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点作文网

小学二年级关于传统节日的古诗词(4篇)

时间: 2024-05-26 栏目:五年级作文

小学二年级关于传统节日的古诗词

《端午》

【作者】文秀

【朝代】唐

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

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

注释:

①端午:端午节,农历五月初五日。自:自从。

②(前340—前278):中国最早的浪漫诗人、战国时代楚国政治家。名平,字原。因贵妃郑袖、令尹子兰、大夫靳尚等诋毁排挤,被贬黜流放。楚败于秦,郢都失陷后,自沉汨罗江。相传端午节习俗就是源自对屈原的纪念。

③楚江:楚国境内的江河,此处指汨罗江。

④直臣:正直之臣,此处指屈原。

译文:

端午节日从何而来,前人传说是为了楚国大夫屈原。

可笑汩罗空自浩浩荡荡,竟不能洗去忠直之士的冤屈。

小学二年级关于传统节日的古诗词

中秋月

【作者】晏殊

【朝代】宋

十轮霜影转庭梧,此夕羁人独向隅。

未必素娥无怅恨,玉蟾清冷桂花孤。

译文:

中秋月圆,月光洒到庭院,院中梧桐树影婆娑,我一人羁旅异乡,节日里看这月亮下的树影,时间缓缓过去,影子不知不觉的移动着。

遥看天上明月,想那月宫中的婵娟,现在也未尝不感遗憾吧,陪伴她的,毕竟这有那清冷蟾蜍和孤寂桂树。

小学二年级关于传统节日的古诗词

《静夜思》

【作者】李白

【朝代】唐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译文:

明亮的月光洒在井上的栏杆上,好像地上泛起了一层白霜。

我禁不住抬起头来,看那天窗外空中的一轮明月,不由得低头沉思,想起远方的家乡。

赏析:

这首诗写的是在寂静的月夜思念家乡的感受。

诗的前两句,是写诗人在作客他乡的特定环境中一刹那间所产生的错觉。一个独处他乡的人,白天奔波忙碌,倒还能冲淡离愁,然而一到夜深人静的时候,心头就难免泛起阵阵思念故乡的波澜。何况是在月明之夜,更何况是月色如霜的秋夜。“疑是地上霜”中的“疑”字,生动地表达了诗人睡梦初醒,迷离恍惚中将照射在床前的清冷月光误作铺在地面的浓霜。而“霜”字用得更妙,既形容了月光的皎洁,又表达了季节的寒冷,还烘托出诗人飘泊他乡的孤寂凄凉之情。

诗的后两句,则是通过动作神态的刻画,深化思乡之情。“望”字照应了前句的“疑”字,表明诗人已从迷朦转为清醒,他翘首凝望着月亮,不禁想起,此刻他的故乡也正处在这轮明月的照耀下。于是自然引出了“低头思故乡”的结句。“低头”这一动作描画出诗人完全处于沉思之中。而“思”字又给读者留下丰富的想象:那家乡的父老兄弟、亲朋好友,那家乡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那逝去的年华与往事……无不在思念之中。一个“思”字所包涵的内容实在太丰富了。

小学二年级关于传统节日的古诗词

《十五夜观灯》

【作者】卢照邻

【朝代】唐

锦里开芳宴,兰缸艳早年。

缛彩遥分地,繁光远缀天。

接汉疑星落,依楼似月悬。

别有千金笑,来映九枝前。

标签:节日元宵节数字

注释:

锦:色彩华丽,这里指色彩华丽的花灯,正月十五有放花灯的习俗。

开芳宴:始于唐代的一种习俗,由夫妇中的男方主办,活动内容一般为夫妻对坐进行宴饮或赏乐观戏。宋罗烨《醉翁谈录》常开芳宴,表夫妻相爱耳。开,举行。

兰缸:也作兰釭,是燃烧兰膏的灯具,也常用来表示精致的灯具。

早年:年轻的时候,这里指年轻人。

缛彩:也作縟采,绚丽的色彩。

汉:天河,银河。《迢迢牵牛星》中有皎皎河汉女,即为银河中的织女星。

依:靠着,依靠。《说文》依,倚也。

千金笑:指美丽女子的笑。

九枝:一干九枝的灯具,枝上放置蜡烛或加灯油,也泛指一干多枝的灯。

译文:

在色彩华丽的灯光里,夫妻举办芳宴玩乐庆祝,精致的灯具下,年轻人显得更加光鲜艳丽。

灯光绚丽的色彩遥遥看来好像分开了大地,繁多的灯火远远的点缀着天际。

连接天河的灯光烟火好像是星星坠落下来,靠着高楼的灯似乎月亮悬挂空中。

还有美丽女子的美好笑容映照在九枝的火光下。

    【五年级作文】栏目
  • 上一篇:志愿者心得体会字左右[](6篇)
  • 下一篇: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教学设计[](3篇)
  •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相关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