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开一卷《漱玉词》,淡淡墨香袅袅袭来,夹杂着岁月的沉淀与暗香,在鼻尖萦绕徘徊,拨动心弦。
你的一字一句衬在泛黄的纸上,徐徐倾诉着你的幽思愁绪,点点滴滴,这次又怎一个愁字了得?就这样深陷在你凄凄惨惨的词句里,思绪随着时光的洪流追溯到过往,追溯到那一番风一番雨一番凄凉的院落里。
墙角青梅下,你正静静地安坐,细眉凤眼,明眸皓齿,一袭轻衣素衫,扮得妆容淡雅,一手持卷,一手敛袖。直待清风吹过,撩起鬓角几缕青丝飘动,露浓花瘦,薄汗轻透。我就这样痴痴地望着你,听你所听,想你所想。你的一吟一咏,一愁一伤,都化作了一滴滚烫的泪,滴在我疼怜的心上。
"位卑未敢忘国忧""欲将血泪寄山河".乱世中,多年颠沛流离的逃亡生活,你一路艰辛,一路坎坷,追随着大宋王朝苟延残喘的步伐一路奔波,到头来,终究难能挽狂澜于既倒,扶大厦之将倾。身为一介"闾阎嫠妇",你只能将满肠愁绪化作点点墨香,在月明云高的夜晚,独自倚楼而叹,愁白了青丝,怨红了双眸。
你忧郁的样子,瘦成了东篱那朵菊花,菊花酒盏,你醉卧在遍地残瓣的花丛中,红颜憔悴,浓香吹尽,露浓花瘦,无人问无人怜,苦守在对赵明诚的思念里,挣扎在山河破碎的绝望中,浅浅地吟唱着那凄凄惨惨的秋季。
或许,你曾拥有过令人艳羡的爱情,或许,你也曾沉湎在郎情妾意的甜蜜之中,但那昙花一现的美丽终究没能长久。似是命运不公,断了你对幸福生活的'追求,却又是天机巧设,成就了你注定不凡的一生。
所有前世的旧梦也只能是纷纷扰扰之中难以遣怀的慰藉,读你的人生就像晓风牵出残月静静挥洒出幽幽清辉。照在一弯逝水中,映出一番孤寂的梦,有无尽的滋味,凄美地撩人。
识尽了喧嚣红尘,拥堵繁华,那一片空山却以沉稳而清新的寂寥,让孤独者窥视人生的真谛。你独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又上心头"的叹息,踏碎了满地的忧伤……
轻轻地,轻轻地。我合起书卷,嗅尽最后一缕墨香,怀着对你的万般崇敬,躲到九百年后小城的一个角落里思绪万千。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题记
不曾,与你相遇,也许,你比我想象中的更为淡雅清馨;不曾,与你相遇,也许,你比我想象中的更为多愁善感,愁伤满地。但,初遇你的诗词,我就确定——你无法不使我铭记!
“生当做人杰,死亦为鬼雄”这是儿时的我读到你的第一首诗,天真的以为你是一名男子。一名女子麾下的文字如此雄浑、震撼人心是我始料未及的。轻轻合上古书,思绪的弦音余音绕梁,闭上眼睛,让自己回到那个写满项羽壮志豪情的乌江。你提笔江畔,回首望国。为项羽赞,赞其自刎乌江,不寄人篱下;因丈夫愤,愤其不能有担当,挺身救国;为自己悲,悲己不是男儿身,兵戎马革上战场……你的豪情壮志无法不使我铭记。
渐渐的,才发现,你也是一个闲情逸致十足,活泼可爱的女子。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早期的你,是如此的活泼可爱,与身边的婢女笑谈昨夜雨疏风骤,未消残酒就沉沉入睡时错过的雨打花落景观;你醉酒舟上,随流而泛,惊起白鹭一阵的随性活泼都无法不使我铭记。
比起早期你的`活泼,过渡期的豪情,我更爱你那后期的多愁善感……
“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倚在窗边,缄默不语。托手沉思,让自己回到青瓦、飞花的情愫。此时的你,经过了生离死别、岁月的磨砺,不再一如既往那般活泼开朗,对世事多一丝怜悯,会由星点小雨、雁过而飞产生千丝万缕愁伤,这便是我最爱你的地方。
你,是怎样一个女子啊,竟能将那无形的愁绪幻化的如此真切,如此沁入人的骨髓,让每一颗遇到你的心,片片碎落。
“词苑千载,盛开一朵女儿花。”流沙从你指尖缓缓逝去,掩盖着凋零的怨花。曾几何时,花有亘古不变的璀璨?然而今日却是低落的殉葬,只有你清香依旧,仍是阆花仙葩。
一朵花,一粒沙,一首曲,一阕词,一个女子……
你值得我铭记——李清照。
青空。浮云。岚雾。
烟锁重楼,水天相接。
你站在暗影重重的那一处,观望着这一世风月。我轻轻捻住那一枝梅,盈盈回转过身,道一声“易安……”
莲花清香袅袅,湖面上涟漪层层漾开,春日里氤氲着花粉的风拂动你额前的青丝。这是大明湖畔独自泛舟的你。清幽的声音在空气中回荡“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我远远望着你,看你误入藕花深处。寄情山水,这便是你最简单的快乐。
寂寞深闺,柔肠一寸愁千缕。婚后不久,你便经历了与赵明诚的第一次分离。这段时光,对你来说,对你们来说,都是一场劫难。独倚栏杆黄昏后,你在漠然中一如既往地等候着远方的离人。我默默走到你身边,吟诵你写下的诗句,“惜春春去,几点催花雨。”你目光如水,喃喃道:“人何处?芳草连天,望断归来路。”
仰头叹息,两行清泪划过脸颊。
国破时,我与你一同南渡。行至乌江镇,你望着面前的滔滔江水掩面痛哭,转身吟诵“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坚定的声音似乎可以飘向天际,却唤不回大宋昔日的辉煌。夕阳将你的影子拉的很长很长。这样的你,清醒。透彻。
面对赵构的主和,你讽刺道:“勿勒燕然铭,勿种金城柳”;面对官员的卖国求荣,你抨击道:“土地非所惜,玉帛如尘泥,谁可当将令,币厚辞益卑”;面对大臣的散漫,你告诫道:“夷虎从来性格虎狼,不虞锐备庸何伤”。看着你忠诚的样子,我不禁问道:“易安,你为何如此言辞深切地规劝统治者?”思考良久,你答道:“因为大宋的兴亡和百姓的苦乐全都掌握在他们手中。”
鸿声归断,我知道,此时你最牵挂的,是你的国家。
庭院深深深几许,云窗雾阁春迟。梧桐树的大片叶子在阳光下晃动,透明得可以看清细碎的脉络。我与你举杯对酌,此时的你是消瘦而面色苍白的深闺女子。
“这雁,却是旧时相识……”你斜靠在雕花栏杆上,凝望北方。身虽离,心犹在。你说:“子孙南渡今几年,漂流遂与流人伍。欲将血泪寄山河,去洒东山一掊土”。你的爱国之心在阳光下愈发炽热,对故国的思念真如血泪倾泻。我想起你在藕花深处渡船而过的.柔情牵肠,又想起你在乌江边的清醒决绝。问道“易安,你可曾后悔南渡?”欲语泪先流,你把玩着手中的酒杯,脸上已满是泪水“醉莫插花花莫笑,可怜春似人将老。今非昔比,到底是不一样了,国不是国,家不是家。就连春都不如从前温暖。国难当头,我怎能计较儿女情长呢?”
怎一个愁字了得?曾经你作下多少诗词吟风弄月,如今却无奈将垂垂老去,无奈国破家亡。
你是柔弱的女子,却有着超逸洒脱的才华。多少山水曾留下你的足迹。多少诗篇曾从你笔下流出。旧时女子少有的忧国忧民精神在你身上熠熠生辉。或许面对未来的漫漫长路,我会迷茫,会失意,会没有足够的勇气面对生活中的种种磨难。只要想起你,想起你坚毅的眼神,就有了继续走下去的勇气和信心。因为我知道,我在走我的路。
你的洒脱、你的爱国情怀、你的传奇人生在冥冥之中引导我,给予我无以言说的温暖和力量。
最后一次与你一同赏月。明净的窗下,月光柔和。你盈盈泪眼消失在光中。
见花开,又花落。再回首,恍然如梦。
别了,李清照。
袅袅香炉紫烟,幽幽琴弦佳人,二十五弦弹不尽。空感慨,独坐看闲庭花谢,是谁弄情吟诗,声声琵琶间。千古岁日悠悠,又演绎多少善与恶,情与恨,合与离?——题记
晓风疏雨,更兼梧桐,乍暖还寒时,你争渡入我遥盼锦书的西楼。从此,庭院深深,踏雪无心情,却把青梅嗅。
易安,是你的号,并不妩媚,却有一种淡然的味道。反是清照,皎月清照,有些了冷清的光辉,更是柔和而明亮的色彩。
我不知“寻寻觅觅”的无奈,不知“冷冷清清”的苦楚,更不知“凄凄惨惨戚戚”的悲痛,直到我走进了你,进入你的词,才了解到远古幽思中的血泪。
谁说女子不如男?你有满腹文采,有对美好明天的憧憬,但你不会为了争名夺利而费尽心思,不会为了柴米油盐而寝食不安。
你有女子特有的闺情与愁思。“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在怜花惜春的同时,流露出内心世界的感伤与苦闷。“星桥鹊驾,经年才见,想离情,别恨难穷。牵牛织女,莫是离中”,想念离家的丈夫,不直接表达,而是借“牵牛织女”的传说为喻,寄托自己对丈夫的思念,虽婉转,却“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易安真不愧是婉约派的'代表。
繁华落尽,盈盈于香凋露冷的山径,漫步在菊花凋零散落的心境中,想起自己因国破夫亡而颠沛流离的日子。你没有像秦罗敷一般因此而放弃生命,更没有像蔡文姬一样屈于命运,你柔弱的身躯承载起国破人亡的无限忧愁与苍凉,以词向世人倾诉。试问,你如一叶片舟,在风雨飘摇中颠沛流离。孤独一人,何不心生寂寞?满目疮痍,心中何不无比悲痛?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这是你人格的真实写照。你虽为一介女流,却有着男儿般的刚强;你有小女子的多愁善感,却亦有大丈夫的潇洒豪爽。明明身处封建衰微时期,却有超越世人的思想。
屈原自沉汨罗,陶潜归隐田园,苏轼赋诗赤壁,易安你辗转江南。千年了,你那千年的人格,跨越金国的兵戈铁骑,跨越“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跨越千年的风雨,淡退了琉璃繁华,生命辗转,满腹辛酸,凝重沉淀在一条无尽的长河里。
梅落花香,花逝人叹,千古情愫,流芳百世……
袅袅香炉紫烟,幽幽琴弦佳人。二十五弦弹不尽,空感慨,惜余情。千古岁日悠悠,又演绎了多少善于恶,情与恨,合与离?
——题记
时间斗转,流水把我带到了一间庭院里,一个身着一袭白衣的女子倚在亭中。她痴痴地看着院中零落的桃花。桃花已不再烂漫,芬芳。风吹起了散落在地的桃花,正如她未梳红妆的脸一般凄怨,哀苦,有着漫天愁绪。
过了一会儿,她转过头来。目光落在我身上,又似乎透过我看到了很远很远的地方。
她轻轻地笑了,嘴边划开一个轻轻地弧线,那么轻,那么浅。犹如流星般璀灿。又似是自嘲,又似是感慨,表情颇多寂寞,如风过浩渺的湖面,如夕暮蒙蒙中的秋色,如窗前憔悴的黄昏疏雨。
她轻叹一声,走到黄连树下,倒上一杯酒。她疑视着这杯酒许久许久,又似乎想起了什么,无助地笑了,然后——一酒而尽。这样反复了许多遍,她终于不胜酒力,倒在桌上。可是我分明见到从她眼角里留下了一滴晶莹的的泪,在空中划过一道优美的弧线,然后——风干!
倒在石桌上的她衣着在寒风中显得有些单薄,从背面看去,不由惊叹一声:“卷帘西风,人比黄龙瘦。”,她竟如此清瘦?
“闻说双溪春尚浩,也拟泛轻舟,只恐双溪舴艋舟,在不到许多愁,愁啊,呵”。睡梦中的`她喃喃地说着,又古怪地轻笑一声。
是啊,千年的风雨淡褪了琉璃繁华,沉淀了她的泪。
空寂夜空,她醒了,一双美目又满含期盼看向远方。独坐黄昏,等鸿雁飞来,任残阳淹没希望。箫声纷纷如雨,无意中淋湿了她的双眸。
我静静地看着,并不言语。此时无声胜有声……
呵,仁表白枉自伫立,白发欺人,只是一种滋味浓在心头。
又溢出心头……
当清晨的曙光照亮东方时,我乘一叶扁舟越过历史的鸿沟,向你驶去,船浆划开一道道水纹,激荡起历史的尘埃,我将去打开那段尘封的岁月。
我无法亲睹你的容颜,但我有幸在文字中找寻你的背影。或许你没有闭月羞花、沉鱼落雁的倾城之色,但你自有“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的娇容。
你学富五车,满腹经纶,却被世人冷落,但维纳斯正因为失去双臂才化为美的女神,贝多芬正因为双耳失聪才奏响生命的交响曲,而你也因为你的孤独才造就了你典雅的清高,美丽的愁情。
东篱还有你黄昏后把酒的身影,藕花深处依然残留一声啼鸣,你曾去寻觅过往的欢乐时光,却落得“凄凄惨惨戚戚”。
“花自飘零水自流”,是哪种相思引得你“两处闲愁”?
战火纷飞,国土沦丧,百姓历尽疾苦,民不聊生。千百万的同胞哭喊着,一次次撞击着你那忧国之心。
故土早已沦陷,少时作文的回忆就这样摧毁:田间的足迹,栽下的花种……已不复存在,乡亲的音容笑貌在顷刻间化作一缕青烟。家乡!亲人!你是否会在梦里愤慨?
明诚就这样离你而去,不说什么,不带走什么,留下的思念是悲伤,是撕心裂肺的痛;离开的是你的'至爱,是你在世上唯一的珍宝。而他走了,往后不再有人给你一个肩膀分担你的忧伤。“此情可计可消除”,使得你“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你的愁凄美了离别,你焚香感动了谁,邀明月让回忆皎洁,让爱在月光下完美;你的愁纷飞了眼泪,你等待苍老了谁,红尘醉微醺的岁月,你用无悔刻永世爱他的碑。
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你用你坎坷的一生诠释着“愁”,因为你,愁才得以淋漓尽致地体现,而你也因为愁被后世所敬仰——你与愁似乎注定要相随一生。
你走了——在那个“露浓花瘦,薄汗轻衣透”的时节,你挥一挥衣袖,只留下阵阵暗香……
当那条路的尽头被染成金黄时,等待的人亦还没有归来。
秋意乍凉雨打樵,青玉白案幽灯照。
帘卷疑是故人来,却道冷风孤独笑。
你已离去很久,但仿佛从未离开。因为就算走的再远,却也始终走不出我牵挂的视线。我把你的声音,挂在我的脖颈,时刻萦绕在耳迹。抹不去你的容颜,忘不掉你的笑颜。时光如练,有些东西被它越洗越淡,有的`却被它越刻越深——比如,回忆和思念。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这般快乐,而令却只能在梦境中出现。从前一点一滴的涌起,在我难过的心里。
一种相思,两处闲愁,叫我才下眉头,却上心头,此去经年,那般残花败柳,日复一日的冷落我的孤单。
想念可不可以投递,我可不可以飞檐走壁找到你,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寻觅的乃是我至爱的你,你的爱照亮了一千条一万条的路,我只选了一条就跟你义无返顾的奔向幸福,希望这长久的思念与等待能换来属于我们的天长地久,地久天长。
雁南飞,不见故人归。夜深悲,空房独徘徊。
黄铜镜,闲置落尘灰。冷雨下,相思离人泪。
似乎是很久没梳妆了。女为悦已者容,你不在,梳妆也无意。铜镜上落了厚厚的灰尘,但是那铜镜仍能清晰的照出一脸人比黄花还瘦的憔悴。
秋意有些凉了,带来燕子南归的消息,我问大雁,可否知道你的归期,大雁不语,我又低声问自己,回答却是长久的叹息。
“易安,我回来了。”我,听得见你的呼唤。
清风纨素,我听见流逝的年华清澈如洗,所有的呼唤凛冽来去,和穿山越海让人悲怆的欣喜。
我一直都在等你,却还是没有等到你。
如若今生都不能等到你,只愿来生得菩提时,心似琉璃!
“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谁会有你这般愁?
——题记
深秋寒夜,又值重阳,佳节依旧,赏菊依旧,只是物是人非,纵使那菊花在美在香,也无法送给让你时时牵挂的丈夫。在“瑞脑销金兽”的情境下你道出了“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你只是一个感月吟风,悲悲切切的女性吗?
你独自一人泛舟,与你作伴的只有凋谢了的荷花和萧条的秋风,还有天空的雁群。我知道此时的你盼望着:花自在的飘零、水自在的漂流……我知道你无法排除这相思这离愁。
而你又在“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的生死观中叹出了宁死不屈的'英雄气概。
你的丈夫胸怀满腔热血,可却出师未捷身先死。目睹了国破家亡的你“虽处忧患穷困而志不屈。”在“寻寻觅觅,冷冷清清。”的晚年,你却禅精竭虑,编纂了《金石录》完成你丈夫的未尽之功。
我更懂你那强烈的爱国之情,我也知道你积极主张北伐中原,可是南宋王朝的腐朽无能和偏安一偶,也使你的希望成为幻影。那么做这些你是为了什么呢?
我知道晚年的你无儿无女,孑然一身,饱受颠沛之苦、亡国之恨丧夫之痛,孀居之哀。你那颗残碎的心早已经死了。最终留给你的是孤独、是寂寞、是情愁。
“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我静静的想着,也许只有你才会有这般愁!
忆昔往年,历史的长河中曾出现过一颗璀璨的明星。她似柳絮般轻扬洒脱,又似博物馆中的铜鼎金杯,华贵而沉稳;她肆意泼墨挥毫,展示着自己的文采与傲娇;就算是即兴作诗,她也能用寥寥几字将他人紧扣的心弦撩拨成这世间最美的篇章。她,就是多愁善感而又热情奔放的一位女子——我的偶像李清照。
说起李清照的身世,不得不用“怜惜”二字来形容。如此婉约浪漫的女子,有半生却是在忧愁与叹息中度过的。
她的丈夫赵明诚英年早逝,她不禁为此而悲痛。因为丈夫生前喜欢收藏古董,丈夫在世时,她用尽所有钱财将丈夫想要的东西求回。但因战乱,在丈夫去世之际,她连一件丈夫生前的东西都没能留下。可惜上天并不怜惜这个女子,在李清照的丈夫死后,她因为物质和精神上的双重打击而崩溃,她急于找一个可以庇护她一生的人。就在这时,她遇到了另一个让她悲苦不已的男人。李清照被他的花言巧语所欺骗,以致于仅有的钱财被他夺走,悲痛交加的李清照此时更是痛苦万分。在一天天的恍惚中,李清照逐渐认识到了自己消极的态度,虽然丈夫的离世让自己痛不欲生,但是生活还要继续。凭着自己坚强的意志力,李清照站了起来,用她自己应该有的风姿与豪气迎接困难的洗礼。
此时的李清照正在将丈夫一生最珍爱的作品续写下去,以此来完成丈夫的.心愿。晚年的她日子虽然清苦,但是她仍旧保持着坚韧的心态。她不仅创作了更多流传后世的佳句,还彻底改变了自己,超越了自己,完善了自己。再回想起少女时代纯真的生活,她不禁莞尔一笑,彼时我那样洒脱,此时又何尝不是呢?
李清照以柔弱的身躯撑起了她的洒脱与豪气,这震撼了后人,尤其震撼了我。李清照能够如此,我亦何尝不可如此呢?面对困难,我要像李清照般坚强、洒脱;面对问题,我要像李清照一样沉着、冷静;在生活中,我亦会像她那样,做一个纯粹而又不失豪气的女子,在风雨中矗立,在阳光下闪耀!她就是我的偶像——李清照。
中国古代文学史上“江山代有才人出”。如果说李白、杜甫、苏轼等是出类拔萃的男诗词作家的话,那么李清照则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震烁古今的.女作家。
李清照料,号易安居士,汉族,齐州章丘人。宋代女词人,是婉约词派代表,宋词四大家之一,金石学代表人,还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称。
因其父李格非藏书甚富,所以李清照自幼就生活在文学氛围十分浓厚的家庭里,耳濡目染、家学熏陶,加之聪慧颖悟、才华过人,“自少年便有诗名,才力华赡,逼近前辈,曾受到当时的文坛名家,苏轼的大弟子晁补之的大力称赞。《说郛》第四十六卷称她“才高学博,近代鲜伦”。
李清照虽工诗善文,便更擅长词。李清照词,人称“易安词”、“漱玉词”、以其号与集而得名。她不但有高深的文学修养,而且有大胆的创造精神。
从总情况看,她的创作内容因她在北宋和南宋时期生活的变化而呈现出前后期不同的写作特点。
前期真实地反映了她的闺中生活和思想感情,题材集中于写自然风光和离别情思。后期主要是抒发伤时念旧和怀乡悼亡的情感,表达了自已在孤独生活中的浓重哀愁、孤独、惆怅。
李清照终将乘风归去,公元1155年,李清照寂寞地在江南香消玉殒。
她天生丽质,犹如一朵带露的花,美丽的双眸总是渗满迷人的清泪;她娇花照水,好似一弯遮云的月,妩媚的面庞总是挂着深沉的愁绪。她就这样婉约大方地挪着碎步,来到我的身边,将她的人生际遇向我娓娓道来。
她是李清照,号易安居士。在那个“女子无才便是德”的封建社会,她标新立异,独领风骚,成为令世人敬仰的女词人。家境优越,和丈夫赵明诚感情甚笃,志趣相投。可惜,命运和她开了个玩笑,将她的幸福生活彻底打碎。
南渡前,虽时常与丈夫分别,但她还是能和丈夫相聚,这时她只道出:“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我叹,她愁。她也有着男人们的豪情壮志,心情激动之时,她会在我面前得意念道:“九万里风鹏正举。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这时,我深深觉得,她不仅仅是个弱女子,她也有着男人们的远大抱负。
南渡后,最爱的丈夫与她阴阳两隔,所有的金石文物又在逃难中遗失,从此整天以泪洗面。对着窗外发呆,她默念到:“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她在寻她的丈夫,盼望他能回到她的.身边。但我深知,那是一个奢望,她也只能活在那毫无结果的“寻觅”上。她眼里饱含绝望,对我说到:“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复又吟来“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说完,她轻轻拭泪,我也悲从中来。我不知如何安慰她,我或许还不懂得人世间的愁,又怎能体会得到她内心的孤独与寂寞。
我走到她的身边,拥抱着她,给她一个可以依靠的肩膀。她的身体因为抽泣而不停颤抖,也许这时她才是真正的李清照,一个普普通通的妇女,一个会为自己而活着的女子。
从悲痛中渐渐走出来之后,她决定为自己寻找一个接班人,一个能在她的教导下成为能与她不相上下的女词人。但在那个时代,她的行为是令人不满的,所以一直未能找到一个女学生。这时,我想到了一个能打消她顾虑的办法。我双膝跪在她的面前,在她疑惑的眼神中对她说:“勿怕,吾愿拜汝为师!”
选一个悠闲安静的午后,细细品读李清照的词句。书中的笔墨晕染开来,将我萦绕,促使我走进她,走进那首《如梦令》之中。
初识易安,是在万千词山诗海中,众多绮丽佳句中的惊鸿一瞥,便再难以忘怀。许多人喜欢她后期的词句,宛若杜鹃啼血,声声叩击人心。我却爱极了这首,易安少有的少时小儿女情态,尽在这首小令中。
一首如梦令,使你又想起了那个溪亭的午后。几杯清凉的酒,几缕自在的云,几位年少的才子佳人。欢声笑语间纷纷举盏,吟诗作赋直到沾染上几分醉意。
众人皆兴尽散去,你却意犹未尽。明知夕阳西下,却仍对着美景独酌,直至大醉。天边的云让夕阳度了一层火色,不知何时跑到你颊边,两朵飞红。直到天色转暗,凉风习习,醉意醺醺的你才想起归家。起身远眺,脚步虚浮,四周却是茫茫的一片,哪里都有葳蕤的花木,何处都有悦耳的莺鸣,独寻不见来时的踪迹。
幸好来时的小舟还系在岸边,于是解开小舟,你向前方的岸划去。可是小舟怎么不如来时听话了呢。兀自在水中打着旋儿,非但没有将你带到岸边,反而闯入了朵朵藕花深处。四周漂浮着淡淡的荷香,无数娉婷的身姿摇曳,你醒了三分酒,却又因这景儿醉了七分。你奋力划桨,可不料想惊起了栖息于此的水鸟。随着他们拍打翅膀的'声音,仿佛在为你加油,争渡,争渡。
从这首小令中走出,我仿佛看到一幅画。几笔色彩描绘了最飘逸鲜活的景儿。此时的李清照,还未有满腹愁绪,更像《红楼梦》中的史湘云。喝醉了酒在石板凳上一番好睡,四周芍药纷飞,尽显闺阁女儿心。我不知李清照是否能洞悉之后的颠沛,可这首小令就像一个预言,告诉我这般洒脱恣意的女子一定不会庸碌于世,必是名传千古的才女易安。
“少年情怀自是得。”如花般的年纪,在最有满腹情怀的时期,我决定从书本中探出头,不能如易安般清风明月醉酒,也要寻一份自己的自在藕花深处。
我早想走近你,那个晨曦,正好读你。放下窗外的一弯秀水,一黛青山,只为和你一起。看到你的海棠花,瘦瘦地蜷缩在雨里,丰腴的叶片上悬挂着你的愁绪、追问和怜惜。
你在花的深处和鸥鹭相遇,是你的美丽点亮了鸥鹭的翅膀吧。目光在金兵南下的铁蹄中慌乱迷离,你的“一叶扁舟轻轻”载不动浓郁的愁绪,忧郁的清泪跌碎在泛黄的纸页上,洇开漫漶。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你的憔悴落了黄花。望着那惨白的弯月,使得这孤独融入了淡酒里,寻寻觅觅、冷冷清清,梧桐更兼细雨,枕寒衾冷怎将息。家,已不能回;心,已无处归。你的一生被这漫天愁绪所包围,家愁、情愁、国愁,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面对着物是人非、面对着断香残酒、面对着绿肥红瘦,没有同道,没有相知,只有一杯浊酒洗情愁,那清愁里有你的学富五车,词动京华却情无所托、学无所传,在那个年代,你无疑是枝头的一朵奇葩。凛冽的'秋风在摧残着,你却不甘落在地上依然倔强地挺立枝头,尽情绽放,溢出特有的清香,不曾萎枯凋谢。你的才气、倔强铸就了你的孤独,你那绝世的孤独有成就了你冰冷的美丽。
“雁过也,最伤心,却是旧时相识”,既然伤心,那就大声的喊出来吧,飘荡在对国仇家恨的绵绵思绪里。李清照,你站在山顶,吮天地之锐气,吸日月之精华。你不会孤独,你带着周身的光芒,深深吸引着我。在那个晨曦,我走进了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