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贯彻落实《关于实施科技__工作建设创新型城市的意见》、《__市加强科普工作的实施办法》等相关文件精神,结合我校科普教育教学工作实际,抓好科普常规工作的同时,认真落实上级相关文件精神,圆满完成__市科普教育基地、__市科普标兵学校、__省科幻绘画特色教学与创作实验基地的各项任务指标,现汇报如下:
一、全员参与、以人为本,搭建科技教育创新智力平台
为进一步推动学校的科技教育活动,完善科技平台的建设工作,学校将科技活动工作纳入品牌特色学校的发展规划,同时把它规划为校园文化建设的一部分,提出了学校科技活动的发展规划,在实施过程中做了以下工作:
1.领导重视,狠抓落实
我校成立了以巫荫强校长为组长,各有关部门负责人及学校骨干教师组成的科普教育领导小组,负责组织协调全校的科普教育活动,从组织上保证了各项活动的开展和落实,提高工作效率。充分利用科学课、综合实践活动课和第二课堂活动时间组织开展活动;由领导小组制定活动的规划,督促活动规划的实施,负责活动的管理,由校级科技辅导员负责活动的指导。
2.加大培训力度,夯实师资队伍
目前我校的科技辅导队伍是以兼职为主,内外结合校内为主的科技辅导队伍。在人员的调配及师资建设的问题上,我们选拔一批年纪轻、有朝气、思想活跃、善于学习和接受新事物的青年教师参加航模、车模、计算机软件、科技创新、科幻绘画、服装设计等方面的学习培训,逐步把他们培养成学校科技教育工作的骨干和中坚力量。通过走出去的工作方式,组织学校科普组教师到其他科普教育基地学习、参观的工作方式,提高我们校科技教育的素养。本年度,我校李海明老师、罗秀艳老师、胡敏怡老师先后被评为“__镇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优秀组织工作者”和“__镇优秀科普辅导员”。
3.经费是开展科技活动的有力保障
在经费投入方面,学校对开展科技活动同其他经常性教育教学活动等同对待,在科幻绘画教材普及与推广中,学校还给予了一定程度上的倾斜。目前学校开展的各项科技活动,除必要的直接材料由学生自己负担外,其他费用一律由学校负担,并在人员投入和交通工具等方面提供保证。
二、全力以赴,突出重点,打造科普教育基地亮点工程
随着我校校本课程的开展,顺应课程的需求,我校结合人文理念、新美术概念,通过美术体现创新理念,探究如何推广、如何拓展,补充我们的课堂资源,从而开发教学资源,自主开发了校本教材《少儿科幻绘画教程》,并免费给全校师生使用。我们以科学幻想绘画的形式,将科学内容融入教材,让科学知识普及到每一个学生。有效地进行科学幻想绘画创作,是我校最普遍的科学普及形式之一。通过近年来的探索和实践,我校建立了以提高学生科技素养,进行科学知识教育为导向,以创作训练为手段,以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为核心的教学模式。
(一).因地制宜,挖掘资源,顺利开展各项科技活动
结合学校的课程改革以及良好的学生素质,结合校区的配套建设,充分利用科学探究实验室、植物园、校园广播站、综合实践室、科技劳作室、客家文化风情实物展览室、客家文化展览室和版画制作室等功能室在科普教育中的功能,我们先后建设科幻手工制作室、科幻作品成果展览室。学校还十分注重科技环境建设,在教学楼之间开辟了科普画廊展板向学生介绍科学的基本知识,使学生们随时都能受到科学知识的熏陶。在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确立了镇污水处理厂作为我校的科普教育实践基地,定期组织学生进行水资源的调查,让学生们在调查了解对比中认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内涵。其次,开展了科技制作作品展,内容包括模型制作、仿生机器人制作、电子报刊制作等;开展了环保宣传,同时积极参加由市镇科协部门组织开展的活动。
2.因地制宜,开展好各项兴趣小组
我校全面开展的综合实践活动课和第二课堂活动课不仅内容丰富,而且形式多样:有读书小组、小发明制作、科幻绘画小组、仿生机器人制作组、文学社、电脑小组、车辆模型小组、服装设计小组、网页制作、篮球、乒乓球等项,这些活动我们逢周一、二、三、四都正常开展。其次,坚持开展科普“五个一”活动。阅读科技书报;观看科普影视;参观科教基地;开展科技宣传;制作科技小作品。在科普“五个一”的基础上,每班推选优秀作品参加学校科技活动。有效拓展了学生活动的空间,提高学生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
3.利用信息技术,开展科普教育活动
在教学方面,所有信息技术课均是在电脑室,网络环境下教学,主要围绕电子报刊制作、电脑绘画、电脑动画、网页制作和电脑程序设计、查阅科普知识等几方面开展教学,让学生掌握操作技能为主,并从中培养优秀学生参加每年一次的全国中小学生电脑制作比赛,在省、市、镇级各类竞赛中获得了优异的成绩。
(二).积极参加各级各类青少年科技活动,圆满完成了各项工作指标
本年度,积极组织学生参加省、市、镇科技创新大赛及青少年科技活动节,20__年__镇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活动,我校学生参加服装设计大赛,获得一等奖2人次,二等奖4人次,包揽了前六项奖项;参加机器人拼装获得团体二等奖;参加科幻绘画大赛,获得一等奖1人次(一等奖只设1名)、二等奖2人次、三等奖2人次。其次,我校的市科普教育基地场所坚持对外免费开放125天,接待前来参观学习人数累计1800人次,让师生深切的感受到科学知识贯穿于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让学生体验科学知识的魅力和乐趣,激发了他们创新思想及热情。
近年来,我县深入贯彻落实“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工作方针,不断创新“校家同创”工作机制,从三个“点”上发力,打造全程德育,形成“无缝隙”对接,获得了较好的效果。我们的主要做法是:
一、强化保障点,建立三支队伍
加强领导和提升执行力,是实施“校家同创”工程的前提与保障。为强化这一保障,我们建立了三支队伍:
1、领导队伍。近几年来,我局注重加强对“校家同创”工作的领导,从两个层面“强龙头”建制。一是教育局成立了“校家同创活动领导小组”,由局长亲自担任组长,分管副局长任副组长,并制定了工作实施方案,落实了工作责任,把“校家同创”工作纳入学校目标考核的重要内容;二是各学校建立了相应的“校家同创”领导小组,由“一把手”亲自抓。领导小组定期召开会议,对新形势下如何做好“校家同创”工作进行分阶段部署,从而形成了上下联动、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
2、教师队伍。只有首先使教师群体成为充满活力的生命主体,他们才能成为指引学生创造精神生命的“领路人”。基于这种认识,我们在全县各中小学建立了一支责任心强、熟悉德育工作的教师队伍,并对他们进行了“地毯式”培训,不断强化“师德、师表、师爱形象、师说本领”建设,努力打造一支师德高尚、师艺精湛的教师队伍。
3、家长队伍。家长在教育孩子过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为搭建“校家同创”平台,我县在各学校都成立了家长委员会,创办了“家长学校”。到目前止,全县共创办家长学校37所,并组建了家庭教育讲师团,定期对家长进行“引导培训”,至今累计已培训学生家长12500余人(次),从而建立起一支敢教、会教的家长队伍。
二、抓住对接点,构建“三多”载体
在“校家同创”活动中,我们以学校为核心,营造德育同心圆。这个圆的核心是学校,中间是家庭,外围则是社会,而轴心是孩子。围绕轴心,我们抓住对接点,着力构建“三多”载体:
1、多形式,活动体验式教育。在开展“校家同创”活动中,我们突破“高、大、空”说教式灌输,采取“课堂教学、活动体验、文化娱乐”等多种形式,让德育走进学生心灵,孕育情感,激活潜能……一是确立主题开展活动,如在全县中小学中广泛开展的“祖国情、亲子情、师生情、友伴情”的“四情”教育活动,让学生学会知恩、感恩、友爱互助、忠诚奉献,并转化为学习成长的动力。县二中把“八荣八耻”编成朗朗上口的歌谣,寓教于乐。河上中学开展了“忠心献祖国、诚心献他人、信心留自己、雄心立壮志、恒心泰山移、勤心成大业、虚心长见识、专心定成败”的“十心”文化教育活动,并把“十心”内容融入“每周寄语”,融入学生每天的学习生活。县实验小学以“热爱祖国,尊敬国旗”为主题的“五个一”教育活动颇具特色,“五个一”就是学生第一堂课讲解国旗知识,第一堂美术课画国旗,第一堂音乐课教国歌,第一次主题班会进行国旗教育,第一个晨会训练升国旗仪式要领。二是通过组织“唱红歌”,讲红色故事,组织家长和学生拜访革命圣地,到革命烈士纪念碑前现场讲述革命故事,对学生进行革命传统教育。
2、多层面,细水长流式培养。德育不是一件一阵风、一时热的事情,而是一个潜移默化的漫长过程。因此,在开展“校家同创”活动中,我们着重从三个层面进行细水长流式培养。
(1)学校育心。就是对学生进行灵魂的塑造。我们在学校广泛开展了“心育”,引领每个学生形成积极、健康的信仰、习惯、道德和行为,并使之渗透到学校生活、德育活动、教育活动和校园文化建设之中,做到以情动情,促进德育活动和过程情感化,实现师生互动,情知和谐,以培养学生良好的、人格品质,增强学习、人际、生活适应能力。县三中每月一次的健康教育主题班会成为德育的固定内容;三山小学还设立了信箱、辅导室、热线电话,多方倾听学生心声,关注学生健康。县二中建立了教育中心,对学生进行系统的发展性辅导,包括人际交往、学习、亲子关系、生活适应性和青春期辅导,帮助学生缓解精神压力、释放不良情绪、解决困惑……
(2)家庭育情。学生从学校回到家庭,需要亲情和温暖,更需要教育与引导。许多家长通过参加培训,成了孩子“习惯导航”的老师。他们在家庭要求孩子自己整理床铺和房间,教育孩子安排自己衣着,学会洗涤自己的衣物,准备自己的学习用品、收拾书包……并通过言传身教,引导孩子养成“自学总结、合理饮食、生活自理、按时计划做事、参与家务劳动”等10个生活习惯;教育孩子养成“文明礼貌、自信乐观、大气勇敢、诚信负责、友善合作”等10个交往习惯。家长的这种习惯导航,有效培养了孩子的亲情和基本道德素质,形成了一种孕育精神生命成长的基础力量。
(3)社会育德。我们在鼓励学生走向社会,参与各种社会实践活动,学习做人,接受人文教育的同时,还注意拓宽社会关爱面,为“校家同创”搭建起活动平台。全县各中小学定期设立开放日、开放周,打开校门,请家长参加学校各项活动,如邀请家长参加“六·一”儿童节、读书展示会、家庭趣味运动会、故事竞赛、开放课堂以及教师、家长、学生三方共同参与的“亲情会”、“交流会”等,让家长与孩子同乐,并通过参加活动了解子女在校学习生活情况,听取家长对学校管理的意见,使校家合作创造育人最大值。各部门也都齐心协力,共填“德育鸿沟”。县委宣传部把推进“校家同创”作为文明创建的重点;县综治委把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作为社会综合治理的重要举措;县关工委注意在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方面加大亮度;县总工会、县妇联、团县委等部门把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作为重要的社会责任;各街道、社区也都建立了教育网络,对学生的德育活动给予大力配合……这种多层面的教育,使学生始终处于德育的氛围之中,从而形成了一种无缝隙对接。
3、多角度,“非均衡”式实施。在开展“校家同创”活动中,我们打破了“上下一致”的教育定势,注意针对每所学校的特点和每个学生的个性、性别、年龄、爱好以及家庭状况,从多角度实施“非均衡”教育,做到“一校一策、一班一策、一人一策”,不断拓展、丰富德育内容。如县一中的班级文化建设,就是以年级设计的:高一的适应性教育,高二的励志教育,高三的思想与前途教育,这种设计都是有针对性的。马安中学把学生自理能力,劳动能力和实践能力作为德育的一项重要内容,放手让学生自己管理学校,切实把理想与劳动实践紧密结合起来。县二中建立了法制教育基地,开设了青少年模拟法庭,引导学生知法、守法、用法,树立良好的法律意识。
三、找准切入点,实现“三个效应”
在开展“校家同创”活动中,我县注意找准切入点,不断形成德育共振,实现“三个效应”:
1、时间上不留空隙。我们除在校内、家庭把德育对学生的要求内化为习惯,把习惯升华为素质外,还组织开展了学生路途校家共同关注等活动,建立了路队护送制度,将学校、老师的关怀送至学生家中。河上小学高度关注学生路途安全和教育,坚持护送制度,在护送中与学生交流、谈心,进行渗透性教育。
2、内容上不留空白。德育,是一种人文教育,博雅教育,其目标就是培养具有广博知识和高尚品德的人。因此在教育内容上,我们由单一化向多样化转变,既有革命传统教育、道德教育、警示教育、荣辱观教育、法制教育,也有诚信教育、养成教育、自主教育、亲情教育、教育和文学艺术教育等等,让学生在内容丰富的教育中自觉培养文明习惯和良好品行。
3、对象上不留空档。教育必须关注人的本质发展。在开展“校家同创”活动中,我们十分注意教育对象的广泛性和特殊性,努力做到“不让一个班级落后,不让一次教育偏斜,不让一个学生掉队”。“留守儿童”是个特殊的群体,也是个容易被人忽视的弱势群体,为了把关爱送到每个“留守儿童”心坎,我们主动与各乡镇、共青团、妇联、工会、关工委等部门联系,共同探讨关心“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问题。县里成立了“留守儿童俱乐部”,在俱乐部里创办了“感恩栏”、“爱心留言栏”等,并制订了“一对一”帮扶制度,县里77名无党派知识分子与77名留守儿童结成了帮扶对子,通过电话、书信、网络和不定期约见、家访等途径,随时掌握“留守儿童”的思想动态,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使之成为“生活自理、学习自主、行为自力、健康自强”的社会有用之才。
科普工作是自然保护区主要功能之一,做好科学知识普及、宣传自然保护的重要性,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生态保护意识是每一位保护管理人员应尽的责任。20xx—20xx年,在临安市科协的指导和天目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党组的正确领导下,在各界同行的支持下,利用天目山自然保护区的资源优势和得天独厚的平台进行科普宣传,我们一方面努力让每一位天目山人都成为一面宣传旗帜,另一方面向进区的游客和周边社区群众开展自然保护、生态保护相关知识的广泛宣传。
一、加强领导,健全制度,做好筹划工作
弘扬科学精神、普及科学知识、传播科学思想、提倡科学方法是贯彻全民科学素质纲要的重要实践,也是自然保护区的主要职能之一。天目山作为国内成立较早的自然保护区,一直重视科普宣传工作,科教基地工作实行“一把手”负责制,分管领导负责指导工作、监督和管理,科普宣传教科具体组织实施科教基地工作的开展。《浙江天目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总体规划》和《浙江天目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旅游规划》及《天目山科教基地建设五年规划》,对科教基地进行总体部署,明确近期与远期的建设目标。坚持《浙江天目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科普工作管理制度》、《浙江天目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科研与教学实习管理办法》、《科研宣教科岗位责任制》、《天目山科技馆开放和管理制度》,用制度管人,用制度确保科普工作的顺利实话。
每一年的科普宣传工作都做到年初有计划,经费有预算,年终有总结。对每一项活动都精心组织筹划,做到有方案、有预算、有总结。
二、强化宣传队伍建设,提高宣传队伍水平
加强科普宣传队伍建设是贯彻落实《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的具体举措。新时期的宣传的工作必须要有一支过硬的宣传队伍。坚持“面向基层、专兼并重、提升能力、服务全民”的原则,加强宣传队伍的建设。通过各类知识的集中学习、培训和笔试对全局干部职工进行理论和业务知识考核,提高宣传队伍的理论素养和业务水平,使全局所有干部职工都是宣传员,并以此为中心,逐步发展区内驻山单位所有工作人员都是宣传员,使驻山单位、周边社区居民、农家乐工作人员都加入到宣传队伍中来。
三、结合工作实际,营造氛围,积极开展科普宣传活动
1、重点抓好重要“日”“周”“月”开展科普宣传工作
根据临安市的统一部署,结合天目山实际,利用天目山独特的资源平台,利用横幅、宣传画、《天目山》杂志、中国天目山网站等多种方式,重点抓好3月的“3.3世界野生动植物日”,4月的“野生动物宣传月暨爱鸟周”;5月的科技活动周和“5.22世界生物多样性日”;9月的科普日暨临安市科普宣传周的科普宣传工作。
2、抓好科普宣传的常规工作
1)、天目山科技馆,常年对外开放,通过宣传片、动植物标本、沙盘模型等全方位向参观者展示天目山丰富的自然资源、深厚的历史文化。
2)、在旅游区游步道两边的树木上设置科普宣传牌、并在游步道两边设置温馨的提示警示牌以及文化宣传牌,使所有进入旅游区的游客不仅有视觉上的享受,还能获得知识上的增长。
3)、在旅客中心大厅摆放宣传图版,设置宣传点。并针对不同时段的不同的宣传主题,及时更换宣传版画。
4)、在办公楼大厅常年摆放红色文化宣传版块,常年开展天目山“洗心之旅”宣传活动。
5)、利用天目山独特平台:中国天目山网站、《天目山》杂志、微信、微博等进行科普宣传。三年来,在各类网站、报纸发表保护区信息100余篇。向国内同行发送《天目山》杂志12期24000余份。
6)、科普宣传向保护区外辐射,宣传人员多次走进杭州市社区作《天目山植物多样性特色》等专题讲座。
3、利用天目山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开展特色科普活动。
1)、启动天目山自然教育工作,创新“以森林为教室、以自然为老师”科普理念,成立“大地之野”自然教育基地,积极开展自然教育活动。自主开发课程6大类52门,接待受教育人员27批1220人,受众范围覆盖全国。
2)、启动“天目山学生实习体验与创意作品有奖征集活动”,已开展两次征集,征集到学生天目山实习体验与创意作品400余份,评选出一等奖作品20件、二等奖作品40件、三等奖60件,纪念奖10件,将优秀作品进行了制作展示,利用实习院校来天目山实习的机会进行了集中颁奖,产生了极大影响。
3)、积极参与省绿化与湿地保护委员会和省林业厅举办的“寻找浙江最美古树”系列评选活动,撰写古树推荐信息,上报5株古树参加评选。经申报推荐、实地寻访、公众投票、专家评审、网络公示等程序,天目山有4株成功当选“浙江最美古树”,其中2株分获“浙江十大树王”、“浙江十大古树”、“浙江古树之最”等称号。协助省林业厅信息中心完成“浙江古树之最”之“浙江最高古树”——冲天树金钱松专题片的拍摄,在浙江林业网上播出。积极参与杭州市绿化办、杭州市林水局、杭州文广集团、杭州日报联合主办的“寻找杭州最美古树(名木)”活动,配合杭州电视台生活频道拍摄完成天目山古树专题片并在5月底播出,取得了很好的对外宣传效果。天目山有4株古树和一个古树群荣获“杭州最美古树”殊荣。与浙江农林大学合作,在中央电视台科教频道《我爱发明》节目中参与林木无损检测仪测试过程。在杭州电视台播报天目山红外相机监测野生动物取得的初步成果。
四、开发科普资源,完善科普阵地,做好科普保障工作
按照科普工作实际需要,保证科普经费逐年递增,特殊情况特殊对待,近三年来,保护区对科普工作的投入逐年增长,20xx年比往年增加了好几倍。
1、投入近10万元,对浙江自然博物馆天目山分馆(天目山科技馆)进行了全面整修,包括野生动物活动场景布置、说明牌更新、动植物标本更换、沙盘模型等进行整修,并进行了清洁消毒。
2、增设科普知识解说设施:新增龙峰尖——半月池之间的科普教育小径,布设图文并茂的科普知识说明牌30块,并对区内野外标识标牌进行了规范统一。
3、三年中,先后出版《天目山动物志》五卷,为科普宣传提供原始素材。编写教学实习活动指南,发放5000余册。
4、值天目山自然保护区建区xx周年之际,结合天目山生物圈保护区十年评估活动及承办中国生物圈保护区第十八届网络大会机会,摄制天目山xx周年宣传片《北纬30度线上的神奇——天目山》一部,制作保护区大型宣传图册1000册。
5、确保《天目山》杂志和天目山管理局微信微博这三个宣传阵地的正常运行。
五、主要成效
20xx—20xx年接待国内外接受科普教育人数达60余万人,其中基地院校师生30余所100批次上万人次,中小学师生10万人次。20xx年,天目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被同济大学推荐为优秀校外实习基地。20xx和20xx年被杭州市科普教育基地联合会评为杭州市先进青少年科普教育基地。20xx年,天目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通过中国科协对前面五年科普工作的考核,继续被中国科协命名为20xx—20xx年度全国科普教育基地。
一、加强组织领导。
为加强科普宣传工作的力度,提高宣传效果,进一步推进科普宣传工作,XX乡人民政府成立由党委书记徐浩同志带头,副乡长陈良同志任组长的科普宣传工作领导小组,9月初召开计划工作会议,认真落实科普宣传的工作。
二、充分利用宣传工具。
利用科普长廊,宣传橱窗,LED显示屏,并在借助赶集之际到街上挂上“创新引领时代,智慧点亮生活”主题横幅,布置宣传点,发放宣传资料150余份,营造良好的科学文化氛围,提高群众对科学的认知和文明素养。
三、丰富科普宣传活动形式。
通过开展“百姓舞台大家乐”的文艺演出,充分利用各类文化资源进行宣传科普,让群众在欢乐中学习到科学,寓教于乐的方式也让群众喜闻乐见。
十二五以来,市地震局在省市主管部门的指导下,结合地震应急工作的实际,努力创新工作举措,使地震应急管理科普宣教培训工作不断取得新发展。据统计,十二五期间,组织培训活动5次,培训480人次;举办讲座8次;开展主题宣传周5次;制作宣传展板30个;发放地震科普知识资料12000余份。在抓地震应急管理科普宣教培训工作方面,我们的主要做法是“四进四促”。
一、科普宣教进农村促农民加深了解。
我们以每年一次的科技活动周为依托,在活动周选定的乡镇所在地,通过摆放展板、播放录像、发送资料等形式,吸引农民朋友了解地震应急科普知识。如20__年,我们在西流河的徐家、茭排两个高速公路还建村,举办了地震安全农居工程的宣传,让农民知道建设安全农居的重要性。通过这次活动,我们还为茭排村申请到省地震局安全农居示范工程项目,获得立项资金19万元。
二、科普宣教进社区促居民提高觉悟。
针对社区人口密集、难于疏散的特点,我们每年都会选择1-2个社区开展宣教活动,让广大居民知道地震发生后应急避险、自救互救的基本常识。如去年,我们利用市刘潭公园扩改建的有利时机,动员施工单位增加公园广场应急避难的功能,新增设了“四通四所”,并在广场四面都标识了醒目的应急避难字牌,让平时休闲娱乐的社区居民知道有了这样一个场所,有效地提高了他们临震自我保护的意识和觉悟。去年该项目经我们申报,被列为省级地震应急避难场所,获得60万元的立项支持。
三、科普宣教进学校促学生增长知识。
学生是国家的希望和未来,他们来自于千千万万的家庭,让学生知晓地震应急科普知识,既能帮助学生增长知识、开阔眼界,又能让地震应急科普知识走进千家万户。为此,我们争取市教育局的支持,在全市选择了七所学校,作为地震科普宣传示范学校,分别是实验一小、二小,二中、三中、中学、八中,实验高中。我们要求示范学校每年要开展橱窗、展板、影像、讲座、演练等不同形式的活动。去年经过检查后,我们为七所学校都颁发了示范学校证书。这一活动深受广大教师学生的喜爱,如市实验高中的一名女学生,在听了地震应急避难的讲座后,深有感触地说,虽然我们发生地震的可能性比较小,但我们今后如果到外去求学、工作、旅游,这些知识大可以派上用场,对自己是大有教益的,这类活动对我们学生很有必要。
四、科普宣教进机关促干部深化认识。
市地震局是地震应急科普宣教的主管部门,干部自身的业务素质和认识水平直接决定工作开展的效果。我们每次科技活动周期间,都会在机关一楼大厅安排地震科普展板和应急资料,组织全体机关干部去观看,并且还会组织一些演练活动,如逃生、灭火、互救等。有一位机关干部,经过几次的活动之后很自信地说,今后如果万一碰到地震,不管自己当时身处何种状况之下,相信自己都会从容有效地应对。通过这样的活动,也很好地增强了机关干部做好本职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虽然过去我们的工作有一些尝试,取得了一点成绩,但与先进单位相比还有不少差距,还存在资金不足、人手不够、办法不多等方面的困难和问题。下阶段工作中,我们将对照先进找不足,对照问题找办法,做到因地制宜作谋划,点面结合抓促进、扬长避短求实效,不断推动我市地震应急科普宣教工作取得新成效。
__年,我镇科技、科普工作在镇党委、政府的领导下,在市、县科技局、科协的指导下,认真贯彻党的__大会议精神,服从和服务于全镇经济,积极开展科技推广、科技普及和科技应用工作,加强产学研结合,不断培育企业科技创新和自主研发能力,强化知识产权和专利意识,加强防震减灾工作力度,切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农民增收提供科学技术支持。
一、加强领导,健全班子
镇党委、政府在科技管理工作中,坚持了一把手亲自抓科技工作,使科技工作做到了人中同到位、经费到位。镇党委、政府领导工作调整后,对镇科技领导小组人员进行了相应调整,健全了全镇的科技管理体系,加强了对科委、科协工作的领导和协调,在协会的管理上对协会内部人员进行了分工,巩固和壮大了协会队伍,镇党委、政府还将科技工作纳入了各部门、村的年终综合考评。
二、加大科普宣传力度,提高全镇人民科技意识
我镇的科普宣传和技术培训重点立足于实用的原则,充分利用了各村有线广播,镇、村电教设备、示范基地加现场技术培训等,主要对种养殖大户、协会会员、农村致富拔尖人才、科技致富带着人采取了室内与室外相结合,经验交流、观看电教光碟的方式进行宣传和培训,并将宣传和普及农业科技知识,传授先进实用的农业生产技术进行了有机的结合。通过这一系列活动进一步激发全镇人民爱科学、学科学、讲科学、用科学的热情,提高全镇人民的科技意识和科技素质。
三、积极引进农业新品种、新技术,增强农业生产后劲
随着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与优化,开展农业新品种、新技术的引进、试验、示范和推广工作,已成为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手段,同时也是增强农业生产后劲的重要内容,为此我镇按照县委、县政府、县科技局工作目标和部署,积极开展科技推广引进新品种2个,引进新技术1项。
四、加强防震减灾宣传工作,全面推进农村建筑抗震设防
防震减灾与农村建筑抗震设防工作,继续纳入政府目标管理考核,各社区、居(村)委员会、企事业单位认真贯彻执行县人民政府办公室下发的《关于加强农村建筑抗震设防工作的通知》(罗府办发73号)文件精神,进一步提高认识,统一思想,明确职责,加强管理,强化监督,做好农房抗震设防宣传工作,提高农民农房抗震设防的意识,逐步使农房抗震工作走向规范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