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个人内心都有一座花园,当你在绝望与痛苦中,如果读懂了后花园的密码你将会包容绝望与痛苦,感受到快乐与美好。
那一天,老师突然把我从英语重点班中调出来。那个英语重点班不知是渗透我多少汗水才努力进入的,就一句话“请你退出这个班”使我努力这么久的成果灰飞烟灭了。当时我感觉如遭雷击,凭什么让我退出。那一刻觉得我一无所有了,恍惚中整个世界都变得空虚缥缈。
踩着无力的脚步走到公园角落一棵大树下,那温暖的阳光直射在我的身上,却不能照到我的心里,绝望和痛苦包围着我。不远处,我看到一个形容憔悴的年轻人同样坐在树荫下,嘴里不停地抱怨着,什么“狗眼看人低”“老子有的是才华”“别瞧不起人”这样的话语时不时的飘过来,情绪时而激动,时而又低着头若有所思。看着扔在地上的面试书,以及他的言语中,我想他是面试失败了。可是他这个样子太糟糕,太难看了,怎么就一直在抱怨这抱怨那,就没反思自己哪里没做好呢?
猛地我一愣,对呀,我呢,我是否反思过我自己呢?我只看到老师责怪我的不是,但并没有反思我哪里做的不对,我是否从未读懂自己。
想想也是,我本是凭努力进入英语重点班的,每天回家读15分钟单词,把每次试卷的错题抄在错题本上重写,做自己买的试卷……可自从进入英语重点班后,我开始由此沾沾自喜,并没有以前那样努力学习英语,不再读单词,不再重做错题,就算买了试卷也丢在一旁不做。考试成绩慢慢下滑,老师几次找我谈话我都没有听进去,还认为老师针对我,故意找我麻烦,最后导致老师当着全班同学的'面,委婉的批评我的不是,并且请我退出英语重点班。
这一刻我才读懂自己,是自己不努力造成了现在的结果,是自己不反思才会有这样的伤心难过。努力读懂自己,打开内心的后花园,打开快乐和美好的大门!
在我们的成长的岁月中,总有一些人和事印象深刻,影响久远。记得小学高段的数学老师,因为我的数学考试成绩往往不能令他满意,便总是当众用一些有失偏颇的语言来“激励”我。当时的我,真以为我就是他话中那街边卖烧烤的小贩,一个十足失败者,竟一蹶不振。从此我开始害怕、回避数学。我想我肯定无法学好数学,因为,老师的一句话。
到中学后,新的学校,新的老师,变化在一点点发生。数学成绩在逐步提高,排名也不再令人难堪,有时还考出让人满意的成绩,而且在每一次考试后,我越来越有自信。此时,我开始质疑从前的自己,难道我是真的学不好数学吗?还是因为我在小学时总是暗示自己学不好?压在我心头两年的那句话,竟在此时放下了。
这件事,让我开始思考,我到底是怎样的一个我?以前,有人夸我聪明,也有人说我笨,有人表扬我勇敢,也有人指责我怯弱。但是我真的像他们说的'那样吗?我感到迷茫。那时的我,似乎总在他人的评价中认识我是什么样子的,常常被他人的话语所左右。而此时,我要寻找我自己。
闭上眼,成长中那些零碎的记忆似乎一下子涌入脑海之中。俯身拾起,一一打量。那摔伤后不让人扶,自己站起来的男孩不就是我吗?那将受伤的鸟儿细心呵护的人不就是我吗?甚至那急躁的边哭边跺脚的人也是我啊……我忽然发现,别人眼中的我是残缺的我,而我意识到的那个我,才是真正的我。此时的我,像一个行走在迷雾中的行者终于看到了远方的风景。
我开始努力读懂自己,挖掘内心深处还躲在暗处的那个我。我忽然意识到,何必太去在意别人对于你的看法呢?不要让他们影响你自己看清自我。也许有人会说这是叛逆,可是,这就是成长的一部分,你不去面对,就是你不去正对成长。
我们从前活在“他我”中,而当我们学会判断自己后,就会认识到“自我”,但“自我”一定是真实的我吗?或许还有更长远的寻找,那就是“本我”,自然界中合乎规律的我。我,这是一个人最应去思考的问题,别人的看法像风沙般挡住你的视线,而你只有不惧怕它们,才能找到终点。
成长的岁月丰满了我们稚嫩的心灵,青春不应该在“他我”中蜕变。作文
这个题目时,我有些茫然了,伫立在镜子前,映入眼帘的只不过是光的反射而是平面镜构成的虚像。这时,我才猛然发现,原来从小学就开始写《我最了解的人》这个题目的我们,其实最难了解的却是自己,有道是:当局者迷,旁观者清。于是我便试着用别人的眼光来审视自己,来读懂自己。
也许,在别人看来,我比同龄人成熟,在追求天真浪漫、洒脱的年轻人眼中,正是这份成熟,使我多了一些理智,在处理问题时能保持清醒,不会在所谓潮流的浪潮中迷失方向。因为成熟,使我不会有为了看某某歌星的一场演出,而在风雪中苦苦等待的激情;因为成熟,使我在同人之中有些“落伍”,在他们大侃H·O·T、零点乐队时,我却对此一无所知。然而同样也是因为成熟,使我对生活充满了热爱,使我懂得了美的真谛。
也许在别人看来,我很善于沉思。而这沉思在有些人看来,似乎等于前思后想或者故作深沉。而正是这种沉思使我拥有一片属于自已的宁静空间,让我反省着自已,提醒着自己应该做什么,激励着自己应该怎样去做;也使我的目标更加明确,前进的步伐更坚定有力。
也许在别人看来,我很刻苦。而这刻苦并没有给我带来什么快乐,赞美。因为它仿佛已经演化成了“笨”的代名词。但我学习很用功,老师对我的评价是:这孩子学习特别用功,只是……。以后最好还是学文吧。我下意识地接受了这个评价,并明白了其中的含义,然而我却始终坚信“天才出自勤奋”,我认为我是聪明的`,因为在自己拥有金色童年之时,便真的努力奋斗,而刻苦学习这本身就是一种明智的选择。今后我不会在走过青春、回首往事之时潸然泪下,因虚度年华而悔恨。因为我曾充实地拥有勤奋。
说好了用别人的眼光来审视自己,却总是无意之中为自己申辩几句,惭愧,惭愧。而在这辩解之中我却渐渐了解了自己,读懂了自己,如果把人生比作一本书,它是靠自己来书写,自己来阅读的。
读懂自己很难,而如何塑造自己更难。其实,真实的自我在自己心中,完美的自我要用自己纯洁的心灵去塑造。
直到现在,我仍在想,如今的自己,是一种什么样的状态。古人云:“欲知人者,必先自知。”既然如此,我想,我有必要努力读懂自己。
读自己的内心,我发现一直以来,我总会认为自己是为别人而活。为家长,为朋友,甚至为了老师。抬头望向窗边,几棵枝繁叶茂的大树立在窗外。一棵树,人们只会注意他高大粗壮的树干,从没有人愿意将头抬高点,去看看那些树叶。那些抽芽的叶,那些翠绿的叶,那些枯黄的叶。他们,注定只能当一棵树的配角。从春到秋,一片叶从抽芽,到翠绿,到枯黄,再独自落下。这,便是一片树叶的人生。
我曾固执的认为自己是为衬托旁人才来到这世界,仿佛永远都是世界的旁观者。窗外的树叶突然开始“哗哗”地响。一看,起风了。抬手想要关窗,却觉得这声音别有韵味,静静地听了下去。
渐渐地,声音小了。风停了。我却还意犹未尽地站在窗边出神。若那参天大树没有了叶,还会有人在一旁称赞“这是一颗多好的树”吗?若那树没有了叶,还会有刚才那无比动人的自然之声吗?若那树没有了叶,树还会继续存活吗?我的心中渐渐明朗,答案是否定的吧。
突然记起句话“存在即合理”,是了,树叶并不是大树的配角,他是树的一部分。没有他,也没有树。
我,也不是配角。也许我没有出众的外表和优异的成绩让别人关注我,我只是默默的做着我的.作业,听着课。但李白说“天生我材必有用”,既然有着我的存在,那我并不是旁观者,更不是将他人送至理想彼岸的摆渡人。
曾几何时,执拗地认为自己没用,自己笨的一塌糊涂。可今日当我开始读自己,读自己的的内心,才发现原来的想法有多可笑。没有人天生就是弱者,既然活着,那就要活出真正的自己。曾几何时,在一片为“别人想想”的声音中,甘愿把自己藏起。可今日,当我开始读一片叶,读一棵树,才猛然发觉,没有人该当别人的配角,
今日起,即便狂风在耳边呼啸,只当它微风拂面;即便暴雨在身旁倾泻,只当它屋檐滴水;即便闪电在头顶肆虐,只当它微光流萤。什么也不用怕,因为,为了自己,要努力活下去。
我努力读懂自己,终于心中渐渐明朗。不再为自己可笑的想法而束缚,而迷茫;眼前终于有了目标,知道了前进的方向;从此我就是这个故事的主角。
我努力地去读懂我自己,那一次,我终于读懂了我自己。
火一样的我
火,燃烧着,放射出灼人的火焰和光芒。经过几年的磨炼,我如同涅磐凤凰般又浴火重生。疯疯癫癫、活力四射的我在同学眼中是一个名副其实的“疯丫头”。为什么呢?是因为我是融撒娇、卖萌于一体的女生。有一些同学说:“你的‘疯癫’就像火一样,给同学们带来了无限的快乐。”现在我明白了:我的活力、火一般的.热情能够使朋友、家人、甚至陌生人能感到温暖和快乐。
水一样的我
哭,并不是一种懦弱的表现,而是一种真情的流露。对我来说,我会因为许多情况而流泪,如:激动的泪水、感动的泪水、开心的泪水、伤心的泪水……但我可不像林黛玉那样无声落泪或因落花而流泪。我要么放声大哭,要么在雨中放肆痛哭,要么在父母的拥抱中哭泣……现在我明白了:其实我已经在也在泪水中不知不觉变得坚强起来了。泪水让我知道了——既然选择流泪,那么经失败的坎坷也就过去了,总结经验教训,踏上新的路程,走向未来。我坚信坚持不懈总会有收获。
乌龟一样的我
乌龟,无论在水中,还是在陆地上,总是不急不慢地挪动着它那笨拙的身躯。为我像乌龟那样,妈妈还不止一次骂我“慢慢的!做事效率会高吗?成绩会提高吗?做作业速度会提高吗?真不知道你这名次能不能保得住?”妈妈天天说这几句话,其实我自己何尝不想将这个毛病改掉呢?我真是哑巴吃黄莲——有苦说不出!想改掉它太难了,如果用一个比喻来形容我的处境,那就是——我是小鸟。但被“慢速度”这个大笼子困住了,飞不出去了。后来,我们班的数学课代表说:“慢有慢的好处,我速度也很慢,可是我做题的准确率很高!这叫慢工出细活。”在一次考试中,我速度较慢,认真地审题,最后成绩出来了——92分。现在我明白了:慢,并没有什么不好,它还能修身养性呢。
我努力地去读懂我自己,那一次,我终于读懂了自己:我就是我,独一无二。正是我的优点与缺点融合在一起,才形成了最完善、最美丽的自己。
我认为这个世界上最难读懂的人是自己。一个人一生都在寻找自己,而一个人也经常在成长的路上迷失自己。
小时候,我是一个孤僻,害羞的女孩,后来,我想重新做一个快乐活泼的女孩。在朋友的帮助下,我又变得开朗了。慢慢地,我又觉得活泼不好,还是想做一个安静的少女。这大概是在生活中,我想努力做一个自己认为优秀的人的缘故。
其实,我一直在寻找自己,寻找最真实的自己。我为什么总觉得自己不如别人?因为我没有读懂自己。有一段时间,我特别自卑,总觉得自己十分没用,平常学习还是挺努力、挺用心的,可每次检测,成绩却不如人意。于是就不断自我反思,发现自己的学习方法不对,就开始改变自己,如今使自己重拾信心。在步入中学的学习征程后,我也踏上了寻找自己的路,因为我不知道自己到底想要什么?到底该怎么做?
我想,改变这一切的一定是时间,慢慢地长大了,经历的'多了,心境不同了,思想不一样了。也许这就是大人们口中的“成熟”吧!在一些因素的影响下,我悄悄地改变了自己的行为和心理。一次,我在书上看到了一段很有哲理的话:“对于那些有自信不介意于暂时失败的人,没有所谓失败,对怀着百折不挠的坚定意志的人,没有所谓失败。”当时,一股暖流蓦然间涌遍全身,我就应该做这样的人——自信、乐观、百折不挠的人。
我经常听见这样一句话:“想要战胜别人并不难,关键是要战胜自己。”可是,我真正了解自己吗?我内心有多大?我够勇敢吗?我懂得的到底有多少?这些我都不能准确地说出来,我觉得越寻找自己,就越迷失自己,就如同挖洞,越往深处挖越黑暗,越找不到方向。
自己,真的很难读懂,也许有的人终其一生都在寻找自己,我也在努力地读懂自己。朦胧中,我似乎明白,人生都渴望成功,要读懂自己,就要问问自己,人生的目标是什么?因为目标铺就成功路。
自从读了《就这点事》之后,我发现每一个细节都关系到我们的人生、前途,每一件不起眼的小事都有它存在的意义。比如,“谢谢”这两个字是那么的简单,却含着无限的敬意。一个小小的举动也会令人感到欣慰。这不都是值得我们学习的吗?所以,我们要从自己做起,从小事做起。就拿学习来说,要有自觉性,而且学习之前要预习,别看预习作用不大,其实它可以关系到你这个内容学得怎么样。小事不一定是小事,你不注意就会变大事。
在这本书中,令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谢谢您”这个部分,因为它让我明白了做人的准则。要懂得尊敬他人。每个人都有他生存的价值,他帮助了你,你就应该毫不犹豫的说出“谢谢”,因为他们付出了,所以我们应该回报他们。我认为这就是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迈出的第一步,也是人生中迈出的第一步,所以有时候“谢谢”可以改变命运。
书中无时无刻不在告诉我们要,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这个原则。这本书让我站在爸爸妈妈的角度去想,妈妈为什么要那么唠叨,爸爸为什么要那么严厉。我们都是用厌烦的态度对待爸爸妈妈的,现在想来,我们是多么不应该啊!我们应该多替爸爸妈妈着想,因为妈妈的唠叨无非是关心我,爸爸的严厉无非是希望我学业有成,而且爸爸妈妈的嘱咐都让我受益匪浅。所以我们要为爸爸妈妈分担操劳。看了“扪心自问”这个部分我终于明白“有人管的孩子是幸福的”这句话的含义。
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这句话经常出现,但是没有多少人会去注意它,人们都认为这种小事他们平常都做的很好了,其实不是,因为一疏忽就会暴露,所以我们还有待加强。
说一声“谢谢”,扶一下老人,都是细节动作,但可以看出一个人的品质,你做到了吗?
看似简单的小事,却可以让一大片人感到羞愧不以。不要小看它,它有着无穷的力量。
每个人心中都有一座花园,当我们感到烦忧或困惑时,走进去,这里春光明媚,有行云有流水,这里搭着逍遥桥,流着忘忧泉,飞着天堂鸟。
独自一人走在这条大街上已有无数次了,不知为什么这次觉得脚步如此沉重,仿佛脚下穿着铁鞋走在巨大的磁场中,寸步难移。
大概是受了那件事的影响吧,本是成绩优异的我,却意外地被挤出英语导优班之列。听闻此讯,顿时感到辉煌一下子离我远去,心仿佛进入了深秋季节的树林。我便像那拾捡落叶的伊人,苦笑着怀念那逝去的青翠。
我无力地走着,路仿佛格外漫长。突然,一束阳光强烈地刺痛我的双眼,这是多美的一景啊!太阳挣扎着想逃脱地平线的束缚,那是一种不愿服输的性格啊!在阴云的'笼罩下,太阳的光芒逐渐消失,取代它的只是令人恐惧的阴影。难道太阳还是无法战胜那无边的黑暗势力?然而,我想错了,一缕缕微光再次展现出来,它拼命地履行着那份执著,“皇天不负有心人”,终于,阳光洋洋洒洒地奔向每一个角落,阴云屈服了!
我顿时醒悟了过来,自己的境遇和这景象是如此相似,而我所有的烦恼不过是原先对自己认识不足罢了。有一个青年常常埋怨自己的才能无法得到发挥,哲人便告诉他:“你能把地下的那一粒沙捡起来吗?”“这当然不可能!”青年人鄙夷地说。“如果地下是一粒珍珠,你还会担心捡不起来吗?”青年人明白了:努力使自己成为一颗珍珠,这就是自己,真实的自己。有“大道如青天,我独不得出”的愤懑,却依然以“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的自信面对人生我是不是可以从中得到些感悟呢?
真感谢那次我走进了自己心灵的花园,叩问并读懂了自己内心的那个答案。
一样的我,头顶着变幻的日月星辰,任脚下步履匆匆,带着自己的特殊感悟,在属于自我的道路上奋勇追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