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一度的中秋节到了,月饼浓浓的香气伴着家家户户喜气洋洋的气氛装点着这美好的气氛。今天,我和爸爸妈妈坐在庭院里,品尝着美味的月饼,观赏着中秋的月亮。
今晚的月亮格外明亮。
圆月像一只银盘高悬天空,皎洁的月光,温柔地洒向大地,给大地披上了一层薄薄的银纱。月光下的事物都是活泼的,鱼儿时而蹦出水面,时而追逐打闹,时而躲在荷叶下看月亮。这时,月亮看到了我们,害羞地躲进云层中,过一会儿,又大胆跑出来。月光洒满我的衣服,温暖我的心。
太阳光过于热烈,星光又过于冷清,只有这温柔恬静的月光才恰到好处。这时,月光透过树隙,星星点点地洒向大地,在地面上铺上了一层碎银,别提多美了!
我揉揉疲倦的眼睛,目光又回到了天空。咦?那两个小黑点是什么呀?再仔细看看,哦,原来是玉兔和嫦娥呀”!玉兔睁着红红的眼睛,正好奇地看着人民挂灯笼,吃月饼呐!看,口水都流下来了,而嫦娥呢,正施展魔法,让月亮变得更大更明亮呐!自古以来,诗人常常用月亮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让我们感受月光带给的思乡之情。“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仿佛让我们看到了一家人围坐在一起,举起酒杯,望着月亮喝的红光满面的场景,让我们感受到月亮带给我们的欢乐之情。
今晚的月亮真美啊!令我久久不能入睡,望着窗外的月亮,望啊,望啊……
今天是中秋节,我和爸爸妈妈,奶奶还有叔叔一起去给爷爷扫墓了。
早晨,妈妈和奶奶一起准备了一些食物,有大块儿的肉,鱼,水果,还有酒,我们简单吃了早饭,就出发了。爸爸开车,大概一个小时左右就到了墓地。
到了墓地后,爸爸和叔叔首先把爷爷坟墓周围的草割得干干净净的,然后我把爷爷的遗像摆放在墓碑前,妈妈和奶奶把带来的食物摆放好,我们一家人就站在墓前,准备给爷爷行大礼。这时,奶奶慈祥地说:“孙子给爷爷倒一杯酒吧,你爷爷一定很高兴的。”我说:“好的。”回想起爷爷给我制作木头飞机玩具,带我去钓鱼,还给我买很多好吃的,爷爷看着我总是慈眉善目的,话语很少,总爱说一句话:“哎呀!我孙子最棒了。”往事一幕一幕浮现出来,我好想和爷爷拥抱啊!我向前迈了一步,恭恭敬敬地倒了一杯酒,然后,我们一家人一起给爷爷行了三个大礼。我想:看到我们都来了,爷爷一定会很高兴的。妈妈把我倒的酒洒在了爷爷的坟墓前面。最后,我们一家人围坐在爷爷的坟墓前,一边唠嗑一边吃着东西,好像爷爷就在我们的身边和我们一起过中秋节。
不知不觉到了中午,我们收拾了一下东西,和爷爷告别,就回家了。
今天,我过了一个很有意义的中秋节,我真的很想念我的爷爷啊!
一年一度的中秋节到了,你知道吗?它的“生日”是在每年农历八月十五,是我国重要传统节日之一。接下来我就讲讲今年我的中秋节是怎么过的吧!
早上八点左右,我和爸爸去买月饼,在超市里走来逛去,终于选好了一盒月饼。回家后,我一直期待今天晚上这样中秋团圆夜!
盼星星盼月亮,等几个小时,就是熬了几个世纪似的。晚上吃饭时,我心里无比激动!听说今年赏月是晚上八点二十一分。晚上八点十几分,我们带着几块月饼,来到了二楼阳台上。“哇!月亮好大好圆啊!”我不禁赞叹道。是的,天上挂着一轮明月,就像一个白玉盘。我想起三年级学的“每逢佳节倍思亲”,就想念起了在杭州读大学的姐姐。
赏月这怎能少了月饼?我们每人拿了一块月饼,边吃边赏月,看着看着,我心里想起嫦娥奔月和吴刚伐桂的故事,从前天上有十个太阳,后来有个叫后羿的人,射下了九个太阳,得到了一包长生不死药,后来,嫦娥遭到人厮杀,就吞下了全部药,嫦娥飞上了天,到月亮停下,遇到了吴刚。
夜,深了,我就去睡觉了。梦中,嫦娥带着玉兔,在向我招手……
早在古代,我国人民就有“秋暮夕月”的习俗。夕月,即祭拜月神。
到了周代,每逢中秋夜都要举行迎寒和祭月。设大香案,摆上月饼、西瓜、苹果、红枣、李子、葡萄等祭品,其中月饼和西瓜是绝对不能少的。西瓜还要切成莲花状。在月下,将月亮神像放在月亮的那个方向,红烛高燃,全家人依次拜祭月亮,然后由当家主妇切开团圆月饼。切的人预先算好全家共有多少人,在家的,在外地的,都要算在一起,不能切多也不能切少,大小要一样。
相传古代齐国丑女无盐,幼年时曾虔诚拜月,长大后,以超群品德入宫,但未被宠幸。某年八月十五赏月,天子在月光下见到她,觉得她美丽出众,后立她为皇后,中秋拜月由此而来。月中嫦娥,以美貌着称,故少女拜月,愿“貌似嫦娥,面如皓月”。
明清之后,因时代的关系,社会生活中的现实功利因素突出,岁时节日中世俗的情趣俞益浓厚,以“赏月”为中心的抒情性与神话性的文人传统减弱,功利性的祭拜、祈求与世俗的情感、愿望构成普通民众中秋节俗的主要形态。因此,“民间拜月”成为人们渴望团聚、康乐和幸福;以月寄情。
在古代有“秋暮夕月”的习俗。夕月,即祭拜月神。设大香案,摆上月饼、西瓜、苹果、红枣、李子、葡萄等祭品,其中月饼和西瓜是绝对不能少的。西瓜还要切成莲花状。在月下,将月亮神像放在月亮的那个方向,红烛高燃,全家人依次拜祭月亮,然后由当家主妇切开团圆月饼。切的人预先算好全家共有多少人,在家的,在外地的,都要算在一起,不能切多也不能切少,大小要一样。
八月十五是中秋节,所以被称为中秋或仲秋。八月十五的月亮比其他几个月的满月还要圆,要明亮,所以又叫做“月夕”,“八月节”。中秋前夕,人们都尽可能和家人团聚,取人月双圆的意义,八月十五又叫“团圆节”。
中秋节是汉族和少数民族的民间传统节日。早在三代时期我国就有“秋暮夕月”的习俗。夕月,即祭拜月神。到了周代,每逢中秋夜都要举行迎寒和祭月。在唐代,中秋赏月,玩月颇为盛行。南宋,民间以月饼相赠,取团圆之义,晚上,有赏月、游湖等活动。明清以来,中秋节的风俗更加盛行,许多地方形成了烧斗香、树中秋、点塔灯、放天灯、走月亮。舞火龙等特殊风俗。今天,月下游玩的习俗,已很少了。但设宴赏月仍很盛行,人们把酒问月,庆贺美好的生活,或祝远方的亲人健康快乐,和家人“千里共婵娟”。
古时还有祭月和拜月活动。设大香案,摆上月饼、西瓜、苹果、梨,葡萄等祭品,其中月饼和西瓜是绝对不能少的。西瓜还有切成莲花状,在月下,将月亮神像放在月亮的那个地方,红烛高燃,全家人依次拜祭月亮,然后由当家主妇切开团圆月饼,切的人预先算好全家共有多少人,不能切多也不能切少。月饼与中秋节的联系是在明代。具有关资料说,当时,北京城市里出现了一种以果做馅的月饼,而人们在中秋节这一天自己制作月饼,用于自身和赠于亲朋好友,以表达团圆和祝贺之意。那时的月饼大小和形状很不规范,差别甚大,其名称也颇特别。
比如,山西省介县一带在中秋节这天,当地老百姓已有合家围坐分食团圆月饼的习俗其制作的月饼名堂多且有趣,如有专供男的食用的月牙月饼,有只限于女的享用的葫芦月饼,还有特别为小孩们准备的“孙悟空”,“兔儿爷”之类的月饼,等等。名目繁多,不一而足。
中秋节的习俗很多,形式也各不相同,但都寄托着人们对生活无限的热爱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中秋节是人们一直都喻为最有人情味,最有诗情画意的一个节日。有人说,每逢佳节倍思亲,中秋节这一份思念当然会更深切,尤其是一轮明月高高挂的时刻。对家人的思恋会越发浓郁起来。
提起中秋节,谁都知道,“八月十五中秋节”嘛。可我们舟山人过中秋节却在农历的八月十六日。那么,我们舟山人过中秋节的习俗是什么呢?吃月饼、赏月、和家人团聚……这些都已成为我们舟山人必不可少的习俗。
在八月十六这一天,多数人家的餐桌上都会有一碗传统小菜“芋艿鸭”。这是怎么一回事呢?传说在很早以前舟山人不知有芋艿,到后来食用芋艿,这中间与明爱国将领抗倭有关。明嘉靖三十二年八月十六,琼州参将俞大猷奉命在舟山围歼倭寇,不料在离舟山不远的海面上遭到袭击。幸亏俞大猷指挥有方,将部队安全撤退到普陀山附近一个小岛驻扎,只是运粮船被倭寇劫走,吃饭成了问题,当时实行海禁,岛屿上居民已被强迫迁走,岛已变为荒岛,部队面临粮草断绝的困境。士兵们饿得发慌,遍地去找可吃之物,发现沼泽地里有种野生植物,根部长有球茎,于是便挖来煮着试吃。一吃味道很好,且又耐饥。
俞大猷得知后发动大家都去采挖。就靠这种球茎,俞大猷的部队渡过了难关。所以俞大猷把这种不知名的食物取名为“遇难”。第二天,俞得到情报,那些枪粮的倭寇在普陀集结,设计水陆夹击大败倭寇,普陀山潮音洞畔到今留有纪念明将抗倭石刻,上镌“明嘉靖癸丑秋,副使李文进,参将俞大猷,都司刘恩至,督兵灭倭于此”字样。
舟山人过中秋都有吃月饼的习俗,俗话中有:“八月十五月正圆,中秋月饼香又甜”。月饼最初是用来祭奉月神的祭品,“月饼”一词,最早见于南宋吴自牧的《梦梁录》中,那时,它也只是象菱花饼一样的饼形食品。后来人们逐渐把中秋赏月与品尝月饼结合在一起,寓意家人团圆的象征。
中秋节的习俗很多,形式也各不相同,但都寄托着人们对生活无限的热爱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