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点作文网

《无声告白》读后感(整理9篇)

时间: 2024-08-24 栏目:实用范文

《无声告白》读后感篇1

这本书让我读的很压抑,边读边痛。

作为一个混血儿的妈妈,我也有担心,是否我的孩子不属于任何一群人,是否他们会为自己的身份认同而产生心理问题。只有长期生活在国外的人,才能够有体会,这种焦虑和感同身受不一定是因为真的切身遭受了什么歧视和区别对待,毕竟很多人的圈子只在华人区,而且很多人的英语不够好,也不够敏感,遭受了区别对待都不敢确定。而作为移民第一代的人,其实终身都完全可以做到没有认同障碍,因为我就是中国人,就算我拿着别国护照,我的心理认同还是中国人。而真正难的是移民二代的孩子,何况文中的主人公生活在那个种族歧视和平权运动没有变成政治正确的年代。

在这个全球化骤然停止的20xx年,在这个中澳关系不可避免走向敌对的年份,我看这本小说真的是有些低沉。当大家不用种族,国籍标签来典型化人群,在不太排外的.相对友善的全球化气氛下,人心是开放的,是不是就不会对心理敏感人群造成创伤呢?

我不喜欢看译文,因为很难保证原文的文学性和翻译的意境的贴合,所以这本书的一开头让我很想放弃,所幸后来讲故事情节了,没有那么多大段环境和心理描写,因为中英文太不同了,优美的英文翻译成中文总是难免怪怪的,还是直接讲故事情节来得好。

男主人公的痛苦在于生活在一个全是白人的社区里,他没有办法融入,所以被接纳受欢迎成为了他的追求所在;女主人公的痛苦源自于她不甘心做家庭主妇,受困于理想的自我和现实的庸碌之间无法自我肯定。两个无法接纳自己的人,都把实现理想自我的期待寄托于大女儿身上,可怜这个女儿那么懂事又那么敏感,她明白父母的期待,为了不再让家庭分崩离析,她掩埋了真实的自我,天天活在害怕无法满足他人期待的阴影下。生命能量越来越低,最终无法负荷!

《少有人走的路》这本书是他们的解药,dedicationtotruth,不要活在心愿中,给自己和他人时间改变,接受自己的现在与理想自我具有相当长的距离。心痛那个小女孩,她活的太累了,在恐惧中长大的孩子,无法安心做自己。

《无声告白》读后感篇2

梦想可以继承吗?很多父母觉得可以,但他们身处其中而不自知,并且在无限循坏着这样的故事。这种故事太多,太俗套了,但是却从来没有人能将这样的故事讲得这么悲伤。没有从心底产生心疼,永远也不会知道,这样的行为其实就是一场绑架。也许只有当置身事外时,我们才能看得明白——一个人,永远无法修补他人的遗憾,也无法圆满他人残缺的人生,梦想。

莉迪亚的父母用一件偶然的事情去判定她的梦想,其实只是为自己梦想的夭折而不甘。他们拿着最高尚的理由——帮助她实现梦想,去实现自己的私心,殊不知,自己早就将莉迪亚“绑架”了。

这种绑架最为致命的地方在于,他没有缚住你的手,也没有堵住你的嘴,你拥有身体上的自由,而精神上却被五花大绑,做不得主。

一个人终归无法弥补另一个人的遗憾。梦想,永远只能自己去实现,不能让他人代劳。将梦想强加在别人身上时,应想想自己又为谁实现了梦想。

莉迪亚的父母,他们都以为,一个生命可以完成另一个生命的遗憾。与其说他们将所有的关心与爱都给了孩子,不如说他们将这些关心给了自己所遗憾的梦想。

不管莉迪亚是否活着,她终归是无法弥补父母的遗憾了,当一个人决心失去时,也是决心重生之时,莉迪亚最终在死之前找到了自我。

那个自我,不是为了任何一个人的梦想而活,而是不再惧怕失去,不再躲在哥哥的护佑下,不再试图弥补他人的残缺。是卸下所有人的期望,找回真正的自己。

人生会拥有层层叠叠的欲望,那些你妥协了的、放弃了的,堂而皇之承认已经过去了的遗憾,像尘埃一样难以察觉地覆盖生命。

当你幻想通过别人的手重新抓住这一切时,却从未想过,不管别人如何将你的梦想重新握在手里,那都将与你无关。遗憾就是遗憾,永远不会因为一个人的.得到而让另一个人变得圆满。

我们该承认,人生就是一副支离破碎的画卷,就像《无声告白》的封面,一张又一张残缺的纸,拼凑出一个完整的故事,遗憾,才是人生常态。

即使再大的遗憾,也只能自己去承受。一个生命的存在,无法修补他人的遗憾,也无法圆满他人残缺的人生。

是的,面对父母的殷切期盼,最好的回答是:抱歉,我终究无法实现你们的梦想。

《无声告白》读后感

在整本书里,让我感触最深的一句话就是“我们终此一生,都无法摆脱他人的期待”。的确,渴望成了执念就是束缚。

但玛丽琳渴望做一个医生,因为医生是她能够想到的与母亲的生活方式差距最大的职业,而母亲的生活方式和精神状态是传统的代表,她认为反其道而行之就能够与众不同。

但这种渴望反而束缚了玛丽琳,她以为与众不同的詹姆斯能够理解他,但他喜欢的不过就是她的普通自然;她在成家后渴望生活得像同一条街的女医生一样,而不是像母亲一样,于是她为了自己的渴望逃离了家庭,但在九个星期后,她又因为怀孕而再次回归了家庭。

玛丽琳的九周出走没有改变自己的生活,却彻底改变了女儿莉迪亚的生活轨迹——莉迪亚的生活重心从此全部落在实现父母亲对她的期许上面,只要能让父母开心,她愿意做任何事情——这就是莉迪亚渴望的事情。

实现父母的期许从此成了莉迪亚的渴望,玛丽琳渴望女儿能够“与众不同”,詹姆斯却渴望女儿能够像大多数的普通人一样生活,这本来是他们无法实现的"“渴望”,如今却深深地禁锢住了莉迪亚。

在文中杰克对莉迪亚说的`话是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至少我不用别人来告诉我,我想要什么。至少我知道我是谁,你呢,李小姐,你想要什么?”于是经历了哥哥内斯的升学离开、父亲送了一条情人为她挑选的项链、自己下滑的成绩已无法满足母亲的期待后……莉迪亚终于发现自己无法满足父母期待而哥哥也无法做唯一陪伴理解自己的人,她有了新的渴望——她想要逃避这一切,却因为不敢说出口而选择用自杀来结束一切。

在文章最后,莉迪亚乘着小船漂在河上的最后一瞬,她已经想通了这一切的一切不过都是成为执念的渴望束缚住了他们一家,但可惜她一时的错估水性让她再也无法把话和父母哥哥说开。

但我们并不是无法再开口的莉迪亚,我们知道不能让渴望成为执念伤人伤己,也无需被他人成执的渴望影响;我想这并不仅仅适用于家庭关系,而是适用于所有的人际交往,这也是我看这本书最大的收获。

《无声告白》读后感篇4

《无声告白》这本书买了很久了,一直没有看,除了没有留有足够时间给这样一本尚未成为真正经典的书外,主要是这本书普通的外观没有引起我的兴趣:散装、平凡的腰封、书本太薄。然而,可能是缘分的作用,它最终与我相遇了。

这本小说的作者叫伍绮诗(CelesteNg),是一位美籍华人,父母均为科学家的她,是香港移民第二代。当然,介绍作者肯定有一定原因,况且此书是作者的处女作,但凡处女作必含有作者早年经历的影子,因此本书也无疑是在作者自身叙述的基础上的延伸虚构。

《无声告白》的故事由一个华裔家庭的女儿莉迪亚的突然死去引起,作者的笔牵着读者的神经在以这个华裔家庭的组建开始以后十多年的时光里任意穿梭。单单为了爱情建立家庭还是为了顺畅的人生或是其他东西,这是莉迪亚的母亲玛丽琳十几年的内心矛盾。有时候,大家都说要活得与众不同,但这种与众不同却是在李氏家庭与当地的种族差异上,可能这种差异性并不是他们想要的,恰恰这样一个家庭存在于如上述的矛盾之中,以及他们对莉迪亚死亡原因的追溯而产生的不同意见,父亲、母亲、哥哥、妹妹、警察、同学……每个人都活在自己的`孤独中。

我发现美国的小说乃至电影都喜欢利用时间所产生的效果,这种效果并非是时间让人产生的历史沧桑感,而是时间的随意性。其实我们也会在中国的文学作品或影视作品里体会到,但这似乎并不是我们的传统,中国人相信因果,于是中国文学(当然指的小说)的方式也以顺叙居多。美国文化是欧洲分裂出来的文化,是从其他文化中抽离并组合起来的,因此这种起伏感、跳跃感也会在他们的文学中表现出来。

纵观中外大部头的文学名著,几乎所有作品的时间跨度都非常大,战争、爱情、贫富这些文学主题在时间中得到延伸,从而传达出时代感、孤独感和凄凉感。而当下的文学正缺少这种能力,仅仅在一个节点抠得死去活来,总会使读者产生厌烦。然而这也并不能全部归罪于作者,像《红楼梦》、《悲惨世界》、《战争与和平》这一类的作品的诞生对作者的要求当然也极高,没有非凡的经历而强迫写类似的作品也必然一塌糊涂,因此当下的作者就找到了另一种出路,于是最近的作品就呈现出细腻的特点,而阅读就不会有那种真正过瘾的感觉了。

《无声告白》读后感篇5

莉迪亚短暂的一生是悲剧,她的母亲是悲剧,父亲是悲剧,在她的死亡之前哥哥妹妹也是悲剧。

活在失去母亲、失去安稳家庭生活的恐惧中,莉迪亚学会了附和父母的期待,母亲希望她继承自己的心愿成为医生,因人种而自卑的父亲希望她合群,与其说她是父母最爱的孩子,不如说她是父母的期待的具象化。

莉迪亚每次对母亲回答“好的”“是的”、对父亲讲述朋友与舞会的时候,她渐渐感受到了痛苦,哥哥内斯是最了解这个家庭内情和她巨大压力的人,也是给予她无声安慰的`人,可是他即将要离开了,离开这个令人窒息的家,抛开一切,当然也包括妹妹莉迪亚。莉迪亚意识到了这一点,她无法改变这一点。幼稚的女孩渴望用一些叛逆来报复自己的哥哥,她选择了内斯最讨厌的杰克,可是更令人绝望的是,杰克爱着内斯,他没能实现莉迪亚的叛逆报复,反而激起了莉迪亚自我意识的觉醒。

莉迪亚开始思考自己想要做什么,也真正想通了,她决定改变。她独自来到湖边,乘上小船,划到湖心,她希望开启不一样的人生。但这次没有内斯托住她的手,她再也没能从湖里上来。我更愿意相信这是一次意外。但我不能肯定,莉迪亚意识到自己无法自控地沉入水底时,她在想什么。是恐惧?后悔?还是解脱?没有人知道。

汉娜是游离在整个家之外的人,詹姆斯和玛丽琳关注的是莉迪亚,内斯关注的是莉迪亚,她想要爱,想要靠近自己的家人,但他们每一次都推开了她,读书笔记m她只能收集一些小东西,一些与家人曾密切相关但他们已经不要了的小东西。这种游离使得汉娜看得清楚,她看清了莉迪亚的心理变化,只有她看得懂莉迪亚的假笑,她看清了杰克的爱。但没人会关注或倾听她的发现。或许只有她知道莉迪亚死亡的真相。

故事的结局似乎很圆满,出轨的父亲回归了家庭,歇斯底里的母亲重拾了理智,崩溃的哥哥开始学会放下,被忽视的妹妹获得了家人的爱。他们似乎意识到了自己的问题,意识到了这个畸形的家里缺失的东西,这对于汉娜或许是一件好事。但是莉迪亚永远不能享受这样的轻松了。

《无声告白》读后感

“1977年5月3日早晨6点30分的时候,没有人知道莉迪亚死了,他们只清楚一个无伤大雅的事实:莉迪亚来不及吃早餐了。”———这,是此书的开篇……

莉迪亚是整本书的线索,作者以莉迪亚的死,如流水般波澜不惊地展开了一个又一个情节。纵观全书,你会发现其实这里并没有一个特定的主人公,只要你觉得他(她)是,那么就是。

詹姆斯·李是自幼在美国生活的中国人,他的妻子玛丽琳是美国人,他们拥有着一个儿子两个女儿。莉迪亚是家中的老二,遗传了母亲的蓝眼睛和父亲的黑发,是父母的掌上明珠……她的离去给这个“家”带来了沉重的打击,也慢慢地揭露了这个混血家庭的种种纠葛与矛盾。

母亲玛丽琳无法完成自己的梦想,把出类拔萃的梦想寄托在女儿身上———“除了当医生,莉迪亚无法想象自己能够拥有别样的未来和不同的人生”。莉迪亚自小就被迫学习各种知识、技能,即使父母不说她也明白,那是他们想要她成为的样子……面对各种期待,以及母亲随时可能离家出走的.恐惧,莉迪亚只能一味地说“是,是的。”

母亲离开之前,她根本不会意识到幸福是多么脆弱……她弱小的身躯终究还是无法承担一切的期待———“她低头看着湖水,黑暗中仿佛空无一物,只有黑幽幽的颜色,一片巨大的虚无在她脚下铺展开来”,也许这个家中,她才是真正走出来的那个,真正找到自己的那个……

也许死亡,才是真正属于她的选择,哪怕这是一场悲剧。

小说揭示的真相振聋发聩,“我们终此一生,就是要摆脱他人的期待,找到真正的自己”,莉迪亚以她“无声的告白”唤醒了众多麻木的人。身份危机、种族歧视、人生等等问题无一不让人心痛,力透纸背的深情更是给读者心弦重重一击!也许我们真的应该停下来,静静的想一想,“我们的初心是什么、梦想是什么、到底现在的是不是你想要的……”

时光静好,却也匆匆,但愿你不要活成别人眼中的自己,不要为了别人而活,不要迷失了真正的自己……

《无声告白》读后感篇7

曼德拉这个名字,曾无数次出现在我的笔下,他的事迹、他的精神、他的胸怀,每每成为我文章最精华闪耀的部分。然而仅作论据引用,大多对曼德拉的认识是浅薄、公式化:他是南非领袖,他是黑人反种族隔离的先锋,他因此被构陷入狱27年......

这首《光辉岁月》是黄家驹为南非黑人领袖曼德拉所创作的一首歌,歌中歌颂了曼德拉的生平和精神。极简的歌词,勾勒出一个曼德拉,勾勒出一种精神,勾勒出一种形象——为种族歧视不断斗争的战士。

《无声告白》一书,文字代替画面,描绘了香港移民到美国的第二代的生活缩影。身份危机、人生成就、种族、性别、家庭以及个人道路,种种问题拷问着在蓝眼睛王国中生存的黄眼睛一家。

小群体尚且排外,不用说一个种族。不论他们来自何方,说的是不是纯正的英文。只要是与本人种不同,在那个年代就是异类。排异目光,差别待遇,成就不了一个人,却能毁掉一个家庭。

我并非黑人,曼德拉所牺牲的、追求的、维护的到底是什么,说得出写得出但一直不能切身感受。看完这本书,听着这首歌,凝视那句肤色斗争,是了,怎么能感受不到呢。我非黑人,我是黄种人,中国人,我的发色是黑色的,眼珠是棕色的,皮肤灿烂着阳光的颜色。

生于祖国强盛的.时代,是我们的幸运,可我们黄色皮肤的先辈们,在那个惨淡的时代,所遭受的隔离与歧视,比黑人有过之而无不及。他们的委屈与痛苦,隔着时代的万水千山,隐隐传来。他们斗争、反抗,让不屈的嘶吼回荡在阳光灿烂的光辉岁月。

不仅仅是如此,歧视无处不在,性别歧视、年龄歧视、地域歧视、疾病歧视......一个群体合起来异化另一个群体,同时自己却又受着另一个阶层的群体压迫。一层又一层,一圈又一圈,歧视的意义是什么呢?

脱去皮发,掩去外貌,众人皆为白骨一架。舍去种性,抛开世俗,死后不过黄土一抔。落地为兄弟,何必骨肉亲。为何要歧视呢?

《无声告白》读后感篇8

《无声告白》不是我看的第一部华人作品,也不会是最后一部,但伍绮诗却是第一次阅读。

华人作品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点是“身份认同”,几乎在每一位身居海外的写作者都会涉及,也正是这个问题的重要性和可探究性,所以才会出现那么多的优秀华文文学。詹姆斯·李作为一个自小在美国长大的人物,种族歧视、身份认同等问题必然追随他一生,当然,这也一样延续到了他的子女身上。这也是莉迪亚与内斯为何备受冷落,没有朋友,一直孤独的原因之一,也是引发莉迪亚自杀的根由之一。

中华民族是非常重视家庭的,这一点依然在这部作品里有体现。早前,看过一本名为《为何家会伤人》的书,那时所想起的种种,直至看到这本小说,看到这个家的故事,才真正懂得那种伤痛,美丽而令人窒息的。

莉迪亚是这个家的支撑,以她的死亡为线索,回忆与现实两个时空交叉,关于她死亡的真相也慢慢被揭开。这个家的四个人都该对她的死负有部分责任,当然也有她自己,从玛丽琳离开又回来那时起,莉迪亚就为了让母亲不再离开,默默接受一切。她对母亲安排的一切都顺从,她只是害怕被离开被抛弃,她必须学力所不能及的'知识,必须假装有很多朋友是受欢迎的。可是,当她的世界里可以感到有价值的东西——她的物理成绩、内斯的默默支撑和理解——即将要失去,最后连与杰克的感情都变得不可能,而留给她的只有更压抑的生活的时候,她的世界崩塌,死,或许是最好的解脱。

也许,我是幸运的,即使父母没上过大学,即使他们曾经很希望我能读大学,可是他们从来不把这个他们一辈子的愿望强加于我。他们没有像玛丽琳逼迫莉迪亚那般逼我学习、上课、做题,我也不用忍受那样来自他们期望又怕失望的压力。我们可以选择很多东西、选择做很多事情,可是唯独父母,我们无法选择;唯独父母,我们不应苛责,可是天下负父母最多的还是子女。所幸的是,我没有辜负他们的期盼,完成学业,也完成了自己的蜕变。在以后的日子,用自己的努力,来爱护他们。

《无声告白》读后感

一个追求特立独行想做医生的美国女子和一位在美国长大不合群的中国男子组合家庭。他们彼此艳羡,男子羡慕女子的坦然自若,自信大方,毫不畏惧;女子羡慕男子的特立独行。这样的结合似乎很合理,但与众不同的生活方式让他们与周围格格不入。因为家庭,女子放弃了医学梦,最终把所有的梦想期望寄托在女儿身上。男子则想让女儿变得更受欢迎,拥有更多的朋友,一直被异化,被忽略这也是他曾没有得到过的。然而她们的女儿并不喜欢医学成为干练的女强人,她只是一个普通的性格有点孤僻的小女生。接下来,她承受了太多,终于因为“极度”关注走向毁灭。

父母以为很爱我们,给我们所有,结果发现却只是他们想要的。乖巧的孩子想要父母开心,结果发现自己不开心。

我似乎明白了一些什么,我们终此一生,就是要摆脱她人的期待,找到真正的自己。

每个人都应该有自己的选择,都是普通的人,不必为充当缓和矛盾的工具,而接受所有,承载过多的期望。

在外人看来你恍如救世主,试想当年王昭君出使西域和亲的背后她隐藏了多少悲哀与孤独,却仍要以光辉的和亲使者形象出现在世人面前。我们千古吟诵,而不知她背负了多少光辉使命的压力。但还是值的肯定:她伟大,她隐忍。一个让人敬佩又怜惜的女子。

我们应该要有自己的`声音,不必去伪装成大家想要的样子。

倘若他们的女儿是一个会发出自己声音的人,那么她也许不会走向绝望的道路。知道自己想要什么,那么就算你在别人看来是多么的格格不入,多么的不合群,你也不会觉得孤独。这个社会并不缺少孤独者,不必自怜自艾。有句众所周知的话:你的孤独虽败尤荣。“认清自己的孤独,才能倘开心扉,才不会被孤独本身所困扰。不用逃避,不用掩藏,这样就是你,或许看起来就是那么的不合群。”这是我想对莉迪亚说的,你背后似乎有些我的影子。

对每个人来说生活本身是不同的,没有好坏之分,你觉得快乐那就对了,人生也就是这么回事。我不说庄子的虚无主义,我不能超然物外,但生活还是要继续,得由你自己选。

    【实用范文】栏目
  • 上一篇:以最美的风景为题的初一作文(收集4篇)
  • 下一篇:忘不了那一幕作文(收集3篇)
  •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相关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