爸妈妈一起去外婆家拜年。
刚出城区,往山上看,只见连绵起伏的群山被浩白的雪淹没了。偶尔有零星的黑点,点缀着大地,仿佛是一幅美丽的水墨画。
一路上,我一边唱着儿歌,一边欣赏着路边的雪景。不久车子就开上了蜿蜒崎岖的公路。我看见了被雪压倒的大树、竹子,它们东倒西弯横在公路两旁,导致爸爸的汽车左躲右闪。
快要到外婆家的时候,公路上的积雪越来越厚,没了车子的轮印,冻得光滑闪亮。在一个转弯处,车子就开不动了。我问爸爸为什么?爸爸说“因为车子太轻,后轮打滑”。我只好与妈妈一起下车帮爸爸推,可是我们的力量微乎其微,根本就是纹丝不动,只得向外公求救。
到了外婆家,我看见了屋檐下挂着一根根又粗又长的`冰柱子,它们透明闪亮,奇形怪状。田野上,屋顶上,山坡上,到处是白茫茫的一片,我仿佛进入了一个冰的世界,雪的海洋。
在春节里,外婆一定会把我从南郊接到乡下去和我的姐姐玩。我每次都会带去许多礼花。礼花种类繁多,有“登月旅行”、“金色菊花”、“朵朵花开”。而我最喜欢得要数“黄金瀑布”了,你只要一点火,它就会从礼花筒里“飞”出一个大圆球,然后,圆球就会越飞月高越来越大。
最后会变成一条2米左右的金线。正当你觉得无聊准备走开时,它会突然涌出一股金色的水,可美丽啦,会令你大吃一惊。我们还会在半夜时放鞭炮。告诉你一个秘密我在放鞭炮前必须准备一杯温茶和一只面包。一边吃,一边喝,一边看爷爷奶奶放鞭炮。瞧,多自在。
还有一件事不得不提,那就是能在春节吃到许多好东西。也许这些菜的味道不会亚于5星级饭店。有红烧丸子,清蒸甲鱼,红烧大排等可口的饭菜。我或许还能和姐姐收到人家送得许许多多的巧克力、糖果和零食。现在你一定和我一样,已经在擦那欲垂三尺的口水了。
我爱过春节,它不但让我长了一岁,还能给我我快乐。我爱过春节!
新年降临,人们都喜气洋洋,乐得合不拢嘴,瞧!一大清早,妈妈就已经忙不可开交。我好奇问妈妈:“妈妈你在干什么呀?“过年,要除尘迎新嘛。”我说:“除尘迎新,这词真有趣!”原来,还有一个除尘迎新习俗啊!
到新年晚上,爸爸急急忙忙打开电视,开始欣赏春节联欢晚会带来节目,正在吃饭爷爷、奶奶、妈妈和姑姑都把头向后转去,对着电视机。我家春节必做事,就看春节联欢晚会。奶奶说:春节联欢晚会代表着国家强大,所以必看。
除以上习俗外,我还知道一个绕口令:初一汤圆,初二面,初三饺子。初四之后初五、初六、初七什么都可以随便吃。我们重庆有一个比较奇怪习俗,就初一不准花钱,至于为什么,我也不知道。估计想要发财吧!
其实,要说过年习俗,我家乡还有个习俗还有初一不能扫地和倒垃圾,初二开始要在亲戚家轮流拜年等等。还有一个比较重要习俗,就到元宵节正月十五这天晚上,灯一定要亮,家家要吃汤圆,寓意团圆。
上面三大习俗,都重庆人必做,如果你不重庆人,你也可以学习一下以上三大习俗。
元宵节一过也就意味着春节结束,人们开始新一年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