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年初五,我和小叔一起去石景山游乐园逛洋庙会。
一进大门,景区里便张灯结彩,人头攒动,一下子我就感觉到年的味道。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扇大红门,贴着红红的对联。踏入大门,走入一条长长的通道,顶上挂满了红灯笼,两侧墙上有许多北京胡同的老牌子,大家都纷纷驻足留念,我也仿佛乘坐时光机,来到了老北京胡同,抚摸着青砖绿瓦,感受老北京人过年的场景和韵味!
走过通道,便是老北京小吃城。这里有爆肚、炸灌肠、驴打滚、大烤串、大碗茶、老吊梨汤,当然,这里是洋庙会,还有拉丁果、韩式炒年糕、墨西哥卷饼等国外特色小吃。这下我们可以大饱口福了!我最喜欢吃的就是这里的薯塔了,小叔也喜欢,我们俩争先恐后抢着吃起来,你一口,我一口,就这样,一眨眼的功夫,高高的`薯塔被我们吃完了。
这里除了有好吃的,还有好玩的。我们玩了两次碰碰车,我也当了一回司机。后来我们去玩海盗船,结果我身高不够140cm,被工作人员挡在外面,只能在下面听小叔疯狂尖叫了。我心想:“夏田,你一定要争气呀,快点长高,明年再来!”最后,我们钻进了魔怪屋,吓得我魂儿都丢了。
这次石景山洋庙会之旅,我们不仅吃了老北京特色小吃,感受到过年的味道,还在游乐园里疯狂畅玩,我和小叔都非常开心,明年我还要来,还要在这里过大年!
大年初五,我和妈妈、爸爸一起去龙潭湖逛庙会。一进庙会,里面人山人海,热闹非凡,我们挤在密密麻麻的人群中小步小步的往前挪动,人流的两旁摊位一个挨一个,都卖精美的玩具、美味的小吃、好看的年画、漂亮的挂饰。小吃有:四川的鸭儿粑、担担面,海南椰汁,北京的雪梨水,新疆的羊肉串,天津的吹糖人、狗不理包子、棉花糖……。等等;玩具有:布娃娃、芭比、机器人、变形金刚、电子小鸟、水晶球、空竹……。等等,应有尽有,让你看了,目不暇接,直咽口水,大饱眼福。
我们先来到卖吹糖人的摊位,叔叔问:“你要什么呀?”我想:今年是牛年,不如,就吹头牛吧。只见那位叔叔先从盛满糖稀的碗里揪了一小团糖稀,先扯出了像一根长长管子形状的细条,在细条的一头三下两下又捏出了牛的简单形状,然后对着细条另一头一吹,一头“牛”便慢慢鼓起来,一会儿功夫就好了,看着这头栩栩如生的“牛”,我情不自禁地赞叹:“手艺真好!”
随着人流,我们来到卖电子玩具的摊位,“叔叔,一只小鸟几元呀?”“10元,小朋友。”“我要一只。”“给!”接过电子小鸟,我仔细看了看,它头上的.羽毛是黄色的,脖子上的羽毛是粉色的,肚子是白色的,翅膀是蓝色的,尾巴是紫色的,一双小眼睛炯炯有神,还发出“叽叽喳喳”的声音,就像一只真的小鸟在笼子里愉快地玩耍,我真喜欢!
我品尝了鸭儿粑、棉花糖、担担面,还买了水晶球、空竹。学习抖空竹过程让我非常难忘。卖空竹的爷爷教我怎样抖空竹,他先把线绕在空竹中间,握着我的手一上一下的慢慢抖动手中的线,空竹便很听话似的转了起来,真神奇!这样来回做了几遍,再让我自己做。我手拿两根棍子,把棍子中间的线在空竹中间绕上一圈,有节奏的慢慢的上下抖动,空竹也随着节奏慢慢转动起来,越转越快,越转越有节奏,我不停地练习,终于会了,真有趣!
今天逛庙会,我的收获真不少,不但满载而归,还学会了抖空竹!
恭喜发财!新年快乐!身体健康!……在一句句祝福声中我们迎来了20xx年的庙会。
大年初七一大早,我和姑姑来到热闹的世纪坛庙会。虽然那天天气很冷,还刮着大风,可风却没有减弱人们心中的热情。
刚一走进庙会,眼前的景象就把我惊呆了,到处人山人海,一派喜洋洋的景象。
我睁大眼睛,瞧,有卖衣服的,有卖小吃的,还有表演民间艺术的。
我嗅起鼻子,闻,有诱人的香水味,有醉人的鲜花味,还有那令人垂涎三尺的'小吃味。
我竖起耳朵,听,“智力玩具,智力玩具便宜喽,保证玩出高科技啦!”叫卖声各种各样,高低不一。
世纪坛入口处搭建了一个大舞台,舞台四周站满了人,喔,原来一位魔术师正在台上表演魔术呢。他表演得那么娴熟流畅,观众看不出一点儿破绽。
在传统商品销售区,我发现了寻找很久的空竹。经过几番讨价还价后,我们以二十元成交,买下一个空竹。
在整个庙会里给我留下印象最深的是“画字”摊位,一位中年男人在那里作画。只要把你的名字告诉他,他就能用画表现出来。说它是画又像字,说它是字又像画。那画上有勤劳的小蜜蜂,葱郁的大树,和各种各样的花草、动物。
时间过得真快啊!转眼就到了中午,我恋恋不舍地离开庙会。
在中国的传统节日中,总有许许多多有趣的风俗,比如端午节的赛龙舟,中秋赏月等。但是我最喜欢的莫过于三月三的赶庙会。
三月初三,我们早早的吃了早饭,蹦蹦跳跳地来到赶庙会的现场,我和弟弟妹妹早已抑制不住内心的`期待与激动。虽然我们早早就到了,可现场依旧人山人海,奶奶带着我们挤进人流中,去落山庙拜佛。奶奶称这座庙为“落山庙”,奶奶说,拜佛可以保佑我们身体健康,学业有成呢!拜完后,还没等奶奶站起来,我就和弟弟妹妹一溜烟地跑进人群中。
我们刚进入人群,就看到了许多好吃的好玩的,有卖葫芦画的,卖糖人的,套沙包,蹦极,钓鱼,还有杂耍,可好玩了。我最喜欢就是“吃糖人”,只要一看见卖糖人的就停下来缠着奶奶去买,直到吃腻了才肯罢休。奶奶又给了我一些零用钱,我买了些街边小吃和一些玩意儿,真是太有趣了。
到了晚上,奶奶拉着我们去戏台处听豫剧。我们刚到,表演就开始了,只见三个人来到台上,唱着戏,鼓声锣声响个不停,场面真热闹。虽然我听不懂他们在唱什么,但是奶奶非常喜欢听豫剧。奶奶还告诉了我豫剧的由来——豫剧发源于河南开封,是中国五大戏曲剧种之一。豫剧是在河南梆子的基础上不断继承、改革和创新发展起来的。建国后因河南简“豫”,故称豫剧。
表演结束后,人们恋恋不舍地散开了,我们也和奶奶一起回家了,但赶庙会的欢乐在我的脑海中久久回味着……
说到庙会,大家一定都会想到一个热闹有喜庆的场面。今天,我就随爷爷奶奶一起逛了一回庙会。
来到城隍庙,远远望去,就看到了一副喜庆的情景:满世界都是红色,一栋古色古香的牌楼向我展开,牌楼两旁的树上挂满了灯笼,一直延伸到这条街的尽头,牌楼下是熙熙攘攘、摩肩接踵的人群,每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过年的西侵犯。很多人还带着老虎面具,中年人背着小孩,拎着玩具;小孩则举着风车,拿着气球,笑得合不拢嘴。
走着走着,我就被一个小摊子吸引住了。我打量着这摊子的主人:长长的胡子,高鼻梁,大大的眼睛充盈着智慧和学问。真是神了,只要说出你要写的字,那位摊主就会立刻铺开纸,为你写为你画。你说作品是字吧,明明是幅画;你说是画吧,分明是幅字,我羡慕极了,让他写我的.名字。只见他拿起小刷子,“刷刷刷”几笔,一副精美的字画就展现在我的面前。仔细一看,嘿,绝了!“贺若愚”三个字真是龙飞凤舞,再瞧!上面画有辛勤可爱的小蜜蜂,有郁郁苍苍的大树,还有为大自然献歌的快乐小鸟,真是栩栩如生啊!
“唔,好香呀!”一阵香味迎面扑来,我肚中的馋虫不断地向我提出抗议。我赶紧冲上前去,哇!香肠、栗子、棉花糖应有尽有,我看得垂涎三尺,买了好多吃的,真令我大饱口福。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了,当我走到摊儿的尽头,暮色已经快笼罩大地了,可街上仍是人流如潮,我游兴未尽,拉着爷爷,有一头扎进茫茫人海之中……
今天,我和妈妈去上街逛庙会。
一进庙会,庙会上人山人海。我和妈妈好不容易才挤进去。哇!好多精美的商品啊!由于今年是兔年,庙会两旁都是卖的玩具,什么小绒兔、小瓷兔、小玉兔,还有用石头雕成的小白兔。这些兔做得玲珑剔透,十分精致,真是栩栩如生!妈妈在一家摊上给我买了一只小绒兔,我很喜欢。我们来到唱戏的地方。有很多人在看戏,不过大部分都是老人。我看到前面有卖棉花糖的,就赶紧让妈妈给我买。我一个,妈妈一个,我们走着吃着。棉花可真好吃,放在嘴里,一下子就融化了,很甜。
前面有好多人围在一起看,他们在干什么?我迫不及待地跑上去看。原来是套圈的。有大圈,还有小圈。旁边的'人买大圈套,可是都没有套住,而小圈是套钱和小乌龟的,有套五角的,还有一元的,有人套住了一元。我也想套,妈妈就让我套了。我没有套住小乌龟,而套住了一元钱,我很高兴,我们又去别的地方玩了。
走着走着,我听见有人在大专地尖叫。我一看,原来是从过山车。坐过车山真刺激,一会儿上,一会儿下。我也想坐,妈妈同意了。过山车开得很快,我玩得很开心。
不知不觉,太阳落山了,我们该回家了,真舍不得。逛庙会可真好玩啊!我喜欢逛庙会。
正月十五是春节假期里最热闹的节日,因为这一天是一元复始,万象更新的寓意,代表着团团圆圆和和美美,日子过得越来越红火。
今年的元宵节我特别开心,一大早爸爸就让我吃到了可口的水果汤圆,圆圆的汤圆象征着圆圆的幸福。
刚吃过中午饭,我们全家出发到开封去观看灯展和逛开封庙会。
元宵节的开封,车流人流恍动,彩灯彩旗烟花表演让人如醉如痴,让我记忆深刻的有舞狮,胸口碎大石,踩高跷等,各种表演让人流连忘返。
天渐渐黑了,龙亭湖灯花摇曳,彩灯闪烁如梦如幻,我们登上一叶小舟,畅游在这灯的海洋,美的世界,我真庆幸自己处在这么好的`时代。
在翰园猜灯谜让我意犹未尽,比如有一个灯谜谜面是:点点成金。我怎么也猜不出来,爸爸告诉我不要想太多,要看字结构,点点成金,是不是什么字点上两点变成金,我立刻明白了是“全”字,还有很多有意思的。我都记下来要跟好朋友分享。
在庙会上我们还品尝到了好多小吃,比如烤肉,枣糕和炒凉粉等,吃着美味小吃,还可以买到稀缺的小玩具和土特产。
夜已经很晚了,我们全家依依不舍踏上回家的路,元宵节让我很开心,更让我爱上了中国文化。
放假的第一天,我和爸爸、妈妈去古子城逛新春庙会。远远地,我们就看到那里人头攒动,热闹非凡。走进一看,原来那里摆了很多的摊位,密密麻麻,广场上还有民乐表演,吆喝声,演奏声,欢笑声此起彼伏。原来大家都跟我一样,想来这里感受浓浓的金华年味。
在庙会现场有许多传统工艺制作的产品,比如米酒、年糕、麻糍、酥饼……琳琅满目,看得我眼花缭乱,馋涎欲滴。人们纷纷品尝购买。妈妈也给我买了一个麦芽糖做的小牛造型的糖画,又好看又好吃。这真是一场美食的盛会啊!
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一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表演——浦江迎会。有八个六七岁的小孩打扮成传说中八仙的.模样,他们坐在高高的架子上,还不时地向人们挥手致意,引得大家纷纷拍手叫好,连忙拿出手机拍照留念。表演精彩又刺激,我在下面目不转睛地看着,心里也紧张不已,真替上面的小朋友捏把汗。他们的胆子可真大啊。
年味十足的新春庙会好吃、好玩、好看、好逛。一次感觉都不过瘾,我真想多来几次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