淑怡走到桌旁,桌上只有一张明信片,上面有很多片树叶,是画上的,好像在流动。淑怡不想让叶子再回忆起叶老师,伤心难过,就没有问。
“带你们旅游的大人呢?”陶蕾姑姑问道。“就我们三个,没有大人。”淑怡的眼睛一直看着明信片。
“啊?你们自己来的啊,没大人陪着怎么行呢?你们难道不知道吗?大约在一百年前,在这岛上的船,奇怪的'消失了,旅客也从来没回来过。”“啊?是不是沉船了?”郝祥一脸疑惑。陶蕾姑姑叹了口气说:“没有,各种高科技都探索过了,依旧一无所获。”
他们聊到晚,“不早了,我们该回去了。”子诺给郝祥使了个眼色。三人起身离开了。
回到自己的船舱,郝祥笑了:“这种传言也信啊,胆子也太小了吧。”“不,陶蕾姑姑既然这么怕为什么还要来旅游呢?”子诺严肃的说。淑怡点了点头:“我赞同,而且,叶启老师送给叶子的明信片也很奇怪,图画是动的,每当陶蕾姑姑说话的时候,图画就变成红色,桐梓哥哥说话时,图画就变成棕色,叶子说话时,图画还是绿色。我看这明信片没那么简单。”“对,陶蕾姑姑讲的事情我都没兴趣,我把注意力都集中在甜梦的眼睛上,我随着它的眼神把自己的目光转到了明信片上,我也发现了奇特。”子诺看着甜梦说。
“嘿嘿,有点意思嘿,待我调查一番。”郝祥托着下巴说。“行了吧,还没学会走就想跑啊,着什么急,我们是来旅游的,这件事,从长计议。”子诺揪着郝祥的耳朵说。“恩,我倒赞同子诺,我们就从长计议。目前,我们手中的情报太少,明天,郝祥去叶子那套套话,明天晚上,我和子诺住在那儿,从中调查。”淑怡看着月亮说。“好,就这么办。”子诺、郝祥一同说道。
三人嘀咕了老半天,也累了,便躺下来休息。把事情都拖给明天吧!
周博文连续两天都怪怪的,常常说一些奇怪的话,做一些奇怪的动作。
星期三,我们(这里指我和张昊轩、周博文)和平常一样放学回家。这天张昊轩请客,我和他一起到24小时便利店买了两包太阳糖。我们去找周博文,问他吃不吃太阳糖。结果找了半天也没找到他。
我们隐隐约约听到了周博文在我们后面说话。回头一看,发现周博文在我们自说自话。我们跑过去问他:“我们买了太阳糖,你吃不吃?”可周博文把我们当空气一样,一直一边走一边在说什么。“周博文你到底吃不吃呀?你不吃也说句话呀!”张昊轩喊。
周博文还是不说话。这时,他居然钻到空调的外机下面去看东西!空调外机下面有什么好看的,只有灰尘或蜘蛛看。等等,我看周博文好像流眼泪了,而且他也是一副要哭的.样子。我们最后问了一次,他也是不说话。
我们很生气,就不理他直接走了。我们觉得周博这是故意这样的,越想越生气。
突然,我看见周博文坐着他姐姐的摩托车回去了。
星期四,周博文更奇怪了。第六节课下课,张昊轩不知道什么原因提前回家了,而且是他妈妈来接的,手里拿着请假条。
放学了,周博居然:“死张昊轩、臭张昊轩,你给我出来。”我感到很奇怪,周博文下课都和张昊轩玩,几节下课不看见张昊轩,肯定会去座位上找他。发现座位没人也没书包就肯定会知道张昊轩已经走了。可周博文偏偏不知道。
于是,我说:“张昊轩早回家了,周博文。”
走着走着,我走过了菜市场。这附近有很多家珠宝店。周博文说:“我在珠宝店里看到了袁紫露的奶奶,她穿着花衣服。”我说:“不可能我和袁紫露同桌这么久了都不知道她奶奶长什么样。你又是怎么知道的呢?”“她奶奶认识我。”我不知道怎么回答了。
走了一会儿,周博文居然走到马路中间去。我惊呆了,周博文不要命了。不对,他是完全不要命了!他大喊着,“冲呀,我来!”就从马路中间冲了过去。
唉,周博文到底怎么了?老是神经兮兮的。真搞不懂他是怎么想的。
李爷爷是我几年前的邻居。他个子中等,身体健壮,皮肤黝黑,岁月的痕迹一在他脸上雕镂下深深的几条弯沟,始终一副令若冰霜的样子。但令我最难忘的是他那难以捉摸的双眼……初次见面,他正和别人争吵,面红耳赤,眼睛瞪得比牛眼还大,凶神恶煞。平时对孩子的一个小过失,他也要训斥到那孩子两行“热泪”止不住才肯作罢,所以我们每次都像躲“瘟神”似的躲着他。他给我最初的印象正如一个字——火。
李爷爷是街道安全管理员。每天放学时,我们都要路过他管理的街道。而他也素以“铁面无私”闻名。“天有不测风云”偏偏这块不测云落到了我的头上。那天,我过马路时不小心越过了“雷池”,落入了“包公”的火眼金睛.“你没看见这条线?这么明显还踩过去……一句接着一句的责问劈头盖脸的向我砸来,眼睛冰冷的更是让人不寒而栗。真想找个地缝钻进去,只想用一个字形容他——冰。
而那次,他使我彻底地改变了看法。那天放学时还是晴空万里,但没走几步一块黑幕就把天空遮住了。瞬时雷电交加,狂风呼啸而来。我加快了步子,可毕竟没有老天爷的速度快,没一会儿,大雨便倾盆而来。“啊!“一不小心,脚底打滑,我摔倒在地。殷红的鲜血从裤子里渗透出来,好疼啊!我泪如泉涌,整个人也被淋成了落汤鸡。透过雨的`屏障,隐约看到一个人影向我奔来。救星来了!我心里暗自庆幸。可渐渐发现,是“瘟神”!
“我送你去医院!”他的声音是那样和蔼,眼睛里满是怜惜。话未说完,他就把我抱起来,逐渐消失在滂沱大雨之中……那时,我只有一个字形容他——热。
将“火”、“冰”、“热”集于一身不是非常奇怪吗?但这就是李爷爷!时光如梭,白驹过隙。有关李爷爷的几件事就像树根牢牢地扎在我的心底。尤其在风雨交加的日子,我总是心潮起伏……
星期六到了,我们接到了大舅舅的邀请。接到邀请后,我和爸爸、妈妈便立马出了门,向大舅舅的家进发。
走在路上,突然,我发现一排白杨树,树干上有许多小黑点。走近一看,呀,好多小眼睛在看着我:有的“眼睛”直直的盯着我,好像我身上有什么好东西;有的“眼睛”笑眯眯地看着我,像在欢迎我的到来;有的发怒的看着我,好像在说:“你吵醒我睡觉了!”这些小“眼睛”到底从哪里来?是小虫子钻的?是啄木鸟捉虫子啄的?还是“嘻哈族”在白杨树上画的?
我很纳闷,就去问妈妈。妈妈也似懂非懂地告诉我:“好像是……工人为了不让白杨树的小枝条夺走营养,砍掉小枝条。这有可能是杨树的小枝条的根吧!”听了妈妈这一番话,我还是不明白。唉,只好回家上网查了!
一回到家,我立马打开电脑,打上“杨树为什么有‘小眼睛’?”一下子找出了好多好多。长篇的',短篇的,几天都难以看完。我有点开了“百度网”,查了一下。哦,原来是这样啊!
我们站在杨树下,就会发现杨树干上好像有许多眼睛再看着我们。这么多的眼睛是从哪里来的呢?原来杨树能长得这么高,这么直,是需要工人叔叔不断地剪枝的。当有小树枝从树干的侧面冒出来的时候,工人叔叔就会把它修剪掉,要不然这些小树枝会吸收树的营养,树就长不高,就不能成材了。被砍掉的小树枝的根部,就会在树干上留下一个疤痕,时间长了,疤痕也渐渐长大了,就像眼睛一样了。
哈,真是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呀!又轻而易举的学会了一个知识,还学会了一个道理,那就是:只要你在生活中多观察,多研究,就会得到一些意想不到的收获,快来试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