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的晨跑,在我看来,实在是一天中最美好的时光。或许是因为清晨无杂质的空气,或许是因为和煦的阳光,但我明了,我最爱的是沿途的风景。跑起来了,我们的步伐轻快而有力。
正值春季,高大的树木上冒出了一些明朗而美丽的绿色,天空有些苍白,我不禁叹息,为这座沐浴阳光的城市感到悲哀。拐进了学校南面的林荫小道,寂静得只有沉淀下的鸟鸣声和我们“沙沙”的脚步声。
看着树枝间透下的阳光,在水泥路上投下一个个美丽的光圈,我望着它们——那些富有灵性的光与影。轻轻喘息着,我们已经跑了一大段路程了。天空还是有些苍白,地面又是一层灰色。我黯然失神,干脆不看了,直勾勾地盯着前方。跑到小道的尽头,又是一个转角,我继续目不斜视。
一串银铃般的笑声瞬间融化了我的听觉,我怔住了。原本目不斜视我,被这天籁般的笑声诱惑着调转了脑袋。尽管我的脚步一步未停,但我去如同电击一般回不过神来:那是小学区的后方,是可爱的小菜园。
只见一个十岁左右的小女孩蹲在菜园里,两只胖嫩的小白手上沾上了泥土,正奋力地用铲子刨土地。在她的身后还有一位男老师,微笑着注视她。时而轻拍小女孩的后背,时而用手指着土地,嘴上喃喃说着话语。
时光就这样被定格了。旭日的阳光映在两张喜悦的脸庞上,那光影使他们的面庞如石膏一样边缘柔和,皮肤光滑。那金红色的脸庞从此镶嵌在我的脑海里。菜园里的蔬菜叶子在晨风中摆动,在召唤阳光的滋润。又是一串笑声,把我的嘴角也轻轻地挑起,此刻的.我不再注视他们,因为那美好早已成为我跑步之程的终点。
我跑过小菜园,跑入小学区的操场,我抬起头仰望天空,天空不知何时变得澄澈透明,一种滋润到要溢出的蓝色让我无比感动。这一方湛蓝,是刚才的笑脸留给我的吗?留给我这个无名而匆匆的路人吗?我一步步迈开脚步。我想我是个容易满足的人,他们的笑容让我觉得无比幸福。
若是我也能如小女孩一般,忘我在自己的土壤里播种梦想,守候她成熟;若是我也能如天空一般,在苍白后回归原本的清澈美好,那是否我也能成为别人途中最动人的风景?猛然间明白了“风景”的含义,是瞬间幻化为永恒的美好,我跑到了终点。感谢晨跑,感谢那无比美好的沿途的风景。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换一种眼光,山之雄姿,或连绵起伏,或丛峦叠嶂、或秀美挺拔、或险峻雄奇……。静止的山峦尚且能“如此多娇”,那么,面对纷繁复杂、瞬息万变的世界,我们更需要“换一种眼光”,换一种思维方式,让心灵澄澈、内心祥和。
有人做过一个实验,把蜜蜂放进一个玻璃瓶中,放在阳光下,蜜蜂只会对着瓶子死撞,因为他们只看见了阳光在哪里,却看不见上面没有密封的瓶口,最终累倒在瓶中。
不仅动物需要转变思维,另谋活路。人也不应该局限于世俗的眼光,用另一种思维去看世界看待生活。
世人推崇霍金,不仅仅因为他是智慧的英雄,更因为他还是一位人生的斗士。
有一次,在学术报告结束之际,一位年轻的女记者面对这位已在轮椅里生活了三十余年的科学家,问道:“霍金先生,卢伽雷病已将你永远固定在轮椅上,你不认为命运让你失去太多了吗?”
这个问题显然有些突兀和尖锐,报告厅内顿时鸦雀无声,一片肃谧。
霍金的脸庞却依然充满恬静的微笑,他用还能活动的手指,艰难地叩击键盘,于是,随着合成器发出的标准伦敦音,宽大的投影屏上缓慢然而醒目地显示出如下一段文字:
我的手指还能活动,
我的大脑还能思维;
我有终生追求的.理想,
我爱和爱我的亲人和朋友;
对了,我还有一颗感恩的心……
心灵的震颤之后,掌声雷动。在座的人无不为之赞扬为之倾倒。
可能有人会为霍金坎坷的命运感到悲悯,感到同情。也不尽然,若非病痛,霍金也可能无法摆脱酒红灯绿的沉溺无法拒绝世间红尘的纠缠。也许,正是这可悲的命运让他发现了自己。我们能做的只是为之鼓掌!
换个角度看问题,世界也许会更美丽。
换个角度看问题,或许看到更多的风景
塞翁失马,焉知非福?换一个角度思考,你会发现“残月挂疏桐”也是一种美;换一个角度思考,把“悲天悯人”的抑郁情绪摒弃,去寻找快乐的生活;换一个角度选择未来,在“真理撞上鼻尖却还未找到真理”时后退一步,海阔天空!
郁郁青山,肃穆千载,那峻拔的峭壁犹如壮士的傲骨,那幽邃的山谷犹如仁者的虚怀。滚滚江河,连绵不尽,那激溅的浪花凝聚着无数智者的哲思,那不息的川流传诵着无数志士的亮节。古人,今人,乃至后人,有多少人的情多少人的魂附驻于山倾注于水,才使得那山,那水,那风景如画,如诗,如歌。
乱云飞渡的庐山,吸引着四海游客的脚步,也撩拨着游山者的眼睛。庐山,在常人眼里只是山,清秀,俊美,而又神秘。直到有一天,因“乌台诗案”而遭贬的苏子来了,既有儒家入世之心,又有佛家出世之道的苏子来了。他走进庐山,“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他在短暂的迷惘后是深沉的思索:“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苏子,因庐山而顿悟,他不仅超然于庐山之外,也超然于俗世之外。苏子因了庐山而多了几分达观,几分超脱;庐山,也因了苏子而增了理性的光辉,变得更有魅力。
自然造化的山以它的沉稳、博大和丰富的内涵,给了多少人以启迪,以激励,以力量。孔子“登泰山而小天下”,陶潜“悠然见南山”,李白则与山“相看两不厌”。他们读懂了山,同时也把自己的'思想自己的精神回报给这道“风景”,山,因了他们而闪烁着人文色彩。
“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我足。”屈子披发行吟于泽畔。屈子知道,这大自然的水是圣洁的水,惟有这清水,才可以容纳他的丹心。于是,他纵身投于汨罗江中。汨罗江水永不枯竭,屈子的爱国之心永不泯灭,他化作了汨罗江神,化作历史长河中的一朵永不消逝的浪花。汨罗江畔,屈子祠前,至今不仍然有30万民众祭奠屈原吗?“昨日你问天,今日我问河,而河不答,只悲风吹来水面,悠悠西去依然是汨罗……”屈子将这水当作了安息之所;这水,这风景,因了屈子才有了前所未有的壮观和无比深厚的文化积淀。
滚滚百川,奔涌而前,不因任何人的挽留而止,不因任何人的抽刀而断,却因了多少人的思想而积聚了丰富的底蕴。“逝者如斯夫”,是的,逝者确如斯夫,但不逝的精灵犹在——易水犹寒,乌江犹烈,苏堤、白堤仍是西湖双翼,韩山、韩水名姓不改。
“智者乐山,仁者乐水。”山与水因了智者仁者的思想而有了灵性。不管智者仁者望峰息心也好,怆然涕下也罢,总归于一个人生思考:渺小的人类,只有将生命融入这山这水这风景这自然这宇宙才能得以永生。
尼采曾说:“处世之道应是:‘不要爬到山顶去,也不要站在山脚,从半高处去看,这个世界真美好。’”
自然,山脚的风景是难以接受的,或许不费力气就能赏到,但失去了拼搏、奋斗的风景,只是失血的矫饰,显得苍白无力。而半山腰的风景的确不同,既不像山脚的平庸乏味,也不似山顶高处不胜寒般的孤独。更何况,经过一番努力才得到的风景,更让人懂得珍惜,个中风景确有滋味。
然而,正值青春的我,更愿品味山顶的风景。诚然,到达山顶需付出超常的汗水,但青春之火岂惧路途艰辛?
“小米”手机创始人雷军目前已成家喻户晓的人物。你可知他曾是金山公司创始人,早已功成名就,完全可以躺在功名簿上睡觉。可他没有,而是再度创业,仅用三年时间,就将“小米”公司打造成了中国第一,世界第三的手机巨头。
何为拼搏?这就是拼搏。王尔德说过:“我们都在阴沟里,但仍有人在仰望天空。”虽然我们现在只是一群普通的青年,但如果满怀心中的梦想,不妥协,不放弃地向高峰进发,那么即使最终仍不能使梦想之花绽放,也定能收获一段热情洋溢的人生。
是的,这就是我的'人生观:青春年少的我们,怎可安心于半山腰的风景,而不去追逐峰顶的豪迈气概。纵使有高处不胜寒的感觉,也会被一腔热血所打败。
我要坚决地对尼采这种处世哲学说“不”。看似知足常乐,享受生活,但它却不能引导一个社会、一个民族的发展,若是如此,只能够让社会变得失去活力、浑浑噩噩,止步不前。一个民族要发展,应当要有如狼似虎般勇于攀登的进取之心,才能屹立不倒。这种处世哲学只是为一个懒人提供了一个安于现状、不思进取的借口。
让我们凭借青春的勇气,勇敢地向山顶进发吧。这里的风景独好。
每一个人的成长故事中,都充满了喜怒哀乐;每一个人的成长故事,都值得我们自己去慢慢回忆。成长中的故事,既丰富多彩,又连连不断。就像一首诗,写下我的喜怒哀乐,也是一幅画,画出我生活里的多姿多彩。成长里,有苦也有乐,有欢笑也有泪水。在我这14年的成长里,有的事令我深受教育的,有的事令我伤心难过,也有许多事让我开心不已。
14年前的金秋,我呱呱落地,开始接触这个美丽多彩的世界,也拉开我成长舞台的帷幕。
伴随着父母的殷殷希望,我呀呀学语,蹒跚学步。童年里,可以为了一颗糖大哭大闹,也有为了一个布娃娃整天不说一句话,现在想起自己都忍俊不禁。
后来,慢慢地,我长高了,开始上学了,走进校园,和无数和我一样同龄的人一起学习,一起游戏。在老师的'辛勤教育下,学到了很多新的知识和技能,也开始明白了些做人的道理。
在读小学时,曾发生了一件我终生难忘的事。
记得那一年夏天,我和哥一起偷偷溜出去玩,在老家的田埂上开心地奔跑,不知怎么回事,哥哥一脚插进了田里,陷得很深,怎么拉也拉不出来,就索性自作聪明,将另一只鞋子也脱了下来,扔进了田里。回到家里,偷偷穿上另外一双,若无其事地看电视。奶奶回家后,还理直气壮地叫奶奶拿鞋子,奶奶怎么也找不到那双鞋子。奶奶找不到鞋子还把气撒在了爷爷身上,我们也不敢作声。事情过了很久,当我在一次回到老家,也许是有人看见了我和哥哥的杰作,告诉了爷爷奶奶,他们批评了我和哥哥,也将这事说给了我爸爸妈妈,爸妈也狠狠地批评了我和哥哥,我和哥哥感到很惭愧,学会了说谎,欺骗了爷爷奶奶,还让爷爷挨了骂,真想找个地洞钻下去。从这件事,我想了很多,知道了说谎是不对的,知错就要改,千万不能隐瞒,更不能让他人代过。凡事要勇敢面对,绝不能逃避现实。
进入初中后,我结识了更多的朋友,学习了更多的知识,更加充分的认识这个世界。我开始有了自己的想法,也有了更多的烦恼。我常常会因成绩下滑而苦恼,因与同学的矛盾而伤心,因自己的粗心而滑出前三而悔恨,也更加在意老师,同学对自己的评价。
今年,是留在初中的最后一年,马上面临人生第一次重大选择的我,心中有了紧张,忧虑。在教室里的每一天,都是为了中考而努力。我们挥动着笔杆,一遍又一遍的练习。下了晚自习回家,仍然在挑灯夜战。睡六七个小时后,又早早来到学校,接下来又是奋笔疾书,埋头苦读。我深深地感到,成长变累了,不那么轻松愉快了。想拒绝成长,但成长的脚步终究不会停止,只有继续前进,才能走向成熟,走向未来,书写自己的人生篇章。
世界变化不停,人潮川流不息,我,依然在成长的路上。
人生就像一次旅行,在乎的是沿途的风景以及看风景的心情。这是我最喜欢的一句广告词,人的一生是很短暂的,有的人忙碌一生,到头来却什么也没有因为他忽视了太多,从而失去了太多……
他去出差,火车拥挤。他站在车厢里,心想:两个小时路程,中途将有人陆续下车,或许可以抢个座位。
他与一位老人并肩站在窗口,不时感受到来自多方的压力。人的确太多了,有个座位就好了。
于是,他问邻座的男子:“你在哪儿下车?”他说:“下一站。”他窃喜不已,于是时刻准备着抢座位。三十分钟后,火车到站了。很多人下车,秩序忽然混乱。他刚要坐下,一位壮汉迅速抽身,一个箭步冲了过来,抢得座位。他郁闷死了,恼火地盯着他,但又无可奈何,只好继续站着。
过了一会,他在嘈杂中听见一声叹息,是那位老者发出来的。他依然凝视窗外,嘴角露出笑意。顺着他的眼光看去,是一条河,波光粼粼,河上有点点小帆。“窗外的景色很美啊”老者说。他随口说:“是呀!”老者:“那田地,那河流,那山脉,美不胜收啊!”他吃吃的笑了。老者不解的瞅着他问:“不是吗?”他连忙说:“是的,是的。”老者似乎明白了什么:笑我迂腐吧。
老者沉默片刻,忽然挺亲切的拍拍他的肩膀:“小伙子,大家都在抢座位,却没有人留心窗外的风景,真是很遗憾。这条路,就非得坐过去吗?就不能一路欣赏过去吗?”他听了,心里有点触动。老者接着说:“我年青时,为了眼前的东西,错过了很多更大更美的机会;现在,我不再关注这些,只想多看看远处的风景”他被震动了,默默地欣赏起路边的风景……
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们越来越没有时间去寻求生命中的惊奇和美丽了,他们只在乎地位,财富和权力。大多数人为了不落人后,已经花去了自己大部分时间和精力,很遗憾,他们已经没有什么闲情逸致来看路边的风景了,他们只是忙着赶赴目的地。等到他们到达目的地时,却发现最美好的东西已经被自己错过了。
有一对夫妻,他们整天忙着做生意。在他们有钱以后,仍然停不下来。毕竟,人的欲望是永无止境的。他们在海边购买了一座四面环海的别墅,并请了一个保姆为他们打理家务,但他们从来都是早出晚归,他们的保姆才像这家的主人――早上享用过早点后,就躺在天台上享受海边的风景,中午小睡一会,到了晚上吃过晚饭后,拖着小狗去沙滩漫步,而真正的主人却一刻都没有真正享受过这海边的风景,因为他们太累了,一回到家就睡觉了,他们眼里只有更多的钱,已经停不下来了……
人生的过程就像是坐火车,都是一个目的地,从一个起点到终点,但有的人埋头看书,有的人玩扑克,有的`人聊天,有的人睡觉,有的人欣赏沿途的风景,到了终点站了,但每个人的收获不同,有的人说太闷了,有的人说太辛苦了,有的人说路上的风景很美。很明显,收获最多,心情最愉快的还是沿路看风景的那些人。人生苦短,我们为什么要一生忙于名利,而错过人生路途中的美景呢?
其实现代人不必要活的那么累,为什么不留下一点时间给自己,来欣赏一下四周的风景呢?人生路上所有的东西,不因你的担忧而失去,也不因为你的期待而成真,要看自己去如何欣赏。生活虽然很平凡,但你用美丽的心情去欣赏,也能带来属于你的灿烂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