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这个称呼,令人喊起心里就涌起一种温暖的感觉。老师他是祖国的园丁,是教育下一代的天使,就像父母一样关心我们。有一天,我背着书包去上学,走的时候还风和日丽的,可就在最后一节课时,老天的脸忽然阴了下来,接着便刮起了大风,不久,大雨便噼里啪啦地下了起来。正在学校上课的我惊呆了,因为我没有带伞,而且离家又远,爸爸妈妈又不在家,奶奶年老体弱,又不能为我送伞,这下我可急坏了。放学的时候雨还在下着,我呆呆地站在那里,看着同学被一个一个的接走了,我不禁流下了一两颗银豆豆,雨水打湿而来我的.衣服,一刹那间我感觉没有雨水了,于是我往后面看了一下,原来是我的老师正在为我撑伞,我又破涕为笑了。有一次老师正在讲课,我趁他没在意,偷偷地再画我的白雪公主,正当我画得得意时,老师突然抽我回答问题,我哪知道老师在问什么,所以站在那里不知所措,小脸涨得通红,头往下低着,也不敢抬头看老师。“看这情形肯定是不会啦!你先坐下吧!记着下次一定要认真听讲。”老师和蔼地对我说。然后他又把这道题给我讲了一遍。
还有一次我们班的捣蛋鬼给揪出来了,我们都知道那位同学是吃硬不吃软,没想到老师没有责怪他,抚摸着她的头,没想到他竟然在座位上认真听讲了。我越来越感觉到他的亲切了。他就是我们的语文老师——徐老师。他就是这样一位亲切的老师、一位和蔼的老师、一位让我们尊敬的老师。当我写这篇作文的时候他正在讲台上写教案,时不时还抬头看着我们。听了我的一番描述,你们是不是也觉得自己身边的老师感觉更加亲切了呢?徐克利XX-3-8简评:评语:这篇作文结构安排巧妙,悬念设置合理,文中通过生活、学习中的一些看似平常的小事,却折射出了老师那和蔼可亲的性格。语言平实且不缺乏幽默,符合人物的特点。
在我们的身边,有着许许多多默默奉献的老师,她们从不索取什么,只是奉献她毕生的心血与知识,她在自己工作岗位上兢兢业业,悉心的教育我们怎么做人,怎么做事,在我们遇到困难时,给了我克服的勇气……总之,不论我们怎样,她都陪伴在我们身边,她就是我们的班主任——郭老师。
每天,当郭老师精神十足地出现在我们面前,便使我有了信心去寻找知识的宝藏;厚厚的镜片下,一双睿智的眼睛,启迪我们去攀登知识的殿堂;而在我有了病痛时,她又像慈母一样关爱着我。
记得有一次,马上要考试了,我却感冒了。我带着病痛,坚持上课。我脸色苍白,头冒虚汗,难受极了。但我还是咬着牙齿,就这样挺了两天。虽然每天都打针、吃药,但根本不管用。在考试前一天下午,我突然发烧了,而且很厉害。我努力坚持着。正上课着,郭老师突然走到我身边,一只充满温度的手覆盖在我的额头。“你发烧了?”郭老师肯定地说,“脸那么红,额头一定很烫!”我抬起头,迷茫的望着老师,心中一阵感动。老师讲课的时候,还关心着我,这种细致入微的关怀只有妈妈才有啊!老师给我家长打了电话,摸着我的额头,看着我苍白的脸,不停地亲切地问我:“还难受吗,还难受吗?”我说:“老师,要不我留下上学,马上就要考试了。”老师和蔼地说:“身体第一,学习第二,不要因考试不去看病呀!只有有了好身体才能更好地学习呀!”我答应了老师,妈妈把我接回家以后,领我到大医院里看了病,打了吊针。晚上,我睡了一觉,做了一个甜甜的.梦。第二天,我大概都快好了,带着老师对我的爱与关切去考试。虽然那一次我没有复习,但我却考了全班第一,这都是因为郭老师的爱。
郭老师,您辛苦了!我们能有您这样的老师,是我们的荣幸,以前,我们确实做了许多让你生气的事,你却从不计较,总是包容我们。我在这里,向您说声:对不起。”和你相处只有一年时光,我却享受到你慈母般的关怀,你就是我心目中的好老师。“老师”这个光辉的代名词,早已深深络在我心里。
从古至今,东西方都有层出不穷的思想家,教育家。但在许多教育家中,令我心生敬佩的是东方圣人——孔子。
孔子是春秋时代人,名丘,字仲尼。是我国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他有三千多弟子,72人成才。今天,我想和大家一起看一看我心中的孔夫子。
我觉得孔子是一位富有智慧的人,面对他高深的学问,颜渊喟然叹曰:"仰之弥高,钻之弥坚。瞻之在前,忽焉在后。"试想这是怎样的一种学问能让这位孔子最欣赏,最器重的学生发出如此深刻的感叹。当然,孔子作为一位老师,他的智慧也体现他的教育中,"信相近,习相远"原来2500年前的孔子早已提出了后天学习的重要性,纵然孔子是是诲人不倦的,但这一份"不倦"却是建立在一个学生对学问痴心向往却百思不得其解的时候,诚然,细想一下,如果一个学生他自身就不想学,那么硬逼着他又能有什么大的效果呢?都说言教重于身教,孔子用它自身良好的品行潜移默化的影响着学生,在观看《孔子》这部影片的时候,我们都能注意到一个细节:每次孔子面见君上,他都要在殿外行一个大礼,这时一旁的太监就会告诉他那是周礼,现在不需要了,但孔子照做不误……就是这样一位极力推行周礼的"固执"的老师教育出了一批批懂礼知礼守礼的学生。
这位慈祥的老人,不仅告诉他的学生以及他身后千千万万的华夏儿女,学习知识的目的,同时也交给了世人学习的方法。大的.方面能够治国经世,小的方面可以净口修身,他教化世人用"义"和"礼"来阐述"仁"的思想,用"智"和"信"来传播"仁"的观念。学习方法上要"温故知新",要"举一反三",在细微处体现出伟人不朽的智慧光辉!
不朽的思想总是与时俱进,孔子,这位为教育的实施,为正气的传播,为治国方略的发展而努力奋斗的伟大先哲,他的思想在21世纪的今天依然焕发着耀眼的光芒,被新时代赋予了新的含义。
这,就是我心目中的孔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