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许您不曾发现您的额前总是垂着几根长长的头发,是习惯了这样的自然,还是喜欢了这样的自然,我想也许是这简简单单的下垂的头发撑起了我们的家吧。
很小的时候,妈妈总是早早地起床为我做早饭,梳头,看着镜子里的妈妈把我小小的脑袋梳理得如此平滑,整个人都显得神采奕奕。而妈妈的额前却有几缕黑发险些挡住了明亮的眼睛。幼稚的我问妈妈:“你怎么只会给我梳头,不会给自己梳呀?”妈妈对我说:“妈妈忙。”“那我长大了,我帮您梳。”我爽快地回答着,我看见镜子里的妈妈笑了。
然而,妈妈一忙就忙了几十年,她那额前的头发也垂了几十年。当年的黑发有的已经变成了银丝,妈妈仍就一刻不得闲地忙碌着。早晨天还未亮便匆忙地扎好头发,在厨房里叮叮当当地忙碌着,吃过饭便又骑了那辆破旧的三轮车去市场买菜,远远地便听见她清亮的吆喝声,看见她坐在一个小小的板凳上,摆弄着那些青菜,偶尔手把额前的长发撩起在耳朵上,可他们却像调皮的孩子似的,一会儿从耳朵上滑了下来。看着妈妈忙碌的身影,真想帮她帮她做些什么,可是每次都遭到妈妈的拒绝甚至斥责。
那天,我和同学去商店,看见柜台上摆着一对简单的黑色发卡,深沉的颜色,朴素的外观,似乎在诉说着一个永远待续的故事。于是,我便买了下来送给妈妈。回到家里,我把正在洗衣服的母亲拉到梳妆台前,让她坐下,妈妈不解地看着我:“你这孩子干什么呀,我还得洗衣服呢!”“妈,您坐着就好了。”我从衣袋里拿出发卡,然后轻轻地撩起妈妈额前那几缕长长的头发,用发卡小心地将它们别住。看见镜子中的妈妈,我顿时惊住了。原来那长长的头发下,妈妈的`额头上早已刻下了一道道深深的皱纹。妈妈摸了一下自己爬满皱纹的脸颊:“妈妈老了吧.”“妈,您不老,您永远年轻,您把头发用发卡别住后更精神了呢!”我极力忍住自己的眼泪,妈妈笑了,眼里却是点点泪花。
而今,我早已剪掉了长发,妈妈再也不用帮我梳头,扎辫子了,她也很少用发卡别住头发。我问她原因,她说记不起来戴,况且也习惯了这样。我想也许就是这样的习惯让她默默无闻地为我们家劳累了将近二十年;也许就是这样的习惯才使家里充满了幸福的味道;也许就是这样的习惯才让母爱显得这样平凡而不平庸。
直到现在我也没帮妈妈梳过一次头发,但现在我只想帮妈妈撩起额前的头发,用我稚嫩的双肩帮妈妈分担生活的压力,在以后的风雨路上,我想为妈妈撑起一片晴空。
不为别人而改变自己的心情,不为环境而改变自己的心境。保持自我,也许我们做的真的不如那些沉寂之物。
花儿不是为了要你欣赏才开放,家里养过许多花,我也认识不少。但那叫做晚香玉的花,我却从未有过一睹芳容的机会。人说它只在夜里开,我则不以为然,没人欣赏的花能美到哪里去呢?偶然一次午夜才进家门,我惊讶于整个阳台里弥漫着一种奇异的清香味道。似琼浆玉液一样的甜蜜涌入唇齿之间,让人有了误饮仙露的错觉。再看那柔和的月光下,三朵晚香玉在我愣神之际已容装焕然的傲立枝头。不同于玫瑰的妖娆,更神似神隐的仙子,清雅而高贵,雍容却不俗。那清甜更是惊醒了我的感官。她在开放,在全力开放,我才惊觉这晚香玉,其实夜夜都是这样绽放的。这才是花的本性,她就是要在午夜开放。不管有没有人欣赏她,花不会变。她一直保持着自我,在无人时释放出来的香气绝对不会比看客满座时少。只因为她是晚香玉,不是为了要你欣赏才开放的.晚香玉。
在黑暗中依然辉煌我曾经去过敦煌的莫高窟,深刻体会到那里的昏黑。为了保护壁画,连手电也很少可以打开。不禁为那些满壁风动的飞天感到惋惜。尽管她是那么玄妙与逼真,尽管她可能耗尽了无数能工巧匠的心血,却要委身于黑暗中。被发现以前是被忽略的掩埋,被发现以后却是不得不持续地悲哀的掩埋。隐于黑暗,不见天日。现在想来,飞天怕是和那晚香玉一样,就算在地底被封印上千年,她也依然会衣袂飘飘,尽心舞蹈,彰显着她与生俱来的高傲与辉煌。对于我们又何尝不是呢?如果能做到在任何情况下都保持自己的本初之心,做善事不为让人看见自己的善心;一丝不苟不为让人称赞自己的认真。不被环境所影响。不管有没有人注意到,认真做好自己。保持自我。
月是中国历代诗人喜欢描写的景物。写月的诗句最早是《诗经》的《陈风月出》(月出皎兮皎人僚兮),《邶风日月》(日居月诸照临下土)。以后《古诗十九首》,六朝五、七言诗写月的诗句就大量出现。由句而篇,南朝宋谢庄的《月赋》又出现了,唐宋以后写月的诗词就多得说不清了。
月,在历代诗人的笔下,创造了许多优美的意境——神奇魅力。
谢庄的《月赋》:“白露暖空,素月统天”。江掩《别赋》:“日下壁而沉彩,月上忓而飞光”。辛弃疾的《太常引》:“一轮秋影转金波,飞镜又重磨”。在诗人笔下月光如银光飞天,如金波闪烁,是多么优美的画面。有的诗人还用“月光如水水如天”,“澄江静如练,”“月照平沙夏夜霜”等来形容月光、月色,自然贴切地创造了许多不同的优美意境。
月,在古典诗词里经常是作为异乡怀人之作的背景的。妧籍:“中夜不能寐,起坐弹鸣琴。薄帏鉴明月,清风吹我寢”(《咏怀》),张九龄:“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望月情远》),李白:“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静夜思》)。这些都是以月为背景烘托凄清气氛的。
景色之凄清莫过于夜,而秋夜之月更容易勾起人的愁思。柳永的“杨柳岸,晓风残月”是多么凄清而使人难受的.情景。《古诗十九首》“明月何皎皎,照我罗床帏,忧悉不能寐,揽衣起徘徊”(《明月何皎皎》),“愁多知夜长,仰视众星列,三五明月满,四五詹免缺”(《孟冬寒气至》),曹丕的“明月皎皎照我床,星汉西流夜未央”(《燕歌行》),曹植的“明月照高楼,流光正徘徊,上有愁思妇,悲叹有余哀”(《七诗哀诗》)都是凄清的月色中把离愁怨恨写得细致、生动。
张泌的“多情只有春夜月,犹为离人照落花”,张继的“月落乌啼霜满天”,杜甫的《一百五日月对月》:“无家对寒食,有泪如金波,斩去月中桂,清光应更多”,更是淋漓尽致渲染秋夜的愁思。杜甫在寒食节之夜“无家对明月,禁不住地流泪,伤心至极,命吴刚斩桂”。用这个神话传说表达诗人心绪的悲伤与激动。在艺术构思上想象大胆,非同凡响。
上述所举的传诵千古的名篇,都是以月夜为背景描写把人的抽象的心态、情绪,写得具体形象,写得淋漓尽致。都是表现了典型环境中的典型情绪。
是蝶就要破茧,她在蛹里等待新生;是花就要绽放,她在花蕾中等待绚烂;是鹰就要飞翔,她在山顶等待搏击长空。青青翠竹,因为等来习习晚风,终于舞出沙沙竹喧;郁郁黄花,因为盼来凉凉秋意,终于沁出悠悠芳香……
翻开历史的篇章,有多少旷世豪杰在沉寂之后,写出了鸿篇巨制,创作了不朽的丰功伟绩。
卧薪尝胆
年轻的越王勾践以范蠡为军师,使吴军大败,年老的吴王也因伤重而亡,在吴国首辅大臣伍子胥的扶助下,年轻的夫差登上了王位。他发誓消灭越国。越王勾践继位后的第三年,听说吴王夫妇要在夜里去袭击越国,勾践十分着急,想趁吴国尚未发兵之机,先发制人,去征讨吴国。最后还是越国败了。后来越王夫妇找吴王讲和,勾践夫妇求做奴隶。范蠡为存勾践性命,出计让勾践放弃曾为王以及作为男人的全部尊严,从此勾践不再住在舒适的`王宫里,搬进了破旧的马厩中居住。他睡在柴草上,在房梁吊下一根绳子,绳子一端栓着一只奇苦无比的猪苦胆,每天醒来,勾贱第一件事就是先尝一口奇苦无比的苦胆!二十年,他雷打不动,天天如此,就是为了让自己始终记着国耻与受过的屈辱,等待一个好时机,报复国家,终灭吴国,最终胜利。尝粪问疾,卧薪尝胆二十年!
勾践忍人所不能忍之辱,受人所不能受之苦,可见等待是一种坚忍。
赤壁之战
曹操率大军攻打吴国,于是吴蜀联合抗曹。曹军不善水战,孔明周瑜决定火攻。先是“凤雏”庞统假意投奔曹操,建议曹军用铁索把船只首尾相连,结为一体,以利伺机攻战,抵制风浪。再是周瑜假打黄盖,后者假装降曹,最后孔明正逢东风将至,孔明智借东风火烧连船。先生羽扇独从容,百万魔消一剑风。欲识英雄真手段,杯中白水望溶溶。
孔明等待东风,就如赤壁等待诸葛,可见等待是一种智慧。
大海不语,是一种壮阔的等待,等待潮起潮落悲与壮的辉煌;
太阳不语,是一种光辉的等待,等待漫长岁月中的如梦初醒;
历史不语,是一种凝重的等待,等待命运茫然惆怅之后的收获。
学会等待,学会在等待中凝聚智慧。
游戏中的剪刀能剪布,但锤子可以砸掉他,而布又能包住锤子。这大抵可以看成我们人生的缩影。在一物降一物的世界中,我们的人生不可能尽赢,也绝不会全输。胜则无需自矜,败也无需自艾。
假定在生活总我们扮演的是剪刀的角色,难免会遇到石头的角色,挫败我们,攻陷我们队战绩的信心的最后一道防线。《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发表后无人问津,石头门给予了叔本华以沉重的打击,然而他并没有就此一蹶不振,退出思考,反倒这样评价:“如果不是我配不上这个时代,就是这个时代配不上我。”面对石头,唯有不艾方能不败。
叔本华深知剪刀会受制于锤子,亦明了剪刀之于布的优越性,不因收到石头之击而自怨自艾,反以其强大的自信发觉其胜人之处。
当然,生活中也可能会遇到布的角色——我们不费吹灰之力即可赢过的人。易中天在登上百家讲坛的舞台后名利双收,无疑是胜过许多埋头的学者。他坦言,在开始时确实是云里雾里的感受,但他有很快地清醒过来,意识到自己并没有什么号沾沾自喜的。而后复归于平静的心态。而对布,不矜才能赢得真正的胜利。
人生常常交错着胜败,这本已是平常之事。执念于此,便是无尽苦痛的开始。他人即为地狱,在与他人的`碰撞中,痴迷于或输或赢,如同一叶障目,遮盖住自己本真罢了。
我们生命的本质并非胜败,而是在一次次胜败之间推动生命列车的不断前行。如同一棵幼苗,成长时总会有阳光和风雨相伴,沐浴着阳光和抵抗风雨并不是幼苗的终点,在阳光和风雨之后长成参天大树才是它的本质目标。
所以,任何矜胜艾败的行为都是画地为牢,被胜负的小圈子吞噬了自我。不挣脱胜负之于我们的羁绊,真正的成熟与追求本真都是虚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