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民族的节日都各具特色,它们就像花儿般盛开着,唯独汉族节日这朵花开得最美,最靓,就是除夕。
除夕在每年大午三十举办,是中国的传统节日。在那一天是小朋友们最开心的日子了,因为大人们不仅会给我们买许多好吃、好玩、好看的衣服、零食、玩具和许多超大超美的烟花。还会给我们小朋友们压岁钱哦!
除夕是中国人民最欢乐的日子。在这一天人们都要吃饺子、包饺子而且呀在包饺子的时候人们都会放一枚硬币,放在饺子里面,俗称“幸运饺”如果你吃到就预示着你今年必将走大运,来年也将红红火火。除了要吃饺子、包饺子我们还要贴对联、吃团圆饭、守岁。当然在这些习俗当中最最重要的还是吃团圆饭呀!吃团圆饭的时候我们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大人们在交谈,小孩们在嘻戏,听大人们交谈。那温馨的场景真是饱含了许多浓浓的亲情,让人倍感温馨。吃过团圆饭后,小孩们在门前一起放烟花、花炮。那场景真是不亦乐乎!
除夕真是一个快乐美好的节日呀!
今天是大年三十,除夕之夜我们是在奶奶家度过的。村子里可热闹了,家家户户都张贴上了红底金字的大福春联,和喜气洋洋的对联,有的还高高挂上了大红灯笼;每家每户的门窗都飘出年夜饭的香味,孩子们也高高兴兴地穿上了新衣服,在自家院子里追逐打闹,有的放着各种鞭炮,噼里啪啦,好不热闹!
晚上,我们全家人坐在一起,客厅的茶几上放着鲜花,瓜果,点心和糖果。在石家庄上学的哥哥也回来了,姑姑姑父爷爷奶奶弟弟妹妹,全家人难得坐在一起,欢欢喜喜地吃着年夜饭,等待着春节晚会的到来。今天全家人都显的特别高兴,脸上泛着红光。爸爸举起酒杯,首先祝愿爷爷奶奶在新的一年里和和美美,健康长寿,然后感谢姑父们一年来的辛苦劳动,最后祝贺我和哥哥取得了好成绩。我和哥哥也说道:“祝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在新的一年里万事如意,平平安安。”并保证在新的一年里要更加努力学习,争取取得更好的成绩。说罢,我们全家便碰了杯,我们小孩喝饮料,大人们各自饮了一小杯酒。
今天是除夕,家家户户都辞旧迎新,到处洋溢着欢乐的气氛。
我们今天的第一件任务是到外婆家辞旧迎新。一到外婆家,大家就开始分工,妈妈、外公打扫卫生,外婆做饭,我和爸爸贴春联。爸爸先用清水把要贴的地方擦洗干净,等门板晾干之后我们就准备开始贴春联了。我和爸爸一个涂胶水、一个贴春联。爸爸告诉我,涂胶水也是有要求的,涂的要靠边,别挤太多。我按照爸爸说的一步步慢慢做,虽然速度不快,但我可是认真的。爸爸把粘好胶水的春联拿起来看了看,突然问我:“这春联哪个上联、哪个下联,该怎么贴呢?”这可难不倒我,这学期老师教过我们,上联的最后一个字是“仄”音,下联的最后一个字是“平”音,右边是上联,左边是下联。我骄傲地说出答案,爸爸显然很信任我,立马按我说的,把上联贴在右手侧门上,下联贴在左手侧的门上。不料当我们合上门看效果的时候,我突然意识到对联贴反了,我们是打开门在屋子里面贴的,看起来似乎右上左下,但把门关起来的时候却左右对调了。这件事我和爸爸让家人笑了好一会儿,看来以后做事之前要考虑周全,不然以后就会成为大家的笑柄了。
鲜艳的红绿招财,写满祝福的春联,还有或正或反贴的“福”字,这是中国年特有的符号。这些千百年来都不曾更改的中国文化已经深入植根我们炎黄子孙的血液,中国人爱国、爱家,对生活充满期待和祝福。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除夕在我日日夜夜地不停期盼中飘然而至。空气中弥漫着喜庆的味道,每个人的脸上都挂着喜气洋洋的笑容。
说到我最喜欢的除夕,还有个神奇的来历呢:古时候,有个凶恶的怪兽叫“夕”,每到岁末便出来害人。后来,人们知道“夕”最怕红色和响声,于是在岁末那天,家家户户贴春联放爆竹,来驱除夕兽。这种习俗流传下来,每年岁末便称为“除夕”了。
你要是问我为什么最喜欢除夕,我相信我的答案代表了绝大多数人的心声——丰盛的年夜饭。年夜饭上的菜可是有讲究的,你可要听好了,红烧排骨寓意节节登高,糖醋鲤鱼代表年年有余,玉米花生拼盘象征五谷丰登……不说了,再说下去,我最爱的红烧排骨就要被弟弟妹妹们抢光了。一道道美食端上来,一个个盘子空出来,大人们觥筹交错,孩子们大快朵颐,团圆喜庆的气氛油然而生。
因为太奶奶今年在三爷爷家里过年,所以饭后,我们一大家子都赶去三爷爷家里拜年。我对小叔叔那一屋子的玩具早就眼馋不已了,一进门,匆匆忙忙和太奶奶拜过新年后,我一头扎进了玩具房。柜子上的玩具琳琅满目,我左摸摸、右玩玩,不一会儿就沉浸在玩具世界里,完全忘记了时间流逝,连爸爸喊我回家的声音都没听到,最后还是爸爸拎着我的耳朵把我拽了出去。
快乐的时光总是无比短暂,我还没玩过瘾,除夕就偷偷地溜走了。但是,我虽有不舍却并不伤心,因为新年的钟声已经敲响……
你可知道,除夕夜是多么热闹吗?
这一天,我们全家欢聚一堂。妈妈从厨房端出来一碗诱人的饺子,还说:“这其中有一个饺子有一枚硬币,看谁先吃到。”哥哥一听,就开始疯狂地吃起来,每一个饺子都咬得粉粹。但是结果出其不意,疯狂哥哥没有吃到硬币,而是慢腾腾的妹妹先吃到了。妈妈说:“妹妹吃到了!”哥哥顿时听了下来,呆住了,这一举动让全家人都哈哈大笑特别是我,已经躺在地上了。我边笑边说:“哥哥啊!经典木头人啊!”这句话把哥哥脸都气红了。这时,妈妈说:“吃完了饺子,我们就出去放鞭炮吧!”哥哥的气一下子就消了,催促着我们快点出发。
小区里热闹非凡、彩灯高挂,小孩子有的追打着玩;有的在比谁的火花大;有的双手持烟花,晃来晃去,好像在比划着什么。
啊,除夕夜可真热闹呀!
大年三十早上,我和爸爸就忙着贴对联了。我们在大门、窗户、房间门上都贴了对联。
晚上,妈妈准备了丰盛的年夜饭,我们吃的有滋有味。吃完饭,我们围坐在电视机前观看精彩的春节联欢晚会。晚会的节目真丰富呀!有小品相声、歌曲舞蹈和魔术。看晚会的时候,妈妈在包饺子,她在饺子里放了一枚硬币,看谁运气好,能吃到硬币。结果我第一个就吃到了硬币。
十二点,我们下楼发烟花炮竹,在噼噼啪啪的炮竹声中迎来新的一年。除夕那天就更忙碌了。早上,叔叔和爷爷架起了大锅,准备“下油锅”。他们把火烧得旺旺的,把油烧得热热的,然后把事先腌好的鱼和莲菜一一放进大油锅里。油锅里顿时“噼里啪啦”地响了起来,一阵阵香气扑鼻而来。奶奶、妈妈和婶婶则在一旁准备包饺子。她们一个人剁肉馅,一个和面,还有一个摘菜。下油锅的“噼里啪啦”声和剁肉馅的“咣咣”声混合在一起,像一场好听的交响乐。
爸爸也不闲着,他领着我们一群小孩去贴对联。我们给大门上,墙上,窗户上都贴上了春联和福字。就连井上、车上和院子外面的大树上也都贴满了吉利的红纸。到了下午四五点,外面不断地响起了鞭炮声,这就意味着那一户人家开始吃团年饭了。我们也着急了,不停地在厨房里跑进跑出,看看我们的饭菜到底好了没有。
过了一会,爸爸一声令下,“放炮!”我们赶紧冲出院子,手忙脚乱地帮爸爸拆鞭炮,拿打火机。随着一阵震耳欲聋的鞭炮声,美味的饭菜上桌了。爷爷大声地宣布:“开饭!”终于,除夕这天最关键的时刻到来了。
2月15日,今年的除夕。一大早,爸爸便出了门,马不停蹄地赶往菜市场购买东西,生怕去晚了,好货就被别人抢走了。本来想昨天就去买好,但又怕买来了留一个晚上会不新鲜。
拎着大包小包的爸爸临近中午可算回来了。看到了放满了一桌的袋子,我便更加期待着晚上的年夜饭。
不过,在那一堆菜当中,有一个东西显得格外不服群,红色的,格外显眼。还没等我问,爸爸便说出了我心底的疑问,“来,你们俩来贴‘福’字,把这个贴门上。”爸爸说道。我和姐姐接过爸爸手里的“福”字,我拿起抹布先将门擦上一遍,姐姐把双面胶贴在“福”字背面,找好位子一贴。哈哈,完美!这样一来家里的年味可增添了不少。
下午,爸爸将爷爷奶奶接了过来,奶奶穿得可真是喜庆,红色的羽绒服使她老人家显得格外精神。
爸爸妈妈在厨房里忙活了一天,可算是赶在晚饭时将小菜端上了桌。大大小小的盘子放满了整个餐桌,有四脚朝天的大甲鱼,有白里透红的珍宝蟹,有色泽艳丽的基围虾……全都是我爱吃的,别提有多开心了。等等,我最爱的红烧鱼怎么不在?
“吃饭了!”妈妈大喊一声,我们的目光不约而同地望向了厨房,便看见带着围裙的妈妈,手里端着红烧鱼小心翼翼地从厨房里走了出来,稳稳地将红烧鱼放在了餐桌上,生怕将汤汁洒了出来。哦!原来红烧鱼还在妈妈手上,我就说这么重要的一顿饭怎么能少了鱼呢!“年年有鱼”大家都喜欢嘛。
每个人都入了坐,举起在面前的酒杯,高举在空中,每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幸福的笑容,当酒杯相聚在一起发出了玻璃碰撞的声音,我们一起说道:“新年快乐!”
筷子在餐桌上飞舞,伴着窗外响彻云霄的鞭炮声,和屋里的欢笑声,年夜饭终于开始了。
我想,这顿饭不仅只是对新年的期待和祝福,更是对过去一年的总结。愿在接下来的一年里万事如意、幸福安康!
家家户户在腌咸肉,噢!快过年了。我不禁想起了除夕的那热闹场面。
除夕那天,人们一大早就忙活起来,家中老人熬浆糊,大人和孩子就贴春联,不过孩子一般帮不了多大忙。不一会儿家家户户都贴好了春联,挂好了灯笼。远远瞧去,满目是火一般的红。
最有趣最好看的节目在除夕晚上。吃过年夜饭后,人们纷纷放起烟花。一抬头,就可以看见或远或近仙女撒下的花瓣,孩子们眼都不舍得眨地看着。不知何时,旁边来了几个力壮的青年人,合力拎着一个装满石灰的布袋子,前面一个人用脚一指,后面几个人合力提袋子,距地约10厘米,然后手一松地上就有了一个规整的圆圈。我以前不知道这是干什么的,只会叫上其他孩子来比赛,要跳在圈子里,出去就算输,先到终点的就赢了。胜利者可以赢得糖果作为奖励,每个人都抢着参加,后来才知道这是圈年兽的。
还有一个活动就是爬门板,一群人围在门边,一边说说笑笑,一边看着自己的孩子爬门板。大人们都说爬得越高长得越高,所以我很积极,年年都是我头一个爬,不过第一个爬还有坏处呢!门板没有人洗刷,落满了厚厚的灰尘,弄脏了手可没关系,弄脏了心爱的新衣服可心疼哩!
想到这儿,我不由得心驰神往。可不知为什么年味越来越淡了,“馋”老太太们通宵打牌,现在才八九点就大门紧闭,圈年兽的活动也没有了。
每年的除夕是我最期待的一天。盼望着,盼望着,终于盼到了我梦寐以求的除夕。除夕也就是春节的前一天,也就意味着过年了。
一大早上,爸爸先把春联贴上。接着,我们就来到外婆家。外婆家真是热闹极了,许多亲戚朋友都来了。舅妈和我妈妈在做饭,我闲着没事干就帮姐姐哥哥们扫地。扫完了地,我看见大舅在贴春联、挂灯笼,我也去帮忙。大家忙得不亦乐乎,沉醉在一片喜庆的氛围中。在贴春联的过程中,要用到透明胶,我就用牙齿把透明胶咬开。你们说,我的工作是不是很有趣呢?
一股香气飘进了我的鼻孔,我随着香气飞进了厨房。哇!舅妈的菜正烧得热火朝天。我等了又等,美味可口的饭菜终于端上了桌,鲜嫩的鱼寓意年年有余,越来越富足;糖醋排骨寓意新的一年家人的事业、生活红红火火;骨头粉丝汤,粉丝寓意有许多金条;饺子寓意招财进宝;肉圆寓意喜庆团圆……我这个小馋猫早已经垂流三千尺了,迫不及待的坐在位置上,紧紧地盯着美味佳肴。耳边的鞭炮声一响,顿时,我就像一只饿了三天三夜的老虎一样,狼吞虎咽的吃了起来。没过一会儿,我就美美的吃饱了。吃完饭,长辈们就开始发红包了,每给我一个红包,我就会说:“虎年快乐、身体健康……!”
吃完年夜饭,窗外的鞭炮声响了起来,烟花五颜六色的,非常美丽。晚上,我们一家人围坐在一起看春节联欢晚会。人们在舞台上载歌载舞,欢快的歌声伴随着我们一家团聚的快乐。
在五彩缤纷的烟花里,在响亮的鞭炮声里,在精彩的春节联欢晚会里,在快乐的歌声里,我们一家迎接着新年。
我的心情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兴奋,马上就是除夕了。
印象里,除夕那晚就是吃好多好多好吃的,家人聚在一起聊天,晚上围在电视旁,磕着瓜子看着春晚,偶尔因为小品笑开了花……对于今晚,我也是十分期待。
来到奶奶家,都是大鱼大肉,就等着大家来齐开吃了。热气腾腾,欢笑一堂,碰杯声不绝于耳,皱纹汇成了湾儿凝聚在爷爷奶奶的脸上,眼神中透露了欣喜的模样;爸爸妈妈品尝饭菜,含香满满;小孩子们畅聊趣事,欢快的喜悦难溶于色……时间好似飞箭,桌上一片杯盘狼藉,春晚的倒计时也随之响起。
春晚伴随了我们很多年,中国文化融于其中,我和姐姐磕着瓜子,躺在沙发上,慢慢看。而妈妈和奶奶,在厨房准备初一的饺子。坐不住的我跑去包饺子,只是别人包的都是冰山,我包的只能称得上是烂泥了。白面糊了满身,像是冬的来到,春的化解,更是饺子的衣裳。
我玩性大发,抓起一把面就往奶奶脸上撒。奶奶的黑发啊,就这么带上了雪白的花。她笑靥如花,像一个小孩子被我找回了童真的模样,虽然眼睛笑成了一条缝,但炯炯有神的。只是这年一过大家又都大了一岁。
电视里传来赞赞的歌声,赞我们的新时代,赞人们光辉的未来。未来无限美好,时间尚未珍惜,流去速度飞快,我怕我舍不得。舍不得暖洋洋的氛围,舍不得开玩笑的伙伴,舍不得堆砌的冰雕……我舍得的,是这团聚时美好的回忆。
深夜来临,春晚倒计尾声,大家一同许愿,团聚的美好凝固在这一刻。
今天是除夕,也是团圆夜,因为在外的游子都需要回到家乡和家人团圆,表示平平安安,团团圆圆。
在除夕这天,家家户户都忙着贴春联,当然我家也不例外。你想知道我们的春联吗?告诉你吧,上联是:五福临门家业兴,下联是:四季平安人和顺。你看,多好的春联啊!
在除夕不仅要贴春联还要吃团圆饭。你看,爸爸正在杀一只又大又肥的甲鱼,杀完甲鱼又洗螃蟹。妈妈正在包水饺,不一会儿,桌上就出现了许多美味佳肴,有螃蟹、甲鱼、鸡、年肉、水饺……都是我最爱吃的。特别有趣的是吃饺子,只要吃到有金币的饺子,来年就会特别幸运。我吃了一个、二个、三个,吃到第五个,终于吃到有金币的饺子。我想:今年我一定会很幸运,很幸福的。爷爷说:“接下来我们开始发压岁钱了。”我听了一蹦三尺高,开心极了。我从爷爷手中接过压岁钱,我对爷爷说:“爷爷祝你新年快乐,万寿无疆。”
吃完晚饭,外面已经是烟花的天堂了,烟花在天空中五彩缤纷,绚丽多彩,把整个夜空点缀的如此美丽。我和爸爸也拿出了烟花给点燃,那烟花开始像喷泉一样,之后慢慢地散开,成了一个五颜六色的花篮,美丽极了。
一年那么快就结束了,又将迎来新的一年,祝大家新年快乐!
窗外,那礼炮、那爆竹、那烟火,成为一道道烟火最迷人的季节,此起彼伏,美不胜收,耀眼夺目,绚丽无比。
山外,中华儿女庆新春,欢欢乐乐、迎新春,喜气洋洋、贺新春,添福添寿。内外,大江南北,鼓乐齐鸣,一片欢腾。
海外,那一盏盏灯火,那一张张笑脸,那一颗颗心,牵动着亿万华人的心。我们彼此心连心,手挽手,共同创造中华的美好盛世明天!
心外,那火树银花的烟火,那震天动地的锣鼓,那高高挂起的灯笼,牵动着游子的心,谨记着慈母的情,他们期待着团圆,也渴望团圆。
团圆,是多么亲切。那游子多么想与人团聚,也想在这花好月圆时人也团圆。团圆,是多么幸福。当游子饱含深情回家时,当接过父母那杯热腾腾的茶时,一股暖流涌进心中。团圆,是多么热闹。人人圆家家圆,同时,我们祖国也应该大团圆啊!
今天傍晚,我们一家五口在餐桌上吃团圆饭。
桌子上有许多好吃的有花生牛奶、热狗、撒尿牛肉丸、麻辣红烧烤鱼、麻辣鸡翅、麻辣火锅、麻辣鱼串……
我吃的都辣出眼泪来了。我们说说笑笑的过了一会儿要敬酒了。我把花生牛奶全喝完了我对奶奶说祝您平安百岁。然后大家对我说祝你学习好身体健康、万事如意。听说深夜还要守岁呢!还要看春晚,哇许多好看的节目啊!有唱歌、笑话……
还要放鞭炮,街上摆着各种各样的鞭炮有烟花、多响炮、蜘蛛炮、烟雾弹、电光花……
街上鞭炮声此起彼伏、响彻云霄!
新年真好啊!
除夕到了,大家开心的合不拢嘴,即使我犯错,也不会被批评。
早晨,天可冷了,车窗上结了一层霜。天已经变得亮亮的啦!可人们还不起来,因为除夕到了。
上午,外婆迈着轻快的脚步去买菜,买生活用品,爸爸悠闲地躺在床上看手机,我呢,在旁边溜达。
下午,我期盼的活动开始了,是写福字,贴福字。我拿起毛笔,一气呵成,这样就大功告成了!再把福倒过来贴,意思是福到了,真有意思!
晚上,上了一盘盘数不清的山珍海味,有螃蟹,东坡肉v,酸菜鱼……。大家吃的肚子像一个个圆圆的大球。接下来就是拜年了,视财如命的我,早想拿到那一张张的压岁钱了!它代表着吉利。我对爸爸妈妈外公外婆说:“恭喜发财!恭喜发财!”然后我们再看各式各样的联欢晚会,而且,即使看到凌晨也不会挨骂,因为除夕到了!
除夕是我国的传统节日,也是一个快乐的节日!
今天是除夕,在我们祖先活着的时候,也有一段故事呢。
当时除夕也称做为年。年是一种可怕的怪兽,每年除夕的夜晚都来吃人。所以人又生气,又害怕,后来,大家都很了解年兽,又知道年最怕红的颜色、火光还有最响的声音。从那天起,人们就再也不怕年兽了。
这天,人们把红对联粘到了门上,在外面的院子里放火花和自己家做的爆竹。年兽来了,他一点也不相信自己的眼睛,家家户户的门上粘着红对联,院里放着火花、爆竹。年兽吓的撒腿就跑。第二天,每个人都给亲人、朋友拜年。所以,每年除夕人们都放鞭炮、贴对联。
在我国,除夕一般过的都一样,只不过,苏州的城外每年除夕晚饭时的时候,苏州城外有一座叫寒山寺的钟就会敲响。这个响声会传启遍苏州的每一个角落。
大年三十,是辞旧迎新的日子,到处洋溢着热闹的气氛。
晚上,找匆匆吃完饺子,和妈妈来到屋外,只见天空五彩缤纷,一颗颗五颜六色的火花撒满天空,时而如天女散花,时而如信号飞射,忽明忽暗,把夜幕点缀成鲜花的世界。
后来,我和妈妈看了许多烟花,有孔雀开屏,有海底珊瑚……个个都绚丽多彩,让人看得眼花缭乱,目不暇接。
快八点了,我依依不舍地回到了家里,打开电视机,一边嗑瓜子儿,一边观看"联欢晚会"。节目都非常精彩,如小品:讲、送水工……令人赏心悦目。
还有两秒钟就十二点了!嘀嗒嘀嗒,噼里啪啦――噼里啪啦。电光炮响起来了,震耳欲聋的炮声迎来了新的一年!千家万户的烟花交错升起,像夜明珠一样,把天空照得如同白昼。整个城市都沸腾起来,它预示着来年的繁荣富强、幸福无疆!
中国人每年都会有那么特别的几天,这几天是大人们最忙的几天,是远方游子最想归家的几天,这几天也是我们孩子们最开心的几天。对了,这就是我们中华民族传统的节日——春节。
当我们收拾书包开始享受寒假生活的时候,当满大街的吆喝叫卖声响起时,看着忙碌的人们开始办年货时,听着乡村屠宰师傅的喊叫声,夹杂着案子上牲口的嘶叫声,伴着从远处灶台边飘来的一缕缕清香,我知道年越来越近了。
终于,除夕夜踏着欢快的脚步来了,她点亮各家各户的大红灯笼,刷新每家每户的红对联,她让每个忙碌的人面带微笑。今年我们早在腊月二十八这天就挂好灯笼,贴好对联,做好了年三十才做的事。听爸爸说今年的立春在除夕这一天,相传立春这一天不能贴对联,虽无科学道理,为了遵从习俗,我和爸爸也“迷信”了一回。莫不是人们盼春心切,早早的年味儿十足吧。
除夕还有一个最大的期盼,那就是一大桌让我们垂涎欲滴的年夜大餐。以往,我们早早就回到老家,大人们忙着洗菜,切菜,氽菜,蒸炸烹煮,哗哗的流水声,砰砰案板的撞击声,滋溜下油锅声,每种声音响起时,我们小孩都会搓着鼻子流着口水想着上桌时的狼吞虎咽。今年,我们却没有往年的忙碌,反而多了一份悠闲,既不用贴对联、挂灯笼,又不用做年夜饭。今年的年夜饭,我们没回老家,三伯请我们所有人到饭店团圆。感觉今天的时间过得好慢,我掐着指头算时间,终于到下午五点半了,我和妹妹蹦蹦跳跳走在前面,平时熙熙攘攘的街道今天空空如也,人们都回家团年了。走进大厅,耀眼的灯光,红红的灯笼,好多陌生的面孔,大家都围坐在桌子旁,说着笑着,大屏幕上锣鼓喧天,处处弥漫着年的气息。整个大厅放眼望去,大概有五十多桌,妈妈感叹“如今的人们都知道解放自己,在忙碌中学会放松,年夜饭都不在家做了。”可是我却感觉没有往年热闹,缺少家的味道。爸爸的一番话让我豁然开朗,春节作为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有着渊远的历史,她是游子回家的信念,是孩子们欢快的笑脸,更是维系亲情的重要枢纽。哦,有亲人的地方就是家,在哪儿吃饭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亲人们在一起就好。
今年,我们度过了一个不一样的除夕,但愿今后的'“年”越过越有滋味,越过越开心!
相传,在古时,有一只凶猛的怪物,它的名字叫作——夕。夕每冬天时,都会因为食物短缺而去捕食人,人们不得不去山林中避难,而夕看见人们在砍伐木头时,总会避而远之。时间久了,人们发现了夕最怕红色的东西、爆竹声、火光,于是在大年三十这一天,家家户户都会贴对联、燃爆竹,夕看见红色的对联,听见爆竹声,吓得抱头鼠窜,这种春节习俗也就传了下来。
走在除夕的大街上,家家户户门口都贴上了春联、福字,挂上了灯笼,显出一派喜气洋洋的样子,每个人脸上都挂着笑容,举手投足之间,尽显露出高兴的心情。
哎呀!在不知不觉间,已经到了晚上,我该回家吃年夜饭了。
看着那一道道冒着热气的菜肴被端上桌来,我的口水就直往下流,恨不得马上就能把它们吃掉。那金黄金黄的年糕,愈意着“一年更比一年高”;那酷似元宝的饺子,愈意着新的一年里“财源滚滚来”;还有那必不可少的鱼,鱼和余谐音,因此愈意着“年年有余”……
终于开吃了!大家围成一桌,谈笑风生、举杯畅饮。我也不甘落后,拿起筷子吃起来。夹起一口鱼,放入嘴里,入口即化,外面油而不腻,里面嫩若叶芽,好吃极了!还有那年糕,外酥里嫩,很有嚼劲,很是可口。
忽然,爸爸举起杯子说:“吃了这一桌美味的年夜饭,祝大家在新的一年里步步高升!”大家也举起杯子:“好!”
吃完年夜饭,就到了发压岁钱的时候了。奶奶拿着红包,笑盈盈的走了过来:“红包一人一个哦!”有的人拿到红包,就躲在墙角数了起来,看着他那因为兴奋而涨红的脸,就知道金额一定不小;有的人左看看,右看看,然后小心翼翼地放在自己认为最安全的地方,生怕别人“抢”走;有的人则是谢过奶奶,把红包放入自己的口袋中,回到家再数……那一张张崭新的钞票,保我们在新的一年里平平安安。
收完压岁钱后,便是放烟花的时候了。烟花有大有小,有富贵花开,有冲天炮;有的爆开是如花开,有的则似孔雀开屏那般绚丽……新的一年即将到来,希望在新的一年里,我们的事业,能似那烟花般红红火火。
放完烟花后,便是看春晚、守岁了,每个人都虔诚的祈祷着,希望自己在新的一年里:学业突飞猛进,事事心想即成。
美好的除夕之夜,你与我一起度过。
今天,是大年三十,是中国人民传统的“春节”。
晚上,我们包扁食吃,叔叔他们吃火锅,叔叔问:“你在哪里吃饭?”我说:“在你家吃吧!”说完,我们就上楼吃饭了。
刚开始吃饭的时候,我突然听到一阵阵如雷震耳的烟花声,立刻走到阳台,见前一幢的墙上闪砾着红、黄……经过我的观察,发现是有顺序有规律的,按红、绿、蓝、黄的顺序的呢!见一束束的烟火跟火箭似的直冲上空,然后向四周发射,五彩缤纷的颜色真是美丽极了,而且形态各异,有的是圆形的,有的跟满天星似的,还有的是椭圆形等等。观察了一会后,我们继续吃饭了。
吃完饭后,我们也亲自放烟花了,我和爸爸他们一起把烟花端到外面的空地,点燃导火线,速度跑到一边,只见烟花一束束地飞向空中后自然绽放,五颜六色,光彩夺目,色彩迷人。放完了烟花,就去看“春晚”了。
啊!新年的钟声即将敲响了,主持人开始喊到计时“10…9…8…7…6…5…4…3…2…1…0…过年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