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有许多的习俗,如吃粽子、赛龙舟等。在我母亲的故乡——三明就有一种“插茱萸”的习俗。
茱萸是一种草,它细细长长的,又是绿油油的。每到端午节,当地的老人们就会在自家的每一个门的两旁都插上一?茱萸,以求神灵保佑平安。
有一次端午节,我们一家人回到了三明。那天,我第一次看到姥爷、姥姥插茱萸。只见姥爷搬来一节长梯,在门的'旁边(门框前)架好,然后小心翼翼地拿出一?茱萸草,拜了拜天,口里念念有词,然后慢慢地爬上梯子。最后,姥爷仔细找这门边的裂缝,等到找到了裂缝之后,再把那一把茱萸草插上去,然后下来。
我们和姥爷在远处得意洋洋望着大大小小的门上被我们用心插上的茱萸。微风徐徐吹过,门旁的茱萸在微风中轻轻摇摆着身体,好像笑这对我们说“放心吧!我一定回保佑大家平安的!”
这就是我的故乡的端午节习俗之一—插茱萸。但是,随这时代的进步,越来越少人会要想要插茱了。
因此,我向大家提议:大家要保持这种习俗把古老又悠久的习俗一代又一代地传下去。
俗话说得好,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家乡的春节挺有特色的。虽说与别处无多大差异,可特点,却更突出。
除夕前一天
在这个时候,外婆总是早早地起床,拿起抹布干了起来。许久未擦的家具早已积了一层厚的灰,却在外婆的巧手下重获新生。待大家都起床后,外婆就将床单,被单洗净,并放在阳光下晾晒。实在无聊的我率先找到了活儿——拿出几张红纸,毛笔在墨水中一蘸,几个龙飞凤舞的大字一挥而就,一副对联就写好了。将它贴在大门上,邻居纷纷夸我有才。妈妈将剪好的窗花贴在玻璃上,心满意足地点点头。爸爸和爷爷也不甘示弱,一个拿拖把,一个拿扫帚,加入了净化地板的行列。
除夕
一大早,大家驱车赶往老家,在那儿要待一天。还没到目的地呢。周边的村庄就已显现出浓浓的.年味儿。
晚上,大家坐在大桌上吃团圆饭,饭菜特别丰盛,且色、香、味俱全。
首先是小辈向长辈祝福,接着长辈再晚辈陈述他们的期望。总算等到爷爷开始吃这一命令,早已按捺不住的我操起筷子便大吃特吃起来。
团圆饭过后,是必不可少的项目——看春晚。
小品,相声让我捧腹大笑,歌曲舞蹈赏心悦目。
时间一分一秒地流逝,上下眼皮开始打架。好不容易熬过十二点,早已困倦的我倒头便睡,也算是圆满地迎来新年了吧。
说到家乡名吃,我们湖北的油焖大虾那可是一绝呀!
油焖大虾好吃,却不好做,要不怎么说是名品呢?让我们先来看看它是怎么烹制的吧!先把大虾洗净,下锅,然后放入盐、料酒、酱油,尤其是提味的辣椒、花椒,一定要放足;焖一小会儿后再倒入一听啤酒,接着焖。待到香味扑鼻,一盘赚人口水的油焖大虾就可上桌了。
咱先别说味道,光是看这扮相就让人垂涎三尺:枣红色的大虾整齐地排列着,扑鼻的香料和白色的蒜瓣点缀其间,星星点点的绿色小葱末优雅地躺在红彤彤的油汤里,再闻一闻,哇,香!
还愣啥呢?开吃!把虾头和虾身掰开时,红色的.油汁立刻就爆了出来,要么流在手上,要么就溅在脸上,好像皮肤也喜欢这美味似的。当把油焖大虾放进嘴里时,怎一个“爽”字了得。吮吸一口,那感觉就像虾汁在我的舌尖上跳舞,再吮吸一口,那感觉就像一股暖流流进我的身体,渗进我的每一个细胞,全身都麻透了!再夹起一只,剥开虾壳,白里透红的虾肉露了出来,狠狠地一口咬下去,鲜嫩油滑!嚼了一会儿,舌头也被陶醉了。我狼吞虎咽地吃起来,大虾一只只滑溜溜地钻进了我肚里。嗯哼,不过瘾,再来一只……
当我风卷残云般地把一大盘油焖大虾消灭后,打个饱嗝,只想说四个字:“超辣超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