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湖北省宜昌的老规矩,过春节差不多从冬至就开始了。冬至前后,人们便把鸡、鸭和鹅用笼子关起来,以减少它们的活动量,每天用充足的食物喂养。到了过年时,家禽就长得又大又肥。农历十二月二十三日,是传……
按照湖北省宜昌的老规矩,过春节差不多从冬至就开始了。
冬至前后,人们便把鸡、鸭和鹅用笼子关起来,以减少它们的活动量,每天用充足的食物喂养。到了过年时,家禽就长得又大又肥。
农历十二月二十三日,是传统的“小年”。这天,人们要把灶台打扫干净,杀鸡宰鸭来祭“灶神”。
腊月二十五日前后,人们选择吉日把家里打扫的一尘不染,干干净净迎新年。这时,千家万户都忙碌起来,包粽子、爆“米花”、炸“油鼓”……
除夕可真是热闹非凡呐!家家户户赶做年饭,到处都是酒肉的香味,男女老少都穿上漂亮的新衣,门外贴好红红的春联;有条件的人家,还会在门口挂上两个大红灯笼。除此之外,大家还在房间门口贴上“利市”。哪一家都通宵灯火,鞭炮声日夜不绝。出门在外的人,必定要赶回来,吃团圆饭。这一夜,人们还要守岁和看中央电视台的《春节联欢晚会》。
大年初一是春节的最高潮。这天,人们不许杀生。早上,要互相讲吉利话祝贺,给小孩和老人们压岁钱。从初一到十五,人们都不许讲不吉利的话。吃罢早饭,人们就从四面八方潮水般地涌上街头。同时,各种庆祝活动也相继举行,舞狮、篮球赛、唱歌、跳舞、下棋、射击……内容可丰富了。街上人山人海,有的'三五成群在逛街,有的围在庆典活动旁边观看,耳边不时响起如雷鸣般的掌声、喝彩声。
正月初二这天开始,人们便要到亲朋好友家串门拜年。
初三,大家一大早就起床,开门扫地,把扫成堆的鞭炮纸烧掉。
“人日”、“人胜节”和“七元日”都指这天——正月初七,传说这天是女娲造人的日子。
汤圆一上市,春节便接近了尾声。正月十五古称“上元节”。这天晚上,有张灯结彩、猜谜踏歌的活动,突出了一个“闹”字,人们还要吃汤圆,预示着新的一年快乐吉祥。过了这天,春节也就过完了。农民们开始准备春耕,人们又开始了忙碌的生活。
“炮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大年三十这天,年前一直忙着采购年货、打扫卫生、清洗被褥的爷爷奶奶变得更加忙了,爷爷要去山上砍树放在屋前做摇财树,奶奶要用灶烧热水给我们洗澡,于是贴对联的任务就落到了我和弟弟身上。
在我们家,贴对联是我和弟弟在这一天最重要的任务了,爷爷会从他的衣柜里掏出早就买好了的新对联,交到我手里,郑重的嘱咐我们要好好贴,要分得清大和小、左和右。我和弟弟分开合作,我来区分对联的左右,他给我递胶带扶梯子,顺带指挥高低。
贴好对联我和弟弟就坐在门口的石凳上,眼巴巴的'等着爸爸妈妈回来。他们在远方工作,每年只有这个时候会回来,每次回来都会给我和弟弟带很多零食小礼物,经常奶奶热水烧好了叫我们去洗澡都没人愿意先去,总是希望自己是第一个接到爸妈的人。
等到爸爸妈妈到家了,也到了吃年夜饭的时候了。今年爸爸妈妈回来的时候给我们带的礼物是一只毛茸茸的小狗,它的眼睛圆圆的,黑黑的特别亮,抬头看你的时候就像是在撒娇,特别可爱。我和弟弟都特别喜欢这个礼物,还因为抢着要抱它差点打起来,被妈妈微笑着制止了。
接下来就是年夜饭,电视里播放着春晚,客厅烧着一炉旺火,我们一家人围坐在饭桌旁喝饮料吃饭聊天,时不时就着电视里的精彩节目点评两句,连连不断的笑声能飞出去好远好远。
年夜饭过后就是我和弟弟期待了一整天的环节了——放烟花!家家户户的烟花在天上炸开,瞬间黑夜变成了白天,我和弟弟钻进房里去找爸爸妈妈给买的烟花炮竹,有窜天猴、仙女散花、烟花棒、摔炮等等许多种类,我们玩的不亦可乎,五彩斑斓的烟花在空中绽放,光影在我们的笑脸上晕开,是幸福的模样。
慢慢的接近零点的时候,村子里便寂静了下来。大人们开始给小孩塞压岁钱,红彤彤的红包承载着新一年新的希望,也代表着对我们新一年的祝福——岁岁平安。
过新年是中国人的传统文化习俗,也是一家人团聚在一起的美好时光。无论相隔多远的距离,在过年这一天一定要回家,和家人吃一顿热气腾腾的年夜饭,对于我来说,这就是过年的意义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