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北京红墙黄瓦的皇家文化,到江苏杨柳扶堤的园林文化,再到上海中西融合的现代文化……城市在历史的车轮中与文化不断融合,形成内涵丰富、底蕴深厚、特色鲜明的城市特点。文化,滋养着城市文明,侵染着城市风采,滋润着城市底色。文化让城市闪耀着光辉、绽放着光彩,应让城市在文化枝头熠熠生辉。
保护文化建筑,让城市闪耀文化光辉。一个城市的历史建筑,记录着城市的发展史,也是城市的符号。如果一个城市的记忆被破坏,城市将会失去活力、动力。比如:石门库弄堂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却湮没在角落,让上海这座城市蒙上灰尘;而老城南传承者历史文脉,原汁原味的保留着其民俗文化,让南京这座城市彰显人文绿都魅力。历史建筑保护到位,才能让城市充满生机,历史建筑破坏严重,城市将丧失活力,在中国各大城市建设中,不仅仅是上海、南京,其他古城名都亦是如此。所以,在城市的发展道路上,要让城市闪耀文化之光,就必须保护好古建筑、古文化。
包容街头文化,让城市闪耀文化光辉。古有街头耍大刀的表演形式,今有歌声嘹亮的艺术展示,这些都是街头文化的具体表现。街头文化是城市文化的体现,而今因为街头表演的不文明行为出现了“禁止”之声。“海纳百川,有容乃大”,一个城市的发展离不开新生事物的融入,一个城市的建设离不开形式的变化多端,一个城市的发展更离不开文化色彩的多样性。如果不能以开阔的胸襟包容街头文化,将会让城市失去活力与灵性,让城市失去光彩与靓丽,让城市文化名片丧失色彩。因此,每个城市都应以包容之姿、并蓄之态接受街头文化,为城市的人文底色增添一份灵动。
构建文创空间,让城市闪耀文化光辉。文创空间是新时代、新发展、新建设中城市的特有属性,也是城市闪耀文化光辉重要一笔。开封以“互联网+文化”模式推进城市建设,互联网空间模式让文化为这一古都添砖加瓦;重庆以“城市化与文化产业”融合推进城市发展,文化产业园空间模式让文化为这一现代化都市增添浓墨一笔;河南以“莫空间”模式推进城市步伐,艺术园区让文化为这一发展都市增添活力……无论是开封,还是重庆、河南,这些城市都市借助文创空间,以次发展模式让城市更具活力、更有魅力、更有底蕴。因而,让城市绽放文化光彩,应立足于文创空间的构造,古今融合、相得益彰。
文化如灯,指引城市发展的方向;文化如路,延伸城市前行的旅途;文化如桥,连接城市间思想的碰撞……文化是一个城市魅力之所在。在新征程、新起点、新时期,城市建设中只有保护历史建筑、包容街头文化、构建文创空间,以此为契机才能书写人文城市的“新篇章”。
“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老子在《道德经》开篇就为“有”和“无”下了定义,无是指混沌初开之时,有是指万物生发之际。“两者同出而异名”,“有”和“无”本源相同,在城市建设中,发挥着同样重要的作用。当前城市建设理念存在公共空间规划不合理、开放不到位等问题,究其根本,正是因为没有处理好“有”与“无”的关系。因此,解决“有”“无”矛盾,推动城市公共空间建设正是题中应有之义。
筑起城市“地基”,“有”就是建设城市公共空间。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城市人口数量急剧增加,城市面积不断扩大,这也为城市的建设和管理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拔地而起的单元楼节省了人均占地面积的同时,也抹去了农村大院的公共空间,坐在村口大树下聊天的情景在城市中难以复原,城市人际关系越发淡漠,城市人口心理压力也日渐增加。城市公园、小区活动中心、购物中心等场所,就是城市中的公共空间,城市规划时以“化人”为目标,科学设计公共场所,完善公共场所的基础设施,为市民创造一个可以“呼吸”的环境,正是解决当前不少城市心理病的一剂良药。
打破城市“围墙”,“无”就是共享城市公共空间。建设只是手段,却不是目的,建设终究是为了使成果能让人们共享。然而现实是不少公共空间不再“公共”,商业化、利益化趋势明显。社区文体活动室有时间限制、城市公园门票不菲、过度商业开发驱逐传统气息等问题严重制约了市民享受城市公共空间。月亮湾地下综合管廊建设将所有管网纳入地下,使地上道路平整、天空干净,城市公共空间的发展潜力倍增。可见城市建设并不是一味投入、建设、更新基础设施,而应该以人为本,考虑市民的需求,方能获得效益。
有无相生,城市建设应当留好“虚空的部分”。《道德经》中提到:“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老子认为,“有”与“无”看似对立,实则统一。城市建设同样如此,“有”与“无”缺一不可。假如城市建设中规划了公共空间,却人为划分区域,富人区和贫民区泾渭分明,就会如过去的圣保罗一样,公共空间迅速衰败,贫富差距进一步拉大,城市矛盾激化。反之,如果城市规划中公共空间缺失,空谈“共享”,则会导致对城市资源的无序争夺,广场舞大妈与篮球场少年的闹剧会不断重复上演。因此,城市建设应当统筹有无,既要配备公共设施,打造公共空间,也要留好“虚空的部分”,让公共空间为城市人打开沟通和交流的大门。
“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也。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也。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也。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有”是车辐,是黏土,是房屋,是城市建设的基础;“无”将车辐连成车轮,将黏土塑为器具,将房屋凿出门窗,是城市建设的意义。有无相生,城市公共空间才能真正成为城市中心灵的栖息地。
中国自古以来就是礼仪之邦,然而如今的现状却令人堪忧。在国外旅游中不遵守当地习俗,随意在雕塑上乱涂乱画,不文明行为遍布五大洲;在国内天上地下“嬉戏打闹”,影响正常的秩序。表面上是由于缺乏有效的管理,本质上则在于不学礼仪,不懂规矩,这严重损害国家的形象。因此,只有学礼才能真正的助力大国“范儿”。
学礼以立公民意识自觉。当下出现诸多的不文明的现象,公共场地随意的大声喧哗,不遵守公共秩序,缺乏基本的道谢致谢意识。产生这些问题的根源在于,首先老师家长没有做好榜样,没有做到以身作则,缺乏示范性的引导;其次教育的功利化应试化,忽视传统礼仪的教学,没有意识到礼仪规矩的对于公民素质的基石作用;最后社会普遍浮躁功利,缺乏良好的礼仪氛围。由此看出,学礼迫不及待,应该积极挖掘传统礼仪的精华,各个主体主动的承担起责任,将国家形象落脚在自身。只有这样,公民意识的自觉才能真正提升。
学礼以立民族素质的提高。一个民族的素质是由每一个来体现的,民族素质的高度决定着国家的形象和地位。而学礼又是提升民族素质的必经途径,当下的中国必须重拾礼仪文化。一方面,学礼能够改变国外对中国人不懂礼仪和规矩的看法,赢得尊重,获得平等的对待。另一方面,通过学习礼仪,找回传统文化礼仪的精髓,能够重现汉唐雄风,展示中华民族的礼仪风范,从而提升民族自豪感。更重要是,面对21世界,仅仅经济的繁荣是不够,还需要通过学礼增加文化软实力,让中华民族真正强大。因此,学礼能够提升民族素质。
学礼以立民族复兴大业。中国由新中国成立的站起来,再到改革开放的富起来,进而到现在的强起来,民族的复兴的愿望指日可待。民族的复兴不仅仅是经济的强盛,更是民族文化礼仪风范的展现。面对当下的民族复兴“礼仪跛足”现象,重拾礼仪风范亟不可待。众所周知的“木桶原理”,决定盛水的多少不是取决于最长的木板,而是最短的木板。民族的复兴大业更是如此,礼仪文化缺失,政治规矩的不足正是中华民族复兴的短板。唯有学礼才能提升公民个人意识的自觉,进而提升整个国民素质,最终成就民族复兴大业。
大国形象不仅仅经济的强盛,更是文化礼仪风貌的精彩。当今中国迫切需要学礼来构建大国内涵。只有学礼才能立公民意识之自觉,唯有学礼才能立民族素质之提升,也独有学礼才能建起大国意识。世界民族之林将迎来崭新风貌的中国,中国也将屹立的世界民族之林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