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欲速则不达”这是一个很容易明白的道理,但是能把这个道理明悟透且又能把这个道理溶入生活当中去的人,古往今来,却少之又少。就连苏轼这样的高智商的才子,也不例外。
有一则小故事是讲苏轼带着书童背着他那百卷圣贤书去外地的一座城市去上任。远远的已经能够看见城市的轮廓了。但是人生地不熟的,到底还要走多远,离城市还有多远,谁也不明白。就在夕阳西下时,苏轼在一个三岔路口遇见了一位头发皆白的老者。苏轼走上前去行了一个礼,问道:“老人家,请问离远处的那座城市还有多远?要走多远?”老者答道:“此处离城约有五、六里路。”老者这时又慢慢地停了一下:“老夫打量了一下你与你书童背上的书卷。如果不出意外,行得慢半个时辰,行得快一个时辰。”苏轼一听,大为迷惑,快走晚,慢走早到,这是哪门子的道理?眼看天色已经不早了,于是,苏轼大步迈出,紧走慢赶,快步走起来,只留下老者的叹息声。眼前城市的轮廓越来越清晰了,隐隐地已经能够看见城墙上的飘扬的旗帜了。可就在苏轼和书童两人兴奋之时,只听“哗啦”一声,书童用来背书的绳子断了。书散了一地。苏轼二人好不容易把书拾了起来,却再也无法把绳子接起来。不得已,只好你背一叠,我抱一堆,缓缓地向前走。一瞬间,苏轼最后明白了老者的话。无知的人可能会认为那位老者是神人,因为他预知事情发展的结果。但事情远没有那么玄之又玄。正所谓“经验出智慧”。一个长期从事农活的人,自然明白“挑水不
能快跑,拔苗不能助长。”走得越快绳子自然松得越快。出生于书香门第的苏轼自然不会有这方面的经验。所以被“欲速则不达”闪了腰。
但有时候,人被某种欲望所占领时,经验也就显得无关紧要。有些城市为了经济发展,却牺牲了环境。经济是上去了,可子孙后代怎样活就不管了。有些学校为了提高升学率,把学生分为三六九等。升学率是上去了,但是学生的自尊心却被这功名心给毁坏了。人都有欲望,有的期望一鸣惊人,有的期望一夜暴富……在这些欲望之前,我们是不是就应理智一点呢?
“欲速则不达”,想要明白他的意思很简单,领悟起来也不难,但要运用到生活中去,却还要用心体会!
“快”成为了现时代的标签,当今讲究快速度,什么都要快。而这,也引起了当代人的思考:是否在教育孩子这方面也要快?
在朗朗父亲所写的《我和朗朗的30年》中有一条这么写:让孩子成长得快一些更快一些。那些是否意味着要让孩子自小就参加各种补习班,兴趣班?是否利用一切时间让孩子学?于我看来,这有些拔苗助长了。
在对的时间做对的事,一直被我奉为真理。因为孩童的成长不应该有太多的压力,孩子身上有种天性-自由。他们向往在蓝天之下自由的翱翔,奔跑。过于压抑,只会让他们失去了天性。
其实,很多父母说让他们参加各种兴趣班是为了他们的将来着想,避免以后被社会淘汰。这不免有些让人傻眼,在现今社会,对于特长方面的要求在精不在懂。就如孔子所言:术业有专攻。精通这张技术好比雨露均沾但又略懂的人好吧。况且,每个孩子天生就有一种天赋,而这种天赋往往在孩子儿时玩闹时有所体现,但如果我们不按照这自然规则,随意决定孩子的一生,这恐怕难免让人有些痛苦。
而一些父母的观念里,可能中了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的毒太深,完全不顾孩子的心理感受,说一不二的让孩子顺着他们计划好的路走,有点像是木偶人啊。梁启超曾言:学习不必求猛进,像罐头塞得太多太急,不见得受益。是,时代在追求速度,然,在教育这方面我们却急不得,毕竟欲速则不达。
可能某些错误的观点认为朗朗教育模式出了这么一个天才,那么我们照着做,是否也可以培养出一个朗朗呢?答案显然是否定的,这种行为不为是在浪费时间与精力罢了。
纵观当今社会,不少90后的辣妈也是有些着急,在某些错误观点的误导,致使走了不少弯路。在我看来,成长是需要用心去呵护的,幼苗成长成壮树,也需要每天有人给他浇水,松土,施肥,需要充足的阳光和新鲜的空气。而人亦是如此甚至更为精巧。凡事都要有一个过程,我们需要耐心等待其成长,却莫拔苗助长,毕竟欲速则不达?
一位画家幼时兴趣广泛,极强的好胜心使他急于求成却已无所获;玉米数目极多,想要一次性收获,其结果只能是相互挤压,无一掉下,而一个一个放入却都可滑落。这则故事告诉我们:“欲速则不达”,只有踏踏实实地走好每一步,才会到达成功的彼岸。
每一成功事例的背后,都有着一次次的尝试与一次次的失败;成功,是酝酿了一次次的累积最后喷薄而出的朝阳,没有夜的暗,何来日的明?十年磨剑,那个听闻鸡叫便起床舞剑的痴狂少年,最终成长为成熟内敛的一代英雄;三十年寒窗,那个老当益壮始发奋的老者,最终成为名列唐宋八大家之一的文坛奇才。旧时杜子美提出“安得广厦千万间”的愿望,不也是时至今日才实现的梦么?由此可见,只有经过时间的累积,才能实现理想,叩开成功的大门。
还记得吗,那个埃塞俄比亚的民族英雄,曾蝉联马拉松冠军的赤脚小伙——贝基拉,在近十年残酷的赤脚奔跑训练中,他始终坚定执着,最终他收获了成功。这说明,成功是需要毅力的。多少人因面对无止尽的征程而心怀畏怯?多少人在漫长的旅途中自己放弃前行?人人都懂得欲速则不达,而真正能十几年如一日苦练书法的有几个王羲之,真正能熬住寂寞痛苦,沥尽心血著一曲红楼的有几个曹雪芹,真正能不辞劳苦一生讲学只为实现自己思想的有几个孔子?不要绞尽脑汁地去寻找成功的捷径,这是不现实的,只有一步一个脚印,坚定前行,才能成功。
同样的,好酒陈酿的时间越长越香醇,音乐谱写得越久越唯美,成功酝酿的越久越辉煌。司马迁为著《史记》,用近三十年遍访古迹,广交天下豪杰,终成“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李时珍一生游历山水,走遍名山大川,阅尽奇花异草,终成一本《本草纲目》;释迦牟尼修行多年,终在菩提树下修成正果,从此佛教道义传遍天下;居里夫人十几年寻找放射元素,含辛茹苦,终在几十吨煤中找到几克放射元素……如此事例,不胜枚举。
骐骥千里,非一日之功;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朋友,请牢记——欲速则不达!请在泥泞的小路上留下你坚实的脚印,在历史的书页里留下你泛黄的足迹。坚定向前,成功就在不远方。
“孟母堂”和“读经运动”这两个词在去年的报纸上几乎是随处可见。新闻事件发生过后,媒体的反应往往比新闻本体更值得思考。《南方时评》记者对孟母堂的事件做了多次的报道。这使我想起了一句话,越是报道就越是匮乏。问题是匮乏的是什么,这是个值得思考的问题,我们难道缺的是读经书的小孩吗?依愚之见,我们在提倡减负的同时,却又鼓励孟母堂的出现,这显然是矛盾的。让小学生去背《弟子经》,《论语》,《易经》这些连一些小学老师都看不全懂的书籍好处何在?难道为了所谓的“读经运动”填鸭式的教育就可行了吗?
我提倡传播传统文化,但也深知文化的推广不可操之过急。细想一想在六七岁的时候我们还是一群天真烂漫的小孩子,根本不明白《弟子经》为何物,而孟母堂的孩子们在五个月内居然就能够背出半本来,我不明白应不就应感叹他们的聪明过人。一个搞笑的现象是初期加入孟母堂的学生,他们的家长都是一些老师。作为教育工作者他们了解此刻的教育制度,也就应比一般的家长更清楚究竟什么样的教育适合孩子。请注意,是孩子!我承认此刻的教育制度存在一些弊端,但是我不认为孟母堂是解决问题的办法。它只会让我们走入另一种误区。吴敬梓一部《儒林外史》已经深刻的揭示了封建教育制度的害人。
“以最经济、最节约的方法让每一位同学拥有结实的人身修养和更丰富的知识。孟母堂毕业的孩子升入初中必须是出类拔萃的。”一位孟母堂的老师如是说到。我对这位老师的话产生质疑,背一些根本不理解的东西,能为自我所用吗?提高的恐怕只是背诵潜力,不是运用潜力。孟母堂的孩子们终究要走入正规的学校,姑且先不说他们与人交往的潜力会不会倒退,单说以他们弱小的心智是否能够承担这么博大精深的文化。教育从娃娃抓起,是没错的。但是要看怎样个抓法,就应让他们学习与自我年龄相匹配的东西,多和人交往,快乐的成长。
以前一些天才的故事,结局大多令人惋惜。年纪轻轻十几岁的年纪就考上研究生,硕士生。结果因为生活不能自理,或是不能与人交往而中途退学。为什么小学要六年,在我看来是有原因的。或许此刻大多的小学生都会觉得课程很简单,甚至有些乏味。那么为什么不把小学的资料压缩,让小学在五年或者更短的时间完成呢?在小学学习文化知识只是其中很小的一部分,主要的目的让我们的身心进行成长,自主地发展一些特长,学会学习的方法。跳级在北京很早就被取缔了,我想也是因为想让孩子们过一个快快乐乐的童年,不期望他们在不适宜的年龄就过早的接触一些妨碍他们身心发展的东西。不一样的年龄的人思维方式的人是不一样的,为什么是五十知天命,而不是十五岁知天命呢?如果十五岁就知天命了,就看透了事实,拥有五十岁人的豁达。在本该冲动,本该血气方刚,本该犯一些错误的时候却淡然,却镇定。我不敢想那会怎样样,从很浅层次来说,我们失去的快乐。而且十五岁知天命听起来也很荒诞。
看来我们缺的是冷静思考的人。对于那些提倡“读经运动”的人来说,目的是值得肯定的。文化的推广不在建几座孔子研究所,也不在让孩子读他们似懂非懂的经书。文化的推广需要全民的努力,需要内修。欲速则不达。把那些束之高阁的文化请出象牙塔,让全民多接触传统文化。把文化请出象牙塔一些又该不乐意了,他们失去了威严。在《百家讲坛》解读《论语》的于丹可谓是历经波折。们一个个的站出来骂,说其是拿孔子炖鸡汤。其实拿孔子炖一锅心灵鸡汤也未尝不可,全民受益。看人挣钱眼红,怕被动摇了的地位。如果不让群众明白,那研究还有什么用。只有靠全民的共同努力才能推动文化的进程,而不是有几个。
文化的推广不可操之过及,提倡传统文化也不可一味的复古。违反社会发展规律的事物终究会被历史的车轮辗碎。让我们共同努力,在这个全新的时期打造属于我们真正的文化,每个人都要对此承担一份职责。
子曰:“无欲速,无见小利。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题记
当今社会,办事效率是衡量一个人能力高低的重要指标,但是,如果仅仅追求办事效率,真的会达到你所想要的结果吗?我想未必,因为孔子有云:“欲速则不达。”
赫鲁晓夫,在斯大林去世后,开始掌握执政大权,对苏联进行改革,他的改革最突出特点是在农业方面,他大规模开垦荒地,大面积种植玉米,甚至不管土壤、气候等方面的因素制约,只是盲目地追求产量,做着“农业大国”的美梦,最终美梦破碎,连本国的粮食自给也难以实现,这也间接导致了苏联解体。
这是多么惨痛的代价。赫鲁晓夫仅仅是想追求产量,过快地下决定,不加任何深入研究,导致后来的结果与预想大相径庭。所以,如果盲目地追求效率,那么往往结果适得其反。因此谨记:欲速则不达。
还记得那个家喻户晓的拔苗助长的故事吗?一个人刚插下禾苗,过了几天去看时,发现禾苗竟还没有长高一点,然后又过了几天,他来到田间,发现禾苗还是没有长高,于是他将禾苗拔高了,有些甚至根都快拔出来了,他看着自己的“劳动成果”,满意地离开了。但是,又过了些日子,当他来看时,禾苗全部都枯萎了。
此则寓言故事启示我们:不能急于求成,要遵循客观事物的自然规律。否则将会自食其果。
就像一只雏鸟,你拼命想要它飞翔,将它从高处推下,那么你极有可能看到的是它摔死在地而不是飞翔于蓝天;就像一棵大树,你希望它快点长大,拼命浇水,它极有可能被淹死;就像一个孩童,你想让他成为天才、神童,总是给他灌输一些不符合他年龄的知识,他极有可能会变成讨厌学习的人而不是天才。
欲速则不达,如果光追求速度,不在乎一些其他因素,那么等待的不是成功而是失败!所以,我们做事要考虑全面,在充足的前提下出发,才会得到让你满意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