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吉的俗话说:“亲近大自然,首选竹博园”。在安吉游玩的第二天,我终于可以去竹博园,亲眼目睹那美丽的竹海风光。
早上,我们在旅馆吃完早点,便等上旅游车直奔我们的目的地——安吉竹博园。
刚进竹博园的大门,一只用竹子编织起来的大孔雀展现在我们面前。它昂首东望,尾巴翘得老高,一副很是很神气的模样。它是那么栩栩如生,从远处看还真是一只活孔雀呢!
我们跟着导游来到竹博园。听导游说,它始建于1974年,占地面积1200亩,汇聚了全世界的389种竹子。那里的竹子种类繁多,琳琅满目,是世界最大的竹种基地。如有趣的龟背竹,它的每一节都像乌龟的背壳;而变异的黄竿竹呢,它的每一节的颜色和普通竹子是两样的,都是黄色的;但我最喜欢的要数龙竹,它大得不得了,不信你听听:它直径约为70厘米,高约几十米,和一棵大树有什么区别呢?呵呵。不多说了,导游要带我们去看熊猫啦!
我们跟着导游走进熊猫馆,看见一群人站在栏杆旁边看什么,我跑去一看,果然是熊猫,只见一只熊猫正在津津有味地吃着竹子和苹果,听说它的名字叫冰冰。可能它很喜欢拍照,每当有人给它拍照时,它都会转头让那人拍,很配合,很大方;可是另外一只叫娇娇的熊猫就不一样了,它很害羞,看到我们就跑。我们追了老半天,它都是屁股对着我们。不管怎样,我觉的两只大熊猫都是那么天真可爱!
竹博园,你真是大自然的使者!
古有取木惟生之人,冬至,漫天雪寒,关门不阻。
隔日,寻树造门,执一斧,顺溪寻木,忽见竹林,其叶上无一雪痕。惊之,雾气山野遍布,随而取一断竹,复行数步,无式之木,叹归之。既归舍,将竹弃之舍角,时常忘之。
春风又至,夏日见归。夜色入户,月甚明之。雾至其舍,因眠不知。鸡鸣三声,舍雾即无。晓日将现,醒望其院。翠竹一颗,上有滴露。院馨飘之。惊叹之,复寻鸿儒,未得因果。
数年过,邻县大旱,盗贼乱作。而本县风调雨顺,无大灾。
舍有奇竹,竟被大户所知。强移竹,竹立枯之。白丁叹然而归。
数月呼啸过,寒冬腊又至。冬本县点白未落,春无雨,民疾苦。
奇竹为他人所知,以是奇竹显灵,数行寻之,无不凡竹,后再无奇竹说也。
行至公园,满眼的青翠碧绿和贯耳的鸣蝉叫声是别处所很难见到的。在其中,又以竹为一大绝。
古时郑燮便有诗: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翠绿的竹竿笔直地往上窜,初春的刚冒出头的笋芽不见了,倒是竹叶长得欣欣向荣。隔叶的鸣蝉之声传来,嘈杂之感便不再有了,反而是一股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的清幽之感扑面而来,格外使人陶醉。
我看竹是不仅仅只看这外在之感的,反而是竹的内在更吸引我。
想当年王先生便是在格竹中领悟了人生的真谛,最终成为一位圣贤。那么,名列岁寒三友之一的竹到底有何种内在呢?
首先便是它的坚毅,正如任尔东西南北风这句话。竹并不畏于狂风的猛烈,它把风雨的侵蚀看作是上帝的考验。他无所畏惧,尽管风霜雨雪在它那本翠绿无痕的身子上留下了一道又一道淡淡的痕迹,但它依旧笔直地站立着,就像一位巨人,向大自然这位对手百般的挑战发出了不屑一顾的低吟。苍莽之间,又有谁能与它匹敌呢?宝剑锋从磨砺出,很多人用这句诗来赞美梅花,其实我想说,竹又未尝不可用这句话来描述他的精神呢?
每谈到竹,很多人容易想起隐居之士,竹林七贤,陶渊明也许竹就是隐士的偏爱吧。因为隐士大多为高洁、不沾俗尘的人,他们偏爱竹,于是又揭露了竹的另一大特点,高洁。
竹不为出人头地而绞尽脑汁,它要的是自由自在、无拘无束的生活。春天,百花争艳,百草斗奇的舞台上,始终不见竹的影子;夏季,满眼碧绿的世界,引人注目的又没有竹子;秋天,万物凋零,但竹子依旧在被人遗忘了的角落享受自己的快乐;冬季;残雪压枝,风头又被胜雪一段香的梅花抢了去。但竹依旧用自己的不为人知的方式,谱写着自己的生命乐章。
坚毅,高洁,胸怀广阔,这就是竹的艺术。
月光从空中洒下,映着交错的树枝,枝叶静寂。流水旁,阡陌中,有淡淡墨痕,浅浅清韵。两三级台阶隐匿于竹影斑驳之间,若影若现。
竹香扑面缓缓而来,一丝一缕,牵引出藏在记忆中的往事。那竹,那影,亦如昨日。
儿时,不谙世事,瞒着奶奶偷偷从台阶上跃下,不慎跳空,把脚踝给扭了。我捂着脚踝,坐在台阶上哭得撕心裂肺,泪眼波娑地望着远处的奶奶——几乎是扑了过来。她疾驰臃肿的身材如此明朗而又深刻地定格于竹影斑驳的心海中。
记忆中的奶奶,就坐在这雾气氤氲地竹林之下,她抱着我,轻轻摩挲着我红肿的脚踝,眼神清澈而又慈祥,宛如柔和清泉,宛如粼粼秋水。
自那以后,无论何时,奶奶都会牵着我的手,牵着我无数遍走过回忆里,月光中,竹影下,台阶上。无需长河落日,无需繁花似锦。繁花过眼,锦绣成灰,盛世华烬,不及奶奶与清竹相映交错的影。
后来,我回到那竹影之下,奶奶身旁。她一人躺在摇椅上沐浴着夕阳,神情木讷,眼神游移,一缕缕花白垂在耳边,暮光下,十分刺眼。我的心蓦然一酸,有种钝钝的痛——她老了。
她突然唤出我的名字,颤巍的站了起来,佝偻矮小的身子摇摇晃晃。我赶忙奔上去扶住了她。她的手掌变得如此粗糙,分毫不减的,是当年那份温暖。
奶奶缓缓迈步走向竹影之下。我小心翼翼地搀着她,亦如她当年牵着我一般。竹影,不知映在地上,月里,还是心中?眼前渐渐浮现儿时竹影,台阶,背影,掌心。
我凝视着奶奶,她的身影在夕阳下显得愈发苍老和弱不禁风。我不禁紧紧抓住她的衣襟。我多不愿看见时光从指缝间逝去。
风声掠过,于林间徘徊。月下竹影与往事交织,成了我心灵上永恒的一道剪影。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题记
它是虚心的,因为它中间是空的;它是有节气的,因为它的节很多;它是实在的,因为它不妖媚;他是高洁的,因为它总是很高。
竹子一般是虚心的、有气节的象征,它从来都是笔直的、朴实的站在那里,看着竹叶离开他的怀抱,进入大地变为泥土,他从不埋怨竹叶,因为他的心胸宽阔。他不像路边的野花那样有着可以点缀自然的美丽,也不会有蜜蜂来和他戏耍。
置身竹林,你会闻到淡淡的清香,那是竹子的体香,竹子的叶子到过你的面庞,一阵阵微风吹来,那该是多美的事情啊,我喜欢竹子!
竹子的价值不仅仅是供人观赏,他还有别的价值,例如:竹子的大熊猫的食物。还有一些少数民族的房子也是用竹子建造的,我没住过竹屋,但我知道住在朱武里的感觉肯定是无与伦比的……
我爱竹子,因为它是虚心的;我爱竹子,因为它是有节气的;我爱竹子,因为他让我知道,没有密封的日子,他照样会拥有更贵重的价值。
如果可以,我要成为一颗竹子,虚心、有节气的活着,用自己有且只有的绿色去点缀自然,用自己的枝干去建筑房屋,如果我是一棵竹子,我会用自己最大的努力,发挥自己最大的价值。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每每看到这首诗,我都会想到朴实无华,又坚强不屈,傲然挺立在岩缝中的翠竹。
当我第一次看到竹林我的心中不免震撼,这一节一节的竹子遍布山野任何一个地方都不放过生的机会,哪怕是岩缝中也有翠竹在生长,特别是在春雨过后,翠竹生长的势头就更厉害了,那蓬勃向上的生命力抓住所有生的机会不正是我们该学习的吗?
行走在烟雨迷蒙的竹林之间闻得到的是竹香看得见的是成片的竹,呼吸的是竹香混合着刚下过雨的清新气味。
令人感觉心中杂念顿消,心灵受到净化,沁人心脾。所有不满的情绪,全在这时烟消云散,这个地方毫无杂念,有的只是几声鸟鸣,微风吹过,竹叶的“沙沙”声,以及细雨落下的“滴答”声如民谣般清脆而婉转走,在这里像是一种享受。
但最让我敬佩,让我喜欢上竹子的原因还是它的精神。它那朴实无华而又坚强不屈的精神,不畏严寒的精神。
竹子,不像花那样娇贵,一到冬天全都凋谢,它也从不进相比美不会像花那样把美服于表面,它有的只是内心的美,往往内心的美比表面的美更重要。严寒中,就算被大雪覆盖主页,他也不会轻易退缩,而是面对困难,迎难而上,他呢哦然挺立的身姿,不就像那些守卫在祖国边疆保护着祖国安全的边疆战士吗?他们英勇无畏又朴实无华,默默无闻为祖国做出贡献,无论严寒还是酷暑,他们从不缺席,从不放弃,保卫边疆的职责。这些冰箱,战士才是真正该让我们去敬佩的。
微风轻轻拂过,伴随着竹乡,洗涤我内心的杂念,带给了我翠竹的情怀,以及精神更给我带来了那属于边疆战士的意志。
我永远不会忘记,行走竹林感受自然中给我带来的翠竹情与翠竹的精神。
院外寒风呼啸,站在窗前的我,眼瞧此情景,情不自禁拢了拢厚实的棉袄。寒风中傲然挺立的竹子,那一点墨绿,装点了整个世界,也悄然流进我的心底。
脚步向外走去。满山的青黄盈满整个眼眶,踩着脚下早已禁不住冷风洗礼的草,枯黄瘦弱的颜色,伛偻的身子,像是年过半百的老头,风华正茂的年华正在慢慢远去。抬头,看见奶奶皱纹爬满的脸庞,心中有些泛酸。在不经意间,她也在慢慢老去。这么多年,除了过年的这几天,我们从来没有回来看望过她。电话里老态龙钟的声音也许会很烦,但此刻只想听听她的声音。
“奶奶,草都枯了,有什么可看的?”我吸着鼻子问。
“草是枯了,可你看这竹子,他还是像往常一样,笔直挺立的身姿,对狂风暴雨昂首不低头。人啊,无论何时何地都要像这竹子一样。”奶奶指着那一片墨绿缓缓说道,声音被风吹散,和着竹叶被风轻拂发出的“沙沙”声,让人醉在其中。“梅花也有高贵的品质呀,还有兰菊。”我撇撇嘴,不太对长相笨拙的植物感兴趣,倒是花花草草来的赏心悦目。
“可这世界上多的还是甘愿做绿叶的人啊,你要记住,做一片不与人争华的叶子。”奶奶摸了摸我的头。我似懂非懂。
竹子姿态万千,微卷的叶子,露出地面的根,在寒冬过去,春日到来时将会精神抖擞的抽出枝条,伸展胳膊迎着骄阳生长,漫山的一片新流入人心底。
“奶奶,竹会开花么?”我还有一些不甘心。
“竹子啊,他的花开在心底。他不需要别人的看法,只要他知道自己的付出就行了”奶奶笑而答。
那一刻,竹子深深刻入我的心中,他昂首挺立的姿态,他与世无争的心,他高风亮节的品格,都将会是我在这以后的追求。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