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从来都不认为自己是一个简单的人,可是我却那么喜欢简单。
喜欢简单的心情,例如黄昏时候的漫步,看满天繁星的出现。清晨跑步,呼吸新鲜的空气。在草地上什么也不想,只呆呆的躺着,或者追忆童年简单快乐的时光。或者听几首喜欢的歌曲,一个人,为听音乐而听,让自己沉浸于愉悦抑或悲怆欲绝的气氛里。
喜欢简单的穿着,所以我一般只穿单色的衣服,白色是我的最爱,然后是黑色。简洁,不拖沓,我已经形成了自己的穿着观念,所以我讨厌羽绒服,那使我臃肿,不便。
喜欢简单的关系,例如想对她笑了,则很真诚的笑,不想笑了,就一副酷酷的模样。
老师说,以后的社会,很复杂,每个人都变得世俗,像一条狗似的生活,我知道他说人是狗那可能过激了,但是复杂,是一定有的.。我天生不喜欢约束,尔虞我诈,那太累。我情愿一辈子呆在学校里面,这里干净,如果这个世界还有净土,学校勉为其难还可以拿来充数。
我为简单感动,可能从我的外表看,我是一个坚强的人,冷漠的人。是的,我很久没有真正哭过一次了,可是我不是诸如“男儿有泪不轻弹”理论的有力支持或者拥护者,更何况我是女儿身,所以我赞成毫无掩饰,痛痛快快的哭,却很遗憾我自己没有做到。或者只能说,我的眼泪只是落不下来而已,其实已经哭过了。我的时候,我看到夕阳下山,我看到秋千的飘荡,我听见鸟儿欢乐的叫,我看见地上忙碌的蚂蚁或者花丛中飞来飞去的蜜蜂,我看见婴儿的毫无瑕疵,纯洁得一如水晶的微笑,我的眼睛竟然湿润了,我是为简单而感动的。那是从内心深处涌出的一种感动,沐浴着我的全身,这是一种美,很恣意。
生命其实应该简单,生活亦应如此追求。一切的心计都是无必要的,在一百年后来看。在死亡中我们窥见了什么?时光只是简单地流失,我们却要为自己的一切愚蠢付出沉重的代价,或者是迷失,或者是行尸走肉般存活在这世间,或者是郁郁而终。十年跟一百年不同,一百年与一千年,一万年是差不多的,生活只是一把简单的尺子,可被丈量的是生命,其余是永恒。而简单,与永恒无关。
坐看潮起潮落,笑看斗转星移有何不同呢,那一份简单的心情、方式不该就这样被我们遗忘,沉入深深的地底。
我就这样简单地思考简单。有人说,人类一思考,上帝就发笑,不知道这个时候,他躲在何处窃笑呢?或者,他根本也不知简单为何物。
没有了“冯家班”的央视元宵晚会,会让观众大失所望还是眼前一亮?从昨晚交出的答卷来看,网上吐槽的少了,尽管有人质疑许多节目都在翻炒春晚的“冷饭”,但也有不少观众认为翻炒出了亮点,如语言类节目就出彩多了,“联欢”特性与满满温情也让网友纷纷“点赞”。
凸显“联欢”特性
马年北京春晚三位老歌唱家演绎的流行歌曲备受观众好评,昨晚的央视元宵晚会也从中汲取了灵感,大打反串牌。“毒舌老太”蔡明穿上小清新旗袍婉约演绎《卷珠帘》;流行歌手孙楠大胆尝试京剧《智取威虎山》选段;蒋大为唱了一曲与他气质完全不搭的神曲《套马杆》,著名歌唱家王洁实甚至扭着老腰唱起了大张伟的《倍儿爽》,朱军、董卿、毕福剑、李思思四位主持人扮起了福、禄、寿、喜四路神仙……
许多网友评价说,明星反串虽不及原唱来得专业,但看起来却相当欢乐。网友“作词人不错”说:“看到蒋大为老师一本正经地唱‘给我一个威武的汉子’,我们全家都笑翻了。”有人评价,较之春晚,元宵晚会多了“联欢”的气氛:“大家都认真而放松地玩。来年春晚,不妨也多点这个劲儿。”
语言节目出彩
马年央视春晚的语言类节目量少质低,成为网友重点吐槽的对象。元宵晚会语言类节目数量依旧不多,却让观众“看得过瘾”。开心麻花团队的常远、王宁、艾伦表演的小品《同学会》,在春晚联排中曾被拿下,昨晚则被“浓妆”推出。经过半个多月的再次打磨,小品的笑点更密、包袱更多,令人印象深刻的台词也不少,比如“什么美男子,都多大岁数了,叫我男神就行。”当晚即在微博上迅速传开。陕西相声演员苗阜、王声压轴登场,这对爆红网络的组合带来杂糅原创经典段子的《学富五车》,延续“满腹经纶”路线,继续颠覆《西游记》等经典,引发爆笑。许多网友直呼:“这几个语言类节目简直完胜春晚。”
草根温情感人
春晚晒出“30年父女合影”打动了许多人,主人公“大萌子”一家人昨晚也现身元宵晚会。大萌子说,自己快当妈妈了,要和肚子里的宝宝一起,把这首歌送给爸爸妈妈,送给天下的父母。而在王铮亮的`伴奏下,她翻唱的《时间都去哪儿了》让许多观众热泪盈眶。许多网友评价说,大萌子唱功虽比不上专业歌手,“但她将浓厚的情感融入了这首歌,更显家的味道。”网友“夏雨菡”说:“大萌子一家是很有爱的家庭。只有充满爱的家庭,才会有这样感人的情感。”还有网友说,晚会“多体现草根情怀,才会传递更多的感动与温暖。”
相信大家都看过《开讲了》中俞敏洪的演讲——《相信奋斗的力量》吧!在演讲中,俞敏洪先生以出生的平凡到最后事业的成功为线索,为我们阐述了他一生中的种种挫折,他从小在农村里生活,他以为农村的孩子长大唯一的可能的归宿就是在农村,可是他却怀揣着自己的梦想,不甘于他平凡的生活,因为他始终相信只要努力,只要奋斗,只要给他足够的时间,他就应该能够改变自己的命运,让自己的生活变得更好。可是事实又不是如此,他由于政策压力没有上高中,但是最后上天赐给他一个机会,让他破例地重新到高中上学,可是命运捉弄人。高中毕业考大学的时候,他却两次高考失利,但他在高考两次失败之后,不仅没有气馁,反而更让他增加了信心,所以他下定决心,奋力一搏,考上了北京大学。
他给我们启示,告诉我们人是要有梦想的,但是你梦想再大,你不去努力是不管用的。就像现在的自己,虽然因为家里的一些原因辍学了,但是我并没有因为没有学历而放弃自己,我告诉自己,我还年轻,我不怕输,我要奋斗自己的人生,我知道朝着正确的方向行驶,相信一定会到达胜利的彼岸。我规划自己的梦想,想当一名出色的列车长,虽然这条路上会有许多坎坷,冷嘲热讽,但是我不怕,我知道这些压力都会成为我成功路上的垫脚石,因为我相信一句话“没有压力就没有动力”,我们只有调解好自己的心态,为自己的梦想随之奋斗,才会证明自己,证明未来。
紧接着后来申请美国留学,可是人算不如天算,美国的最低学费一个大学大概三万美金,还不算自己的生活费,仔细一算,一百年不吃不喝都不够,所以这样的环境又迫使他想到了创业真钱的`方法,因为人有了需求就会有想法,有了想法就会有创新,所以他不懈奋斗,就有了自己的新东方。他还用“房奴”“车奴”的事例告诫我们失可能比你得还要更加地重要。这也在告诉我们,在工作中,我们不要计较什么付出和回报不成正比,因为我们在劳动的无形中学到了很多东西,我们学会了人要脚踏实地的工作,我们要不断地朝着正确的方向努力,本着事实就是的态度进步,到最后才会发现实际失比得更加重要!
他的一生经历,从不甘心到树立信心,坚持奋斗,从失败到最后的成功,这些转变都离不开两个字,那就是“奋斗”,所以我坚信,奋斗能让我改变自己,成功之后,我会想起曾经为改变自己的命运而奋斗过一次,我们要向俞敏洪学习用自己的坚持、奋斗创立不一样的人生。
友情也许会褪色,誓言也许会遗忘,但亲情将永存人间。“根叶相连,血浓于水”。世间什么都可以忘,唯独骨肉亲情不可忘。
记得那是三年前初夏的一个下午,瓢泼大雨从天空中飞流直下,街上的汽车、广告牌、路旁的建筑物都任凭雨水洗刷着。
放学时,雨渐渐稀了,但马路上都已积了水。老师让我们排队在教学楼大厅等家长。过了一会儿,一些同学陆陆续续地被家长接走了。这时,有一辆黄色大发车停在了校门口,“会是谁的家长呢?”车门开了,“是爸爸”我的双胞胎弟弟一边着那辆车一边大声喊道,我的心也兴奋起来。
爸爸在我心目中一直是一位高大、威猛的好爸爸,只要爸爸在我心里就感到踏实、安全,只是他的工作太忙与我们在一起的机会太少。今天他能来接我们,我真是太高兴了!
只见爸爸下了车,跟老师打了声招呼,就领着我们上车了。
回家的途中,我看见行驶的汽车的后面都追着“浪花”,心想:这么深的水啊!
到了离家有二、三十米的样子,司机叔叔停下了车解释道:“对不起,车只能开到这了,里面水太深了。”爸爸把钱递给司机叔叔微笑着说:“没关系,就这两步。”于是,爸爸拉开车门,捋起袖子挽起裤腿。先将一条腿慢慢地探出去,扎进那混浊的水中,触到地面后,另一条腿也缓缓地探出去,站稳后说:“你们趴在我身上,一个肩膀一个。”说着,爸爸半蹲下,我俩就争先地爬了上去。
嘿!真有意思。
爸爸一步一步地往前走,“哗哗”的趟水声有节奏的伴着爸爸前进。突然,一阵凉风吹来,我打了个喷嚏,把爸爸搂得更紧了,无意中,我摸到了爸爸的手臂,爸爸的胳膊已经起了一层鸡皮疙瘩,但爸爸依旧一言不发地往前走,这时我扭过头来看爸爸,却发现不知什么时候爸爸的头发上长出了几根白发,眼角也露出几道浅浅的皱纹,顿时我的内心有一种说不出来的滋味。我的`身强力壮的爸爸已人到中年,他为了我们兄弟俩费尽心思,为我们付出了许多!虽然,我们都已是三年级的学生,但在这样的天气里,怕我们受凉,还背着我们,自己去……可刚才我还把这当作趣事。霎时,我感到了自己的不懂事,我深深地自责……
父亲的背膀这样宽厚,我们兄弟二人紧紧地趴在他的肩头,听着父亲粗粗的呼吸,泪水从我脸上悄然滑落……
世上有千种爱,只有父爱最深沉;世上有万般情,只有亲情最永恒。我感受到亲情给我带来的实在太多太多了……
斯人已逝,风范永存。曾任广西都安高中校长的莫振高逝世虽然已过去3个多月,但他的故事仍在流传。
今年3月,时任河池市都安高中校长的莫振高不幸病逝,在他的葬礼上,整个小县城的花圈都卖光了。很多校友赶回来参加吊唁,一些四五十岁的校友哭得像个孩子。莫振高对学生的爱,深切感染着他人的内心。
“九分石头一分土”是都安恶劣自然条件的真实写照。都安高中每年招收的1000多名新生中,有近四成都是贫困生。
2010年9月新生入学,一位同学跟着爸爸从乡下到县城的高中报名,这位父亲掏遍全身只有30元零钱。莫校长看到后从自己口袋掏出100元,他说:“孩子交给我,你拿这些钱作为路费回家吧。”30多年,莫振高自己资助300多名贫困生上大学,并通过各种渠道“化缘”,筹款数千万元,为大山送出了数万名优秀大学生。
都安高中资助办的老师韦喜凤因为从事校内贫困生建档、资助事宜,与校长莫振高的接触更多,也经常陪同校长下乡进村走访贫困生家庭。“只要提起某个贫困村的名字,校长都能说出我们学校哪些学生是这个村的,家里情况如何。”韦喜凤说,在她整理贫困生资料的过程中发现一个现象,凡是与校长沾亲带故的学生,哪怕家里确实贫困,也不能享有学校的资助名额,而是由校长在背后用自己的收入默默资助。
如今就读西华师范大学的都安女孩卢贵飞对校长的关爱永生难忘。她从小不知道自己的父母是谁,养父独自一人把她养大。高三那年,养父去世了,卢贵飞说自己在万念俱灰的`时刻,班主任和校长伸出了双手:校长说以后学校解决她的一切开支……卢贵飞没有失学,得以考进了大学。听闻“校长爸爸”去世的消息,她久久不愿相信。
莫振高对贫困生的关爱细致入微。他在给贫困生发放生活费的时候,会特意说明,自己不赞成贫困生不可以吃好的。“拿到这些钱,你们就去食堂,对阿姨说”我要吃鸡腿“,不要害羞。”莫振高曾说过这样的话,这些细节温暖着贫困生们一颗颗脆弱而敏感的心。
除了生活上无微不至的关爱,莫振高在教学上也是标杆。为了解决高考学生的心理问题,2008年,50多岁的莫振高自费到北京参加心理学培训,取得上岗资格证后,他回到学校开设了心理课,成为学生感到“永远听不够”的课程。
喜欢在路上的感觉,路过我的,我路过的--讲故事的人,琅琊榜读后感。看完了《琅琊榜》想着要写点什么吧,虽然这个愿望并不是十分强烈,总还是有一点点。打开博客才发现,本就不多的文才,因着近来的兜兜转转早已散落得七七八八了,余下的一二分笔力却是不敢在标题上就露了怯。所以起一个最质朴最本原的标题最规规矩矩。想来小学刚学写读后感的时候便这样的本分,后来学了一些所谓的词藻知晓了一些自以为是的道理,便总想着要起一个先声夺人的主标题。以为不这样不足以证明那么多年的书本功力。现在变懒了。可是还要诡辩一下,叫作大巧若拙。
转正题,闲话休叙。
不喜欢梅长苏这个人物,一直不喜欢,直到最后他重披战甲返回沙场。算是对这个人有了一点改观,说来算是改观吧。眼睛毕竟湿了一点,算是感动,眼泪最终还是没有落下,所以这感动算不得坚定,这改观便也算不得彻底。
这不是一个关于复仇的故事,也无关风月。初看上去是一个年轻人背负着巨大的冤屈从地狱返回后呕心沥血翻案的故事。但一路看下来,其实整个故事写的还是朝堂党争,夺位之战。不过因为有了这个雪冤的终极目的所以变得与众不同,读后感《琅琊榜读后感》。这是作者的高明。里面的逻辑没有细究,就是一路行云流水的读了下来,觉得作者真的用了心,苦心经营着一步一步往下推演情节。难为这么长的故事。
现在来说一说我不喜欢梅长苏的原因,可能就在于太完美了吧。一般来讲,我对于这种运筹帷幄的角色向来是比较偏爱的`,对于《三国演义》里的诸草葛亮,那种仰慕简直是无以复加。尽管鲁迅评价他“多智而近妖”,但俺就好这口,他老人家也只能是安静地躺在棺材里不会再被气活过来。但是这里面的梅长苏,说来也算是这一类的人物,他不讨我的喜欢主要是因为作者把他夸得太好了吧。加入了作者自己太多的观点和评价。如果不是一味的评述他的全能再加上其他角色都把他夸得神乎其神我想我看到后来会慢慢喜欢上这个人物的。记得看过一个博客有一句话,说像杨澜那种知道得比嘉宾还多的主持人看着也让人烦。挺风趣的。
反正开始这个人物给我的印象就是太“事妈”了。偷了人家国书也就算了,还偏偏一点也不深沉,言豫津让大家猜的情节他都给一步步揭穿了出来。好煞风景。由此也就定了我不喜欢他的基调。高人得藏着。
“回房间写作业去!都几点了!还看电视!”“马上,我在看一……”“看什么看!”“啪”的一声,电视机就这么灭了,同时,我也被妈妈无情的“押”回房间。
翻开作业本,我写,我写,我写写写!写完了,半个小时的事,着啥急啊!我都不担心,你担心什么!一点自由都不给我!我这只笼中之鸟什么时候才能挣脱束缚,飞向蓝天啊!唉……认命吧!谁让我摊上这样的妈呢!我独自叹息着。
作业写完了,电视也不让看,干点什么呢?复习?没心情!预习?没兴趣!要不然……写日记?对!写日记!正好把我现在的心情都写进去,也算是一种发泄!拿出日记本,从前往后翻,忽然,手停下了,一行字映入我的眼帘:“妈妈,我永远爱您!”天啊!我怎么会说这么肉麻的话!况且,她都不爱我,我还爱她!不行,我得好好看看!我从头到尾读了这篇日记,看完后,心里不知不觉有了点异样。
我来了兴趣,把我总小到大的日记都看了一遍,边看边笑,笑?我笑什么呢?是啊,小时候的日记是很小儿科,比如,今天下雨了,妈妈给我送伞,昨天生病了,妈妈背我上医院,前天考试打了一百分,妈妈给我煮荷包蛋……都是一些小的不能再小事,但也都是事实啊!妈妈不让我看电视是为了让我好好学习,将来才不会像他们那么辛苦;妈妈平时唠唠叨叨是为了让我更好的成长……妈妈是爱我的!我也爱妈妈呀!
我冲出房间,第一眼就看见了妈妈忙碌的背影,妈妈正在为晚饭准备着,听见了我的开门声:“作业写完了?怎么样?现在学习吃力吗?要不要去补……”“妈……”我打断了妈妈的话,。“嗯?怎么了?你有什么事?可算做完饭了,爸爸回来我们就开饭!今天我做了你最爱吃的……”“妈……”我再次打断了妈妈的话。我们走到了客厅,:“你有什么事?说吧!”“我……我……”我想说什么来着?唉!算了!“妈,我……我给你捶捶背吧!”“啊?你就说这个啊?不用!妈又不累!要不妈给你捶捶?整天抱着书本看也不容易啊!”说着,妈妈竟然真的要给我捶背。“妈……”我不知道该说什么,只是感到一阵阵心酸,看着妈妈脸上日益增多的'皱纹、头上越来越多白发,我的眼泪也不由自主的掉下来:“妈!”我带着哭腔喊着,紧紧地抱住妈妈,妈妈一下子慌了:“怎么了?怎么哭了??是不是学习压力太大?还是身体不舒服?还是……”妈妈一连问了好多问题,而此刻,这些问题都已化为浓浓的爱……
世界上有哪个母亲不爱自己的儿女呢!然而,又有几个儿女能真正理解这爱呢!
首先《爱的教育》的书名使我思考,在这纷纭的世界里,爱究竟是什么?带着这个思考,我与这个意大利小学生一起跋涉,去探寻一个未知的答案.
一个四年级小学生在一个学年十个月中所记的日记,包含了同学之间的爱,姐弟之间的爱,子女与父母间的爱,师生之间的爱,对祖国的爱使人读之,尤如在爱的怀抱中成长.爱,像空气,每天在我们身边,因其无影无形常常会被我们所忽略,可是我们的生活不能缺少它,其实他的意义已经融入生命.就如父母的爱,恩里科有本与父母共同读写的日记,而现在很多学生的日记上还挂着一把小锁.最简单的东西却最容易忽略,正如这博大的爱中深沉的亲子之爱,很多人都无法感受到.爱之所以伟大,是因为它不仅仅对个人而言,更是以整个民族为荣的尊严与情绪.《爱的教育》一书中描写了一群充满活力,积极要求上进,如阳光般灿烂的少年.他们有的家庭贫困,有的身有残疾,当然也有一些是沐浴在幸福中的.他们从出身到性格都有迥异之外,但他们身上却都有着一种共同的东西—对自己的祖国意大利的深深的爱,对亲友的真挚之情.这里面不能忽视的是每个月老师读给那群少年听的"精神讲话.这一个个小故事,不仅使书中的人物受到熏陶。
同样让我这个外国读者也被其中所体现出的强烈的情感所震撼.而面对我们的教育,爱应该是教育力量的源泉,是教育成功的基础.夏丐尊先生在翻译《爱的教育》时说过这样一段话:"教育之没有情感,没有爱,如同池塘没有水一样.没有水,就不成其池塘,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爱是一次没有尽头的旅行,一路上边走边看,就会很轻松,每天也会有因对新东西的感悟,学习而充实起来.于是,就想继续走下去,甚至投入热情,不在乎它将持续多久.这时候,这种情怀已升华为一种爱,一种对于生活的爱.读《爱的教育》,我走入恩里科的生活,目睹了他们是怎样学习,生活,怎样去爱.在感动中,我发现爱中包含着对于生活的追求.
《爱的教育》中,把爱比成很多东西,确是这样又不仅仅是这些.我想,"爱是什么"不会有明确的答案,但我知道"爱"是没有限制的',小到同学之间的友好交谈,老师对学生的鼓励,父母对孩子无微不至的关爱,甚至萍水相逢的人们的一个微笑……大到捐献骨髓,献血,帮助希望工程……虽然如同空气般的爱有时会被"污染","稀释",甚至"消失",所以希望更多的人去感受一下朴实语言中深厚的爱,我想这部好小说将会把这种美好的感受带给更多更多的人.
华灯初上,坐在400路公车上,我静静的看着窗外。我喜欢这里的夜晚要大于白天。白天的土太大,有点压得人喘不过气。还有一个原因,也许是她不喜欢这里。可是夜晚能给我很多思考与回忆。前边一对情侣进入了我的视线。那个女孩正轻轻的帮男孩剪指甲。我的心突然被触动了。因为,曾经有个女孩也经常给我剪指甲。当时,没有什么感觉。现在觉得他们好幸福啊!原来,幸福一直伴随着我们,我们缺少的是感悟。
回家就疯狂的找高中课本,我想从读一边毕淑敏的《提醒幸福》。现在网络很发达,但我喜欢纸张的感觉。慢慢的读,可以慢慢的感悟。其中,写了这几句话,共鸣特别强。
幸福是一种心灵的振颤。它像会倾听音乐的耳朵一样,需要不断地训练。
简言之,幸福就是没有痛苦的时刻。它出现的频率并不像我们想象的那样少。
人们常常只是在幸福的金马车已经驶过去很远,捡起地上的金鬃毛说,原来我见过它。
人们喜爱回味幸福的标本,却忽略幸福披着露水散发清香的时刻。那时候我们往往步履匆匆,瞻前顾后不知在忙着什么。
其实,不是我们忘记幸福,也不是没有人提醒,而是我们没有腾出时间去感悟。
看着房子里的东西,很多事开始浮现。那个装着新鲜蔬菜来之五百里外的纸箱;那一双没有绚丽的花纹,但针线很密的鞋垫;那一袋,辗转几个省跨越几千里的大枣;那片金灿灿油菜花中的温馨;曲江世博园中,盒饭里那一块小小的肉丁。心中升起了满满的温暖与感动。原来自己是这么的幸福,可为什么经常哀叹不幸了。我意识到,那是因为当幸福来临时,却不能静下心来感悟。也许是面对所爱的人,总希望她特别的优秀!无限放大她不足的一面,不去感悟她带来的幸福。结果就成了毕淑敏的感悟。
有时,也反问自己,到底什么是幸福。是妹妹说的:“总有一个人,陪我们把风景看穿吗。”还是,房间中堆积如山的照片。其实,幸福就是瞬间。一句话的感动,一个意境的触碰。无论如何,你要学会感悟。要不你永远无法看到幸福。
最近,好多同学结婚了。心里越发的孤独、寂寞。越渴望幸福越觉得自己不幸。静心感悟了,其实这也是一种幸福。他们结婚,生活的.幸福了,这不是自己所祝福的吗?为他们开心,为他们高兴,自己就会幸福。所以,幸福不因单指婚姻的殿堂。而是你身边阳光的照耀,大风的吹拂,只要悸动你心里的都是满满的幸福。
懂得了感悟,只是我们看到了幸福。学会享受幸福要比感悟幸福更重要。可是人总是那样的愚昧,所以就有“身在福中不知福”的感慨。今后的日子,我要珍惜每一次亲朋好友的相聚;每一个悸动瞬间的享受;每一次阳光的照耀、大风的吹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