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们小桔灯作文班的学生要去敬老院慰问演出。我们高高兴兴地乘车来到了敬老院,那里的爷爷奶奶见到我们就像见到了自己的亲人似的高兴极了,他们脸上笑开了花,可开心了!我们来到老人中间向他们问好,爷爷奶奶们见到我们就像见到了自己的孙子似的,一会搂搂这个,一会又摸摸那个人的头,像自己的奶奶那么亲切!
我们看到他们那么高兴,心里也非常高兴。过了一会儿,我们准备就绪,要给他们一个惊喜。我对爷爷奶奶们说:“我们是小桔灯作文班的学生,我们这次来是尽我们的一点爱心,给爷爷奶奶们带来一点快乐,和您们共度一段快乐时光,我们给您们表演一些节目。”
接着,报幕员用洪亮的声音向大家报幕,爷爷买买们高兴地热烈鼓掌,在热烈掌声中一群穿着艳丽服装的小舞蹈家走上了舞台,在舞台上欢快地跳起舞来,用她们那优美的舞姿再向老人们问候。
小小歌唱家们也不甘示弱。展开他们那嘹亮的歌喉向老人们问候,让老人们开心,高兴。老人们仿佛也回到了以前的童年时代,和我们一起唱歌,一起跳舞,可开心了。
小器乐手们更是不甘示弱,他们争先恐后,一个个都想第一个表演。二胡手用二胡那沉稳的音调仿佛在向老人们诉说着什么;吉他手一边弹吉他一边唱歌,那搞笑的动作引得老人们哈哈大笑……
敬老院之旅就在这欢声笑语和和谐中结束了。我们走的时候,老人们一直依依不舍地把我们送到大门口,我看见每个老人的眼里都有泪花,我们也依依不舍的离开了敬老院。
走进敬老院,那一双双深邃而好奇的眼睛直盯着我们看,好像我们身上有什么宝藏一样。弄得我很不好意思。来到他们的娱乐室,破旧的沙发,一台落满了灰尘的电视和几把椅子就组成了这样的娱乐室。看着那一位位老人,心里未免有些心酸。我们为他们唱了首歌,发了些吃的,便开始为他们洗脚剪指甲了。我们那一组的第一位老人是一位老奶奶,年过九十,身体却依然硬朗。我端着盆,让妈妈放满了水,又端起来,向那位老奶奶走去。她的脸上满是皱纹,嘴巴干瘪瘪的,牙齿都快掉光了。皱纹把她的眼睛挤得格外的小,白发苍苍的头上带着一个毛线帽子,手握着一根拐杖。这位老奶奶的脚还算干净,但真可谓是“三寸金莲”。
阿姨把老奶奶的鞋和袜子脱掉。那双脚,从脚趾向后的地方开始,一直到脚踝部分,可能是因为缠脚的缘故,被窝得很高。而前面又很低。脚有点黑,有一些疤。我想:在那些时代,这些疤留给老奶奶的是思念,还是痛苦?脚上的皱纹向海上波浪一样,一浪接一浪,又很不规则,形成一道道横纹。我们抬起老人的脚,轻轻放入水中。我又嘘声问道:“怎么样?水烫不烫?”可看着老奶奶疑问的眼神,好像什么都没听到。我又指着盆里的水问:“水烫不烫?”可老奶奶还是丝毫没有反应。我有点急了,站起来,附在老奶奶耳边叫到:“水烫不烫!”这回。老奶奶用不标准的地方话急切地说:“哦!不烫不烫!我耳朵有些聋。”“哦。”我点点头。“嗯。可好了。你们真好,照顾得真好,嗯,真好……”老奶奶自言自语道。我双手放入盆中,用手挽起些水,轻轻倒在老奶奶脚上。水顺着老奶奶的脚缓缓向下流。我们又为老奶奶剪了指甲。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这些在敬老院里的老人,半年不洗澡,指甲里都是土灰。指甲也厚0。3、0。4厘米。这位老奶奶指甲也算短的,有些老人的指甲长的都弯到脚趾上了。“你们真好!照顾得真周到,啊!真好!”老奶奶嘟哝道,她久违的笑了。
敬老是道德黑夜里一盏明亮的灯,点亮了夜的黑暗;敬老是沙漠中的一处甘泉,让沙漠不再干涸;敬老,是让老人不再孤单,给予老人多一点关爱。然而,敬老并不是只对于自家的老人。战国时期思想家孟子也曾说过,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然而现在有许多年轻人都因为工作把老人遗忘在了家里,他们的年纪大了,在忙碌的学习和工作中,我们也应该抽出一点时间陪陪他们。在我的身边就盛开着这样一朵美丽的敬老之花。
在我家隔壁,住着一位年近九旬的老奶奶,邻家还有一位三十来岁的阿姨。老奶奶年纪大,腿脚显得有些不方便,还时常听到她的咳嗽声。老奶奶的儿女都到外面工作了,家里只剩下她一个人,形单影只。邻家王阿姨的女儿在学校里寄宿,只有周末才回来,于是,只要王阿姨闲暇的时候就会去照顾老奶奶。这不,这几天老奶奶咳嗽得格外厉害,王阿姨闻声赶来,连忙把老奶奶送往了医院。经过检查,发现老奶奶发了高烧,需要住院打点滴。王阿姨不辞辛苦地放下手中的工作,给老奶奶交住院手续费,陪着老奶奶打点滴。在老奶奶住院的第二天,我和爸爸妈妈一起到医院看望老奶奶。听护士说,王阿姨为了老奶奶整天忙上忙下,一刻都没有休息,昨天晚上也是整夜没睡,照顾老奶奶盖被子。瞧,王阿姨正给老奶奶洗脸呢!王阿姨跟妈妈说:“老奶奶还要在这住两天,我得在这照顾老奶奶饮食起居,我的女儿就拜托你们照顾了。”说完又转身忙活了。老奶奶出院那天,我们又去了医院,只听护士们都对王阿姨啧啧称赞,这三天,王阿姨无微不至地照顾着老奶奶。出了医院,老奶奶用沙哑的声音对王阿姨说:“谢谢你,我儿女不在的这段时间,都是你在照顾我,也没喊过一次累,真是太感谢你啦!”王阿姨什么都没说,只是抿着嘴唇笑了笑,顿时,一股敬佩之情涌上我心头。
世上的老人都有一个共同的心愿,那就是让年轻的我们对他们多一些陪伴,多一些关爱。也许,我们不能像董永一样卖身葬父,也不能像张尚昀一样背母上学,但是,我们能让拳拳的孝心付诸实际行动中。一声声亲切的问候就能让老人的心瞬间充满爱,一声声亲切的问候就能让老人一天的辛苦疲乏烟消云散。孝敬并不是昂贵的饰品﹑衣服,金钱也不是用来衡量孝敬的程度,孝敬!只要我们有心就够了。
今天是10月16日,农历的九月初九。重阳节。这可是天下所有老年人的节日,正好我今天在外婆家,我可得好好表现一下,让他们高兴!
吃晚饭后,我迅速地把碗筷收好,勤奋地洗起碗来。外婆看见了我在洗碗,连忙跑过来说:“哎哟!怎么不去看电视了?放着我来洗。”我的外婆说:“外婆,不能再这么宠着我了,从今天起,我要好好地孝敬您和外公。”在客厅的外公听到了我说的话,“咯咯”的笑了起来。耶!他们笑了。
洗完碗了,我悄悄地在外公的洗脚盆里加了水,由于外公是老人,所以我特别小心,就连加水的时候也不敢马虎,当我把水温调好,让外公把脚放入水中的时候,外公的眼眶红了,但却带着笑容。看到从来不流泪的外公哭了,我的身体不知不觉的抖了一下。在一旁的外婆说:“你外孙女给你洗脚,你享福了。”
说干就干,我帮外公把脚放进水里。小心翼翼地给外公按脚,但是我发现,外公的脚十分粗糙,而且外公的脚趾甲很硬,有个脚趾上只有半边趾甲,外婆见我一脸疑惑,便告诉我,外公小时候调皮,把脚趾甲弄断了……
经过千辛万苦,我这精彩的一天结束了,我不但让外公外婆高兴了,自己还得到了知识。
做了这几件小事,竟让我有了很深的体会,这还得感谢这次重阳节啊!但愿人间天天都是重阳节!
是谁教我们a、b、c、d……是谁使我们懂得做人的道理?是谁让我们走进知识的海洋,去探索大自然的奥秘?是谁……,这一切都是我们尊敬的老师。人们把老师比作辛勤的园丁,比作燃烧的蜡烛,比作渡人过河的小船,比作灵魂的工程师,比作结茧成丝的春蚕。我看的确如此,老师为了把我们培养成为祖国的栋梁之材,每天无微不至地照顾我们、关心教育我们,供给我们充足的“水分”和“养分”。我们应该尊敬、爱戴恩重如山的老师,而不应讨厌、歧视她们。
我在北京林业大学附小上五年级,马上就要升入中学,在小学阶段,有许多的点点滴滴值得去回忆,尤其让不能忘记的是在河南上四年级时的万老师和同学,每每想起,眼睛就会禁不住湿润了。
最近我给十分尊敬的万老师写了一封信,信中写道:
亲爱的万老师:
您好!
我叫崔莹莹,是您的一位学生。您还记得我吗?您现在身体如何?每天的课程一定让您很累吧?我已经两年没见您和同学了,十分想念你们。每当我翻开书本的时候,就会情不自禁地想起您,不管是在严寒的冬天,还是酷暑的夏季,您都是那么慈祥、和蔼可亲,认认真真给我们上课;每当我用到同学送我的蓝色铅笔时,就想起同学们一个个欢快的笑脸;每当我看见一支支粉笔时,就想起班里每期制作的黑板报,每次您都给我们指点修改,直到傍晚才回家。亲爱的万老师,虽然我身在远方,但我的心仍在您和同学身边。不管什么时候、什么地方,您永远是我尊敬和爱戴的老师。我一定在北京好好学习,长大后报效祖国,回去看望您。
这是写给河南母校万老师的一封信,它寄托着我千言万语、思绪万千的问候。这封信对一般人来说,也许是一封普普通通的信,但是对我而言,不是一封平凡的信,而是一段伟大的师生情、一曲优美的旋律、一首尊敬老师的赞歌!
尊师重教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老师,一个灵魂工程师的化身,她们的青春年华、她们的毕生精力,化成了一批又一批学生的智慧、能力、品德,难道她们不应该受到尊敬吗?然而,现实中却有一些人不尊敬老师,讨厌老师,认为老师教学生是应该的事。如果你是这么想的或做的,那我要告诉你:“你错了!”尊敬之心源于爱心,爱心源于人性,尊敬老师就是尊重自己。我以尊敬每一位老师为荣。
日月如梭,光阴似箭,不知不觉中,一年一度的重阳节就快要到来了。重阳节,这个是老人的节日。登高观景,遍插茱萸、踏青赏菊、吃重阳糕、思念家乡,这是众所周知的重阳节。唐代著名诗人王维在重阳节时写下了《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这首名传千古的思乡古诗。在现代人看来,重阳节不仅仅是以上所说的诸多习俗,更是“尊老、敬老、爱老”的节日。
记得前几年过的重阳节,每年一大家人都要上山游玩。那天小孩子们格外兴高采烈。不到太阳出来就起了床。在七、八点之前就早早地站在家门口整装待发了。老人们也是精神饱满,心情似乎比任何一天都好。等大伙儿都忙完后,一家人都去登山了。那天山上的露水很多,前来登山的人也是浩浩荡荡。学校也会放一天假,让孩子们尽情地陪着爷爷、奶奶、姥姥和姥爷。我们总想冲到前面,大人们则死死地抓住我们的手,不让我们乱跑。到了半山腰我们就累得筋疲力尽了,当然得让大人们背着,老人们看着我们调皮的样子不时欣慰地笑。有一年去登山,大家傍晚回家时迷了路,东奔西走,好不容易才回到家,一看表,十点整。姥姥、姥爷也不说累,毕竟这天全家团圆一起过重阳节,他们喜出望外还来不及呢!那情景令人记忆犹新,令人喜爱孩子们的淘气、顽皮与老人的慈祥、宽容,令人追忆、留恋。可以说,那天老人可是最快乐了!
尊老、爱老、敬老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现在的老人们最需要孩子的关心、体贴与爱护。他们别无所求,只想看到儿子、孙子以及家人的笑脸。哪怕我们只为他们捶一捶背,亲切的问一声好,倒一杯水,他们也知足呀!哪个父母不想看到孩子功成名就?爷爷奶奶出生在战火纷飞的年代,走过来已经很不容易了,我们怎么能抛弃他们不管,甚至把他们扔到养老院呢?那些不孝敬老人的人,你们问心无愧吗?
过年过节时,老人最希望在外面工作的孩子回家团聚。他们只渴求一家人吃一顿团圆饭,难道这点需求大人们也满足不了吗?过重阳节,老人们不仅是因外出观赏而高兴,更重要得是因一家人团聚而高兴呀!
而我们,作为新一代的学生,应该努力学习,用成绩来回报老人们,他们希望在自己的有生之日,不仅可以看到孩子们家庭和睦、事业有成,还可以看到孙子、外孙们成绩出众,考上大学,甚至有了工作,成为一个文化人,每当我们拿100分的成绩单给他们看时,他们是多么欣慰呀!
所以,我们和父母,要用业余时间多陪陪老人。只有这样才能让他们不孤单,高兴地安度晚年。倒一杯水、说说开心事、吃一顿团圆饭……这些在我们看似微不足道的事,正是他们心目中的“黄金”。《常回家看看》这首歌诠释了这个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