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别,只是为了更好的相见,绝不可怕。
晨曦。鸟鸣。欢声笑语。幼时的我最喜欢与你在一起在田野里嬉戏。或是我钻入了浓密的高粱地里,忽然冒出来吓你;或是我找到了一只翠绿的蚱蜢,高兴地大叫起来:“姐姐,姐姐,这里有猎物!”随后,便拿着小瓶跟在你的身后,共同把它擒住。
我也喜欢在你的陪伴下荡秋千。你拉着秋千的一端,远远地站着。我则坐在秋千上,紧紧地等待。你大喊一声“飞喽”,再用力地向前一推,秋千便像受了惊一般,猛地荡了起来,既让人高兴,又刺激无比。“姐姐,你要是能一直陪我玩就好了。”望着渐沉的夕阳,我知道你也快要回去了。此刻的你,总是一脸温柔的笑:“傻弟弟,我们肯定会离别的嘛。”而我那理解的离别,也不过是各回各家那么简朴。
踏着时光的脚步,你一点一点地迈到了高三。那次见你,比我记忆中的瘦削了许多。“高三累吗?”我有点担心。“不累。”你淡淡地答了一句,然后便把脸埋入了灰色羽绒服的衣领中。忽然间,你来了这么一句:“等我到远方上大学了,你可不准在离别时哭哦。”“我又不是小孩子了,哪会那么轻易哭。”“那就好,我只怕你觉得离别很可怕。”
但那天,我没能遵守约定,在机场中,我望着那将把姐姐载走的.大怪物(飞机),不由得心生酸楚。“真是的呢,说好的不哭呢。”姐姐一边抱怨,一边帮我拭去眼泪。“但是,你立刻要去美国读大学了,几年里都不会有人陪我捉虫了,不会有人陪我荡秋千了。”“我不跟你说过了吗?离别不可怕,下次再见时,我们不是能更开心地玩耍吗?”“你能不能不走了?”“路在脚下,哪有不走的道理。”我至今犹记得,你在走近登机口时,转过身来,远远地为我竖起了个大拇指。
那次离别,因你的鼓励,我没害怕。
一张从美国来的明信片寄到我的桌前,里面还附了张照片,照片里,彩色的灯光照亮了纽约的夜,在一群金发碧眼的外国人中,姐姐的黑发、黄皮肤和华服显得格格不入。明信片上淡淡的蓝色签字笔留下一句话:我们不能一直顺路,或许某个岔路口,我向左,你向右。但这并不可怕,因为在下一路口,我微笑着等着你。傻弟弟,请一路奋勇前行。
离别意味分离,但分离却是为了下一次更好地相见,可怕吗?绝不。因为人生意味着奋勇向前。
我曾经是一个害怕告别的孩子。
记得小时候,最盼望的就是蚌埠的小姨能来,因为每次她一来,给我带一大包好吃的不说,还给我带来一个玩伴——小老弟。这样,母亲就允许我可以不做作业,陪小老弟玩,可以打球,去广场溜冰,放风筝,不亦乐乎!玩的愈开心,我就越是怕他们回去。每次他们要回去的时候,我就和老弟躲进卧室,把门反锁上,心里肯定不想让他们走的,但终归还是在各方的软磨硬泡下把门打开,看着小姨把老弟带走,我在后面哇哇地大哭,母亲又过来进行“安抚”。这便是小时候常有的告别情形。
随之而来的又是作业、背书。那时,告别,对我来说就是美好的逝去,每次都是那么让人心有余悸。
初二下学期,我经历了一次不辞而别的“告别”。秋,天高云淡,夕阳映照着晚霞,认人感到一种久远的寂静。但,一切发生的都太突然——我的外公与世长辞了。外公是最疼我的人,他向来身体健康,他的突然死亡,无疑对我是毁灭性的打击。
外公是去参加宴席的',他回来的路上犯了突然心肌梗死。他是那样疼我,却什么话也没能留下,或许留给了我他清晨出门时那一个身影和微笑着的面孔。我一连几天都是一种似乎绝望的心情,心里明白:有些美好永远地从我身上逝去了。
外公的离世对我来说,标志着我的童年生活的彻底终结。我小时候是生活在外公家里的,他每天早晨带我出去吃早饭,教我练字,下午带我去广场溜冰,晚上带我去看《西游记》,还给我烧橘子吃,但这些美好永远与我告别了,也不会再有下次了。但,就是在这段绝望的日子里,我经过了一场场激烈的思想斗争,是选择就这样继续任由绝望蔓延下去,还是选择坚强乐观的新生活?显然,我选择了后者。也正因为我选择了后者,才让我理解了缅怀二字,更读懂了告别。
美好的事物终将追随时光的脚步而逝去,但告别教会我们去铭记它,去珍惜它,让它以另一种存在的方式得以永恒。或曰,告别并不是美好事物的逝去,相反,正是它的开始。
我害怕过告别,但,那只是曾经。现在,我觉得,告别并不可怕,迎着落日的余晖,向着星星升起的地方,毅然地走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