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寒假里的时候,我的生活是非常丰富多采的。虽然现在寒假已经逐渐离我远去,但是我仍然怀念那段美好时光。
我想可能是老天爷想让我们这些孩子拥有一个快乐的寒假吧,当我们刚考完试的第二天时,就下了一整天的.大雪,给大地母亲穿上了一件雪白的棉袄。房屋上、树枝上、马路上、草地上,就是白茫茫的一片,真漂亮!我高兴坏了,忙拉着母亲一起出去玩,地上的雪好厚好可爱哦,我伸手摸了一下,好冷!我跟母亲说:“母亲,我们回家吧!外面雪太冷了。”母亲抓起一把雪,捏成团,对我说:“我们一起堆雪人吧,这样就不会觉得冷”。
刚开始的时候,我还半信半疑,可是看见母亲玩得那么起劲,我实在是忍不住了,也做了个小雪团滚起来,雪球越滚越大。我们把两个雪球堆在一起做雪人,小的雪球是头,大的是身体,然后又做出了雪人五官和手,看到自己做出了这么漂亮的雪人,我高兴极了。
就这样不知不觉中,我的身体越来越热乎。突然有个什么东西打了我一下,回头一看,原来是母亲向我身上扔了小雪球,我也抓了把雪,捏了下朝母亲扔去。“中了!中了!”我高兴地叫起来。我兴奋地在雪地上奔跑,跟雪娃娃做游戏。时间过得真快,快到吃晚饭的时间了,我依依不舍地跟母亲回家了。前后照应
这个寒假虽然已经过去那么多天了,但是我仍然会想起这些事情,因为这个寒假带给了我无穷的乐趣。
寒假里,爸爸妈妈对我说要带我去老太太家看望他们,我高兴得一蹦三尺高。
大年初一,我和妈妈早早起来,买了年货,立刻兴冲冲地去老太太家拜年。走到那里,我上前轻轻地敲门,门开了,老太太和老太爷惊喜地叫到:“这不是旦旦吗!”我一下子扑倒他们的怀里,开心地喊道:“太太、太爷,我可想死你们了!”我再抬头看看,好久不见,他们好像又老了许多,脸上布满了皱纹。
突然,我好像感觉有人拉我的裤脚,我往后一看,原来是一只阿拉斯加雪橇犬。这只大狗比我还大,我的心一惊,我以前被狗咬过一次,我以为这一次又会被咬,咦,手心怎么那么痒?我睁眼一看,它正在轻轻地舔我的手,我悬起的'心终于落下来了,我把口袋里的猪肉脯给它,它摇着尾巴乖乖地吃了,我摸摸它的尾巴,它竟然“哼哼”起来。我见它闷闷不乐,就牵着狗绳带它溜达溜达,它欢快地奔跑起来,我只能跟在它后面,跑得气喘吁吁。
回去的时候,我们上了车,它跟在我们后面依依不舍地追着,我趴在车窗前,一直看不到它的时候,我才回过头去。
老太太家的那只狗太善解人意、太可爱了,我真想再去看看它呀!
记得我在上三年级的时候,有一次庆“六一儿童节”的谜语竞猜活动,让我的记忆非常深刻。
那天下午是课外活动时间,老师组织全班同学做一个谜语竞猜游戏。首先,老师让全班每一个同学准备好自己竞猜的谜语。话音刚落,同学们就开始准备起来,有的同学眉头紧锁久久地看着天花板,有的同学迅速地打开课外书精心的挑选他认为最难的谜语,还有的同学信心满满,好像认为自己准备的迷根本没人能猜的出来。当然,我也在精心的准备着。
过了一会,同学们都准备好了,纷纷把小手举得高高的,生怕老师看不见自己。老师宣布了活动纪律和规则之后,紧张有趣的`游戏就上演了,我们班的学习委员赵玉华夺得先机,她迫不及待的说:“爱跳伞,打一成语。自大一点惹人嫌,打一字……”同学们都聚精会神的思考着谜语的答案,很快,谜语被一条一条的猜中了。接下来一个一个同学都把自己压箱底的好谜语呈现出来了,精彩极了。
终于轮到我了,我迫不及待的大声叫出:岁岁除夕团圆,打一字,我心想一定没有人猜中我说的谜语。同学们苦思冥想了许久,有人把手举了起来,还没来得及大家反映,我的好朋友范一洋抢先一步说:“是‘山’字。”猜错了,错了,我得意的大声叫道。我又请其他同学来猜,可他们都一一败下阵来,看到一张张失落的表情时,我更嘚瑟了。正当我要揭晓答案的时候,一直在一旁沉默不语的杜馨雨突然胸有成竹的说:“是‘出’字。”对了,对了,我高兴的叫道。我非常兴奋她把我精心查找出来的谜语猜中了。最后我明白了,当其他同学因猜不中灰心丧气的时候,是她依然坚持,静下心来用力想象,终于想出来了,这种精神值得我学习。
这次谜语竞猜活动,让我们在欢乐的笑声中增长了许多知识。这次活动是我久久不能忘怀。
点评:小作者记叙清楚,描写细腻,通过回忆一次班级小小活动,展现童年的天真、快乐、活泼。这是小学中段记叙文写作水平发展到一定程度的优秀作文,能准确用文字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文中不乏优美句段。
眼看寒假就要过去了,我还没有体验到过年时的热闹。为了弥补我这个小小的缺憾,也为了让我开学以后好好学习,爸妈决定带我去开封赶庙会。
我们的目的地是万岁山庙会,庙会的大门就很有年味儿,两排是齐刷刷的梅树,上面的梅花争相吐露芬芳。头顶上的红灯笼在暖暖的`微风中轻轻摇曳着,入目一片喜庆的大红色。
事后呢我专门查了查关于庙会的由来,如果你愿意听的话我就说上几句:庙会起源于寺庙周围,由于小商小贩们看到前来烧香拜佛的人很多,在庙外摆起各式小摊赚钱,渐渐地成为了定期活动。久而久之,庙会成为了人们新春佳节之际必去的地方。
回到正题上,北门那里上演的是陕北媳妇回娘家的好戏,我挤到了人群之中,很轻松的看着舞台中间。小媳妇浓妆艳抹一番,骑着一匹小毛驴,头上别着红缨子。新女婿呢头上包着崭新新的羊肚子毛巾,上唇处粘着一撇小胡子,看上去无比的滑稽可笑。唢呐声锣声鼓声喧嚣满场,一片热闹祥和。虽然演员之间没有任何的交流,但是人群中还是会时不时的爆发出一阵阵的笑声。
比如说有一个画面就挺有意思的,我就说来给大家听听。小媳妇在之前拧了一下新女婿的耳朵,不得了,新女婿生气了,坐在一旁啪嗒啪嗒地抽旱烟。这小毛驴没有了赶驴的人来管,坐在地上直歇息。小媳妇朝新女婿招招手,示意他赶紧过来赶驴,新女婿装作没有看见,别过身子抽烟。小媳妇那犹犹豫豫的表情非常的生动。
慢慢向前溜达,沿途都是心灵手巧的手艺人,比如糖画,眉须雪白的老人手执一把铜勺,寥寥数笔即可成为一幅美轮美奂的画,机敏可爱的小猴子,伸展羽翼的小蝴蝶,就这样从老人的手下诞生。无不让人拍手叫好。
来到了一家陶器作坊,一位穿着宋朝黛青色长衫的男子在门口前专注的做着陶制小碗。男子先是从身边的桌子上拿了一小点黏土,我有些奇怪,这么少的黏土,怎么能够做成一只小碗呢?男子将黏土放在一个旋转的圆盘上,将手指放在黏土里面,说来也怪,黏土慢慢地绽开,手指所在地方渐渐扩大然后成为了碗口,我看的可以说是目瞪口呆,然后他用一根线在碗底勒了一下,轻轻地放在木板上。一个碗就问世了。
我们玩得很尽兴,可以说是“乘兴而来,尽兴而归。”我喜欢万岁山的庙会,不但喜欢它那热闹的节日气氛,更喜欢它那古老而深厚的文化底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