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哎,你们听说了没,孔乙己被丁举人打折了腿,真是自作孽不可活。”
“他可真惨呢,哈哈!瞧,说曹操曹操就到。”
那些衣冠禽兽一摇一晃地走出酒店,跟着孔乙己,恶心恶气地吼:“嘿,老窝囊,爬过来!”
孔乙己双腿已废,用枯瘦无力的手支撑身体,缓缓爬行。他肮脏的辫子中隐约能看到虱子,指甲里藏满泥垢,黑乎乎的脸像被刀子削过,眼中透出迷惘的光。
他没有爬过去,只是继续匍匐,对周围的人们充耳不闻,充眼不见,装作一副憨样,苦笑时便露出两排黄牙……
近些天,孔乙己总被人们侮辱,轻者以偷窃致残废之事耻笑他,他也无力辩解,只是反复地摇头;重者大步流星地到他跟前,拿脚踹他,仿若他就是这尘世最卑微的那个人。
他见多了令人作呕的畜牲,过够了无人问津的生活。恍然觉悟时,终无法转头。
“呵,岂不悲矣?”他沙哑地嘶吼着,“悲兮,悲兮!”未待功成名就,肉体已残;未享荣华富贵,性命难保;未能威风一时,声名已毁。
他是无家可归的`老废物,自己在渺无人烟的地方餐风饮露。他心中自然有对这世道的怨恨,但怨人不如怨己,他理应落得如此下场。老树在垂暮之年挣扎,渴望能在夕阳中安享余生。却逃不过自然界规律,求之不得,怀恨离世。正如孔乙己,只能做这个世道的牺牲品……
一天晌午过后,有人在茅屋后发现了孔乙己的尸体——眼睛空洞,嘴却张开,似在哀声呻吟,脸部的骨头凸现出来。身体处的皮肉已无,只有成百上千条蛆虫蠕动,苍蝇在尸体上落脚,止不住地轰鸣,恶臭味便逐渐散发……
那天,酒店里的伙计没有见过孔乙己,第二天,他也没见到孔乙己,第三天,他没有发现孔乙己的踪迹。
孔乙己不会再来了。
孔乙已喝完酒后,在众人的嘲笑声中,默默的用那一双瘦弱的像树枝似的手,托着桌子,慢慢地挪动,走出了戚享酒店。
他一脸茫然,望了望四周,不知该何去何从,他漫无方向地走着。在半路上来了一群孩子。一边嬉笑着一边嘴里叫喊着“偷书贼”,孔乙己鼻子一酸,涨红了脸,拖着老腿,使劲的向前移去。老泪禁不住从他那目光浑浊的双眼里溢了出来。孔乙己满是羞愧,他不抬头只是嘴里不停地嘟囔着“非贼也非贼也”,他逃脱了这群小孩,现在的他无家可归,流落街头。他艰难的走着。他那乱蓬蓬的胡子已满了灰尘,破旧的夹袄又裂开几道口子。冷风直往里钻。他多么想喝一碗热酒吃一顿饱饭呀。
天黑了,秋风夹杂着细雨,无情地拍打在孔乙己的身上,他抬头望了望天,喊到难道老天也要跟我作对吗?他低着头又无奈的走着又冷又饿的他,向前走去嗯他用那疲惫的身体终于挪到了一个黑的小破屋前,他又冷又饿,只好用手紧紧的`抱住身体,靠着一个墙角睡着了。他进入了梦乡,梦里,他的腿好了,自己还穿上了雪白的长衫服。头发也梳得整齐了,整个人显得更有活力了,还考上了举人。梦中他笑的是那么开心。他来到咸亨酒店,掌柜便立马迎接还不忘问一句,孔大人你真的中举了?,孔乙己用手一挥,说那当然了,酒店所有的人都朝他媚笑着。店内外充满了快活的空气。梦中,他笑的是那么开心。
寒风还在刮着,雨还在下着,他那树枝般的身体已经僵硬,脸上还带着笑意。显的很安祥。
话说孔乙己喝了最后一碗酒后,他付了酒钱,然后用双手支撑走出酒店。他走在酒镇那空荡荡的街道上,街道上只看见几个人跑着,像是回家的样子,可孔乙己已经没地方可去了。孔乙己走着走着来到了鲁镇的河埠头,他望着那绿色的河水,看看天空,突然想出一个主意——走,离开鲁镇去别的地方,这时他手上还有一些钱,够过河的了。之间孔乙己上了船,把钱给了船夫,船夫问:“去什么地方?”“随便。”孔乙己说到。船夫点点头说:“坐好了。”
船缓缓的划向了河中心,离鲁镇是越来越远了,鲁镇的影子渐渐的消逝了,这时的孔乙己想:离开了鲁镇这个人人都嘲笑,讽刺他的地方,以后不论到了什么地方都要重新做人。不能在像以前一样:想当富人,又当不成,穷人的日子又不想过。当孔乙己沉浸在他人生下半辈子的憧憬中时,船以靠了岸。这时孔乙己以上了岸。
突然眼前一片桃花林,两岸几百步以内,花树繁茂,芳香而美丽,花瓣纷纷飘落。树林尽头,便是一座山,山上有个小洞,里面好像有亮光。他便用那双伤痕累累的手进了那个山洞,开始山洞很狭窄,刚够一个人通过。又走了几十步,眼前忽然开阔明朗起来。土地平坦宽广,房屋整齐,有肥沃的田地,美丽的.池塘,以及桑树竹林等。走在那天间小路上,交错相通,村里鸡鸣狗吠的声音,相互都能清楚听见。里面走路的和种地的男男女女,装束全都和外边的人不一样。
不管是老年人还是小孩都高高兴兴的。他们见了孔乙己,非常惊讶,问他是从哪里来的。孔乙己详细的回答了他们。村里得人上上下下打量了孔乙己的穿着,觉得有一种不同的感,就问孔乙己外面的世界是什么样的。孔乙己告诉他们,现在外面很乱,恳求这里的人能够收留他。以后孔乙己在桃花源过着非常快乐的生活。那里的人对他非常好,他也非常努力的干活,过着平凡的生活。取妻生子。从此以后鲁镇的人再也没有见过孔乙己。
中秋过后,秋风凌冽地吹着,刺骨的风不住的往我的破夹袄里钻。我把头往夹袄里缩了缩,正想着,如何才能熬过这寒冷刺骨的下午呢?一抬头,看到不远处的咸亨酒店,回想起以前在里面喝酒的情景,不由得眼前一亮。我把手伸向口袋,摸出了仅有的四文大钱。一步一步用手撑着身体,像酒店爬去。
爬到酒店,我已累得气喘吁吁,瘫坐在门槛前。我把薄包垫在身下,把两条已经没有知觉的腿盘了起来,然后用沙哑的声音说到:“温一碗酒”。过了一会儿。店小二才走了出来,吃惊的.望着我,我又说温一碗酒。这时候掌柜也伸出头来。一面说:“孔乙己,你还欠十九个钱呢。”这时我才想起欠钱的事。可是我现在也没有能力还了。也只能颓唐的答道:“这……下回还清吧。这一次是现钱。酒要好一点。”可是掌柜仍然同平常一样。带着嘲笑的语气对我说:“孔乙己你又偷东西啦。”我面如死灰,颤抖着说道:“不要取笑。”而掌柜还不放过我。“取笑!要是不偷怎么会断腿。”这时门口已经聚集了几个人,我的脸变得胀红,嘴唇也在发抖,我把手指抬起颤抖着,心急如焚,想要辩解一下,可又不知如何辩解,毕竟这是事实。但是碍于面子也只能恳求掌柜说:“跌跌,跌断的。”掌柜也没再说什么。酒温好了,我从破夹袄中摸出了仅剩的四文大钱,用粘满泥巴的手递给了店小二,然后在人们的笑声中喝完了酒,一步一步的爬走了……
缓慢地用双手蹭着,挪动着,几个酒客边看边说:“偷东西的贼哟,大家来看哟!”孔乙己落寞地低下了头,想快点离开这个地方。于是,他双手加快了速度往前挪,嘴里喃喃地说:“非贼也,非贼也……”
秋风簌簌,卷起来石板路上的落叶,孔乙己的花白的胡子和头发在秋风中也变得凌乱了。街上十分寂静,偶尔有一两个行人从孔乙己身边匆匆走过,瞧都没瞧他一眼……
“唉!”孔乙己挪到一个小石桥旁坐在石板上,他深深地叹了口气,这儿没有酒客,没有嘲笑,有的只是孤零零的杂草在秋风中摇晃着,摇晃着。
……
渐渐地,天色暗了下来,深秋的今晚真是凉了,孔乙己又冷又饿,他多么希望能有个地方挡挡秋寒,能有碗热茶润润干渴的喉咙。他继续在地上挪着、挪着,来到了一个陌生的村子。村子里家家关门闭户,在秋天的夜晚显得死气沉沉。孔乙己花白的胡子和乱发上沾满了草屑,破旧地夹袄因为长期在地上拖拉已经破烂不堪。偶尔,灰暗的木门会探出一个头来,但还没等孔乙己颤动那干裂的嘴唇,“嘭”地一声,木门关上了。孔乙己绝望了。
孔乙己已经一整天没吃过一点东西了,他在也没有力气挪动他的'身体了,他蜷缩着,恍惚中,他听见了一个声音:
“孔老爷,快起来,您中状元了!”
孔乙己满脸疑惑,睁开双眼,见平时取笑他的咸享酒店的一帮酒客都低头向他露出谄媚的笑容。孔乙己换上官服来到了咸享酒店,掌柜弯着腰,讨好的笑着在门口迎候着,嘴里连连说:“孔老爷万福,小人在此贺喜老爷!”
孔乙己哈哈笑了,踱进雅间里……店内外充满了快活的空气。
深秋的风有些肃杀,秋叶在风中飘零。在一个小村的石板桥头,一个有着花白胡子和乱蓬蓬头发的老人,蜷缩着,身体已僵硬。
……
我终究没有见他,他真的死了吗?
时间的推移,这个疑问也已在心中渐渐淡忘。直到那一天……
我已30多岁,穿着长衫,再次来到咸亨酒店,变成了我点酒喝,要了一晚茴香豆,偶然想起二十多年前的孔先生教我识字。突然,包间内的.我听到外面一阵喧闹,我便出去看了看,原来是他。拄着拐,长衫似乎换了新的,正往包间徐徐走来。我走向他,笑道“问乎者谁?孔乙己者也。”他见我模仿他几十年前的话语,大笑起来。许久不见,他去了哪里?
原来,那天喝过一碗酒后,本想就此了结自己,但一个小孩对他说:“生在乱世,何不及时行乐?人人都有一技之长,终会拨开乌云见光日的”,他坚强的活了下来,努力做苦工挣钱,盘下一家抄书门面,自己做了掌柜的。
“那你怎么一直没来喝酒呢?”我问。
“只想努力些,做出成就再来。”他答。
掌柜说:“孔乙己,还欠我19文钱呢,哈哈。”孔乙己已没有往日的尴尬,只掏出钱袋像一位阔家老爷。
天还是变冷了,那凛冽的寒风直直的刺向街道上的行人,不过,也没有几个人了。孔乙己从咸亨酒店出来之后,仍然手脚并用向前爬着,他的脸是肿的.,手和脚也冻得发紫,本来就不怎么灵便的手脚现在越发的不好掌控。他的眼神里充满了迷茫,“接下来该去哪里?我已在咸亨酒店受尽了耻辱,那个地方,我是呆不下去了。”他叹着气,慢慢地向前移动着。自从遭遇了丁举人的暴打事件之后孔乙己比之前还要窘迫,连做人的尊严都丢掉了。他现在只想找一个安静的地方好好地躲着,不受人的嘲笑,也不敢再去干所谓的“窃书”了。肢体的劳累,身心的痛苦,迫使他蜷缩到一个破烂的角落,周围是臭气熏天的垃圾堆,苍蝇漫天飞舞,没事时就会在那堆垃圾中搜寻着有没有什么有价值的东西,然后双手抖颤着将他们迅速拢到自己跟前,东张西望了好一会儿,才放心的合上了双眼。
只不过那天晚上,雪下了一夜,孔乙己安静的睡过去了,再就没有醒来。
过了好几天之后,才有一个小伙计发现了孔乙己冻僵的身体,多亏他是个好心人,把孔乙己拉去埋了。
孔乙己吃罢酒,吃力地用双手撑着,一个踉跄,跌在街头,一看,手指甲塞得满是泥,头顶正好一片绿荫护着。孔乙己便歇在那里,一坐不起了。孔乙己吃完酒,浑身仍是冰凉冰凉的。忽而眼前慢慢一阵漆黑。如此昏沉了许久。一觉醒来,天已大亮。此时阳光明媚,斜阳不偏不倚地直射到孔乙己头顶上。大吉之兆!前方一个取笑过他的酒客,飞奔着朝他这边来。孔乙己猛然想起偷过的那一户商贩,店员正是那酒客,莫不是来告发他的.?孔乙己刚想跑,却发现手已经麻木了,况且他那里跑得过那酒客?没想到那酒客两三步冲到他面前,慌忙恭恭敬敬地握拳报喜:“孔老爷!孔老爷!恭喜高中了!孔老爷······”说罢伸手要银子。“我那里有甚么银子!”孔乙己不屑,随即沉思一阵,忽然,一跃而起,狂呼道:“中矣!中矣!吾尚有才!啊哈!”完全不顾折断了的腿。落下时,猛摔得趴在地上,骨头“啪”地又断了一根。抬头看时,面前已然聚了一大群人,连声祝贺,竟不知在说些什么。
一会儿,官吏驾着马车来,邀孔老爷上车,又给他梳洗,更衣,备了一桌丰盛的山珍海味,还请大夫来给他治腿。孔乙己心头一喜,便昏了过去,众人来看时,孔乙己不省人事,再也睁不过来眼。孔乙己昏厥,顿时身上又是一阵冰冷。
红日初升时,商铺纷纷开了张,挂起招牌,经营起生意。有人路过街头时,才发现冻死的孔乙己,僵死在那里,嘴角边却挂着笑。
至此以后,我们就再未见过孔乙己。掌柜却愁闷了:“孔乙己还欠着十九个钱呢!”边埋怨,便料理杂务。
“孔乙己欠十九钱”又过了两个月,粉板上仍然清晰地记录着。
掌柜算着账,我裹着棉袄呆呆地望着门外。门外雪花飞舞、寒风呼啸,偶尔有一两片雪花飘入屋内,化成了水。
“咳,咳!”这时有两位短衣顾客跺了跺脚上的雪,径直来到柜台。他们头戴棉帽,两个帽耳系在一起,用脖子上的长毛巾蘸了蘸额头的.汗珠。我一眼认出这是老顾客老陈和老王,他们靠在柜台上说:“温两碗酒。”顺手将八文钱递给我。我把酒端给了他们。过了一会儿,我问:“老哥,你们最近有没有看见孔乙己?他这么长时间不来,都闷死了。”
老王说:“不知道,管他呢?”接着他喝了一口酒。
“孔乙己一定死了,你看他那样,既不会营生,又不劳动,不死才怪呢。”老陈不屑地说。
又过了一会儿,老王说:“前一段时间,我拉车时看见他在路边一扭一扭地用手走呢,逗死了。哈哈!”
“那他还穿长衫吗?”老陈问。
“早脱了吧?腿折了还怎么穿?”我调侃了一句。
“也对。哈哈……”他们喝完酒,说笑着走了。
日复一日,没有孔乙己的咸亨酒店少了点趣味。突然,一个邻居跑进来,喊道:“孔乙己死在镇口了!”
“呼啦!”一下子,无论长衫族,还是短衣帮,都涌出店门来到镇口。人群围了好几圈。我挤到里面一看,孔乙己衣衫褴褛,瘦得皮包骨头,双手裹了一层厚厚的泥土。
“咦,这个给我豆吃的老头儿怎么死了?”一个孩子问。
“嘿嘿!挺惨!他还瞧不上咱苦力人。该!”老王骂道。
丁举人也在其中,他指着孔乙己骂:“让你偷,现在看你怎么偷!”
我瞄了一眼,转身走了,心想:完了,没人让我再开心了。
回到酒店,掌柜嘟喃着:“这辈子也别想把钱再要回来了。”然后,掌柜无奈地拭去了“孔乙己欠十九钱”。
直到第三年,人间蒸发的孔乙己又出现了。我至今记得那个一袭长衫,手执一把纸扇,意气风发地走进酒店喝酒的样子,虽已发迹,但他仍然保留了站着喝酒的习惯,唯一不同的是,昔日那些人,如今个个对他点头哈腰的`。也不知发生了什么,他竟有如此大的变化,听掌柜说,他这几年竟放弃了自己的书生气,改掉了好逸恶劳的毛病,做了生意,也赚了不少。孔乙己还是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孔老爷。
“孔老爷又来喝酒啊!”孔老爷在在众人的问候中走进店里,一路满面春风。只对那些个短衣帮不理不睬,“哟,孔老爷来了,来,快落座。”“坐什么坐,我又不是那群穿长衫的,整天一副老爷作派。”“是,是,您说的是。小二,快,温酒,您悠着喝,钱下次再给罢。”孔老爷点点头。又进来一个短衣帮的,掌柜变了脸色“哟,这不王秀才吗,怎么,又‘捡’了东西?换了钱?”“掌柜,你就别取笑我了。温一碗酒罢。”“钱,先给钱,没钱免谈。”“咳,今天先记着吧,改日再还。”掌柜一脸不屑地扔给他一碗酒,“诺,这天气,不用温了。”那人拿了酒,一口饮下,走了,孔老爷从后面叫下了他,替他还了酒钱,两人一见如故。
这人自姓王,单名一个秀字,两人倒真是一见如故,孔老爷每日与他一同出游。王秀见孔老爷有钱,想方设法地与他加深“友谊”,孔老爷虽说读过几年书,但却不如王秀这般奸诈,几月之后,将管家一职封于王秀。
王秀得了好处,得寸进尺,明里将孔老爷的家中事务打理得有条不紊,暗里却悄悄将他的钱转移了,这就是所谓“明修栈道暗渡陈仓”,没过多久,孔老爷这位人物又从鲁镇退场了,我四处打听,主顾们却都对这事闭口不提,惟有问及王秀时,他才跟我说上两句“孔老爷病重了,你呀,就别想他了。”我这才有些了解,却不敢确信。
直到王老爷这一称呼盛行起来时,我才明白原委,这时的鲁镇,没有了孔老爷,只有一片死气沉沉,我竟有些想念孔乙己了。
被扔出丁府,我已没力气再做挣扎,本一硬气的书生,该在自己府里享清福的,却要在这道路上,丢人现眼地苟延残喘。没力气了,吾身将去矣!不如去往那极乐世界。合眼乎,眼合矣。
也不知过了多久,我竟活了过来,却躺在一片荒郊野外,大概是丁老爷嫌碍眼,把我扔出来的`吧。我强撑着坐起来,忙拍拍那满是尘土和血渍的长衫,这烂腿,怕是要误了一个读书人啊!
四处里捡了些干草,编成个蒲包,又搓了两根草绳,穿起蒲包,勉强在肩上挂住。远远望着城门,好像美酒又浮现在了眼前,不!我要钱!我得喝碗温酒再走!用手做脚撑着地,进了城,拿头发遮住脸,蹲在距咸亨酒店极远的地方,捡了只破碗,摆在身前。
天气愈发寒冷了,呼啸的风冽冽地吹着,屋檐上已结了冰柱,街上往来的人都裹地厚厚一层,无一空隙,我狠命用手捂住长衫的破洞,趁无人注意,拾起那块黑猫嘴里掉落的馒头,啃之。白昼、黄昏、黑夜;白昼、黄昏、黑夜……
终于!终于!已回钱在手了!我激动地拖着僵硬的身躯,朝咸亨酒店“走”去。我不愿看见那些人,可,若不是他们,大概没有人会理会我了。
喝完酒,我且细细咂着嘴,回味这最后的香甜。慢慢挪出店门……
走了!再见这浊酒!再见这寒天雪地,再见这人世冷暖!
我在城外的一个小荒岭中,与世长辞。
在众人的哄笑声中,孔乙己独自一人狼狈的爬出了咸亨酒店。大街上来往的行人个个抬头挺胸,甚至没有人注意到孔乙己。伴着一天凉似一天的秋风,孔乙己的内心无比凄凉。
终于到家了,孔乙己用手爬到床前,单腿支撑,费尽九牛二虎之力才爬上了炕。他累了,想睡一觉,哪怕他再也不会醒来。终于,他进入了梦乡。在梦里,他梦到自己考上了状元,官运亨通,财源滚滚。先前嘲笑他的人都争先恐后的去巴结他。他得意的笑,哈哈大笑,又从睡梦中醒了过来,孔乙己知道自己做了个梦,他多么希望可以梦想成真啊!这让他原本颓唐不堪的心中,有了一丝光芒,他必须先生存下去,这是一切财富功名的前提。他去找工作,替人抄书,人家不用;做苦力,又不能胜任。他总是被别人无情的`拒之门外。一次次的失败,终于将他心中的希望慢慢抹杀掉。没有人同情他,他遭受的只是无尽的冷漠和无情的嘲笑。
他又躺在了床上,这次他彻底无法入眠了。他想:为什么我就考不上功名呢?如果考上了功名,这一切的一切,都将完全颠覆。为什么?为什么?他一遍一遍的问自己。
他就那样躺在床上,睁着眼睛,那眼睛中含着一丝悔意,一丝愤怒,还有一丝不甘。他死了,那样平静的死了,没有人发现他,没有人关心他,更没有人替他这个死不瞑目的人收尸。
孔乙己喝完酒,又在旁人的笑声中,慢慢走去了。半路上来了一群小孩子,嘻嘻哈哈地围着他唱:“孔乙己,穷书生,偷书不成折了腿;孔乙己,偷书贼!”孔乙己涨红了脸,青筋显现:“非贼,非贼也……窃书不算是偷,非偷也……”逃离了酒店,又碰见小孩子的嘲笑。孔乙己满是羞愧,逃脱了这群小孩,现在的他无家可归,流落街头,他想:“读书人岂有流浪街头之理。”于是艰难地爬上山,天灰蒙蒙,夹杂着细雨,孔乙己身上的'伤发疼,口中念道:“天色如吾之心也,雨,如吾之泪……吾在世上再无意义,干脆一死,一了百了,君子无眷于世也……”说着,向悬崖边挪去。突然,停下来说:“未可,未可,吾未达成心愿,死不得,死不得,吾必再度参加科举,讨个秀才功名回来。”于是又回去了。
孔乙己多天没来了。人们确信他真的死了。店里没有快活的气氛了,人们无聊地喝酒,没人提到孔乙己。掌柜翻看了旧账本,又念叨着孔乙己欠十九个钱的事:“这贼书生,死也不把钱还清,扮什么清高啊!”这时店外有对话声:“听说孔乙己中举了,这次还真捞个秀才回来,他正在回镇的路上,大班人马护送他呢!”“真的么?他不是死了么?”这下店里都开了话题,大家对孔乙己中举的事充满怀疑。掌柜撇着嘴笑道:“怎么可能,贼当上秀才,笑话……”一会儿人各自散了。
几个时辰后,远远传来敲锣打鼓声,离酒店越来越近了。大伙都出来看热闹了!
只见一大队人马走来,报录人喊道:“孔老爷中举回乡咯!”人马来到店门口停下来,一个衣冠楚楚,干干净净的人大步地向店里迈,后面有十多个随从。嘿,正是当年那个穿着又脏又破,浑浑噩噩的孔乙己,他真的中了秀才!
掌柜都吓呆了,孔乙己从袖中摸出二十个钱,掼在桌上:“看好了,没少你的,还多出一个!”掌柜不知所措:“是,是!
多谢孔大人,多谢孔老爷!
孔老爷要来点什么下酒吗?”这时,丁举人来了,一进酒店就向孔乙己跪下:“孔大人,孔老爷!
小的诸多不是,请原谅,您大的不不计小的过,我已派人给您筑了套房子,小的陪你去看看,如何?”“好吧!”孔乙己向外走去。“来人,保护孔老爷!”丁举人像只小狗跟在后头。掌柜说:“孔老爷慢走啊!……”接下来,人们不断往孔乙己家里跑,送猪、鸡蛋、鹅,金银珠宝,为了讨好孔乙己,掌柜还要求我写一本《有关茴香豆的‘茴’字怎么写》的书……
“你读过书吗?”我问,可他却爱搭不理,我耐着性子继续问,可换来的并不是热情的对话或问候,而是更加不屑的神情。
当我被孩子们围起来要茴香豆吃时,我才能在这个社会得到一点安慰,至少我在这些小孩眼里还是好人。
中秋前,我想起还欠酒店老板十九个钱,想必我再去的话,会被老板催账,也会被酒店里的长衫人们哄笑,所以我没打算去酒店喝酒,日子一天天过,我好歹也是一个读书人,竟变成这个样子,心中很是不甘,可又能怎么样呢?我的生活没有动力,又没有什么能改变这一切,只有偷,只有偷才能让我的生活稍微宽松一些。可是这样,别人会怎么看我这个读书人呢?哄笑?取笑?看不起?厌恶?会认为我还活着还是死了?反正不会有同情和安慰,我也不指望会有人安慰。
面对生活压迫,我只好去偷,顶着别人的看不起,去偷。
命运就是这样,总是让你连连受挫折。我被打折了腿,被丁举人打断了腿,我恨他,可又不恨,我接受这种惩罚,或许是我活该,可难道我还不如这点东西吗?我的命运就是这样悲惨吗?中秋过了,天气变凉了,我的衣服还是单衣,我看向酒店那边,我知道我的消息早被传得沸沸扬扬,我也知道会被人到处议论,我虽说从不在表面上表现的那么在乎,可心里却还是很不是滋味。
又过了一段时间了,我知道我的时间不长了,这样活着也真的没有意义。已经到了深秋,我不知道该去哪,自己随处飘荡,无处可归,无人顾问,去酒店吧,也许这就是最后一次去酒店,最后一次喝一碗温酒,最后一次被人家哄笑了。
“温一碗酒”,我的声音很低,我不想被人们关注到,可老板出来后第一句话却是:“你还欠我十九个钱呢!”我心里很难受,果真没有人安慰,我很颓唐的抬起头对他说下回儿还清希望不在提起其它事,“孔乙己,你又偷别人东西了吧?”,人们循声都聚拢了过来,眼神的不屑,吆,这不是孔乙己吗?人们议论着。
我把头放的`很低很低,不再做任何解释了,这一次解释也解释不清的。“不要取笑我了,”我抬头看了掌柜一眼,又立马底下头,生怕别人盯上我的眼睛,我用眼神想告诉他们听停下,没有人会领会到,也没有人会停下来。我递过了酒,在喝的时候,以往来喝酒的画面又在眼前浮现。喝完后,我又坐在蒲包上,用两手走了。
我离开酒店,望向天空,心里一直想着:我应该还是个好人吧!至少我在那些小孩的眼里还是好人。
孔乙己喝了半碗黄酒,离开了咸亨酒店,慢慢地用手在地上挪着,两眼不敢向旁边斜视。几个顽童跟着他,一边跑一边叫着。孔乙己只是低头不理。跟了一阵,顽童们也觉得无聊了,便各自散开了。寒风吹来,鲁镇的石板街显得格外寂静,只听见孔乙己身下的蒲包和石板相磨擦发出的唰唰声。偶尔有一两个行人从孔乙己身旁匆匆走过,谁也没瞧他一眼。
孔乙己漫无目的地挪着,不知不觉地出了鲁镇。通往乡下的黄土路上铺了一层厚厚的尘土。孔乙己的手有时刚落到地上,“扑”的一声,便扬起了尘土。他的眼睛被迷住了,止不住淌泪水。但他不回头,他想到乡下去,以乞讨为生。
傍晚的时候,孔乙己蹭到了一座小山岗上,朦朦胧胧望见远处有一带村庄。但他早已精疲力竭,挪不动半步了。凛冽的北风越吹越紧,光秃秃的树枝在风中摇曳,不时传来一阵阵刺耳的乌鸦的“呱呱”叫声。孔乙己浑身一颤,抬头呆呆地望着灰冷的天空,一种莫名其妙的感觉涌上心头。他向四周看看,发现不远的`山坡上有间小草房,草房的土墙歪歪斜斜,屋顶上的茅草经风一吹,横七竖八地飘落着。孔乙己挣扎过去推开虚掩着的破门,挤了进去。他想暂在这里避避风。
屋里阴暗潮湿,门一关就什么也看不见了。借着门缝透进的一丝光,挣扎把散落在地上的稻草拾掇了一下,堆放在墙角,就躺在了草堆上。做完了这些,孔乙己肚子早饿得“咕咕”叫了,连睁开眼的力气也没有了,全身像散了架,大概由于太累了吧。不久,他便昏昏沉沉地睡过去了。
也不知过了多久,孔乙己的眼前忽地金光一闪,慢慢地浮了起来,飘出了小草房,落在一座别致的小花园中。他身上已不是破烂不堪的夹袄,而是华贵的状元服。他手捋已经梳得整齐的胡须,忍不住笑了。
恍惚中,孔乙己又回到了鲁镇,又来到了咸亨酒店。他背着手,踱着步,用眼角扫了一下掌柜的。掌柜一眼就认出了孔乙己,忙小跑着出来,惶恐地弯着腰:“给大老爷请安。请大老爷赏光,请进去坐坐。”孔乙己没搭话,昂着头,双手倒背,慢慢地踱了进去,后面的随从紧跟着。
孔乙己一坐定,掌柜连忙亲自用抹布将桌子擦了又擦。一会儿烫酒,一会儿下厨,又不时给斟满酒。孔乙己伸出三个指头,向那虚空作出端酒杯的模样,嘴角露出了最后的笑容……
寒风哀号着,似乎是在为孔乙己唱挽歌。
孔乙己在旁人的说笑声中爬出了门,手疼,但不及心痛。漫天雪花纷飞,天色已晚,街上也没有行人,只有孔乙己在纷飞大雪中一点一点爬回家。
等他到了破旧的家时,手已经磨破,鲜血和着泥水淌到蒲包又流到地上,他也来不及管,只觉着头痛欲裂,心如刀绞,怕是阳寿已尽。像是突然想起了什么,孔乙己艰难的拿起身旁的笔,在宣纸上费力地写下自己的名字。死都要死了,总得留下点什么,“不要取笑,我不叫孔乙己…”他喃喃自语道,嘴角勾起一道诡异的.弧度,眼泪顺着脸颊滴落在地上,孔乙己闭上了眼,也摔在了地上。
孔乙己的确死了。
此时外面已大雪纷飞,孔乙己艰难地用手向前爬行,消失在了雪地里。好不容易爬回了家中,却见茅草屋已经被大雪压塌了。无奈,他只能露宿街头了。
在某个角落里,他裹紧了自己的衣衫,以此来求得一丝温暖。朦胧中,他想到了一生未能考中秀才的遗憾;想到了在咸亨酒店喝酒时仅有的一点畅快;想到了他曾在丁举人家窃书被吊打的痛苦。悲愤和忧伤一起涌上心,充斥着他的'内心,他想:十几年来的寒窗苦读,却没有得到该有的结果,我只是想靠这种途径来改变自己的境遇而已,难道是我错了吗?但他随即便否定了这种想法:不,我没有错,丁举人他们可以成功、可以获得万人瞩目的一切,我也可以。想着想着,他睡着了。
次日,人们在街上发现了他冻僵的尸体,随便找了一个乱葬岗草草地安葬了他。他死了,那颗追求功名之心,也可以放下了。他的梦,他的伤,都如一粒沙,淹没在历史的长河之中。
话说孔乙己酌完最后一滴酒,大叹一声,便用手走出了咸亨酒店。
“这回该不偷了吧!”“走路都费劲,怎么个偷法呢。哈哈!”孔乙己正是在这阵声音中摇摇头,用满是泥的手爬出了门槛,心里回荡着一个声音:“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也就把他人的嘲讽和风凉话堆在一旁,不予理会了。
想了一路的'“降大任”,他俨然到了一座小山腰前,倚在石上,回头一看见路边的人家都在笑着、聊着,笑的是那么开怀。而他只觉得大家在笑自己,便摆出一副不屑的模样,什么“龙困浅滩被虾戏,虎落平阳被犬欺”直在脑里打转。
他掀起裤腿,看着腿上流血流脓的烂口子,只觉得疼,愈看愈疼,索性不看。靠在石上,他仿佛望见自己中举,咸亨酒店的掌柜不断地送酒、肉来,丁举人也和下人抬着箱箱厚礼,背负卷卷书登堂拜问。
正想着,他抬手庆祝,却一个猛子斜了下去,头磕着一块大石头上,笑着含泪离开了这片土地。
孔乙己回到了他的那个极其破烂,连垃圾堆都不如的茅屋里熬过。他没有外出,因为他已经没有一丁点力气用手走了。他非常后悔当初到丁家偷书,导致现在只能靠吃些烂草来抵抗饥饿。屋外的.世界是怎样的,他一点也不知道。
这几天,外面又传来起了大事。听说丁家又不见了书,找了好久也没有捉到偷书的人。丁举人非常生气,要求家丁们在三天内必须捉到偷书贼,否则重罚。
家丁们左右为难,终于想到一个好办法。
他们来到孔乙己的屋子前,一脚把门踹开。不分青红皂白,把孔乙己捉了起来。嘴里说道:“你居然还敢来偷书。”孔乙己非常冤枉,可家丁们并没有理他,直接把他抬回了丁府。孔乙己百口莫辩,在家丁们的说服下,丁举人相信了。
孔乙己被关到了大牢,余生在牢中度过!
集市上车水马龙,来来往往的人川流不息。孔乙己倚在道边一棵大树下,呆呆地看着眼前的一切。树上的叶子一片片地飘落,他便一声声叹息。偶尔跑来几个孩子,好奇地看着孔乙己折断的腿,孔乙己便会笑笑说:“莫奇怪,跌断,跌……”孩子听懂他在说什么,便一哄而散了。
“孔乙己!我可找到你了!”街对面跑来了一个乞丐打扮的人。“孔乙己,告诉你啊,听说一会儿广东乡试的.范举人要路过我们鲁镇集市,兄弟们能大赚啦!”孔乙己笑笑便转过头去,说:“读书怎能落得乞丐一般?那种事情做不得。”“你这老头子,给你指个发财的机会你不去做,饿死你活该。”说罢,拿乞丐变走了。孔乙己只是叹气。
“范举人路过此地,闲杂人等一律闪开!”一个身材矮小的男子一边跑一边喊。身后,是八抬大轿,十多个随行的侍从,五六匹马上驮着大大小小的箱子、布匹、礼盒。那场面,恐怕在这小小的镇子上从没有人见过。正在这时,一群乞丐跑到了路中间,挥舞着手中的棍子,范举人的“大部队”不得不停了下来。“怎么了?”轿子中的范举人高声说道。“回范老爷,一群不知从那儿跑来的要饭的挡在了前面。”一个小侍从冲着轿子说道。只见轿子前的布帘被轻轻掀起,伸出一只手,手中是大大小小的铜钱,拿手一挥,足有二三十个大铜钱噼里啪啦掉了一地,乞丐们一哄而上,纷纷去抢地上的铜钱。范举人轻轻撩起旁边的小窗帘,一边看着他们抢钱的样子,以便哈哈大笑。这时,他看见街边大树下依着一个断了腿的老头,那老头也伸长了脖子去看地上的铜钱,范举人又掏出五个铜子,递给娇外的随从,示意将铜子送给那个老头。
“拿着,范举人赏你的。“孔乙己看着这五个圆圆的铜子,伸出一只布满老茧的手,接过铜钱。握着五个铜子的孔乙己嘴里还不停地嘟囔道:”读书人,不能和乞丐一样……”
秋风带走了树上最后一片叶子,范举人大轿越走越远,渐渐消失在鲁镇及集市的尽头。只有孔乙己拿着铜钱,还不停地说:“读书人的事…不能和乞丐一样…不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