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生活中,总会遇到烦心的事儿,但总有几个人在背后默默关注着我。
今天的我又被一大批作业冲昏了头,小山似的作业还没有被我攻克,后面又追来了一群要背诵的任务。各门学科都有艰难的任务要我完成,对于基础不好的我来讲,我感到力不从心。背上像是背了一堆石头,简直让我无法再前进一小步。哪怕松懈一会儿,也会感到沉重的压力压得我喘不过气来。
一天中最能安慰我的就是回家吃饭的那一小会儿,因为只有那一小会儿才能让我休息下。
中午,拖着疲惫的身子回到家中,脸上毫无表情,看见妈妈也没挤出一个笑容来。妈妈看到我疲惫的样子便上前问:咋了,身体不舒服?我什么也不想说,说多了,还是那一番唠叨,听得心更烦。埋头吃饭时,爸爸下班回来了,看到我的样子也没有什么好脸色。
下午放学时,我依然开心不起来,和上午的样子一模一样,半死不活。平时不怎么说话的父亲也开口问了和妈妈同样的问题。我似乎有些不耐烦了,便与爸妈大声吼了几句,饭也没吃直接去上晚自习了。
自习课上,我好好想了想,我真不该那样跟爸妈说话,妈妈对我的唠叨,爸爸问我的'那些问题,不管是哪一句都是在关心我,我竟然那样顶撞他们。
晚自习放学,照常妈妈来接我。本来想到家就给他们道歉的,最终还是没能说出口。进了屋,却看见爸爸正在厨房为我做饭,我的眼眶突然就润湿了。
这就是我的父母,一边说着我不爱听的话,数落着我的种种不好,一边又在无微不至地照顾着我,一言一行都是深情。
生活中,有一个人一直在默默地支持我,关心我,那份爱虽不及母爱的温暖,如春雨般滋润着我的心田。
他是一个平凡的父亲,虽说不是种田人,但一直在他的岗位上默默努力着。父亲平时话很少,对我很严厉,作业每天都要检查。但我知道这是对我的负责。
“天冷了,多穿点衣服!”“今天早上吃什么,我给你去买。”“冰箱里有牛奶。”“作业做得起来吗。”这样的话不止一遍地在我耳边响起,我渐渐懂得了父爱。
一天晚上,我正在做作业时听到父母在房间里争吵着什么,似乎是房子的问题,隐约中我听到这样一句话:“怕什么,大不了我卖掉房子供她上学。”我的心一颤,那是爸爸的声音,停下了手中的作业,走到爸爸妈妈房间门口,这时爸爸走了出来,那双充满忧愁的大眼睛里布满了血丝,但表情仍是那么坚毅。我竟第一次发现爸爸头上那闪着光的银发。爸爸走了出去,我的泪不禁流下来。我实在不敢相信刚才听到的.那句话是出自平时态度冷漠的父亲。
夜晚,父亲走到我的房间,见灯灭了就蹑手蹑脚地走了,而我却再一次流下了泪水。我多想对他说:“爸爸,对不起。”我曾经为了一点小事就责怪爸爸,甚至他骂我时,还曾起过报复他的念头。可如今想来,我的这些想法有多愚蠢!
父爱如山,我一定会好好珍惜这份亲情。
在我们分别的这一年多里,我总忘不了你的一言一行。我们形影不离六年,你的每一个微笑都如细雨打在湖面,激起我心中一个又一个涟漪。你的每一个帮助都如同春雨滋润我的心田。我忘不了你。忘不了你那瘦小的身影。
小学六年我们如影随行,同一年级,同一班,同一组,同一桌,这是我们的缘份。你还记得那次吗?这是我永远忘不了的。
我发高烧了,一个星期都没来,老师似乎忘却了我,一如既往地讲课,时间飞逝,一个星期过去我的`课程落下了不少,“怎么办!下个星期期中考试!”我心急如焚。“别怕,我帮你补!”一阵清脆的声音传入我的耳中,我转过头,是你。
你甜美地笑着,两个浅浅的洒窝,更增添了你笑的迷人。一双大大的眼睛,水汪汪的闪亮动人,透放出一种温暖的目光包围着我。“嗯。”我点了点头。
每天晚上你都和我一起走去我家,直到深夜,你再独自回家。你那娇小的身影在夜幕里显得格外娇小,你总是回头对我说:“回家吧,我一个人不怕黑!”说完便飞奔而去。每次我总是看到你娇小的身影一点一点直到完全被黑夜吞噬进去才回家。我走着走着,不如为何,眼泪像掉了线的珠子流了下来。一颗不小心流到嘴里,竟然是甜的。
事情过去一年多了,不知你可否记得,你可否还记得我这个好姐妹:你可否想我了。我只想告诉你,你在我的心里已深深地烙下了一个印痕,我永远忘不了。
一言一行总关情……
寒冬之夜,新月高悬,既没有若柳絮一般因风而起的飘飘小雪,也没有一颗又一颗零星闪耀夜空。夜是那样的静,只是偶尔传出轻轻的琴声。
客厅里,母亲望着我,一脸严肃,一言不发。她那紧锁的眉,深邃的眼,紧闭的.嘴都预示着大事不妙。此时,除了一种狮子般的盛气凌人,我什么都感觉不到。我站起来,想去问问她到底怎么了。不想,她拿起的是数学考卷,然后平静地说了一句:“怎么回事?”我的心咯噔了一下,加上窗外那毫无声息的静,我竟像是被控制住了一样,一句话都说不出来。
“你到底是怎么回事?”母亲加大了音量。
说实话,什么都没有发生,只不过上了初中,我不能再把粗心当借口了。此时无声胜有声。母亲坐着,我站着。但我不敢俯视她,因为此时的我是一个失败者。
“你倒是说话呀!是哑巴吗?”母亲真的生气了。我也忍不住了,豆大的眼泪夺眶而出,慢慢浸湿了衣领。下一刻,我快步躲进了房间,不停地哭,不停地哭,慢慢地,泪水又浸湿了枕头。我哭不出来了。
隐隐感到母亲正悄无声息地端了一杯枣茶走进房间,我闻到了枣和菊花的清香。“快喝了吧,小心烫。第一次煮,不知道好不好喝?”我接过母亲手中的那杯枣茶,小心翼翼地尝了一口,酸酸的,虽然没有自己熬的那么好喝,但却有一种特别的味道——母亲的味道。
喝完了,我缓缓地躺下。母亲关了灯,躺在一旁,慢慢吐出了一字一句,慢慢地吐出她的心声。我也不知道我是否听进去了。总之我就这么在母亲温柔的声音中睡着了。
或许这就是亲情吧。它的味道,恰似一杯温枣茶的味道,清香四溢,弥久不散。
母亲,您说我是您心中的光芒。
我说,您是我永远的温暖港湾。
一杯枣茶,一份母爱……
天空中的乌云像磁化了一样,都从四面八方迅速聚拢,狂风像发怒的狮子狂扫着大地。街上静静的,偶尔听到狂风中夹带着猫声,她背着那个一贯背开的麻袋,眼睛努力得搜寻着什么,终于在一条小巷中发现了他,他也看见了她,脸上带着那几分尴尬的笑容对她说:“看!今天我……”未等他说完,她用手甩开他手中的东西,大吼:“你为什么不听我说好好待在家中,你身体不好,是不是等到你害了病,让我更担心?”
她说着,泪水也在她眼角边打着转,他一脸的懊恼写在脸上,风放肆的吹打着他们。他上前把她的泪水拭去,一手挽着她的手,一手搂着她的肩膀转身走向回家的路。
风吹着她甩开他手上的那罐子直响,在狂风中奏起和美的音律。她也搂住了他,发现他变得单薄,泪水又一次忍不住落下,她把他搂得更紧。远看,他们成了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
几天后,他发现身子好多了,求她让他也一起出去工作,经过几次哀求,她执拗不过,最终应为也想到天气不错,亦该出去走走也就点头了。
他决定在她面前好好表现,以证明自己好多了。他像刚出巢的小鸟,欢快地走着跑着,看到那些破烂总抢在她面前捡。她脸上浮现着一种被宠爱的感觉,她笑了,他也笑了。
正午,她买了一碗酿皮,找到阴凉的地方与他一起坐下吃起了。她吃了几口停下来,说:“这几天我肠胃不好,不能吃那么多,你吃了吧!”他也停下来,揣着肚子说:“今天早上吃多了,还未消化好,吃不了那么多,你吃吧!”他们推让着,最后竟然笑了起来,他喂她吃,她也喂他一口,最后一碗酿皮被幸福地吃光了。路人对他们的笑声无解,只投来莫名其妙的眼光,而那笑声却贯穿着他们的一言一行。
他们继续工作,阳光渗透他们前方的路……
也许我们还不很明白亲情有多么珍贵,也许我们会认为父母所做的一切都是理所当然。也许仅有我们因遭遇挫折而忧伤苦闷的时候,才可能真真切切地明白父母的良苦用心,感受父母无私的爱。
那是初秋的一个的傍晚,太阳刚刚落下,暑气尚未消尽。我孤零零地走在马路上,漫无目的。考卷上那鲜红的数字清晰地刻在脑海中,无法忘却。我像机器人似的木木地走着,一级级地走上台阶。打开家门,妈妈迎了上来。她微笑地说:“儿子,回来了,累了吧?赶紧把包给妈妈。妈妈做了好多你爱吃的`菜,赶紧来尝尝。”说着说着,递来一杯冰凉的水。我却丝毫没有理会妈妈,只是慢慢地走进自我的房间,关上门,放好书包,躺在床上,呆呆地望着天花板。妈妈轻轻地打开门,坐在我的床边:“儿子今日怎样了,不高兴?说出来,妈妈也许能帮忙你。”妈妈在一旁安慰我,她这时安慰的话在我听来说,就像蚊子在耳边嗡嗡地叫。我越听越烦,最终我对妈妈大声怒吼:“烦死了,不要讲了!”妈妈听了,愣了愣,摇了摇头,出去了。
我躺在床上想了想,觉得有些不对。我慢慢地打开房门,向外探了探头,没有看见妈妈,我关上门,又躺在床上。天渐渐地已经漆黑,八点半了,肚子也开始大唱空城计了。妈妈推开门,我把头朝向另一边,妈妈语重心长地说:“儿子,虽然我不明白你今日发生什么事情,可是我只期望你好,期望你开心。”说完,妈妈默默地走了出去。我含着泪转过头,看到一碗小山似的饭,上头还有我爱吃的东西,泪水再也止不住了,喷涌而出。
我最终明白了,在我们的生活中,父母的一言一行总是为了我们,为了我们好上加好。这真是:一言一行总关情,百般关爱百般情!
生活中一言一行都带着一个字——情。而这又包括亲情、师生情、友情。或许它隐藏在父亲的一句话中;或许它隐藏在朋友的一句鼓励中;或许它隐藏在老师的教导中。
“亲情”
记得原来我上小学六年级的时候,总有这样一个习惯,那就是写不完作业就不睡觉,即使到了十二点钟也不放弃。事情是这样的:因为那时正上小学六年级,老师为了让我们能在升学考试考个好成绩,于是每天都给我们布置很多作业。那时的我很害怕老师,所以我不写完作业就不睡觉。妈妈感到十分担心。
有一次,我一如既往的写着作业。写到一半时,妈妈突然来了,她说:“这都十一点钟了,怎么还不睡觉?”我说:“作业还有很多,我估计得写到十二点。”妈妈说:“快点写,写完赶紧睡觉。你又不是不知道,晚上长时间写作业写到这么晚很容易近视的,戴眼镜又不是什么好事。”
妈妈的一言一行中,我感受到了她对我的关心。
“师生情”
在上学期间,有许多考试。但令我印象深刻的是第三次月考。因为那次月考我考了年级37名,那是我考的.最高的一次。我永远也忘不了我考的那么高的原因,因为老师的一句话。
期中考试后,老师把我叫过去。他给我指出了试卷上的错误,同时也批评了我的粗心大意。老师给我说了这样一句话,这一次的失败,并不代表下一次你一定会失败。一时的成功并不代表永远的成功。只要你努力就会有成功的希望,我相信每个人都有这样的潜力。
听了老师的这番话,我有了信心并且在第三次月考中取得了优异的成绩。我感受到了老师对我的关心。
生活中的“情”都体现在这一言一行之中。
阳光穿过四方形的院子,倾泻在水泥地上,暖暖的,像曾祖母粗糙干裂的手,轻轻摩挲在我的脸上。
那年秋天,我们赶到这块斜倚在山中的小村落。曾祖母正在院子里眯缝着眼睛晒太阳,因为方言障碍,我只能憋着一肚子话躲在屋檐下远远窥探她的样貌。
曾祖母的样貌在我童年的记忆里已完全消失了。我仔细打量着这位慈祥的老人——藏青色的圆毡帽底下钻出几根憔悴的青丝,脸颊上是一圈圈涟漪般的皱纹和老人斑,干瘪的双手就是脆弱的.骨头蒙了一张皮。九十高龄,风烛残年!就在此时,她瞥见了我,我与她对视着。她目光中流露出无法抗拒的慈爱,嘴角微微扬起,那是祖孙间心性相通的感情。她颤颤巍巍地要挣扎着站起来,蜷曲的手指奋力抓住椅子的扶手,仿佛用尽浑身力气。
我冲了过去,赶紧将她扶住,重新搀回座位,安安静静坐在她的脚边。她的眼角泛起了笑意,拉住我的手,点点头。
她的嘴唇忽然动了一动,一股犹如青丝的话飘了出来。我真不懂她说了什么,只得不知所措地拼命点头。我多期望此刻我能听懂老人的话语啊,哪怕是一句也好!她似乎有些失望,然而又慢慢伸出手来,在我脸上轻轻摩挲起来。瞬间,阳光般的温暖弥漫了我的全身。我们没有再说话,但彼此都懂,冥冥之中,是一种爱的默契让我们相互理解了。
冬日的阳光总是短暂,身上的暖意渐渐褪去,我伫立在荒凉的院子中央。出殡的队伍中,我头戴蓝色的包巾——曾祖母走了。秋天的那次探望竟成了永别。
我没有哭,因为我明白,曾祖母在天上看着,她必须期望我们都平安幸福地生活下去。一言一行总关情,这爱,也许真的能够伴随我一生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