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月一日是国庆节,爸爸、妈妈和小姨、叔叔决定带我和妹妹一起去佛教四大名山之一——安徽池州的九华山去游玩。
那天,天公作美,阳光明媚,云淡风轻。窗外小鸟的叫声显得更加清脆悦耳。我们吃完了早餐,准备好了东西,出发了。
我们坐在车子上,聊着天儿,欣赏着风景。那儿卖香的人很多,男女老少,有的开店,有的摆摊,一个接着一个。我们一共买了六盒,提上车后,又向前进发了。
来到那里,我们等了一会儿,坐车子上山了。坐车子上山的滋味儿可真不好受,车子一会儿向左倾斜,一会儿向右倾斜,让人眼花缭乱。不一会儿我就晕车了。下车后,我“稀里哗啦”吐了一大堆,才好受些。
开始爬山了,那山路像蛇一样蜿蜒曲折,走起来陡峭不平,上山的人很多,下山的人更多,让人每走一步都胆战心惊。
突然,原本流动的人群不动了,原来是看到猴子了。那两只猴子活泼机灵,十分可爱:一只在津津有味的吃青苹果,一只从旁边的树丛中窜出来。一位叔叔拿出一袋饼干,吃苹果的没在意,饼干被另一只抢去了,它迫不及待地吃起来,生怕被谁抢走了。
我走着走着,走不动了,原本兴致勃勃,现在像泄了气的皮球一样,一边走一边抱怨着。最后,在爸爸妈妈的鼓励和激励之下,我终于登上了天台。
天台上别有一番景象。高大的寺庙里,金碧辉煌,内有多数佛祖,他们形态各异、栩栩如生。有的瘦骨嶙峋,有的'大腹便便,有的神态安详,有的怒气冲天,有的闭目养神,有的稳坐如钟……
不一会儿,下山了,下山可比上山轻松多了。刚开始,人头攒动,爸爸牵着我往下走;后来,只剩我们六个人了,我松开爸爸的手,一下子把他们远远地甩在身后。
我们终于走出了九华山,坐车子回家了。
春节,适合登高望远。那天正月初五,刚好是财神爷的生日。这天,风和丽日,天气晴朗,我和爸爸妈妈一起来到了杭州灵隐寺。
北高峰海拔只有300多米,其实不算杭州最高的山峰,但由于它在西湖周边的山中属于最高的山,所以故名北高峰。北高峰是杭州近郊的山峰,上有天下第一财神庙,下有著名的佛教圣地灵隐寺,故而更加有名气了。
到了山脚下,我看见北高峰的山顶上飘着朵朵白云,可以说是高耸入云,我不禁高叹:“好高的山啊!”“怎么?要打退堂鼓吗?”妈妈笑着问我。“当然不是,不到山顶非女汉子也!”“哈哈哈!”伴随着笑声,我们一家人开始向山顶进军了。
一路上爬山的人可真多,有些小路根本连走的地方都没有了,一眼望去,密密麻麻的人群在山间耸动。刚上山,我仿佛有用不完的力气,像个小猴子一样,一会儿拉着路边的铁索向上爬,一会儿又拉着妈妈的手疾步向前行,一会儿有跟路边的小花小草聊聊天,没一会儿,就觉得累了,于是一家人在半山腰停下来,稍做休息。虽然是阳光灿烂,但毕竟是冬天,山上的温度还是很低,风吹到脖子里凉飕飕的,甚是凉快啊!
就这样,我们上山一路攀登,山上树木葱郁,山路曲折盘升,站在山项登高望远,只见三面云山环绕,西湖美景,甚至钱塘江,都可以尽收眼底,让人心旷神怡、浮想联翩,真有一览杭州小啊。
山顶的'第一财神庙,香火很旺,大人们都来拜财神爷,希望新的一年身体健康,生意兴隆。我也跟着爸爸妈妈很虔诚地拜了财神,并敲响了新年的第一个钟声,钟声久久在山间回荡……
登高的乐趣,并不仅仅在于锻炼,那种上得峰顶的快乐才是真正难得的。还有最让我开心的是,一家人在一起做同一件事情,是最幸福的事情。
在二月四号的时候,我重新与久别的南山又一次相聚了。
下午四点,我开始登山。
一路上的来来往往的行人很多,南山很热闹。
立春的阳光很明媚、明亮而又很温暖。阳光照在我的身上,就仿佛照进了我的心灵。阳光替我驱赶走了冬日的寒冷,带来了春日的温暖。
山上的一切都没有变,除了来登山的人。
两旁的树木没有变,参差不齐地站在一旁,树上的树叶依旧那么绿,在绿绿的树叶中,还夹杂了一两片调皮的红色的叶子。南山上树的种类很多,好多我都认不出来,只记得有几棵树的叶子很宽大,有几棵树的叶子就好比一根细细的针。而树的数量,更是数不胜数了。不知多少棵树矗立在南山和旁边几座山峰上,使得南山格外壮观。
行走的道路没有变,我们走的是大路,路旁一些不整齐的小石子跟我们来的前几次比起来,已经有了些历史的沧桑感。这些小石子也不知道受过多少风吹雨打,但仍傲然地站立在这里。
我们看到的风景没有变,依旧是那一片树,那一条路……
我们走着走着,已经可以俯视山下来往的.汽车了,我们的步伐加快了,很快,山下的楼房也愈发变得矮小。尽管一切都好像在缩小,但我们头顶的骄阳却并不如我们所愿,依旧那么火热。好在有我们有友好的树荫和凉爽的清风,它们使我们不再流汗。
我们走到了山顶,休息了片刻就下山了。
下山的路走起来比上山的要轻松很多,我们很快就走下了南山。
我挥了挥手,告别了南山。天边最后一抹晚霞,像是南山对我的送别。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今天就是重阳节,我非常的高兴,因为可以不用补课,而去登山!
可是到了山脚,我就打起了退堂鼓。山不算高,但是好像挺陡的。以我的胆量,能不能爬上去再下来还不一定呢!我畏畏缩缩的看了一眼,连小弟都说要上了。我这个大姐,可不能这么丢面子吧?害怕是害怕,面子我可想要。怎么办呢?凉拌!我勇敢的迈开步子,像出征的.战士一样跟着大家走去,可心还砰砰跳呢。
刚刚上山,树叶和树枝就送我一件小“礼物”:疯狂的刮着我的脸,好像要告诉我别上山了,我才不会动摇呢。又走了几步,一个陡峭的斜坡向我伸出了手,表示热情,不要啊……我最怕上斜坡了,当我看到小妹小弟都上去时,我也三步并作两步,差点没用上手了,诶呀,太难过了!我几乎是蹲在地上,不敢迈开一步。大家催我,我如同热锅上的蚂蚁一般。这时候,爷爷拉了我一把,这才爬过去。
又往里走了,一路坎坎坷坷,好在没有太难过的坡啊。终于,走近了一点。可是,又是一个斜坡向我表示热烈的欢迎来啦!诶,平时我可没这么有人气吧?手脚并用,我如同一只小狗般上坡着,啊!好险呀,要不是我赶忙抓住身边的树枝,说不定就掉下去了。心中骂着:苏鑫,你这个大傻瓜,连一个小小的坡也上不去了吗?
终于上来了,可是,大家又要往下走了。啥?我这么累爬上来,这就走啦?诶!等等我呀……
我们到黄山地区游玩,怎能不去看看黄山的“四绝”呢?更何况我们还学过徐霞客的名句“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这让我对黄山的美景存满了无限幻想。
早晨6点30分,我们来到了黄山景区的入口处。除了我们,就只有偶尔走过的'路人。我们顺着指示牌上的方向,来到了售票口。我们为了能在半天内玩完重要景点,打算乘索道上下山。
一辆缆车只可以做6个人,我们正好6个人,便坐在一辆缆车上。我们在缆车上有说有笑,根本不怕在高空中前行。
缆车到站了,这次我们来到的是,观赏云海的地方。开始登山了,我们是从后面上的山,后山不是很陡,我们就边走边聊,可是山路越来越陡,一会儿上,一会儿下。终于来到了观赏云海最好的地方,我们在那里休息,拍照。那云海厚厚的一层,不比在飞机上看到的差。
看完云海,我们继续前行,我们还去看了飞来石、西海大峡谷、光明顶……越往后走,我们休息的频率就越高。最后变成了,看见椅子就坐。不知不觉我们已经走到了下山索道的入口——玉屏楼。当时在下雨,而且我走的太累了,就放弃了看迎客松的机会。
最后,我们听当地人说,我们是从后山上的,后山的路比较缓,前山的路比较陡,所以我们把力气都用在登后山的路上了,就会比较累了。
今年我九岁了,在不知不觉中我从咿呀学语的幼儿园,长成四年级的小学生。在这九年时间,在我身边发生了不少事情。但是,有一件事情让我体会到了“成长”的真正含义,它不仅是身高年龄的增长,更重要的是让自己懂得了许多事理,增长很多见识。
那是三年级的暑假,妈妈和她的同事带着我们六个男孩的庐山旅游,我的年龄是最小的`。当导游带着我们有练到三叠泉时,我们兴致勃勃的走到三叠泉瀑布旁,欣赏到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的壮景。正当我们离开三叠泉准备沿路返回时,我抬头一看,不远处有一座大约一百多米高的一座山峰,隐隐约约的有游客在爬山。好奇的我迫不及待的拉住妈妈。走到那座山脚下。我抬头一看。从山顶上垂下来一条长长的软梯,游客们身上系着保险绳,绳子的另一端固定在旁边的安全绳上。听妈妈的同事说,翻过这座山可以少走路,筋疲力尽的我一想到从三叠泉往上走要爬那么多的台阶,我感觉都要崩溃了。于是我决定翻过这座山。这时妈妈问我:“你敢爬吗?你不害怕吗?”我咬咬牙坚定的说:“不害怕。”可是当我系上保险绳时,心就控制不住得砰砰直跳。旁边一位大哥哥笑着对我说:“别怕,跟着我。”为了鼓励我,妈妈决定跟我一起爬山。我深深吸了一口气,两手紧紧抓住软梯两侧的绳索,身体尽量贴着山体,一步一步的往上爬,心里默默的数着“一、二、三……”。大约十分钟左右,我终于爬到了山顶,虽然特别累,但感觉很自豪。妈妈爬上来后腿不停的发抖,当她听说我靠自己的力量翻过了这座山,搂着我亲了又亲,一个劲的夸奖我。
那次爬山的经历,让我懂得了一个道理:只要有勇气,有信心,靠自己不断努力,就能翻过任何“一座山”,战胜任何困难。它会使我成长的更快,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