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有记者问比尔?盖茨,“你认为最不能等的事是什么?”盖茨毫无迟疑,答道“最不能等的事就是孝敬父母!”看到这里,我感慨万千。
我明白“夫孝者,百行之冠,众善之始也”的大道理;也感慨于郭巨埋儿的悲壮、王祥求鲤的大爱;“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的名句更是琅琅上口。了解了这么多“孝”的知识,我真正做到“孝”了吗?对于妈妈的关心经常不耐烦,为了一点鸡毛蒜皮的小事而和父母吵架,对于父母的'教育总是不以为然……这一幕幕场景仿佛昨日重现。我不由感到惭愧:一个在书本上,在电视上见了千百遍、再熟悉不过的“孝”字,我却未能做到。
忆起往昔。笔挺健硕的父亲边跑边回头催我向前;年轻漂亮的母亲抱着我一天一夜也不觉疲惫;父母用手做绳,拉着我一遍又一遍地荡着秋千……那是多么美好的时光啊。可逐渐地,父母的双鬓开始被霜雪染成素白,脸上有了皱纹,腰背也佝偻了。父亲跑步逐渐被我落在后面,母亲也不再如往日般精神抖擞了。这才发现,时不我待,父母已老。不由想起那句话:“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我们随着时光成长,而父母却在老去。如果此时不行孝,可能就再也来不及了。
我想,行孝不意味着兴起多大的风浪,而体现在生活中的细节中。正所谓“孝子之养也,乐其心,不违其志”,父母都是容易满足的人,你所认为的鸡毛蒜皮的小事在他们看来都是大事。一句嘘寒问暖的话,一次轻柔的捶背,足矣;行孝也需要尊重、感恩父母。“孝子之至,莫大于尊亲。”要尊重父母的付出,感谢父母的劳动;行孝亦需珍惜与父母在一起的时光。所谓“朝夕伺候莫厌烦”,要多陪陪父母;当然,行孝也需时刻勉励自己要上进。毕竟子成龙,女成风是每个为人父母的最大愿望。
龙应台曾经说过,“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父母在老去,背影渐行渐远,这不能改变;我能改变的,是父母离去的感觉。满足,自豪,快乐,这就够了。
“慈乌尚反哺,羔羊尤跪足。人不孝其亲,不如草与木。”及时行孝,别让父母等得太久。
今天,是考完期中考的第一周,在回顾错题的同时,我也在不断的自我反省。
为什么?这些科目的题会但是还是做错了。
为什么?有的题目上课老师讲过但还是不能得满分。
为什么?很多在平时掌握好的知识点相关的题在考试的时候也会失分。
为什么?
不是读课文,背诵,复习那么简单因为我们的基础比他们差,所以我们更应该付出比他们多几倍的努力和辛苦。
试想一下,如果十年后,二十年后,你如果没有知识你将何去何从呢?
勤能补拙说的就是勤劳能帮助你补好你的缺点。
在我的身边经常听到类似的话语如:当你身边的人长大了,都去大城市了,就你考不上高中,你只能回到老家种地了。还有:当你以后有工作了回头来看,会觉得一切都值得。你现在对自己严格一点,以后对你的生活也有帮助,相反就没用了。
我们都经历过一些相同的事,例如:
当你小学六年级毕业了会觉得光阴过的很快,转眼就从六七岁的小朋友长成十一二岁的青少年了。
正像这样,像这样八年级了还是想回到七年级,刚入学的时候我们又变成学弟学妹,如同一年级。
我们在小学的时候就已经留下了不少的遗憾,希望我们在初中时代,不要再重复小学的遗憾,让我们的每一天都活的`有意义,有价值。
在每天的学习中,我们应该不断地自我检讨,在课余时,补上当节课所缺少的知识,不断地复习才能深深的印入脑海中。
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
光阴有限,我们要利用好每天的时间不让时间浪费掉。
我觉得很多住的知识不是靠死记硬背,你如果死记硬背,过不久你就会把这些内容忘了。所以死记硬背还不如靠理解。
我不理解,我觉得你就算抄一百遍,还不如认认真真好好理解这些内容,把这些内容变成自己的知识。
还有一定要有一个良好的心态,既不能太骄傲,也不能太泄气,因为好的心情也有利于你对它的理解。
对每个科目你都要有兴趣,不然你无论怎样努力学,你都会觉得他是一个很枯燥的科目,不会去主动预习它的。
反省自我时总要从两方面反省:一方面从好的方面反省;另一方面就是反省坏的方面。反省好的方面是为了让自己清楚这件事我哪里做的好、哪里还可以进步;反省坏的方面是为了让自己清楚这件事我哪里做错了,反省后加以改正,从而提升一个新的'自我。
日常生活的小事大事都值得反省。小事多反省多改正,总会有收获:比如今天我因为卫生没有搞干净被登记了名单,那我就要反省这件事我为什么没做好?我下次该怎么做好?反省结果就是没做好的原因是自己不够细心,边边角角没有注意到,下一次要仔细搞卫生。于是后来自己在这方面会很注意,渐渐地也不会因为这些原因被舍长登记名单。例子太多了,可见反省是很重要的。这些小事我就不一一列举了,最近发生了一件事,蛮值得我反省反省:段考。
段考成绩已经出来一段时间了,这件事有好有坏。
好的方面在年级排名有所进步。语文、地理有一定程度上的进步,甚至突破最好的一次排名。历史、英语和数学与上个学期比也有进步。这些都是我这次段考好的方面。每一次考试都要进步,这写是值得我继续保持的方面。
不好的方面在理科:数学、物理、生物,这三科成绩都不理想。数学虽然有进步但是进步不大;物理、生物成绩很不理想。以及政治也不够好,排名也算偏后。年级排名虽有进步,但仍旧处于中下游。这些都是这次段考不好的方面。
对于这次段考通过查看错题、试卷和翻阅课本的知识点,得出了一些结论:这次段考过去了,就不去纠结。为了第二次段考,自己必须知道有几个方面是我必须注意的。一是考试认真、仔细,数学有六分因为粗心丢了;二是知识点都要好好掌握,不能只背老师提出的重点,政治就因为只背了大题会考的内容,小知识点没有注意,导致选择题失分过多;最后一个就是平时要勤奋一些,在文科上花多点时间背诵,在理科上多花点时间练习。
这些就是我的反思。
回到家,就见到妈妈笑眯眯地对我说:“听说你今天下午又考数学了,所以,晚饭妈妈特意为你加餐了……”听到这些话后,我心里不禁感到无比愧疚:妈妈肯定还不知道我考的分数。我考得这么差,怎么对得起自己和家人呢?顿时,自责的泪水涌了出来,于是,我来到房间,静静地分析考差的原因。
首先,从课内找原因。我很刻意地去集中注意力,但这会使老师讲的知识点过耳就忘;有时,老师讲一道难题,我没全懂但却是不懂装懂的`样子。而且,我看黑板总有一点眼花“头晕”的感觉,无论什么时候,都是这样。我也一直在找能有这种感觉的原因,估计是假性近视或精神状态不好的原因吧。
然后,再从课外找原因。就在近段时间,我每天晚上的数学作业效率很低,并且质量也不高,我努力地查找了原因发现:因为当天中午没睡觉,所以导致晚上大脑不清醒,想睡觉,然后作业速度就快不起来,日积月累,效率自然就越来越低。有时因作业完成时已经很晚了,所以没有预复习,导致我第二天的数学跟不上,像这样日复一日,欠下的“债务”多了,考试也就考不好了。
最后,从考试上找原因。就拿近几次考试来说吧,可以说是每次试卷都没做完。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有很多:知识点掌握不牢,做题速度慢……就说速度慢吧,每次考试大部分时间我都用在选择题和填空题上了,因为我把每一道题都当做应用题来做,一些在心里就能算出来的题目我还是习惯性地在草稿纸上写下过程,这样做虽然我的选择题和应用题的正确率很高,但同时也浪费了很多时间;还有就是一些我不该错的题错了,说明我做题不细心,十分马虎。
以上都是我考试考差的原因,我内心也无比自责。通过分析考差的原因可以看出,我完全有能力把每次考试都考好,所以从现在开始我要努力改正。
俗话说“亡羊补牢,为时不晚”,我一定会从现在改起,从小事改起,努力做更优的自己。
随着时间的增长,我在河实留下的足迹越来越多。但值得反省的是,在这所教育质量比其他学校高许多的学校中生活,我所得到的收获在哪呢?
最近所发生的事就是段考成绩出来了。总体上来说我是进步的,但是年级名次上没有向前踏步。这个名次与我一开始所定下的的目标有着一段距离。但在段考之前我的.表现却没有部分同学努力,如果大家拼的是进步和努力,那我付出的可能就不如别人的多。
体育课上测400米跑,1分15秒的满分却没有一个满分的,我还与之相差十秒。体考真的遥远的只有一个模糊的影子吗?九年级已经体考了,这提醒我们最多还有一年的时间做准备,甚至不到一年。这些早就交代过的事,却因为惰性而被暂时丢在一边。这一丢,就错过了太多的时间和机会。
在家里,我有一个父母很反感的坏习惯——拖拉。通常是快出门了还在匆忙的收拾着,因收拾而拖延了一些时间。其实这些问题是可以改正的,不要把什么错都推向一个点,因为现实仍是一团乱,所需要的的是马上行动起来将它改正。
每周回家,我都会往书包里多塞一些课外的辅导书,增加了书包的重量使它变得更沉重,但到最后返校时又原封不动地背回来。因此,我认为我还应该做到对学习保持较高的热情和兴趣,抽空复习,掌握难点,这样在考试时就能多一份把握。
以上是我列举出来的几个自我反省后所得的不足的地方。是缺点就得想办法去改正,将个人塑造地更完美。花儿之所以开得芬芳美丽,是因为吸收了雨露精华和养料。优秀的人之所以能够成功,除了自身的努力,还有向身边某方面比自己强的人学习,取其精华,弃其糟粕,取长补短。
愿我能够控制好自己。因为一个自制力弱的人,随心所欲地办事,是很难走向自己想走的那条路的,还有成功的道路。所以,为了将来,也为了现在,养成好习惯,不在我们最美的年华中留下遗憾!
我们常把自己的写作冲动误认为是自己的写作才能,自以为要写就意味着会写。
——题记
一
我并不是一个很会写字的人。
很久以前的某一段时间,我甚至可笑地认为自己的写作达到了一定的水平,于是堂而皇之得把那些俗套的文字展示于人。这样的想法,难免有一种自豪的情绪。
现在想来,唯一庆幸的是当时他们没有对那些文字进行“水平性”地提建议,而这些遗漏,给我自己发现了。说这样的话,根本原因在于看了钱钟书先生的《围城》,那里面给我的第一感觉不是我读出了当时的社会什么什么,而是发现我的的确确只是一个写字的人。
在我而言,写字也是有水平等级的,从写字到作者,再由作者到写手,然后才会是作家。我自然而然在了最基本的层次。
我以为我写的是有水平的,至少,我自认为是很满意的。可我总喜欢比较,不论什么。于是我作了一个简单的比较,假使是我来写《围城》,那我写出的水平至多也就是《围墙》,这样一看,可想而知,水平差距有多远。
二
我并不是自卑或者什么的,只是真的'觉得自己从前很可笑,就一文字小丑。
我想我天性是比较笨的人,对于写作,从来没有什么天分,所幸写的那些博客上的文字都不算最差的。
为我从来写不出真正华丽的文字和语句,也没有新颖的思想,只是按搬按套地就这样写。时间久了,自己也不知道自己要写些什么。
我想写字是需要积累和历练的。
韩寒说的,一个刚开始写字的人,必须要通过阅读来进行借鉴和模仿。我看了许多关于他们和他们的作品。难怪后来有人看了说我的有些文字像小四的风格,当然,这样说也许是抬高了自己,因为我并不及小四的水平。
只是看到这些的时候比较相信了韩寒的那句话。只是这样的借鉴和模仿,并不是抄袭和刻意模仿。
三
这又让我想起了另一句话,过分地贬低自己的能力是掩饰其才华的最佳方式。
那么反过来说,那些自以为是,自认为自己才华横溢的人其实才是最俗套的。
四
多说无益。
结尾处再次引用钱钟书先生的话。
我们常把自己的写作冲动误认为是自己的写作才能,自以为要写就意味着会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