盼星星,盼月亮,终于盼来了学校一年一度的研学旅行。
在所有的研学活动中,我最喜欢的是和同学们一起做陶埙,吹陶埙。
我觉得在我学过的所有乐器当中,陶埙是最难的。不仅它本身容易碎,还很难吹出声音。首先老师先简单的吹了一首曲子,这曲子。它的音色犹如天籁,奏出心中最柔软的歌谣;如涧溪,蜿蜿蜒蜒、百折千回;如自然,不经雕琢、质朴浑然;如美玉,温润柔和,贴近心灵;如心声,它诠释着弹奏者内心的波澜起伏和心路历程;如泉水,行云流水般从指间倾泻而下,配合着心的律动,静默地溶入血液;一种空灵的声音让人心中的.燥热慢慢的平息下来,仔细听,仿佛眼前出现了一幅山水画,山色俊美,小溪清澈,溪中的鱼游来游去,好不自在快活。
一曲终。闭着眼的我,像是放下了心中所有的不快,烦恼,那些杂念早就抛到九霄云外去了,缓缓睁开眼睛,鼓起了掌,老师会心一笑,浅浅地向我们鞠了个躬。
接下来就是我们自己制作陶埙了,心里还有点小激动,首先先把两块泥你也呈锥体状,然后用大拇指把它压进模具里,两块都压好后,盖上磨具使劲压,一直压。然后叫一个同学托住,我拿住上面的壳子轻轻地抖就把陶土给取出来,取的时候一定要轻。取出来后就要开始修边了,轻轻地刮,就像对待一个刚刚出生的婴儿一样温柔,刮完后,发现自己的陶埙上有一些纹路,就像以为年过半百的老人,脸上的皱纹已经显露出来,浅浅的,不明显。我用刷子轻轻地刷上一层手,用手轻轻地抹,陶土摸起来滑滑的,很舒服。之后就是最关键的时候了,吧陶埙上的孔戳出来,大小的力度要掌控好,要不然吹出来的音色就不对了。
做完后我认真的欣赏了一遍很是满意。
从这个做陶埙的事情中,我觉得不管做什么事情有朋友的帮助一定事半功倍。有时候如果你不开心或者很郁闷,不如去听一听陶埙演奏的曲子,它会让你平静下来,静下心来想一些事情,可能就会想通。
这是我研学期间最喜欢的活动。
提起泥土,我总先想起的是雨后泥土的清新。雨后泥土是希望,是重生。其实想真正的了解泥土的世界往往需要离开城市到乡村去看看。
你会发现,房屋是泥土的颜色,灶台是泥土的颜色,场院是泥土的颜色,草木是泥土的颜色……泥土裹挟和覆盖了乡村大大小小的地方,每一处都溢满了泥土的清香,泥土住进了乡村人的生活也住进了乡村人的心里。
泥土是母性的。在乡村,所有的风景都因这一特质而美丽、灵动。乡村人每到春季总是小心翼翼锄着每一粒泥土,小心翼翼地扶起每一株豆苗和玉米苗的时候,泥土立即就显得整齐起来,干净的脸庞就生动起来。这里是绿色的起源,是果实的出发点,这一片泥土滋养数代人的生命,生命因这片泥土而生机勃发。
泥土是柔情的。房屋是泥土造成的`,梯田是泥土堆成的,草木长在泥土上绿了整片乡村,河流从泥土上流过,天空和飞鸟以泥土为背景……一切以泥土为道具,一切都以泥土为主角,整个乡村,其实就是泥土的盛宴。在时间的中央,一抔泥土是不可或缺的风景。
泥土还是仁慈的。一个人死亡后,泥土将其覆盖,并永世安慰死者的骨殖与灵魂。人们往往说:“人从泥土中来,又回到泥土中去。”话虽说的朴实,就像从枝头飘落的一片树叶,落在泥土上,静寂无声,但是朴实又很贴近心灵,就像一副清凉剂,时时让人耳清目明。
很多年,很多人正是在这副清凉剂中缓慢从容地行走着,不紧不忙,不躁动,不虚妄,就像泥土一样活着,就活在泥土的世界中,从内到外,从上到下。一抔泥土的世界,就是人的一生的舞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