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回到家,我就看见客厅里放着一盆叶子宽大的观赏植物,爸爸告诉我这是龟背竹。这奇特的名字引起了我的兴趣,于是把龟背竹认真地观察了一番。
近看,龟背竹的茎、叶与众不同。它的茎不长,约有3厘米,但它有一支铅笔那么粗,一节一节的,很像竹子,这就是“竹”的来历吧!叶柄的顶端托着一片像芭蕉叶那么大的叶子,这大叶子似乌龟的背壳,叶缘处的那些又宽又长的缺口好像龟背上的条纹。
过了几天,一个叶柄上长出了嫩黄色的长尖,上面长有短短的小毛,是白色的。没几天,这个长尖中间又冒出了一个浅绿色的小尖角。那个嫩嫩绿绿的尖到底是什么呢?随着时间流逝,这个尖长大了,这时我才看出这是新长的一片叶子,叶面绕着中心逆时针缠绕在一起,像一个小姑娘,害羞地低下了头,也像春雨过后刚钻出脑袋的春笋。
叶子一天天长大、展开,像一件造型奇特的艺术品。再仔细一看,原来叶子在缺口处刚长出来时,竟在边缘有一线相连,细的只有毫米宽,用手指轻触,感觉马上就要断了。两星期后,龟背竹的细丝断开了,慢慢舒展开来,像一支小喇叭。用手轻轻触摸那嫩叶,感觉滑滑的,油光发亮,像卷心菜的叶子。
它不屈不挠地生长着,直到今天,龟背竹还是那么茂盛鲜亮,默默无闻地装扮了我的家!我喜爱那奇特而平凡的龟背竹!
在生活中,有许多人或物你从来没有见过,但是偶然的机会,他们会出现在你的面前;有许多人或事你从来没有关注过,但是在不经意间,你会发现他们已经进入了你的心间。
初一时,有一次我在家里写作业,突然被一道题难住了,我想了很长时间也解不开它,便百般无聊地看向窗外。突然,窗边一棵绿色的小嫩芽吸引了我的注意力,我是著名的“好奇宝宝”嘛,便打开窗户探出头看个究竟。原来是一株牵牛花,它正探头看着我呢!从那以后,我便经常看它。直到有一天,我发现牵牛花开花了,好像一个紫色的小喇叭,十分可爱,我的心情也跟着好起来。等到下午再看它时,它的花枝已经被风刮断了,我觉得十分的惋惜。过了几天,我发现牵牛花又重新开花了,嫩绿的茎叶,昂首绽放的花朵,比起之前更加生机勃勃。我静静地看着它,生在大自然间,无人灌溉无人管理,任凭风吹雨打,不放弃并坚持向上,最终开出美丽的花朵。它的不屈不挠感动了我,也感染了我。
之后有一次体育课上长跑,我跑到一半就已经累得气喘吁吁。想要放弃的时候,那朵牵牛花突然浮现在我的眼前,摇曳着指引我远方的终点。我有了前进的动力,坚持完成了跑步任务,虽然是最后一名到达终点,但是我很高兴自己能坚持下来,感谢那朵小小的牵牛花带给我的力量和永不放弃的精神。
在后来的生活中,无论做什么事我都会坚持到底。牵牛花在不经意间出现在我面前,也悄无声息地走进了我的心间。在这偶然的机会中,让我领悟到一些道理,不论是深刻的,还是浅显的,都会给我的生活带来重要的改变。
回到家中,女儿先进屋,她打开台式电扇,面朝着电扇近距离地享受着风吹。“妈妈。”听到女儿喊,我赶快答应。女儿还在喊:“妈妈,爸爸,爸爸,爷爷……”不过声音不高。“赟熠,妈妈已经答应你了,你怎么还一直在喊呢?怎么还喊爸爸和爷爷呢?”“妈妈,我发现我的声音会动。你听!”说着,女儿又去喊。
原来是女儿发现了生活中的“共振”现象。可这些东西太深奥,一个四岁的孩子怎能弄懂呢?算了,我还是按照自己的理解给她大致说说吧。“你真聪明,竟然能发现你的声音会动。你知道为什么会动吗?”“不知道。”“这电扇它转动的时候不是有风吗,风呢它会往前跑。你说话的时候会有声音,声音它也会往前跑。你现在离电扇太近,风和声音都要往前跑,就挤到一块儿了。挤到一块儿了它们就会打架,相当于是来了个‘风声大战’,所以你的声音就会动了。”“这‘风声大战’和‘父女大战’(指孩子时不时要和她爸爸来场“武林风”,我们称之为“父女大战”)还不一样,这就看不见。”“嗯。看不见它们,它们也打架,以后不要距离电扇这样近了,在这么近的距离说话是不好的,如果高声说话就更不好了,就会引起共振。”“妈妈,什么是共振?”“就刚才,你的声音变了就是共振,要不我们再上网看看。”(女儿刚开始想让看《黑猫警长》之类的动画片,小经周折女儿同意让查了。)
先给女儿讲“共振”的危害。“赟熠,你看这幅图。这是什么?”“哟!这路咋这么不平?”“这就是桥上面过的车声音太大,它和风还有桥互相打架,结果力气、快慢都一样,所以桥就成这样了。正在这个桥上跑的车还是跳着往前跑的。”(实际理由是大桥发生共振现象可能是因风引起的波动和负载频率相接近)“还有呀,法国有个很长很长(102米)的大桥,有一对当兵的人要经过,他们迈着整齐的步伐,喊着很高(嘹亮)的口号,正走着,桥突然断了,死了二百多个人。这也是共振的原因,是他们迈步的声音太大了(实际理由是大队士兵迈正步走的频率正好与大桥的固有频率一致,使桥的振动加强,当它的振幅达到最大以致超过桥梁的抗压力时,桥就断了。所以后来各国都规定大队人马过桥,要便步通过)。所以呀,赟熠你以后可不敢再在电扇跟前高声喊了。”
再给女儿讲“共振”在生活中的应用。“我们说的话就是利用共振发出的,还有蝉儿发出的‘知了、知了’声,蟋蟀发出的声音等,没有共振,我们就听不到好多声音。”(“共振”为人类所用的地方还有很多,感觉不好讲解,就选择了一个方面给女儿说了)。
我虽然给女儿讲得不好,也有可能很多地方讲得就欠妥当,但我在尽可能采用适合她理解的方式让她多知道点什么。个人认为,这样做会呵护孩子的童心,让孩子感受自己竟然发现了一个很有价值的东西,从而增强了孩子的成就感,更主要的是孩子会懵懂中觉得生活处处皆科学。所以,亲爱的朋友,为了孩子,请不要忽视孩子的发现。
提起蟑螂大家一定都知道,它可是四害之一呵,但大家知不知道它还是一个环保主义者呢!
我的发现起源九岁时,奶奶的老房子中的厨房里的一只小蟑螂。那次放寒假给外公外婆拜完年后,又来到爷爷奶奶家。妈妈要为爷爷奶奶做一顿年夜饭,我来帮忙。其实也就是在厨房里东瞧瞧、西看看,妈妈要我帮什么,我再做什么。其实也做得很少,只是借着帮妈妈到厨房来玩玩。这时妈妈让我舀一碗水,我刚好端了一汤盆水,突然一只蟑螂从柜子下窜出来,水盆“咣”的一声随着我的惨叫倒扣在了地上。我捡起盆子,却看见蟑螂在盆下的水中游泳,妈妈眼明脚快,一脚过去,蟑螂死翘翘。当时,我被吓得出不了声来!过了一会儿,我才从恐怖中回过神来问:“妈妈,您为什么要踩死它?”
“因为它是害虫呵!”妈妈轻轻抚摸着我的头慢慢地说。
“那为什么不动员一次消灭蟑螂的活动呢?”
“是有啊!只不过是很久以前的事了,留下了这些顽固分子。”
“为什么不把它们全部杀死?”
“你这孩子,总是为什么,你把我当万事通呀!不懂的自己去翻书、上网查资料啊。”妈妈都被我问得有些恼火了。
于是,从奶奶家回来后,我便开始搜寻有关昆虫的资料,但仍然一无所获。找完书籍,我便打开电脑,想看看能有什么发现,不料电脑中毒了。哎!正当我要灰心、绝望时,妈妈回来了,她带回一本《昆虫记》。我的心中顿时又燃起了希望的火焰。我连忙夺过这本书,连谢谢都来不及说,就像一匹饿狼般贪婪的读起来,希望能从中找到一些线索。
“啊,找到了,我终于找到了!”激动不已的我大叫起来。
原来,蟑螂和一些蚂蚁、屎克螂,都是森林中的打扫员。每当有什么动物死亡后,带有病菌腐烂了,将会让空气受到污染,于是蟑螂和它的一些环保主义同伴们,便会一拥而上,把尸体清理干净。
两年之后,回想起这件事,我便琢磨出一条道理:成功的路途是坎坷的,再聪明的人也要付出十二分的汗水,成功才会向你招手。
我家里的阳台上放着许多植物,有枝繁叶茂的绿萝,有青翠欲滴的吊篮,还有许多婀娜多姿的兰草,这些绿色的"少女们"随风摆动,伴着这些风儿跳舞,成为我家里一道必不可少的风景线。最近,我家里又新增添了一株含羞草,它的叶片绿油油的,由好几十片细长的叶子组成,像一个用来织布的梭子,中间有一片链接叶片的叶茎,把一片片绿叶串起,含羞草的每一根枝条上都是一根根小刺,手要是不小心碰到它,都会刺出血来。它真的像给娇羞的.小姑娘似的,一碰就回缩。
那一天,我放学后迫不及待冲回家里,想再碰一碰它。可是,当我回家时,它却任由我怎么碰都"一蹶不起",这是怎么回事呢?我端着含羞草去问爸爸,爸爸也不解地说:“可能...它...不耐烦了吧?”
我查阅了《青少年生活常识》,才知道,含羞草一碰就回缩是因为叶子会对光和热产生反应,受到外力就回缩。而含羞草回缩后不能回复是因为接连不断地刺激叶子,使得叶子细胞流失,得不到补充所导致的。另外,含羞草还可以清热,安神,消积,解毒等,还能在地震前几个小时突然萎缩,然后枯萎,达到预防地震的作用。
我知道了以后,再也不敢乱碰含羞草了。看来,植物真是人类的好朋友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