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目的:了解情境作文要求,培养勤查资料,勤于积累和大胆想象的作文习惯。教学设想情境作文的样式很多,其关键是教师应设置容易激发学生兴趣,利于学生养成借助它物和积极思维的作文习惯的作文题目。本课以激发作文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目的,通过比较的方式诱发写作动机,引导学生审清题意,展开讨论,寻求写好作文的方法和途径。
教学过程
1、激发动机请同学们看下边两组作文题目,谈谈你对哪组题目的写作热情大?理由是什么?
A组①难忘的一件事②我最敬佩的一个人③雨中情B组①当你乘坐的轮船沉了,你漂流到一个小岛上,你将怎么生活?②我眼中的日本③任选一个地,以写一篇短文介绍这个地方的风土人情,除了文字,还要插图。学生踊跃举手,发表看法。同学们认为B组题目能够激起写作热情。学生们的第一感觉是A组的题目太平淡,根本不能唤起写作兴趣,虽说这些离我们生活很近,有的还是生活中的一部分,但是要把原本就简单枯燥的生活写的丰富多彩、富于意义,太牵强,太难受,许多学生要写就得瞎编应付差事。
B组题目好,主要原因是新鲜刺激,富有挑战性,它符合中学生的年龄和心理特点:渴望长大、渴望独立、渴望抒写真情,渴望与时代同步甚至超越时代。(说明:让学生谈谈作文题目好在哪里,一是满足学生急欲表达的心理,二是加深对题目理解,光说好不行,敢不敢写?能不能写好?)
2、讨论教师引导,探究如何写好这样富有挑战性和时代感的作文。
看B组题目①我们不期待有这样经历,但这样的经历却是极富挑战和传奇色彩的,我们不油然会想到笛福的《鲁滨逊漂流记》,此时的"我"就是鲁滨逊或者是"星期五",这种联想是极其自然的,读过这部小说的同学会立即引发共鸣,并能从中汲取许多有益于作文的素材。结合自己的想象,调动创造性思维,写作欲望呼之欲出。就这个题目,同学们可以谈谈看法。"我的主题是战胜自己,战胜了自己,才能达到生活下去的目的。我很欣赏海明威的《老人与海》,那种不服输的精神是我勇敢地面对生活中一切困顿的不竭动力。在举目四望沧海茫茫的孤岛上,要想自救,要想生存下去,最大的敌人不是自然环境如何恶劣,而是自我信心的`丧失。""我觉得要写好这篇作文单靠想像力是不够的,还应该了解有关岛屿的知识,例如岛上的植物、动物和气候方面的知识,哪些动植物可以利用或制作工具等知识,这些都要查阅图书,我不打无准备之仗,明天就去图书馆,也可以在家上网。"(说明:从题目中悟出道理,适合中国人的口味--文以载道;而题目本身隐含的趣味性和知识性,有利于唤起了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他们是在满足心理欲求的过程中自然而然地运用写作这一工具的。)题目②,日本是我们一衣带水的邻邦,封建时代,它始终是我们的一个学生。但是,经明治维新之后,日本发展了资本主义,逐渐超过了我们。这个学生并不谦卑,却经常来欺负教师更看不起教师。同学们,可以结合历史,也可以通过电视、inter网或是报纸杂志、日本友人等等,谈谈你眼中的日本。(说明:题目"宏大",可学生面无难色,竟然兴致勃勃,别说谈谈眼中的日本,就是写眼中的美国、法兰西、意大利,哪个孩子不是津津乐道?)教师应引导学生选好角度或者注意条理,写出自己的真实想法,作文应力求写得透彻或全面。题目③,题目要求很明白,布置作业即可。3、任选一题作文
附学生作文(题目②③略)题目①片断:不知过了多少时日,我从沉睡般的昏迷中慢慢苏醒过来,阳光刺目,伴着咸腥的气息炙烤着我满目疮痍的身躯,灼疼着我的每一块皮肤,我累极了,几乎没有力气支撑起身体,只有静静地躺着,不去思想,不去活动,管它现在是个什么所在。时间一点点过去,太阳快要西沉之际,我攒足了力气,缓缓地爬,向山坡上的一片椰林,那儿落下了好多的熟透的椰子。我哆嗦地站起,将根椰子投向岩石,费力地一下,再一下地重来,终于,在椰果撞击岩石的爆裂声中,我分明看到了活下去的希望之光。这是一个不大的小岛。在沉船不久,我便失去了知觉。谁知,天无绝人之路,我幸运地被漂流到这个小岛上。不过,一想起同船的其他遇难走,我的心中就充满了悲伤。我想,无论如何,我要生存下去,也许用不了多久,救援船就会发现这里。撕开救生衣,我小心地揭下里边的塑料薄膜,罩在一处浓密的树叶上,它挡住了树叶排出的氧气,吸浮在膜壁上,便形成了一个又一个细小的水珠,用这种办法,解决了淡水。这个生物课上的所学让我一下子感到了它有多么亲切,此时更应该说是伟大!天气渐暗,夜幕降临,有夏虫的鸣叫和冷冷的风吹来,我打了一激灵,想起了有堆火烤该多好,可是用什么取火呢?找来枯枝、枯草,很好为自己先在避风处建造一个窝。下边的工作便是钻木取火了,我敲打了许多岩石,却没能引燃木柴。没法子,我只得再去找更多的枯草,企图借此温暖一下凉冷的身体。此时,繁星满天,我期待着黎明……(王晶)简评:小作者极富想象力,设想了漂流之后的身体和心理状况,运用学校学过的知识很好地解决了淡水和取暖的问题。景物描写突出,有力地烘托了人物心情。
教学理念:
语文学习的外延等于生活的外延,正所谓“处处留心皆学问”。生活中不缺少素材,而是缺少发现素材的眼睛。三年级的学生,正从观察日记向命题作文过渡,教师要引导学生注意观察周围的事物,掌握观察方法,培养乐于观察的习惯。
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认真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掌握基本的观察顺序。
2.懂得调动多种器官观察事物,一边观察,一边想象。
3.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过程:
一、提炼方法,激发兴趣
师:生活在这个美丽多彩的世界上,我们每天都会遇到感兴趣的东西。所以,我们要学会观察自己周围的事物。同学们认真想想,你们平时观察都使用了身上的哪些“小助手”?这些“小助手”让你了解到了哪些方面的信息?
生:我用眼睛观察,观察东西的大小、长短、颜色。
生:我观察水果的时候,用嘴巴帮忙,品尝它是酸的还是甜的。
师:酸的或者甜的`指的是水果的——
生:味道。
生:我观察东西的时候,用自己的鼻子闻它的气味。
生:可以用手摸一摸,看看它光滑还是粗糙。
生:可以用耳朵听听它会发出什么声音。
师:还有么?
(学生思考后)
生:还要用上自己的大脑,一边观察,一边想象。
教师依据学生回答板书:
眼颜色、大小、长短
嘴味道
鼻气味
手触觉
脑想象
师:眼睛、嘴巴、鼻子、手、大脑都是我们的小助手,让我们认识了许多东西。这节课我们就请它们帮忙,来观察花生吧。
师:花生大家都见过,那么,我们可以按什么顺序来观察花生呢?
生:先观察花生壳,再观察里面的仁。按照从外到里的顺序观察。
师:你们的办法很好,我们今天就这样来观察。
(教师把花生分发给每个同学,让大家仔细观察)
[学生以前观察过东西,了解一些观察方法。但是,不够全面、系统,教师调动学生的经验积累,复习、汇总学生平时使用过的一些观察方法,为后面观察花生起到了很好的铺垫作用。教师巧妙的点拔,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激发了他们的观察兴趣。]
二、细心观察,用心体验
(一)观察房子
师:你现在是一粒花生,那花生壳就是你家的——
生:房子。
师:你家的房子有什么特点?
生:我家的房子是淡黄色的。
生:我们的房子有小朋友的大拇指那么大。
生:我还会唱歌呢!人们一摇,我们就唱出优美的歌声。
生:房子外面坑坑洼洼的。
师:不够光滑,换个词语——
生:很粗糙、毛毛糙糙的。
生:我家像个小葫芦,有两间卧室,一间我住,一间弟弟住。
师:爸爸妈妈呢?
生:我们一出生就开始独立生活了。
师:真了不起!还有发现么?
生:房子两端像嘴巴一样微微翘起。
师:猜一猜房子里面有什么?
生:当然是两个花生宝宝。
师:轻轻打开房子,看看你猜得准不准?
(二)观察宝宝
师:用刚才的办法,仔细观察花生宝宝,看看你有什么发现。
生:我们身子胖胖的,圆鼓鼓的,真可爱!
生:我们都穿着淡红色的内衣。
师:你可不要小看这红色内衣,她还有补血功能呢!
生:我们弟兄两个一个大一个小。大的是我,小的是弟弟。
生:我闻到了浓浓的香味,口水都要掉下来了,真想吃了它!
师:想吃就吃吧,美美地品尝,看看是什么感觉?
(学生津津有味地吃起来,吃过后讨论)
生:咬第一口就觉得很香,后来香味在整个嘴里都有了。
生:是呀!真是满口留香呀!
师:再尝尝宝宝的内衣。
生:又苦又涩。
生:和花生宝宝的味道差远了。
[教师给学生充足的时间让他们观察,然后交流自己的观察所得,学生说得轻松;教师及时提示、修改、规范学生语言,学生讲得到位;采用角色体验的方法,缩短了学生与所观察事物的距离;教师幽默的语言,活泼有趣,是对学生无声的感染。学生乐于观察,乐于表达。]
三、拓展延伸,合理想象
师:你们家原来住在哪里?
生:地里。埋在土里。
师:你为什么不把果子挂在枝头,让大家看到你,夸赞你呀!
生:我觉得没有那个必要,做人嘛,要谦虚点!
师:改成“做花生嘛,要谦虚点!”会更合适。你很谦虚,但是听说你的作用却很多,能介绍一下吗‘7
生:(陆续)可以榨油。可以做成各种各样的食品。还可以治疗部分疾病。
师:看来,我们都应该向你们花生学习。
生:不客气!
[用采访的形式,降低了说话的难度;巧妙设计问题,让学生明白道理,积累素材的同时,不留思想教育的痕迹。设计简洁明快,趣味横生。]
四、编写提纲,妙笔生花
师:有一天,外星人来到地球上,他们不认识你们,以为你们是一些虫子。他们看了半天,你们也没有动,他们更加奇怪了。你准备怎么做自我介绍?
生:可以先介绍我家的房子,再介绍我自己,最后介绍我们的作用。
师:很好,思路清楚。还有别的办法吗?
生:先介绍自己的总体情况,比如叫什么名字?家住在哪里?接着介绍样子,最后介绍自己和人类的关系。
师:还可以写你和人类之间、其他水果之间发生的有趣的故事。题目自己拟定,可以是《我》、《花生宝宝》,还可以是《花生的一天》等,然后结合自己观察到的和想象到的写下来。
[“向外星人介绍自己”远比“把你自己的特点写下来”更让学生感兴趣。学生对外星人好奇,急于向外星人介绍自己,大有不吐不快之感。巧妙地把写作思路融入谈话之中,收到了“润物细无声”的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