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汉末年,政治腐败,战乱四起,正所谓乱世出英雄,不少有名的能人名声名扬四海,诸葛亮也是其中一位千古罕见的人才,一位从山冈里走出来,逐渐成为一代名相的惊天动地的奇才。非常喜欢读三国,其中诸葛亮的传奇色彩也让我佩服不已,由衷地喜欢,也有不少受益之处。最令人叹服的就是诸葛亮的忠心。从刘备的三顾茅庐,到后来死于军营中,这一路走来,诸葛亮又何尝不是忠心耿耿,尽忠报国,肝脑涂地,可谓“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他的著作《出师表》引得无数后人的赞叹,多少忠肝义胆包含在其中,引人泪流,陆游曾称赞到:“出师一表真名世,千年难堪伯仲间?”,一颗多么赤诚的心啊!虽然今日是个和平的年代,但这种精神还是值得永垂千古。
为人处事,应有诸葛亮的宽容,宽容是人与人之间相处的润滑剂,赤壁之战时,虽然孙刘联手击败曹军,也让诸葛亮与周瑜有了一次碰撞。若不是周瑜气量小,又怎么被气死呢?周瑜的那句“诸葛村夫”,包含了怎样的怨恨?诸葛亮对于周瑜的冷嘲热讽,并没有一点怨恨,也许,周瑜的死,也令诸葛亮黯然神伤,两个都有着超世的才华,也怎么不令诸葛亮惋惜呢?危难与困难面前,该有诸葛亮的那番从容淡定以及“勇”,孙刘联盟时,周瑜故意为难诸葛亮,让他三日之内制好大量的箭,并立下军令状,这项任务在当前的可能性几乎为零!诸葛亮并没有慌张,前两天依然过着悠闲的生活,第三天早邀了鲁肃一同喝酒去借箭。他用他的“勇”让周瑜无话可说。他的“勇”决不是战场上的`勇,是一种谋士的勇。正如空城计,面临大敌,一般人早慌了,诸葛亮却从容不迫,悠然在城头弹琴,让机敏的司马懿也被骗了一回。这番拿生命为本钱的勇,天下又有谁能敌呢?做事,须有诸葛亮的耐心,诸葛亮的为安定南方,七擒孟获,这般耐心与大度,让孟获等人诚心的投降。如若是别人,恐怕抓到了要么流放要么杀了,又哪会又这种心情?七擒,这是史上除此未有的了,也许,我们的生活中,很多成功离我们不远,多做几次成功就会降临吧!诸葛亮这位惊世奇才,不仅是他的忠心义胆令我们钦佩,还有更多地方让我们学习。
在我的脑海中,有许多印象深刻的历史人物:刘邦、项羽、曹操、诸葛亮、岳飞、郑成功、戚继光……其中让我最感动的,他便是生活在三国时期的诸葛亮。
诸葛亮姓诸葛,字孔明,道号卧龙先生,人称卧龙,是三国时期著名的思想家,谋略家,军事家。他一生追随刘备,多次为刘备打仗时出谋划策,帮助刘备取荆州,得马超,破许昌……一生为蜀国立下的功绩不计其数,直到刘备死后,诸葛亮为报答刘备对自己的知遇之恩,为蜀国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但由于大将魏延的不慎,在五十九岁时去世,死前留下了一个图本和以后出事的应对措施,帮助蜀国在他死后仍然像以前那样兴旺了一阵子。
诸葛亮一生经历过许多大的战争,且计谋大部分是诸葛亮出的。比如说草船借箭:周瑜心胸狭窄,嫉妒诸葛亮的才华,想方设法的要除掉诸葛亮。这时正值秋日,在许昌整顿了一年的曹军现已精神焕发,准备驾船攻打江南。周瑜得知消息,本想全力抗曹,但是军中却缺少弓箭,周瑜便想出一计,让诸葛亮赶造十万支箭,若十日内没有完成,便军法处置。然而诸葛亮并没有抱怨,而是说只需三日便可完工。周瑜嘲笑诸葛亮说大话,于是便任由他去了。
第二天,诸葛亮把从鲁肃那里借来的二十艘快船推入水中,船上插满了草人,并下令向曹军水寨进发。这一天正好有雾,曹军的视线不好,错把草人当成了士兵。霎时间,曹军朝草船万箭齐发,都射在了草人的`身上。每条船上足足有五六千支箭,二十条船上轻而易举凑齐了十万多支箭,周瑜哑口无言,计划落空。
诸葛亮最令人感动的便是他对刘备的忠心。他为蜀国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在刘备疾病缠身的那一段时间里,诸葛亮对他的关怀可以说是无微不至。刘备死后,有才能的诸葛亮并没有称王称帝之心,而是全力帮助后主刘禅带兵打仗,管理国家大事,对待刘备的孩子就像对自己的亲生儿子那样,但是蜀国有才能的人都相继死去,诸葛亮一个人独木难支,难管朝政,最终死去。他在临死时还在关心着国家大事。
诸葛亮这个令人感动的历史人物,在历史的长河中永远熠熠生辉,永远不会被人忘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