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的生活恍然弹指之间,六年相伴相依的白昼,可还曾铭记,虽已要离去,但仍不会忘记那熟悉的背影。
高高的身材,长长的手臂,我的同窗——许德元,说起当时还记忆犹新,当时他新来此班,初来乍到,独自一人,但闪闪发光的宝石即使,仍于沙地,也会用它那耀眼的光芒吸引各种眼球,永不埋没,德元的才学很快的到大家的认可,近朱者赤,他很快成为我们携手并肩的伙伴,我们心照不宣,各自取长补短,我直言不讳,他虚怀若谷地接受,他向我提出建议,我洗耳恭听认真反省,“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孔子的话让我深受启迪,德元正如我亲密无间的益友,更似帮助我解决一切的良师。
德元博学多才,学富五车,他脑中一定有一条汹涌澎湃的历史长河,不管是秦风汉魄,还是唐情宋月,都是那河中的点点浮萍上绽放的朵朵百花,纯净高洁,发出智慧的墨香,这都源于他平时博览群书,与书为友。写作时的文采笔风更是令人惊羡,而他却不因自己的八斗之才,而瞧不起我们的才疏学浅,每次找他绝问题时,都能看见他停下手边的事情,细心为我解答,使我恍然大悟,“拨开云雾见青天”。
他不仅学习好,体育更是不赖,在操场都有他运动的身影,是十足的防守队员,踢球时,无论对方何时进攻、何时偷袭,他每次都能在球要入网千钧一发之际,把球截断。打篮球时,他更是风光无限,防守紧逼进攻的同学,让他寸步难行,抢篮板时利用他的长手一举夺球,令人钦佩。
以文会友,以友辅仁;人之相知,贵在知心。德元——希望我们的友谊天长地久。
我的同窗好友是小袁。小袁既没长得膀阔腰圆,也没长得浓眉大眼。他的个子很矮,黑瘦黑瘦的,脸略微有些长,使本来不大的眼睛显得更小了。难怪有的同学给他起了个绰号叫“祖先”,说白了也就是类人猿。
别看他长得像猴子一样机灵,他可粗心呢!
就拿这次数学考试来说。数学曹老师把前一天我们做的考试卷子发下来,小袁拿到卷子时就惊呆了。“啊呀!”他一拍脑袋,嘴里自言自语:“我这个人,怎么就改不掉这粗心的坏毛病呢?”我听见他这么说,连忙走过去一看究竟,原来他因为粗心,不是把8写成了6,就是少了小数点,最后只得了个九十一分。看着他失望的表情,我真替他担心。
还有一次,老师让我们做完《水平测试》的第2单元的阅读题,并当场校对,还让我们下课去小队长那儿过关。下课了,小袁第一个把《水平测试》交给了我,我仔细地检查,因为我知道小袁是一个非常粗心的人。这时我猛然发现小袁把“怒”写成了“奴”,我便把他叫来,对他说:“小袁,粗心要不得,你要改掉这个坏毛病。”“我当什么事,不就是粗心嘛,有什么大不了的?”“话可不这么说,你把‘愤怒’写成了‘愤奴’字典里哪有这个词?”他听了我的话,却漫不经心地说:“差不多,差不多!”在我的一再坚持下,他才拿着《水平测试》坐在座位上订正起来。
唉,这就是我的粗心的同窗好友小袁。
听着《今年夏天》这首歌,我的眼前又浮现出六年之间与同学的欢声笑语,点点滴滴,那些令人难忘的同窗情早已刻在了我们六年这一幅色彩斑斓的画册里。
从入学到现在,同学之间那些难忘的情景历历在目!操场上有我们运动奔跑的身影;教室里有我们朗朗的读书声;校外的田野上有我们嬉戏打闹的欢笑;远足拉练的路途上有我们挥洒汗水的身影……六年的时光转瞬即逝,六年的同窗情就像一盒五彩缤纷的珍珠,让我仔细地寻找那些令人难忘的珍珠,激起我那些美好的回忆!
还记得六年前那一场小学面试,我胆子特小,生怕自己做错了事,考不起。妈妈让冯骊冰和我一起进去面试,她牵着我的手,不断地鼓励我:“加油!其实没那么可怕的,只要你放松,说不定还会很好玩呢!”我用忐忑不安的眼神望着她,可冯骊冰却充满自信地忘着我,给我鼓励。进入考试场地,前面几关都顺利通过了,可到了后面竟然要考唱歌!要知道那里的我可是五音不全啊!我开始胆怯了,不过冯骊冰依旧不放弃地对我说:“加油!其实你唱得很好!只是你不自信罢了!相信自己的`,你一定可以的。”看着她那坚定的眼神,和老师温和的语气,我鼓足了勇气,大胆地唱了出来。唱完后老师都觉得我唱得很好听。面试结果很成功,不过这一切的一切,怎会离得开冯骊冰对我鼓励与支持呢?
我更记得去年冬天的那一场歌咏比赛,我没有拿到好的成绩,还在全年级的同学面前出了丑。我垂头丧气地回到教室,无精打采地坐在座位上。同桌尹铃鑫看到我这个样子,不知道怎样来安慰我,只好给我做鬼脸。虽说我还是没有高兴起来,但我依然谢谢他。
六年的同窗情永远珍贵,永远不散。
我的同窗好友叫陆晗。
他长着乌黑的头发,一双炯炯有神的大眼睛闪烁着智慧。在圆圆的脸上笑起来还有两个小酒窝,真可爱。他还有个外号叫――“胖胖”。
胖胖在学习上特别认真,有一次数学测试他考了九十七分,他很不高兴地走上讲台拿卷子说:“这次考试考的这么差,就是把‘除’看成‘除以’了,以后让眼睛多吃一点饭。”逗得大家哈哈大笑。这时我走上来说:“不就是这题错了吗?没关系的。”可他满脸严肃的说:“这题错了就应当改正,如果不改正,将会一错再错的,假如下次考试再考到这题不就又错了吗?”他的一席话休的我满脸通红。到了期中考试果然考到了这题了。听他说:“这次他耐心审题。”结果考了九十九分,他高兴极了说:“我下次一定要考一百分,并对我说他一定要超过我。”
他经过一番的努力,他果然超过了我。我要向他好好学习。
这就是我的同窗好友,你们想不想认识他呀?
“五一”期间一位在老家工作的小师弟结婚,经不住同学的盛情邀请,好不容易做通老婆的工作,获假前往参加婚宴,见到了许多十几年未曾谋面的老同学,不觉感慨岁月蹉跎。
经过几近十余年的艰难打拼,在老家工作的同学现如今都成家立业,衣食无忧,有的开始在各行各业崭露头角,过得甚好。但岁月是无情的,我们当年稚嫩的棱角早已逝去,写在脸上的更多的是岁月的沧桑和生活的磨砺。看得出,如今的我们少了一些轻狂多了一些成熟,少了一些浮躁多了一些沉稳,我们这一代人上有老下有小,肩上挑满了对家庭、对社会、对事业的重担。只有的在吆三喝四、觥筹交错的酒杯中,才能逐渐唤起当年求学时的纯真之情,难忘之景,真切的感受到我们一起走过的青春岁月是弥足珍贵的。
记得有人说过,这个世界只有三种人际关系是最可靠、最稳定、最持久的:一起同过窗的、一起扛过枪的、一起嫖过娼的。虽说有点俗气,但觉得不无道理。同学天各一方,但闲暇之时我们彼此牵挂。有的虽然平时联系较少,但同学之间的情谊却没有间断。哪怕是只有一个电话、一条信息、一声问候,都无不饱含着同学的真情,在这个物欲横流的时代显得难能可贵。
同学是不解的缘,同学是无欲的爱。在酒宴过程中,记得一位同学说过一句话:“今天在座的没有什么领导,只有兄弟。”拉近了大家的心理距离,一下子回到了同窗时的境界。因为我带车子了,不能喝酒,更多的时候是默默地坐在一边关注着他们的一言一行,酒过三巡之后的同学是更可爱的,可以忘乎所以,可以无所不言,可以相拥而泣,可以放声飙歌,此情此景,着实感人,值得回味。
无意中翻开小学时的毕业照片,一张张或熟悉或模糊的脸庞映入眼帘,我的思绪就穿越时空,回到了六年级的时候。那时候,我们活泼快乐,同窗情编织的网把我们紧紧包裹。
镜头在操场上定格。我们此时正在上体育课。“下面,进行跑步练习。”老师的话刚说完,我们就像不受拘束的小鸟,在跑道上飞翔。我的右眼不自觉地跳了跳。
果然,我的右脚踩到了左脚的鞋带上,一下子摔了个“四脚朝天”。裤脚都摔破了,还有点血渍在裤子上,眼镜也被踩碎了。我用手想撑起来,却发现腿疼得厉害。
“来,我扶你吧。”后面传来一声温暖的话语。紧接着一双温暖的手把我从冰凉的地上扶了起来。这才发现,是闫文静,她一边把我扶起来,一边拍了拍我身上的尘土。那一刻,一股咸咸的液体流到了我的嘴里,不知是太疼还是被这份同窗情所感动,只知道当时身心暖洋洋的。她就像一个大大的太阳,给予我这棵受伤的小草温暖的阳光。就这样,在阳光的照耀下,她把我一步步扶到了教室。
时光在飞速流逝,我们都是即将毕业的学子。教室里的气氛也越来越紧张,每天的学习任务也在一天天加重,大家也被“摧残”得整天哭丧着脸。这时,张璐江总会说几个笑话缓解大家的气氛,逗得大家哈哈大笑,教室的气氛又充满了阳光。
毕业的那天还是如约而至。回首往昔,感慨不已。在我遇到难题时,同学们总会帮助我;在同学学习遇到苦难时,我们都给予帮助;在面对毕业考试的时候,我们互相督促,互相竞争。这一幕幕都蕴含着浓浓的同窗情。毕业的那天,我看着闫文静,心里不知是松了一口气还是不舍,这同窗的两年中,我们一直是对手,更是朋友。一起竞争,一起进步。是她教会我勇敢前进,毫不放弃。
想起我们一起走过的操场,我们一起吃饭的食堂,我们一起逛过的街道,我们一起听过的课堂……那么多的一起,最后,定格在毕业那天蓝天白云下一声伤感的“再见”里。
“怎能忘记旧日朋友,心中能不怀想,旧日朋友岂能相忘,友谊天长地久……”这首歌时常在我的耳边回响。或许许多记忆的碎片会随着时光流逝而模糊,但这份同窗情却如美酒,随着日子的逝去而历久弥香,难以忘怀。
此刻窗外阳光正好,春意渐浓。
是五月,是夏至未至的清甜,是蜂蝶飞舞的花间,是云卷云舒的晴天,亦是衣衫微动的少年。
又想起那天,也是一个明媚的艳阳天,我们迈着不算整齐的步子,徜徉在校园的林荫里。可环境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我们有着连在一起的心。
看如今,三年已过。我知道三年不过是人生长河的沧海一粟,但我仍愿相信,这三年,我们不会忘记。岁月在这里燃烧了快乐,堆积了温暖,我深切地爱着这三年,爱着这里的恩师,爱着这里的同窗益友。如一张燃着的旧照片,阳光轻轻地照下来,可以清晰地看到飞舞的轻尘坠落,犹如我们日日相处的点点滴滴。
曾经有的误会和猜疑,甚至是争吵和怨恨,都已随风散去,变得不再重要。三年的时光里,即使是怨恨,也被坚硬的友情浸泡得轻柔起来,丝丝地润入心间。
犹记得那日大雨,放学回家的我急匆匆地跑到操场上,才想起雨伞依旧安稳地躺在桌堂里。折回去时门已紧锁,我只得一头扎进雨中,却又被大雨逐了回来。这才体会到“树欲静而风不止,家欲回而雨未停”的无奈。
忽听有人大喊:“张,是你吗?”回身四处寻找,只见一人踢着雨水泥浆无比艰难地走来。“是你,怎么也没回家?”“唉,甭提了,我没带伞。”原来是同病相怜者。我又与他聊了几句。
他面色焦急地看了看欲黑的天色,小心翼翼地对我说:“要不,咱俩一块走吧,用我的校服挡一下。”我正愁归家无路,急忙答应。他把校服脱下,尽可能地搭在我身上,我忙不迭地往他那边推去,他却笑道:“我个子小,还瘦,少搭点儿无碍。”一路亦无话。到了我家楼下,他把衣服搭回自己头上。当时,他身已湿透,头上衣服也不过是把大雨滤成小雨,我道了谢便上楼去了。
妈妈看到我没带伞,惊讶地问:“你是怎么回来的?”“同学送的。”“你这孩子,怎么不让同学上来喝口热水,坐一坐?”我叹我的疏急,下楼一看,哪里还有人了!
有时,当我们揣着一颗真诚而安静的心去寻求友情时,就会发现它像一股扑面而来的暖流,它似一种不经雕琢的润物无声,它亦是简单的水道渠成。
往事如昨,旧日如歌,多少同窗旧事已成梦。
君子之交淡如水,和她的同窗情,不黏不稠,却似一壶清茶,在弥久的幽幽清香中,交出我们真挚的心,在流年里品味着这份情谊。
她是个恬静的女孩儿,落落大方,很爱唱歌,各方面都很优秀。她的性格很好,很温和。与她同窗仅仅一个学期,我们的同窗情却是那般深厚。
记忆里最深的,是有一段时间,我勤学苦练学写新闻,因为那时我被推选为学校的绿色小记者,总得写几篇像样的新闻稿件才行。但是新闻毕竟是一种特殊的体裁,我常常写着写着就变成记叙文了,而且,我似乎总不能抓住事物的本质或事件的亮点,因而,我向文学社投的几多篇稿件中,没有一篇是被录用的。
似乎我再怎么努力学写新闻,我都无法写出一篇好新闻。眼看着其他小记者越写越有劲,我越发地郁闷,没有一丝信心与决心了。
终于我被挫折击败了,我恨自己的没用,却又对新闻真的无可奈何……
其实,不用我说,她也早猜出了七八分。她依旧那么专注地倾听着,轻轻地拍着我的肩,给我安慰。她确不是个会安慰人的人,她只会真心实意地说:“别难过了。你相信自己呀。”但比起那些虚情假意的安慰,我却爱这朴素无华的话语。
那天,她陪了我很久,给我喝了一首《NeversayNever》,我懂,她是希望我像歌词中写的那样永不言败。心里有些小幸福,其实也没有什么,只是觉得,有个真心与你分忧,给你鼓励的同窗真幸福。
我没想到的是:第二天,她居然特地向语文老师说明情况,让语文老师辅导我写新闻,还特地从家里带来一些报纸,与我一起研究好新闻要怎么写。她什么也没有多说,只是轻轻地哼唱了《蜗牛》,让我不要向挫折低头,而是迎难而上,一步一步往上爬。
心里的感动是不言而喻的,“君子之交”不必有很多友谊的誓言,简简单单地把你的事放在心上,这才是真情,我们之间深厚的同窗情。
最忆同窗情,与她的同窗情会是我初中最珍贵的财富。难忘却,她在歌唱比赛中荣获第一名时,我在台下拼了命的欢呼;她在运动会上脚受伤时,我诚恳的担忧与挂念;我们相互学习,相互竞争,共同进步……
最忆同窗情,那份踏歌而来的真情。
在我的记忆中,我经历过很多的事,高兴的,伤心的,难忘的,感人的,最让我感动的是发生在去年暑假的一件事。
星期六下午,我照常来到了新理念英语班学英语。第一节课过后,我和同学们下楼玩,在玩猫抓老鼠的时候,我由于跑得太急,一不小心摔了一跤,顿时一阵突如其来的疼痛,几乎使我昏厥,紧接着又感觉我的脚像有千万根针扎般疼痛,我实在受不了了,忍不住哭出声来。同学们见了,忙围了过来,只听见有人说:“呀!流血了!”抬头看时我的脚已高高肿起来,脚面上擦破了一大片,鲜血直往外渗。
戚小雨忙用纸巾帮我捂住伤口,边吩咐王潇霄去叫老师,不一会儿,焦老师来了,看我伤得不轻,忙给我妈妈打电话,可我妈妈的手机没电了,怎么打也打不通,焦老师二话没说,连忙带我到诊所,为我消毒,包扎伤口。等我回来后,同学们小心翼翼地扶我上楼,并关切地问:“杜琰,还疼不疼了?”尽管伤口还特别的很疼,但我感觉心里暖暖的。放学的时同学们扶我下楼时,我才看见戚小雨洁白的衬衫上有一大片血,肯定是帮我捂伤口时沾上的,我不好意思地说:“看把你的衣服都弄脏了。”戚小雨笑了笑说:“没事,洗洗就好了,你的伤口还很疼吧,以后可不能那么慌了。”
虽然这件事过去很久了,脚的伤口也早已愈合,但这份浓浓的爱依然时时包围着我,让我感动。谢谢你们,我的好同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