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本书就像一杯热茶,需要细细地品味,再品味;一个童年,像五味瓶。酸甜苦辣咸,每一味都是值得珍藏的记忆……小时候,我认为书就是一个装满童话的万花筒,又觉得书是能吸引人的大磁铁。当伴随着浓浓的书香成长时,书就是我的好朋友、好老师。《城南旧事》这本书勾起了我对童年的深深怀念。
在林海音小时候,“唱话匣子”,听鬼故事,要两个“大枚”上厕所,却偷偷跑去听戏……这些都是童年里真正的快乐。斜着嘴笑的兰姨娘;骑着驴回老家的宋妈,椿树胡同里的“疯女人”秀贞,藏在草堆里的小偷……这些人物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一个雪花飘飘的傍晚,火车站人来人往,拎着沉重的行李箱,我和妈妈坐火车来到了北京。突然发现一只手在人群中向我们有力地挥动着。啊,那正是爸爸那双粗糙的大手!我高兴地奔过去,又看到那双熟悉的面孔。“爸爸!”一家又快乐地相见了。这件事不知过去了多少年,但每当看到《城南旧事》里被人们称为“疯女人”的秀贞阿姨和自己的亲生女儿匆匆相见时,我就想起那次在火车站的情景。
我的母亲,善良能干,经常通过小事教育我们,是一位好妈妈。正如“驴打滚”这篇里,宋妈为了生存,弃子来到城里给英子家当奶妈。每年当望见丈夫那头倔强的驴子停在英子家门口,她的生活就有了一线希望。她着急寻找丢弃的孩子,那个场面勾起了我对女性命运的同情。
当一件件事在故事里一一呈现后,英子爸爸最喜欢的菊花不知不觉落了,而他竟然随之俱去。英子意识到她长大了,要承担起养家的责任了。小学毕业的英子告别了无忧无虑的童年,心里十分矛盾:“我们是多么喜欢长高了变成大人,我们又是多么怕呢!”
读完这本书,我随着波澜起伏的故事情节一会“悲”一会“喜”。书籍真是我的良师益友,希望我可以沉醉在书香中,畅游在书海里,在书香中回忆一道道独特的风景!
点评:
清逸婉丽、流畅连贯。开头一段就能显示小作者非凡的语言文字功底。静心细读,心潮起伏。一本《城南旧事》能够引起小作者如此深刻的人生感悟着实让人惊叹。希望小作者真的如愿:沉醉在书香中,畅游在书海里。从而用她的神奇之笔为我们描绘一道道神奇独特的风景。
也许是受嗜书如命的父亲影响,也许是由于母亲工作的文化馆的环境氛围,从小我就表现出对读书独特的兴趣。大概从小学二年级开始吧,我开始读大部头的小说,业余时间全泡在了课外书里,这种习惯持续至今。
由于自己从事语文教学的缘故,不管教哪一届学生,我总是希望孩子们好读书,读好书。特别是在近几年,随着家长对教育孩子越来越重视,我把培养孩子读书的习惯作为班级工作的重点,在家长会上明确提出。在每一届一年级新生的家长会上,我都要求家长营造家庭的读书氛围,培养孩子的读书习惯,并发放“我的阅读记录”,要求家长逐日记录。读书内容不求一致,只要孩子爱读,感兴趣;读书方法不求统一,可以是家长读,孩子听,也可以家长孩子互读互听等等。目的只有一个,尽快激发孩子的阅读兴趣。我班一月一评比,评选出班级的“读书状元”。以每月读书时间的长短,数量的多少作为获胜的依据。
随着年龄的增长,孩子们会逐步摆脱对家长的依赖,独立阅读,独立记录,家长只在书籍的选择上进行指导,提醒孩子按时记录而已。
学习上不可急功近利,读书习惯的培养亦然。为了不增加孩子的课外负担,我不要求孩子们摘抄,更不布置写读书笔记。我始终认为,读书是人生的一大幸事,爱读书的孩子是快乐的。让孩子们快乐地读书,享受读书的快乐是我的信念和追求。对语言的感悟需要日积月累的过程,数量的积累会带来质的飞跃,只要孩子不拒绝读书,出口成章,下笔成文指日可待。
因为没有负担的'读书,我班的学生大多对学习有浓厚的兴趣,我教过的许多学生都养成爱读课外书的好习惯。转学至郑州的朱子桐,今年虽未小学毕业,课外阅读总量已超过高中生的水平。长期的积累使得阅读理解能力提高很快,他的学习很轻松,各门功课成绩均名列前茅。
今年寒假,结合校信通20xx“书香寒假”评选活动,我校要求中年级每个学生至少读5本书,并写出读书笔记。我班孩子积极参加,许多人都超额完成了任务。受条件限制,有些孩子无法将自己的读书笔记在博客中展示,但他们也度过了一个充满书香的寒假。
感谢家长的配合。多年来,我班许多学生每天的功课之一是听家长读故事。我想,许多年后,也许故事的内容他们已淡忘,但浓浓的书香伴着父母的话语一定深深地铭刻在他们的脑海里。
这是一个纷繁而喧闹的世界,各种信息、观念肆无忌惮地闯入孩子们幼小的心灵,纵横驰骋,留下满地狼藉,得意洋洋而去。作为老师,我们无力筑起一道坚固的长城。但如果孩子们有读书的爱好,他们至少能在自己的心灵深处筑起防护林,保护幼小的心灵免受污染。
愿书香伴童年,每个孩子都能健康快乐地成长!
清晨,绿色的阳光透过温柔的叶子洒向大地,年轮中曾经青涩的时光向未来讲述着一个女孩儿童年里的书香故事……
小院里,阳光经过树叶的缝隙照射在小女孩儿的身上,给人以暖暖的感觉。此时此刻,她正低头捧着一本书痴痴地看着。嘴角时不时露出一丝笑意。
那是她刚刚得到的期盼已久的好书《吴姐姐讲历史故事》,她在看的是第一本。
看到精彩处女孩儿会抬起头和她正在干活儿的妈妈交谈一番。听那复述故事的兴奋劲儿就知道一定读到了精彩之处,或是那些历史故事深深地吸引了她。呵呵,还真有一种替古人担忧的味道。
那一刻,美好的画面被定格。这是多么熟悉的一幕呀!自从小女孩咿呀学语时就喜欢在家里偌大的书柜里翻来翻去。而且就喜欢翻那些大部头。她哪里认识上面的字呀,什么《药理学》,《上下五千年》,只管翻去。找到上面的插图会嘿嘿地笑,仿佛寻到了宝贝。
转眼间,女孩儿三岁了,会学着碟子上老师的模样,两只小手倒背在身后,嘴里念着《三字经》,摇头晃脑的在小院里走来走去。那一幅可爱的小模样让人忍俊不禁。
后来,女孩儿上了幼儿园。这下儿更有了展示自己才华的天地。她会在自由活动时组织班上的小朋友们坐在小凳子上听她讲课,当然所讲的都是她在晚上听妈妈讲的故事。什么《龟兔赛跑》、《亡羊补牢》啦,什么《海底捞月》、《拔萝卜》啦,讲得有模有样。而且不光讲故事,有时候还领着大家念《三字经》,教大家学英语单词、学唱英语歌,俨然一个小老师。
书香一直伴随着小女孩儿的成长,她成了老师和小朋友眼中的小书迷。
转眼女孩儿上了小学,已经学会自己看带拼音的书。开始喜欢公主系列的故事书,梦想着长大了当一个公主。女孩儿在《白雪公主》和《睡美人》之间挑来捡去,天真的做着她的公主梦。
小学一年级,女孩儿会背了《弟子规》。并开始大量的阅读童话故事类的书籍。也开始了自己的写作经历。每每写完一篇小日记,就会在小院儿里给大家念一念,如同念某一个作家的佳作。但有时也会发现念着不通顺的地方,于是乎,就停止朗诵回屋赶紧修改一番。再后来,女孩儿拥有了自己的博客。没事儿时就催着妈妈给她更新文章,还会屁颠儿屁颠儿地跑到博友们的小家里串串门,读读别人的文章。那是女孩儿开博的第一年,那一年,女孩儿收获了“20xx年最受欢迎新秀”的称号。女孩儿别提有多高兴。
小学二年级,女孩儿开始读杨红樱的《笑猫日记》系列,并跟着笑猫学会了许多笑的名词:“皮笑肉不笑”、“笑里藏到”,但还不会运用到写作中。
三年级,女孩儿又开始阅读杨红樱的其它著作,如《淘气包马小跳》系列。开始看《天真妈妈》和《贪玩老爸》,开始在《同桌冤家》中徘徊。
低年级,女孩儿看了许多童话故事,包括任溶溶的《“没头脑”和“不高兴”》、《长袜子皮皮》等。那时,女孩儿不再问一些天真的问题,而是自己拿着书静静地看,认真的思考。
四年级,女孩儿阅读的书籍开始丰富多彩起来。女孩儿开始跟着《哈利波特》一起踏上那神奇惊险的魔法之旅;在《仰望星空》系列中了解了天文和星座知识;在《中国地理故事》中初步的了解的中国的地大物博;并开始接触到李毓佩的数学故事《哪吒大战红孩儿》……四年级的阅读是海量的,是丰富的,女孩儿开始走进沈石溪的动物小说系列。初步接触《斑羚飞渡》的壮观,品味动物之间的感情。开始接触少儿四大名著,感受我国古典文学的魅力。
如今,女孩儿已经上五年级,她开始走进原版名著和古典文学的世界。在原版《三国演义》中感受忠义,在原版《西游记》中发出“不经历磨难,难取真经”的感慨。而且,茶余饭后的悠闲时光也被女孩儿用在了阅读上。女孩儿开始看妈妈喜欢看的书。开始读《哈佛家训》,开始翻阅《我在北大等着你》,开始看各种杂志,如《意林》,《实用文摘》,《时文选粹》……
书香伴随着女孩儿的成长。也不知有多少个充满阳光的午后,女孩儿静静地享受着阅读的盛宴,品味着书香的味道,接受着阅读的馈赠。不知不觉间,书香伴随着她快乐的成长着。
午后金色的阳光跳过窗楞照射到充满书香的小屋里,整个小屋一片金色的光芒,仿佛是小女孩儿金色的童年,也仿佛是她金色的未来。因为一个充满书香的童年将不再是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