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寒假后,我孤身一人回到老家,期待着过年时的团聚。
老屋的几扇破门被冷风吹得直哆嗦,去年的对联依旧挂在门上,摇曳在风中,一幅萧条的农村画面呈现在我眼前。
爷爷总是坐在小椅子上,向远处凝视着,他的凝视耐人寻味。我顺着他凝视的方向望去,一片田野,连绵起伏的大山,中间,是一条坑洼、蜿蜒到老屋门口的泥巴路。
一天早晨,我醒来,下楼到老屋一看,爷爷已经坐在老地方,凝视着远方。他手中拿着一杆毛烟袋,时不时的吸上两口。桌子上是一个油腻腻的播放机,里头放着戏曲,唱得不死不活的样子,爷爷也没有认真地听唱。按照我的观察,爷爷除了照顾卧床不起的奶奶外,便基本都坐在门前凝视远方。
我试着去读懂他的凝视。
一天下午,我问爷爷:“您老往前看,看什么呀?”他笑了笑,说:“没有什么,人老了,不想动而已。”显然这不是我要的答案,也没有多问,便上楼去了。
天色渐暗,我与爷爷正在吃晚饭。突然,他的目光被什么东西吸引了,他拄着拐杖走到门口,凝视着远处的一户人家,原来是那户人家的儿女回来过年了,几个成年人带着小孩子下了车,那家老人在门口迎接着……这一切,都在爷爷的凝视中,直到那户人家全进屋了,门关上了,他才长叹一口气,慢慢把已经凉了的.饭菜吃完。我大概明白了一点他的想法,说:“我爸妈明个就回来了!”他点了一点头,没有说什么。
第二天一早,我又发现他在门口凝视着那条路,直到夜幕降临,爷爷的神情渐渐变得黯淡。突然,一道汽车的白光进入了他的视野,他的目光一下子亮了,他的目光追逐着、凝视着这辆车,直到这辆车缓缓停下了,灯熄了。他走到车旁,爸妈从车上下来,我看见爸爸一把抱住他的爸爸,两人潸然泪下。是啊!一年一次的团圆,本该如此。
在过年期间,爷爷不再凝视远方,但是春节的后几天,爷爷又开始凝视了……
现在,我终于懂了爷爷的凝视,他一直凝视的,是那条泥巴路,那是一条儿孙们的归途。他渴望团圆。但爸妈离开后,爷爷的凝视怕是他害怕的儿孙们的离别之路了吧?
那凝视,深沉、无言,我无法忘记!
现在是二零四七年。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我现在依然保持着三十年前的模样和心智。我依然在学校学习着。但不同的是,我学习的不再是科学文化知识,而是道德素质的培养。
也许你会问为什么?为什么呢?我也在思考,也许是因为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年轻人们越来越依靠科技,却忘记了自我,丝毫不注重道德素质,一味地追求发达,甚至忘记亲情。
这天,老师布置了一道作业,题目是:认真凝视自己的母亲一分钟。
我皱了皱眉头,我都几年没见到我父母了,也没联系过他们,怎么知道他们如今身在何处?
我通过智能搜寻,一夜没合眼地寻找着我的父母。在清晨,太阳刚跨过地平线,第一缕阳光照到地面上时,我在一个郊区看到了我父母的名字。我知道,那个名叫“忆”的'郊区还保持着三十年前的科技与模样,只有“忆”那里的人还保持着最初人类的状态。
我立即通过传送门“嗖”地一声穿越到了忆。
当我经过一幢小别墅,轻轻敲了敲门。立刻,一位满头白发的老妪为我开了门,也许第一秒还是疑惑,但第二秒我已是惊讶了。虽然母亲完全不同于我上次见她,但我还是通过那颗泪痣认出了母亲,她苍老了许多。
而母亲看到我,早已饱含泪水,一把抓起我的手细细摩挲。我很想叫一声母亲,但话堵在胸口却说不出口,我看着母亲凝视着我的手,手掌边缘有一小块斑记,那是我的胎记。我也就这样凝视着母亲。
前三十秒,我还在想,这个人怎么会是我的母亲?我的母亲怎么会是这个人?多年的冷漠使我并不感动。一滴泪,滴在了我的胎记上,是母亲的泪,是温暖的,和记忆中一样的温暖。霎时,我似乎悟到了什么,时间在那瞬间变得万分漫长。我和母亲相互凝视着,我从这后三十秒中的凝视中读懂了爱与思念,读懂了母亲从不曾忘记我,懂了这些年我错过了什么。
原来我这么多年学习素质,只为换来这一分钟的凝视。我想我会回家与母亲一起生活。
我想凝视母亲到永远。我想那漫长一分钟,那世界仿佛都静止的一分钟,让我懂得爱的一分种都是凝视的功劳。
最后,我想说:无论你为了理想还是生活还是其他,都请别忽略了你至亲的人,默默爱着你的人,有时间去认真地凝视他们吧!
在他的心目中,母亲的眼神非常明亮,非常干净,他总是非常地羡慕,梦想着有一天,自己也会拥有这样一双目光。可这优雅的目光,总还是有另一面,当她盯住别人,死死凝视之时——
这一点,母亲的学生颇有体会。母亲是一位人民教师,一位班主任,往往”老班”这个职务,都有一个共同的形象,那就是严肃,任何人都惧怕她一点。那锋利如刀的目光,班上的学生都用一些极为夸张的词语形容,诸如“来自地狱的死亡凝视”之类的,可这都不算什么,他认为真正可怕的是母亲失望的目光。
七年级第一次月考,他就尝到了心酸的滋味。那一次,他没有达到预期的目标,心里极为恐慌。回到家里,一切如常,他故意逃避分数、名次这个话题,可该来的,还是会来的。晚上,母亲站在书桌前,轻轻地说道:“这次考得不怎么样呀!”他没有回答,可心却早已扭成了一团,他没法再写下去了,也没心思写下去了。他的目光向后一转,就撞见了母亲的目光。
母亲在凝视着他。他以往认为自己的目光已经足够有威力,可是,和母亲的一比,真是小巫见大巫。曾有句话说,当你凝视深渊的时候,深渊也在凝视着你。他从母亲的目光中,仿佛看到了一种失望!在他心目中,这可比黑暗可怕了千百倍不止!她的目光能使黑暗变成光明,固然也可以让原本的'光明,变得深不可测。那一刻,他不敢再对视了,他低头望着早已熄灭但仍有余温的炉火,希望能够从中获得一丝温暖。
母亲的凝视仍在持续,他还是一言不发。这时,母亲仿佛想起了什么,转身离开,脸上的那种神色依旧,待到关上房门,才是真正的鸦雀无声。
他再也不敢不好好学习了!因为他不想再尝到母亲的那种凝视中饱含的落寞的味道。不过,被人看低的日子傻瓜也不愿意过。第二次考试,他如愿以偿,终于成功打入班级前十,母亲没有再用那种目光凝视他。母亲依旧看着他,仿佛在看一件艺术品,如果说成功是温暖的太阳,那么母亲此时的目光,就是柔情似水的月亮了吧,他喜欢这样的眼神!这眼神告诉他,即使是万丈深渊,用百倍的努力,照样能填平!
晨起日落,日复一日,他忘不了母亲的凝视!往后余生,他将伴着这目光,风雨兼程,砥砺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