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说落叶是秋的卫士,那么,荷花就是夏的天使,今天,我们就来写写美丽的荷花.荷花,是大家夏天最熟悉不过的,站在了西湖边上,吹着徐徐微风,观赏着美丽的荷花,炎暑立刻被抛在了脑后.那大大的荷叶,有着青翠欲滴的颜色,令人神清气爽,正是在它的衬托下,小巧玲珑的荷花美丽无比.荷花,有些还是花骨朵儿,鼓鼓的,好像马上要爆裂开似的;有些半开半拢,虽不知另一边会开放得怎么样,但一定会人见人爱;有些已全部开放,在阳光的照耀下,显得十分精神。晚上,当繁星在眨眼睛时,荷花也合拢了一点,湖面也被微风吹出一层层涟漪。说了这么多,该说说她的颜色了,花瓣:红里透白,像刚出生婴儿的脸,花蕾;在莲蓬上黄黄的'、嫩嫩的,像一根根须须。正像古代诗人所道;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小河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说到荷花,你一定想到了莲蓬吧!莲蓬?对,就是那凹凸不平,一颗颗的“家伙”。一拨开,里面有许许多多的“子”,不过,里面有像绒毛的东西。哇,真恶心!其实它看起来很丑陋,但它却给予莲子养分,使它越长越大,越长越饱满。那“子”拨开好多层才能吃到赋有鲜美,幽香的果实,对了,最里面一层还有秘密,什么秘密呢?那就是“莲心”。什么是莲心?就是绿色带红色,吃起来味道比较苦的东西,但可以用来泡茶,清热解毒。吃好莲子后,有一种幽香久留口中,荡然回味无穷。我们应该学习荷花“出淤泥而不染”的精神。夏天,使它更加引人注目、迷人!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花有很多种,而我喜欢亭亭玉立的荷花。
夏天,走进公园,池塘里到处都是荷花。一片片碧绿的荷叶像一把大伞,把荷花轻轻的托起,有的已经露出笑脸;有的羞羞包裹着;有的小荷才露尖尖角。一池的碧绿荷叶,铺满整个池塘。那粉嘟嘟的花瓣、嫩黄的花芯,倒映在水面上,像一位淑女照镜子。就连青蛙也被吸引过来跳到荷叶上,给它唱起歌来。荷花散发着迷人的香气,弥漫整个池塘,叫人们流连往返。
朱自清在《荷塘月色》中描写过夜里的荷塘,而我在一年级暑假时,到清华园亲眼目睹过此处,正是文中所写: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美,真的很美,我仿佛走进了画卷里,又似穿越到了朱老先生当年的'夜色之中……。我被清华园中这一处著名景点所着迷,坐在池塘边,三三两两的大哥哥、大姐姐与我擦肩而过,我羡慕他们在这全国最好的大学里学习,他们都是拼搏者、都是奋斗者、都是最优秀的人。是我学习的榜样!
荷花全身都是宝,它的根就是藕,可以用来做很多美食。荷叶可入药、泡茶,莲子芯清热祛火,莲子可以煮粥,真是有太多的功效了。
荷花“出淤泥而不染”成为人们吟唱的千古名句。风度高雅,秀丽端庄。荷花娇艳,但不失清纯,柔弱里带着刚直,这就是荷美之所在。
我喜欢很多种花,比如雍容华贵的牡丹,比如娇艳欲滴的玫瑰,比如清新淡雅的茉莉……但我最喜欢的还是出淤泥而不染的荷花。
荷花为睡莲科的植物,它的地下茎横行于湖塘内的泥中,称为莲鞭。莲鞭的顶端数节,在夏秋间钻入湖底泥土的深处,逐渐膨大而成为藕。在莲鞭的节上,发生须根,扎根湖底;萌生叶片和花茎,挺立于水面之上,风姿绰约。宋代理学家周敦颐在他的《爱莲说》中道:“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因此,荷花自古以来被我国人民作为洁身自爱、品格高尚的象征。
每到初夏,荷塘里,荷叶间就会冒出一点点淡红——那是花苞!过了一阵子,荷花开了,她们朴素、淡雅,伸展着她们嫩嫩的身体,远看像很害羞似的',忸忸怩怩地躲在荷叶身后;近看像高贵的公主,身旁围绕着护卫。有的像婀娜多姿的姑娘,亭亭玉立地站立着;有的非常懒惰,趴在荷叶上静静地休息;还有的含苞待放,花苞尖上的一点点红晕是绚丽的彩霞……荷叶衬托着荷花,构成了一幅景色优美的风景画。
荷花不仅美丽,还浑身都是宝。荷叶粥能清心去火,藕、花蕊、荷叶、荷叶梗都是中药材,莲子的中央有特效药。此外,据说鲁班还根据荷叶的结构造出了伞。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这是宋代著名诗人杨万里赞美荷花的诗句。是啊,荷花以她的高雅引起了人们对她的青睐与喜爱,也赢得了“水中芙蓉”的盛誉,成为全国十大名花之一。
我爱荷花,爱她的美丽,爱她的作用,更爱她高尚的品质。
在焕发生机的春日路过池塘,池中却是一片枯败的残花。初夏在池边逛逛,看到的也只是一片绿色泛滥。在秋、冬两季,就连那常青的荷叶也凋零了,池塘的生机彻底萎靡、退却了下来。
而夏日中旬,烈日像一锅煮沸的钢水,喷薄而出。在那枝杈的掩映下,我竟瞥见在那一方池塘里漾着一抹粉嫩。半米多长的荷叶上绽开着一朵一尺来长的粉白荷花。水面完全被宽大的荷叶和茂盛的水草覆盖住了,那如凝脂般的花瓣就犹如在翠绿的草丛中载沉载浮。
荷叶渐渐被风吹散了开来,露出了大片浑浊的'泥浆,那荷花竟是由这肮脏的污水孕育而出的吗?再去观那荷花,讶异那荷花半点没有沾上那一池的泥水,反倒有一种出淤泥而不染的圣洁华贵。
总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那荷花却截然不同,就犹如那些不肯与世俗同流合污具有高风亮节的人。任那一池的污浊,荷花却能摒弃一切,独留一身的清白圣洁。那荷花的颜色白中透红,清而不素。就如那《爱莲说》写道:“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荷花雍容华贵的气质仿佛使它周围裹上了一层光辉,我仿佛还能够听到荷花花瓣悄然舒展的声音,慢慢地吐着香,露水滴落在它向外展开的花瓣尖上,啪地一声轻响。
那满池的荷花又凋谢了,我望着那一池的残花败叶,想起古人写它:秋阴不散霜飞晚,留得枯荷听雨声。那一池的芳香却不曾在雨中消散尽,雨中的残荷生死相依,让人感受到生命延续的悲壮与美丽。花如此,人亦当如此,身虽死,但精神和品质仍驻留在人间,影响着世世代代的人。在朦胧的雨幕中,那淡香仿佛又凝聚成一个圣洁无瑕的影子。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南宋诗人杨万里这首《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让我对杭州西湖的荷花美景十分仰慕。今年暑假,在爷爷奶奶陪伴下,我到杭州游玩,观赏了向往已久的西湖荷花。
7月11日上午,我们首先乘车到达杭州西湖的白堤。白堤是著名观光景点“断桥残雪”所在地,神话传说白娘子和许仙断桥相会的故事,就发生在这里。现在是盛夏,自然看不到残雪,可这里的荷花,却正张开一张张笑脸,喜迎来自海内外的游客。
七月的杭州城,虽然到处是“火”,火辣辣的太阳,烤的人喘不过起来;火烘烘的地面,到处热浪滚滚。而七月的西湖,却是另一番景象。只见一眼望不到头的莲叶中,夹杂着一朵朵盛开的荷花,在烈日的映照下,或红里泛白,或白里透红,舞动着自己婀娜的身姿,不时地向游人送来阵阵清凉,清凉中还散发着丝丝幽香,将炎夏带给游人的烦躁,一扫而光。
看到这许多既美丽又壮观的荷花,我高兴极了,迫不及待地让爷爷用相机给我和荷花合了个影。后来,我都不想走了,真希望把自己也融入这美丽的荷花之中。爷爷对我说,曲院风荷的荷花更漂亮呢,我一听,急忙要爷爷带我去。
“曲院风荷“是杭州著名的观荷景点。我们来到曲院风荷,顿时感觉置身于仙境之中,只嫌自己眼睛不够用。你看哪!这满湖的荷花,有的亭亭玉立,像古代的艳装仕女;有的舒袖轻舞,像奔月嫦娥;有的`半遮半掩,含情脉脉;有的含苞欲放,含蓄而又典雅。而湖中的荷叶,像一把把遮阳大伞,与这多姿多彩的荷花交相辉映,好似一幅美丽的图画。无怪乎清康熙、乾隆祖孙两代帝王,都在这里留下他们的“御笔”呢!而更令我惊奇的是,这些美丽的花朵,竟是出自湖底的污泥之中。难怪古人把荷花誉为“花中君子”,原因是它们“出淤泥而不染”的高尚品格。
啊!美丽的西湖,你让我留连;美丽的荷花,你更让我忘返。
清晨,一场雷阵雨过后,爸爸妈妈把我从睡梦中喊了起来,说是要带我去看荷花,看荷花作文。带着睡意,我不情愿的跟着他们去了莫愁湖公园。
忽然,我一下子清醒了过来,好象是被一阵凉风吹醒的,又象是被闻到的花草清香和潮润的水汽唤醒的,也象是被小鸟清脆的鸣叫声惊醒的,或许还是被满池的荷花吸引了以后,才清醒起来的呢!我自己也说不清楚,只是这雨后的夏荷和花香鸟语的晨景真的让人开心和欣喜。我不知不觉的就走到了池塘边上,凭倚着桥栏看着池塘里清丽的荷花。
池中的荷花一朵朵依托着挺拔的花梗,高高的矗立在荷叶的上空,真象人们比喻的那样——出污泥而不染,观察植物作文《看荷花作文》。花瓣透着淡淡的粉红色,娇嫩得就象要滴出水来,还有那花芯中伸出的一根根金黄色的卷曲发亮的花丝,衬着一个黄绿的莲芯,整朵花的色彩柔和而美丽。在和风中陪同荷叶轻轻地摇动,真的象是荷花仙子出水飞天那么美。
一阵晨风吹来,吹得池塘里的荷叶晃动起来,一张张硕大肥厚的荷叶时卷时张,摇曳弹卷。那些雨水积聚而成的`水珠跟着在荷叶上跳动翻滚,晶莹透亮,活泼生动,象是一颗颗活的珍珠,逗人喜爱,给静静的荷池增添了无限的想象。
透过荷叶的缝隙,还看到清澈的湖水里有许多锦鲤。有的全身红色;有的红白相间;还有的五彩染体。它们有的在互相追逐;有的在翻腾捕食;还有的在悠闲的漫游。这情景让我不由得想起了老师教过我们的”江南“这一首诗:“......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