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天被黑暗笼罩的盲人渴望有三天的光明。美国作家、教育家海伦凯勒就是因为如此,才写下了《假如给我三天光明》的小说。视力健康,每天都能欣赏到这个五彩缤纷大千世界的我,失去三天光明意味着什么呢?我会为此悲伤?会为生命的旅程有三天被黑暗统治而垂头丧气?我想我会以一个盲人的手去触摸这个世界,用耳朵去谛听这个世界,用心灵去体味这个世界!
三天中的第一天,我要听听街上的各种声音。这些声音在平时听来是嘈杂的,但是在失明后听会感到它是那么富有生气。听听母亲的声音,我要品味其中的温柔;摸摸父亲的皱纹,体会他平日的辛劳。这些在平时曾被我忽略。最后,我要到一个幽静的环境中,体会鸟语花香,脱离尘嚣的感觉,我将以我对大自然的爱去深深品味它。我要用手指轻轻拂去柔嫩的青草上的露珠,感受大自然盎然的生机;我要用于手掌缓缓抚摸鸽子的羽毛,体会一下生命的本质;我要掬一泓清澈的溪水,品尝一下大自然的清爽。
第二天,我将以一个盲人的身份去盲童学校,亲自和那些在光明上被判无期徒刑的孩子们促膝谈心,我会用真挚的心去和他们沟通。在心与心之间架起一座桥梁,——我暂时也是一名盲人,盲人之间的心会靠得更近些——让我真切体验盲人生活的痛苦。我恢复光明后,会对残疾人更加的爱抚。
三天中的最后一天,我将走进社会,去感受社会的温暖。我想,现实是不会让我失望的。或许当我还未跨过第一条马路时,一个红领巾便跑来搀扶;或许当我刚踏进公交车时,热心的人会连忙给我让座;或许当我迷路时,好心的警察会不辞辛劳的送我回家……
过完这“黑暗”但很有意义的三天,我的心将变得更加光明。我会尽情地欣赏那些平时被忽略了的美;我会更加同情和理解盲人,并呼吁人们关心爱护残疾人;我会以同样的热情与挚爱去对待那些曾经给予我关爱的善良的人。
到那时我会说:“三天中我不仅没有失去光明,而且还真正看到了光明!”
……
我们都知道自己难免一死。但这一天的到来,似乎遥遥无期。当然人要健康无恙,谁又想到它,谁又会整日惦记着它,于是便饱日终食,无所事事。
有时我想,要是人们把活着的每一天都看成是生命的最后一天该多好啊!这就更能显出生命的价值。假如认为岁月相当漫长,我们的每一天就不会过得那样有意义,有朝气,我们对生命就不会总是布满热情。
我们对待生命如此急倦,对待自己的各种天赋及自己的器官上又何尝不是如此?只有那些瞎了眼的人才更加珍惜光明。然而那些耳聪目明的的人都从来不好好利用他们的天赋。他们视而不见,充耳不闻,无任何鉴赏之心。事情往往就是这样,一旦失去了的东西,人们才会留恋它,人得了病才想到健康的`幸福。
我有这样的想法,假如让每一个人在他成年后的某个阶段瞎上几天,聋上几天该多好。黑暗将使他们更加珍惜光明,寂静将教会他们真正领路喧哗的欢乐。
我多么渴望看看这世上一切,假如说我凭我的触角能得到如此大的乐趣,那么能让我亲眼目睹一下该有多好。希奇的是明眼人对这一切都如此淡漠!那点缀世界的五彩缤纷和千姿百态在他们看来是那么地平庸。也许人就是这样,有了东西不知道欣赏,没有东西一味追来。
假如我是一位大学校长,我要设一门必修课程:如何使用你的眼睛,教授应该让他的学生知道,看清他们面前一闪而过的东西给他们的生活带来多大的乐趣,从而唤醒人们那麻木的,呆滞的心灵。
请你思考一下这个问题,假如你只有三天的光明,你将如何使用你的眼睛?想到三天后,太阳再也不会在你的眼前升起,你又将如何度过那宝贵的三天?你又会让你的眼睛停留在何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