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世界,因为有你才会美,是你给我的信仰
——题记
他对于我来说,是一种难以用言语来表达的情愫。与其说是崇拜,不如说是一种难以割舍的信仰更加贴切。
“微笑,比什么都重要。“
小学时候的我如同猴子山的大王一般,对学习视若无睹,成绩更是糟糕得差强人意,而正因如此,在校被教育,在家被教导,美名其曰: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
不得不说,这曾是我最颓废的`一段时光,我曾一度对自己起了不如放弃的念头,无法继续厚着脸皮面对父母的关心和老师的关怀,披头散发地躲在被窝之中想过蒙住头便是与世隔绝。
然而,在这个时候,便是他的歌声拯救了迷茫的羔羊。
温润如水,清澈如镜,活泼如童,何尝不是一剂安心剂呢?
他唱:“微笑,比什么都重要。
“就算有再大的风,也挡不住勇敢的冲动;努力的往前飞,再累也无所谓。”
那时的他出道不久,初次参与综艺节目不免会被冷落,印在我脑海里的是,他明明尴尬到说不出任何话的时候,还尽力维持着自己一贯温和的笑容站在那,熟知他的人都知道,他笑得真的很窘迫。如他所想一般,他是被埋没的人。
仿佛曾经的我,胆小而无能为力。
小学有一次英语演讲,第一次参加的我辛辛苦苦准备了一大版的演讲稿,满怀着自信等待,当轮到我的时候,心中无法抑制的跳动如同绷紧的琴弦,近乎同手同脚地走上台微躬身子鞠了个躬,我从不知道,我是如此的畏惧这个演讲台。
一旦错过,便再也无法挽回。
深知这个游戏规矩,我知道我不能躲过,双唇紧抿成线,眼上如同蒙上纱布什么也看不清,双脚瑟瑟发抖,只能靠着意识对着台下众人微勾起一抹颇为尴尬的微笑。
我做不到。
无话可说,无计可施,或许当时他的想法和我一样?不,是不一样的。
他唱:“就算有再大的风,也挡不住勇敢的冲动;努力的往前飞,再累也无所谓。”
许多人在面对困境和窘迫的时候会下意识去选择用胆怯和沉默去度过。与众不同的是,他会选择迎面而上,因为他坚信,逃避解决不了问题。因为他坚信,会用人理解他。所以他勇敢,所以他无谓。
古曰:时未遇兮无所将。
此时此刻,我便寻找到我所求之凤亦,寻找到我所憧憬之人。
这样的人,他是我的信仰。
信仰,是一个专有名词,是有思维有语言的高等动物---人类所特有的。
信仰,是人之所以为人而又超越一般动物的“区分剂”。
一个人生存于世,应该有信仰,如果没有信仰就会导致生活失去目标,学习失去动力,甚至会产生一系列的不良“后遗症”。当然,如果一个人拥有健康的信仰就会让自己拥有健康的一切,反之,就会让自己处于无尽的痛苦烦恼中。
就拿自己举个例子来说吧。别看我才读小学五年级,可我的信仰已经换过好几种。朦朦胧胧还记得是读幼儿园的时候吧。那时只要有空,爸爸妈妈就会带我去超市玩,当然那里有我喜欢吃的各种零食,看着琳琅满目的食品,嘴巴馋得直流口水,那时我的脑海里就想当个美食家,于是成为美食家就此变成了我的信仰。
进入小学后,见到了真正授予我们文化知识的老师,看着老师那亲切和蔼的态度,更奇怪的是老师的嘴巴里竟会说出我从来都不知道的知识,许多不听话的小朋友们在老师的教导下竟都会乖乖的听话,这实在是太神奇了,于是成为老师就变成了我现在的信仰。
不是吹的,就因为做一名老师已经成为了我的信仰,在学校里读书学习甚至干任何一件事,我都会满腔热情信心百倍地去完成,觉得每天的校园生活特别快乐充实,也更爱学习了。
我想,就是有了信仰,我才会过得快乐活得充实,如果没有这样的信仰,真不敢想象我会是怎样一副情景。是信仰给了我一切,我要好好珍惜它!
“只有信仰才让思想发出火花,只有希望才让未来发出光芒。”西方的雨果老先生如是说。
在国人的字典里,“信仰”二字却已寥寥,似乎如今的人们特别崇尚科学,不做任何教派的信徒,但是,在如今物欲横流的世界,缺乏信仰的人在困境中确是如此脆弱,不堪一击。殊不知,信仰能让我们更为强大。
信仰如翼,承载起困于悲伤泥淖中的你。
巴金曾说:“支配战士行动的是信仰,他能够忍受一切艰难痛苦,而达到他所选定的目标。”宋代文人范仲淹两岁便丧父,随母改嫁。然而,他并不沉溺于悲伤,他在学台不分昼夜地苦读,五年中竟然没有解开衣服好好地睡过觉。他在文章中慷慨激昂地表达以天下为己任的伟大志向,“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也挥毫而出,成为宋代有名的政治家、思想家和文学家。中国近代革命的开拓者孙文,四十年如一日为中国的独立富强耗费了毕生精力,一路的艰难困苦,皇天后土,实所共鉴。而支撑他走下来的是“适乎世界之潮流,合乎人群之需要”的崇高信仰。
信仰如风,满盛希望负翼而上者九万里。
当迷失方向的时候,信仰便化成指向的风,指引你该去往何方。如果你知道自己将要去往何方,那么全世界都会为你让路。马克西姆,一个天才的古典钢琴演奏者。他的一生依旧坎坷年,战争爆发,在他居住的小镇上,每天都有上千颗手榴弹爆炸,但是他和他的导师都坚决的认为应该继续进行音乐学习。在那样危险的环境中,支持马克西姆的就是他的钢琴。当所有人都因战争而纷纷避难时,唯有他,与他的钢琴,度过了一个个炮火洗礼的日子,他的钢琴梦是他的信仰,他的信仰给予他希望。尽管当时环境如此恶劣,他还是获得了生涯中第一个比赛大奖,至今他都认为那是他最重要的一个奖项,而且他一直认为“那是我演奏生涯中最美妙的时刻。”至此之后,他也一举成名。
信仰如翼又如风,它总在平日里扎根心墙,在困顿时给人以新的模样。身为学生的我们,身为滚滚红尘中的一粒沙,“信仰”确是需要的,这不是乌托邦也不是桃花源,而是一种能指引你灵魂的精神力量,让你的思想发出火花,让你的未来发出光芒!
相信在座的大多数同学都和我一样,从小学一年级开始,就听老师讲革命先烈的故事,讲他们怎样为了民族解放事业,为了共产主义的信仰而舍身取义,我被那惊天动地的故事感动了,流泪了,从那时起,小小的我对共产党和共产主义信仰有了一种朦胧的认识。
上高一的时候,我参加了学校组织的青年学生党校学习班的学习,通过学习党史,我才蓦然发现,八十年前的中国原来真是如此的动荡,生活在水深火热中的人民渴求和平和幸福生活的心是如此剧烈。我终于明白,先辈们为什么可以为着“为人民谋幸福”这个共产主义信仰而执着追求,甚至献出自己的生命。那一刻,对于信仰,我理解了。
共产主义信仰犹如沙漠上的一片绿洲,黑夜里的一盏明灯。“为人民谋幸福”是发自对人民,对祖国最真挚、最浓厚的感情,这一共产主义信仰,曾激励无数仁人志士为了人民的利益而前仆后继,奋勇前进……,她如一盏明灯,为中国的大地撕破了延绵万里的黑暗。
“为人民谋幸福”,多少年来一直代代相传,在不同的年代指引着共产党员为人民、为国家而奋斗不息。从共产主义先驱李大钊先生在风雨如磐中,将共产主义信仰的明灯燃起,到刘胡兰“生的伟大,死的光荣”,为共产主义信仰奉献出自己年轻的生命;从人民的好干部焦裕禄为人民谋幸福而“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到佛山人民的骄傲----易新群,用患病的身躯将爱遍洒给山区的孩子。“为人民谋幸福”这盏共产主义信仰的明灯照亮了多少共产党员的赤子之心。
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在新疆美丽的伊犁盆地,有一个女军官,远离亲人,远离故乡,二十年来将自己全部的爱奉献给边疆人民,她就是优秀共产党员张惠芳。虽然身为一名边塞护士,为了解除边疆人民的身体痛苦,张惠芳在边疆一扎就是二十年,二十年来,她与丈夫和孩子分隔两地,为边疆的病人打针喂药,端屎端尿,博大的襟怀在沙漠上筑起了爱心的绿洲。1995年,她的丈夫因病去世,沉重的痛苦压得她泪雨滂沱,然而,一想到党对自己多年的教育,为了实现为人民谋幸福的信仰,泪痕未干的她,又披起白大褂,出现在医院的走廊。
这不是一般人可以理解的。的确,二十年,并不是一段短暂的岁月。二十年如一日,与战友们一起战斗在远离亲人的边疆,二十年如一日,为边疆的人民重复着那几乎是枯燥无味的工作,没有信仰的激励行吗?正是“为人民谋幸福”这个信仰激励着她二十年来默默地耕耘,正是这盏信仰的明灯照耀着她在边疆的沙漠上筑起了爱心的绿洲。这也仅仅是我们千百万共产党员中的一个平凡的例子,然而,正是在“为人民谋幸福”这一共产主义信仰的明灯照耀下,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度过了艰难险阻,走过了辉煌的八十年。
八十年风雨兼程,八十年岁月沧桑,如今,强大的中国已经屹立在世界的东方。作为一名新世纪的中学生,作为一名沐浴着党的光辉成长的青少年,我们在缅怀革命先辈为了实现“为人民谋幸福”这一信仰而舍生忘死的同时,“为人民谋幸福”这一共产主义信仰的明灯已经在我们的心中点燃。我们深知,建设祖国的重任,在不久的将来,将落在我们的肩上,如果祖国是一座大厦,我愿做一名工人,如果祖国是一个花园,我愿做一名园丁,用我小小的身躯,竭尽我的所能为她添砖加瓦,浇水培土。
我知道这条路很长,或许也很苦,但我愿拿着“为人民谋幸福”这一共产主义信仰的明灯执着地走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