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是一种快乐和享受。当作者描写的美景吸引你时,你会融入到这身临其境的画面中去,一起跟作者去欣赏它。享受它。当作者的文章写得跟自己的.想法一致时,会感到快乐,因为有个了解自己的人了。
当作者的文章中一小段描写的有趣生动时,你会随着作者的情趣忍俊不禁。当作者描写喜怒哀乐时,你也会跟他有同样的感受。
在学校,我大名鼎鼎;在班级,我粉丝无数。别说我狂妄自大,一切,皆用事实说话。如果要问为什么,答案只有一个,那就是因为读书。
因为读书,我知识渊博,是班里的小博士。同学把我当成百科全书,连老师有时也会来问我。渊博的知识,大部分来自于书上,还有电视节目百家讲坛、我爱发明科技世界等等。从我记事起,我好像每天在读书,或者看这些电视节目。
不过,小博士可不是同学给我起的名号,而是我的正式封号。二年级时,我们班共读了一套36本的《最美最美的中国童话》,最后举行了一站到底知识竞赛活动,我一路过关斩将,几乎不费吹灰之力就战胜了所有对手,夺得了第一名,答完了老师准备的.所有题目,汤老师便封我为小博士。
因为读书,我是学校的作文明星。大概是读二年级上册时,汤老师上了一节作文公开课,课上分析了我的写话内容,让大家都学我的写法。我清楚地听到,听课的老师们在后面啧啧称赞呢,而且从此以后,有些老师就认识我了。现在,我的作文常常都是一百分加两颗或三颗星,还经常被发表在班级作文微信公众号和报刊上呢!
因为读书,我成了围棋第一人。我学围棋才不到三年,我家围棋书却买了十几本。每本都比《新华字典》更厚,我全都看了个遍,没人跟我下棋,我就常常一边看书一边自己摆棋谱。去年暑假,我在县里的围棋比赛中得了小学男子乙组的第一名,而今年暑假,我顺利地晋升为二段,全班只有我一个人有段哦!
因为读书,我快乐地成长着,享受着父母老师的喜爱,同学伙伴的膜拜。我要一直拥有这样的快乐,我要一直读书,再读书!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千百年来,人们通过阅读来获取知识,提高品味。更重要的是摆脱平庸。
每当我们翻开书本,就等于开启了一扇通往世界的窗。一个喜欢阅读的人,无疑是一个不甘平庸的人。
读书使人充满自信。全国电视最佳女主持人董卿,她是个很自信的`女人,而她的自信就是来源于读书。当得知获得全国电视最佳女主持人时,她并没有被这突如其来的荣誉冲昏头脑,更没有忘记继续充电——读书。如今,即便工作再忙,董卿每天都会保证一个小时的阅读时间,关于读书,她的名言是:“假如我几天不读书,我会感觉像一个人几天不洗澡那样难受。读书,能让人学会思考,让人在不知不觉中变得安静下来,读书让我很快乐。”因为读书,让董卿变得越来越自信,也因为自信,让她摆脱了平庸,变得不平凡。
读书助人走向成功。被列宁誉为无产阶级文学最杰出的代表——高尔基,更是一个读书狂。因为家庭贫寒,他只上过两年小学,10岁就走入冷酷的“人间”,受尽苦难生活的折磨,可他并没有放弃读书。相反,他变得更加爱读书,在任何情况下,他都要利用一切机会,扑在书上如饥似渴地读着,正如他自己所说:“我扑在书上,就像饥饿的人扑在面包上一样。”正是由于他如此勤奋不懈地读书,他写下了大量有影响的作品,如《海燕》、《母亲》、自传体三部曲等等。热爱读书,铺就了他的成功之路。
像高尔基、董卿等这些有影响力的人物,正是因为读书,他们摆脱了平庸的生活,踏上了一条不平凡的人生道路。
读书,摆脱平庸。那些不甘于平庸的朋友,让我们一起读书吧!
“喂,书呆子,你天天这么看书不累吗?”
“别影响到人家,你自己不学,就别耽误人家考第一!”
教室里有俩人在戏虐道。而他,只是笑笑,什么也不说,依旧把头埋在那本有些破烂的物理资料中。大家都习惯叫他“书呆子”。
书呆子是班里典型的三好学生,他的成绩一直很好,可是他从来没考过第一,每次都是第二,第三。自从上初中以来,每次考试书呆子都希望可以打破那个考不到第一的魔咒,可是一直到初二下半学期,他的成绩还是老样子,第二,第三倒是常考,第一仍旧没有拿过。他最差的科目是物理,学的最多的也是物理。那本破旧的资料书不知道被他翻过多少遍了。他的同桌喜欢网络小说,每次他看到同桌入迷的样子,就很想借来看看。可是,他依旧强迫自己盯着那本极其厌恶的物理资料书。初二最后一次考试,书呆子终于考到了第一。他的父母为了鼓励他继续学习,就给他买了一部手机。而这部手机却葬送了书呆子俩年的努力。
“还看小说啊!快交作业。”课代表催促着他。他顺手拉来一本作业,不到5分钟便抄完了。然后把头埋在书堆里,可是,那本物理资料书中间却多了一样使他入迷的东西——他整天抱着手机在看小说,吃饭的时间也看。从此,上课大部分时间他却在发呆,有时候也会突然发笑。慢慢的,他无法自拔地把小说带进了上课的时间。老师依旧在上面认真的讲课,他时不时的.把头抬一抬,看老师有没有发现自己。然后,人就沉溺在网络小说中了。老师不知道找过他多少次,因为他成绩下滑严重,他的父母甚至对他动了手,可是,他依旧是老样子。同学们闲谈时,偶尔也会提到他,可更多的是惋惜。书呆子最后只是考到了一个很普通的高中。之后,再也没有遇到过他。
书呆子是我初中三年唯一认可过的人,也是我认为最惋惜的人。他因爱读书,爱学习而被大家叫做“书呆子”,可最后,他却因为错读书,读错书而毁了自己。虽说书籍是心灵良药,可是一本坏书,足以毁掉一个人,书呆子却很不幸的成了那个被毁掉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