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点作文网

家乡风俗作文(收集9篇)

时间: 2025-09-03 栏目:初三作文

家乡风俗作文篇1

我的家乡离嘉兴市不远,有古色古香的西塘,有原汁原味的八珍糕……那是我的家乡嘉善。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现在让我来谈谈嘉善是如何迎接新年的!

家乡的每个家庭都忙着准备新年,不知所措。再忙,也要做一件事——“切割叫”,什么是“切割叫”?奶奶说是掸烟尘。仔细区分,在26掸烟尘中被称为“乐阵阵”,27被称为“切割叫”,听起来真是喜庆的名字!27日,奶奶和附近邻居一大早就在掸烟尘,“啪啪”的声音打破了寒冬腊月的寂静,似乎天上下起了灰雪。与此同时,人们还理发、洗澡、洗衣服、拆洗被褥、洗器皿等,我又迷迷糊糊地问奶奶:“这些事情还要挑日做吗?奶奶用当地的谚语告诉我:“干净干净,辞旧年,轻松过新年,这些事不能随便做!”

二十六、二十七后,二十八、二十九更加忙碌。奶奶一刻也停不下来做团子和方糕。她做了一个大蒸锅的团子和方糕,拿了几个放在红色的袋子里。我猜奶奶比其他人更小心。这一定是用来祭拜佛陀的'吗?果然,奶奶说这是除夕祭祖和神佛的。奶奶忙着只说了一句话,我好像点了点头。

除夕之夜,人们不仅要洗碗、刷锅、洗菜、切菜、淘米……在这些家庭中,我们必须点燃另一个炉子,或者在炉子的肚子里点燃树块,直到年初一。我看到奶奶很忙,就跑去问爸爸这样做有什么意义?爸爸耐心地回答我:“方言中的‘火’和‘富’是一样的。到年初一,火意味着今年富到明年。

在这个除夕夜,我收获颇丰:我了解了家乡我不知道的习俗和文化,也了解了人们对新年的重视,一切都只是一个字——“新年”!

家乡风俗作文篇2

“爆竹声一岁除外,春风暖入屠苏。”中国一年一度的春节即将来临。

关于“春节”的起源,有一个传说,中国古代有一种叫做“年”的动物。“年”头长触角,凶猛异常。“年”常年深居海底,每到特定的一天(即现在的除夕)才爬上岸,吞下牲畜,伤害人命。因此,每到这一天,村里的人们都会帮助老人和年轻人逃到山上,以避免“年”的伤害。一年除夕,一位乞丐老人从村外来。村里一片恐慌的景象,没有人忽视他,只有村东的一位老妇人给了老人食物,并建议他上山避免“年”,老人举起胡子笑着说:“如果我岳母让我在你家呆一晚上,我会赶走“年”。“老太太继续劝说,乞讨老人笑而不语。

半夜,“年”闯入村。它发现村里的气氛和往年不一样:村东的老婆婆家,门上贴着大红纸,房间里烛光通明。“年”浑身一抖,怪叫了一声。临近门口时,院子里突然传来“噼啪”的爆炸声,“年”浑身发抖,再也不敢往前走了。原来“年”最怕红色。火光和爆炸声。这时,婆婆家的'门开了,院子里一个穿红袍的老人笑了。“年”大惊失色,狼狈逃跑。

第二天是农历正月初一。从避难所回来的人看到村子安然无恙,非常惊讶。这时,老太太突然意识到她很快向村民们说出了乞讨老人的承诺。这件事很快就在周围的村庄传开了,人们都知道如何赶走“年”。从那以后,每年除夕,每个家庭都贴对联。燃放鞭炮,每个家庭都有明亮的烛光。等待年龄。

一大早,还要走亲串友道喜欢问好。这一习俗广为流传,成为中国民间最隆重的传统节日。

家乡风俗作文篇3

其它地方都是正月十五是元宵节,而我们宁海是以正月十四为元宵节,俗称“十四夜”。这一天我们也有很多吃的习俗:比如做汤包,糯米团,麦饺筒,三粉馏……其中有一个习俗,就是弹址界。

白天家家户户会去折樟树枝,这是弹址界需要的一种特殊材料。首先,我们要去把高高的樟树上的.树枝折下来,可是我的身高有限,连碰都碰不到。于是我灵机一动,就拿起了外公家的锄头,往树上的树枝一勾,一大把树枝就被我恶狠狠地搞了下来,按这样子,弄下好几大串,足够我们用了。

大家肯定在想“弹址界”到底是什么意思?其实这个习俗里隐藏着一个民间故事,晚上烧新鲜樟枝叶发出僻啪作响,叫“弹址界”以除晦气,图吉利。外婆告诉我,因为樟树的叶子有油性,易于燃烧,还会发出啪啪啪的响声。

等到夜幕降临的时候,我们把早已准备好的干柴火和稻草铺在樟树枝叶的底下,当做引火燃料。用打火枪把稻草引燃,火越烧越旺,一团团黑烟往上冒,似乎魔鬼正在跳舞。这时只听见外婆嘴巴不停的在念:“十四夜,弹址界,银子哗哗响,樟树叶,银子叠打叠,金银财宝弹进界,腌渍晦气弹出外……”慢慢的,火逐渐将树枝一点一点给吞噬掉了,场面也有点壮观。

我们小孩子虽然还不太懂什么意思,但还是非常喜欢看的。宁海的十四夜很博大精深,我还要继续了解更多的我们当地的习俗。

家乡风俗作文篇4

今天是大年初一,我们拿着一对大橘,我问妈妈:“为什么过年去给大家拜年,要拿一对大桔给人家呢?”妈妈说:“给别人大橘象征着大吉大利,人们如果给我们大橘,要给他们说祝福。”

一到奶奶家,我拿着那对大橘给奶奶拜年,奶奶说:“好,来,奶奶给你几颗糖,祝你新年甜甜蜜蜜。”然后家里还有舅舅和姑姑,“舅舅过年好,新年快乐”舅舅说:“同好,同好。”我去问妈妈:“为什么我向舅舅拜年他为什么要对我说同好呢?”妈妈说:“同好的意思是你也是就觉得意思就是你也好。”

奶奶给我发了一个红包,我想要打开看看,妈妈说:“不能当着别人的'面拆红包,发红包时,人民币的正面要对准红包的正面。”原来发红包也有这么多的习俗啊!

晚上吃饭时上面摆满了菜,有鹅肉,红桃粿和血蚶,我问了问妈妈:“红桃果和血蚶为什么每年过年都要摆上餐桌?他们象征着什么?”妈妈说:“红桃粿,之所以是桃形的,是因为桃象征着长寿染成红色,是因为象征红红火火,而血蚶是象征着财源滚滚,在古代贝壳象征着钱财,你看,这里血的象征着红红火火。”我心想:“原来我们潮州还有这么多的习俗。”吃完饭后,大家坐在圆桌旁喝着茶,桌上摆着一大盘橄榄,大人们都一颗颗地往嘴里塞,“真奇怪,为什么大人们就算不买干果也必须买橄榄。”爸爸说:“橄榄象征着吉祥如意,所以非买橄榄不可。”奶奶拿给我一根甘蔗,奶奶说:“过年吃甘蔗,吃了不蛀牙。”

今年的春节很有趣,我们一家团团圆圆过大年,而且今年过年还让我懂得了许多习俗。

家乡风俗作文篇5

中国有很多的传统节日,这些节日都有一个历史或,这些传说有的是真实的,也有的是虚假的。

在这些传统节日中,我最喜欢的是春节。春节的时候,我们能够逛庙会、赏花灯,每家每户都必须要贴春联,小孩、大人穿着新衣服,在一齐放鞭炮,可热闹了。

春节这些特点是从一个传说中演绎而来的'。传说很久以前,在某一座山上住着一只怪兽,山下有一个村庄,村里的人过着幸福的生活。

有一天,怪兽下山来觅食,它找了很久,最终喜欢上了吃小孩。然而这一天刚好是正月初一,人们便把这只怪兽叫做年。连续几年,都在这同一天,许多小孩被年吃掉,村民们开始害怕起来。到了晚上,大家做了一个同样的、奇怪的梦:一位老者说:“年怕红色、怕鞭炮声,大家只要有这些就不用再怕年了。”

正月初一到了,年下山来了,来到山脚还是没有进村庄,因为它看到村庄里到处都是红彤彤一片,心里害怕起来,还看见几个小孩在放鞭炮,它吓得慌,逃走了,从此再也不敢出来了。村民们明白了这个喜讯,开心得不得了,于是就把赶走年的这一天叫做大年初一。

年,因为吓坏了,再也没有下过山,有人说它在山上饿死了;有人说由于那一次的原因,它吓坏了,回到山中就吓到死了……

中国有很多的传统节日,他有着悠久的历史,我要了解更多的传统节日,了解它们的由来,让我对传统节日的了解更加透彻。

家乡风俗作文篇6

家乡的年是热闹的。

有贴对联的、有扫尘的、有放鞭炮的,很多地方星除夕包饺子,当然,我们这儿也有,而且我们这儿的除夕年夜饭更为有趣儿。

包饺子从早上就开始了。差不多八点钟的时候,各家各户都忙活起来了,我家也不例外,老爷忙着和面,姥姥和妈妈准备饺子馅儿,我在旁边窜来窜去,也想凑个热闹。

姥姥先把红白相间的'肉馅、绿油油的小葱、各种各样的佐料,一股脑的倒入盆中,让所有的材料融合在一起,又洗了几个硬币,说一会儿会包在饺子里,要是等会儿能吃到带硬币的饺子,一年都会顺顺利利的。准备工作就绪后,我们一家人就开始包饺子了,只见妈妈拿起一张饺子皮,放上了一点饺子馅儿,又放上了一枚硬币,之后一点点把饺子捏起来来,看着一个个漂亮的饺子,放到盆中,我看的心里痒痒的,我也拿起一张饺子皮,放入饺子馅儿之后,放上一枚硬币,我小心翼翼地包起来,可是饺子馅儿总是不听话的,探出头来,我有一点不高兴,把硬币拿了出来,妈妈看到了对我说:“硬币代表一年的财气,财运把它包在饺子里,一年就可以顺顺利利的。”

听完妈妈的话,我重新拿起一张皮,先放硬币,再放馅儿,时而挖去一点馅儿,时而在添上一点儿,折腾了好半天,终于包好了一个饺子。

包完饺子后,姥爷开始煮饺子了!一个个饺子翻着跟头下了锅,犹如一条条小鱼在水里游,香气也随之扑面而来,看着自己的劳动成果,我心里很是高兴,心想:这饺子里装的不光是馅儿,还承载着我们的幸福呢!

热闹的春节就这样过去了,不过一家人团团圆圆在一起包饺子的场景,却要在我心里萦绕,好久才散去。

家乡风俗作文篇7

农历五月初五端午节是一个非常有趣的节日。

传说是为了纪念屈原而举办的一个节日:屈原是楚国的高级官员。他发现这个国家很快就死了,所以他对楚王军说:“你可以停止战争。”楚王不听,坚持这样做。屈原的悲伤和愤怒被贬低了,充满了爱国主义,写下了“离开骚”,跳进河里自杀。战败后,人们想在河里找到屈原的尸体,但一无所获。为了纪念屈原,他们有吃粽子和赛龙舟的习俗。

粽子不是给人吃的,而是给鱼吃的。人们在粽子上戳了一个小洞给鱼吃,以防止鱼吃屈原的尸体。正因为如此,才有划龙舟、扔粽子的人风俗。

那一年去长寿的时候,正好赶上端午节。长寿有一个叫长寿湖的池湖,一年一度的端午龙舟赛正在上演。我和爸爸妈妈去那里看龙舟赛。

只听裁判的哨声,两队开始了激烈的比赛。领导前的.鼓手有节奏地打着,后面的队员喊着121、121,手也有节奏地摆动着。每个人都充满了鲜血,胜利只有几步之遥。这一切对我们来说都很简单,但对他们来说一定很困难,每个人都咬紧牙关,汗流浃背。

事实上,我曾经有一个问题:为什么龙舟在漫长的历史河流中被保留下来,成为端午节的重要习俗之一?现在我亲眼看到了:人们在赛龙舟时充满了热血,就像屈原为国家呐喊的热血一样。

端午节是一个有趣而有意义的节日。

家乡风俗作文篇8

热闹祥和的春节,阖家团圆的中秋节,汤圆滚滚的元宵节……不同的节日有不同的氛围,相同的节日也有不同的习俗,我觉得我的家乡过的最有韵味的节日要数端午节了。

端午节传说是纪念屈原的日子,其实早在以前原是祭奠龙神的节日,以求明年风和日丽,风调雨顺。传到现在,变成了传统的端午节。要说端午最美味的食品那就非粽子莫属了。家家锅里都飘散着粽子的香气,瞧,肉粽,蜜粽,白粽等。吃粽子时是非常开心的,先揭开外面的'叶子,轻轻咬一口搭配着不同馅料的粽子,唇齿间满是又香又甜、又软又糯的滋味,真是美味至极。

端午节我们还有戴五彩绳的习俗。孩子们最喜欢的要数选五彩绳了。早在端午前几天,在各个繁华街道旁,就已经有小贩开始出售彩绳了,这些小贩摊前通常都会围着很多人,尤其是小孩子,小孩子在这里跑来跑去,呼朋唤友,又蹦又跳。小贩卖的这些彩绳更是叫人眼花缭乱。这彩绳七彩斑斓,在系上一些可爱的小坠子,真是叫人爱不释手。当然,还有各色的香包,轻轻闻一下,迷人的香气会让人全身上下都清新起来。小孩子的吵闹声,大人们的交谈声,使这里人声杂乱,整个大街自然就非常热闹了,整个小镇也显得热闹非凡,人们更是乐在其中。端午是中国的五大传统节日之一,家人们也会团聚在一起,吃一顿丰盛的晚餐。看着窗外灯火,吃着可口饭菜,每个人脸上都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家乡的每个节都充满着欢乐与美好,无论什么节都过得有滋有味,我想正是这里的人们热爱着自己的家乡,才能过得如此喜庆吧!

家乡风俗作文篇9

在潮汕地区,“作潮剧”的活动总是接连不断地从一个乡到另一个村。在北港乡,最隆重的习俗就是农历三月十二作潮剧。

在三月十一日时,乡政府就会组织搭建戏台,义演潮剧社,木偶剧社的成员会先在乡里住下。

天一亮,雄鸡报晓后,木偶剧社的人员就开始忙活了,他们一边在幕布后用杆子操纵着木偶,一边用雄浑圆润的声音有板有眼地唱着,围观的人并不很多。小孩去上学,大人在工作,只有一些游手好闲的人在堂前拍手叫好。

到了中午,潮剧戏台匆匆搭成,学生正好放学,与赶来的糖葫芦、橄榄担小贩撞了个正着,商贩们抓时机赚它个盆满钵满。

太阳一碰到地平线,人潮就已经在攒动了,演员们在后台化妆,大人小孩急着吃饭。天一擦黑儿,台下已是座无虚席。作潮剧开始,演员们立马上台,开始表演《穆桂英挂帅》等剧目,演唱者那洪亮的声音,灵动的眼神,矫健的身姿,演绎着剧目主人公的英雄气概,观众目不转睛地看着,生怕错过一点儿细节,时而大声叫好,时而报以雷鸣般的掌声。

戏台是搭在广场上的,广场上剩下的位置,被那些眼疾手快的小贩钻了空子,各种美食在那汇成了一条“美食街”:脆香酸甜的“章鱼小丸子、清甜酸爽的.水果担,脆甜的糖芦葫,焦香四溢的铁板烧。如果看剧看乏了,来这里吃东西、逛街,也是个不错的选择。

到了午夜十二点,广场上依然锣鼓喧天、香气四溢。

这场盛会将会持续三天,三天后,义演的班子又去往下一个村子,摊贩也去到人群密集的地方,人们又回归平常的生活。

如此的狂欢,谁又不期待明年的盛会呢?

    【初三作文】栏目
  • 上一篇:思考作文300字(收集11篇)
  • 下一篇:哥哥作文300字(收集5篇)
  •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相关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