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文字有一种来自山野的质朴美,它深深地震撼了我。
这是去游学的第六天,我们要去文字博物馆。我们兴奋极了!
来到馆中,前言写:“中华民族的文字,一共分为八种:象形字、甲骨文、金文、大篆、小篆、隶书、楷书、草书、行书。”我想:中国的八种文体都非常的美,这个美字。它不单单指貌美,它还指美妙。的确,我们国家的文字,也既是美丽,也非常美妙。
我们找好解说员后,二话不说,就给我们细细道来:“美丽指的是每个时期的文字,都能用书法展现的美丽,惟妙惟肖。象形字、甲骨文的美要展现出来,那就得用刻刀在甲骨上,把它刻的刚劲有力,但又不能显得过于生硬,在刚劲有力中,还有体现出流畅的.美感。金文之美,在于要把金文写得大气磅礴,在起笔收笔之处要圆润,在线条中能看出有一股万丈长虹在里流淌。小篆要写的委婉,流畅,线条要细腻,像一弯新月,有一股淑女的气概,但最忌讳的是,不能写散架。虽然委婉,但也要横平竖直,端端正正。隶书是很敦厚,线条极宽,并不适用中锋,而是用侧锋来书写,形态宽扁,似青蛙。楷书则是中规中矩,一笔则一笔。但可使笔断意连之法,使得更流动。草书则要写的行云流水,一气呵成的写完一段话,如草丛里的蛇串来串去。行书则一定要有节奏,时快时慢。使用中锋书写。”我听了之后,仿佛他说得真对,我练书法时,还真是这样练的。我学了多年书法,一直只知道苦练,从没想过汉字之美,但听着解说员一说,我恍然大悟,知道了到底书法的美。
“那文字的美妙又体现在哪里呢?”我问。解说员说:“各位客官莫着急,等我给您慢慢道来。我们的汉字可以作出古诗,如: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一句接着又一句,源源不断,说起来似顺口溜。每个字还带有哲理,比如:悟。的哲理是:只有在心里真正弄明白了,才是真正悟道了。还有形声字,左形右声:清、物。右形左声:彩,静。还有多音字:行、似、地等等。对联:有叠字联:翠翠红红,处处莺莺燕燕,风风雨雨年年暮暮朝朝,回文联:地满红花红满地,天连碧水碧连天、数字联:一夜五更,半夜二更有半,三秋九月,中秋八月之中。顶针联:楼外青山,山外白云,云飞天外,池边绿树,树边红雨,雨落溪边。还有歇后语:猪八戒照镜子—里外不是人。黄鼠狼给鸡拜年—不安好心。还有成语,每个成语都会有其含义,如:掩耳盗铃就告诉了我们不要以为自己不知道,就是别人不知道。滥竽充数告诉我们了不会就是不会,不要装着会。”
从文字博物馆出来之后,我们个个都感觉肚子里又多了些墨水。我们中国的文字真是既美妙,又美丽啊!而且这种美,永远不会过时。
从文字到作文,从儿时到现在。
那一个个方方正正的汉字,那一篇篇充满童真的文章,令我难忘,使我脑海中浮现出了无数小时候的画面……
至今还清晰地记得刚上小学的时候,当我依依不舍地离开父母的那温暖的怀抱,踏进这充满欢声笑语的校园,从此,我就与文字结下了不解之缘。在之后的学习生活中,我努力学习,只为能学会写字,只为能学会写作,将流失的时光记录下来,将童年的美好回忆描绘下来,将人生的'酸甜苦辣倾诉于笔尖之下。
将记忆回放到三年前,那时,我已懂事了,慢慢地学会用文字来记录身边发生的一切,也学会用文字作为我寄托情感的依靠,更学会用文字来抒发我对生活的向往。看着那一篇篇往日辛苦写下的文章,看着文章最后用红笔认真写下的评语,我仿佛看到了谢老师为我们操劳的情景。我想,或许也正是谢老师为我“穿针引线”,我才与文字结下了不解之缘吧。
将思绪重新拉回现实,我们就快毕业了,即将离开这养育我六年的母校了,离开我亲爱的谢妈妈了,离开在一起生活了六年的小伙伴了。或许,我应该用我最喜欢的文字来将这六年的时光定为永恒……
文字,文字,你让我快乐,也让我忧愁,可你更让我对今后的生活充满向往。也许,当我离开小学,向那充满神秘的中学进发,在那里,我或许会获得更多的知识,或许会让我对文字的认识更加深刻……
爱上阅读是从懵懂的孩提时,那些图文并茂的漫画深深的吸引着我,于是总是缠着妈妈读给我听。最初的时候我还只是一个“小听众”,慢慢的随着年龄的增长和识字量的增大,逐步完成了从一个“小听众”到能够自主的阅读转变。
那时,我几乎借遍了图书馆所有的漫画书。闲暇时光依偎在家里的沙发上、或者是图书馆的`某一个角落。捧起一本书细细品读。用心感受书中文字的各种意境、和人物的喜怒哀乐。一本书,那些生动的文字,有时会让我感到伤心与难过、同情与怜悯;有时会让我们感到开心与兴奋、欣赏与赞美、有时甚至会让我热血沸腾;有时还会忘形的哈哈大笑。此时爸爸妈妈在旁边会惊诧睁大了眼睛。然后开始悄声嘀咕,“这丫头在傻笑啥,那书该是有多好看啊”。这就是阅读的乐趣。乐在其中、又自得其乐,美妙的无以言表。那种乐趣旁观者当然是无法深切体会的。
读海伦·凯勒写的书《假如给我三天光明》书中海伦·凯勒四岁时就得了小儿麻痹症。但她却没有自卑、没有自我放弃,仍然以坚强乐观的态度去面对人生。会被她自强不息的精神所感动,进而激励自己前行的脚步;读尹夫·邦廷的《开往远方的列车》我们会被故事里小女孩跌宕起伏的心路历程所感染并不知不觉得融入其中,无时无刻不为命运坎坷的小女孩捏一把冷汗;还有《三国演义》中诸葛亮的神通广大,神机妙算,令我赞叹不已。他读书破万卷,知晓天下事,他给
我的感悟是:拥有智慧,就是拥有财富。“书中自有黄金屋”自然是不假。
书籍就好像是浩瀚的海洋。开阔了视野、增长了知识。我在书中畅想上下五千年。它能让我变得睿智豁达,并且能深深感知做人的道理。学会珍惜、感恩、坚强。读书是一种享受,是一种乐趣;我的生活因为有书、有那些优美跳跃的文字的陪伴而变得趣味横生。
有一个许久没有用的QQ号,偶尔心血来潮,登录上去,翻看到之前写的一些日志,看到了当时的一些心里感受,也追忆了曾经的那一段岁月。让人忍不住感叹,真的是得感谢这些文字,否则的话,那一段记忆,真的是早已经被遗忘在岁月的长河里了。
那是自己大二升大三的那一段时间,对电视剧士兵突击有着执着的喜爱,看了一遍又一遍,关于电视剧的一些看法,也写了一遍又一遍。有羡慕,有佩服,有感叹,也有自己的看法……面对未来,有着说不清道不明的迷茫,不知道未来在哪里,总是潜意识里有着无形的压力。那个长长的暑假,自己应该是过的不愉快的,也和家里的人发生过一些不愉快的事。当然,也有来自舍友的关心和照顾,有着家人的理解和包容,有着太多太多的情谊和感动……如今,那一段岁月距离自己已经很远很远了。再一次看那些文字,有一种恍若隔世的感觉。但是,那些文字中记录的.点点滴滴,也确实是自己真真切切发生过的。所以,真得感谢自己喜欢记录的小爱好,感谢这些文字,让自己的一些记忆有了保存。感谢这些文字,让自己感觉生命中的每一段时光都是不同和有意义的。
如今,唯一遗憾的是,自己的好多日记本都找不见了。好多文字也都丢失了。有一些记忆也确实随着文字的丢失而被遗忘。但留下的这些文字,会成为生命中最宝贵的记忆!
似乎我的生命中,写文字是一件再寻常不过的事。
就如同每日每日地呼吸,每日每日地吃饭一样。
我为自己备了一个轻巧的本子——小小的,有手心那么大,白色的页是微微泛着黄的,这是我喜欢的色调,略微暗黄的复古。而封面是一种极其温暖的小粉色。总很少会有人因为这个本子而惊叫,它显然不是她们眼中的美好。然而,我却喜欢它,只是我自己的喜欢。
于是,拿着笔,在微泄的光影下,在午后轻漾着的微风中,偶尔写下那么一点点,那么细小的一点思绪。琐碎而胡乱地涂抹些不成样子的故事,自己也不知道是什么的语句。就如同,反反复复地喜欢一首歌,却忘记了它的名字。忽而有的时候,思绪奔跑着挤在脑子里,当它们落在笔尖上,却又惊恐地四散开去。我常想,这样的我是不能像理想那样做个作家吧,没有足够的灵气和作家那种特殊的`气质。
于是,对于文字,我只能说是很喜欢,把它当成我生命中最绚烂的一种幸福。每时每刻,让它在我的生命中成长,随着时间一并旋转前进。最哀伤的时候,也许只有文字可以让我把眼泪痛快地流出,可以默默地陪着我。最幸福的时候,我只愿把这个日子用大大的字写在纸上,而那些欢欣也就在这些文字中茁壮地成长起来,被深深地存留。于我而言,文字有水一样的温柔,它一直都在流淌,为我将过去编织成回忆,刻录在心版上。
我喜欢文字。一直都很喜欢。
那段时间,特别喜欢看三毛的文字,一盏青灯,一段美妙的文字,一段傻傻的等候,竟成了那个时期的真实生活。告诉朋友,我在读三毛。她们都笑说,三毛是一个传奇,不能多看,甚至不能走进。而我却傻傻的投入。
读三毛,有一种近乎飘渺的感觉,很真实,却不现实。那是那个世代的真实故事,走进这个社会,便成了一种向往。
在现实中行走,在角色间转换,从三毛到后来的张爱玲,只感觉自己的生活在变动,所喜喜欢的文字,是在书籍中,寻找着来读的'。想从中得知些相同的经历;想从中得到些启示;想从中寻求些安慰。然后,告诉自己,经历过的人都是这样走过来。我们是凡人,我们都经历过苦难,我们都在困难中成长。至今,我们的容颜依然姣好、清晰、明媚。是她人无法法比拟的,是沉淀后绽放出来的美丽。寻求出这样的答案,我便很兴奋。因为,那是尘埃中开放出来的花朵,沐浴着阳光,身影矫健,没马蹄起的尘埃,依然清晰,但,那是世俗的风在刮。
在抒写中成长,让我学会,如何感恩,如何珍惜,如何用爱回报爱。
在文字中前行,让我懂得,那个时候的你,便是今日的我,明日的她,经历着同样事情,体会着同样的体会,感受着同样的感受,只是,我们在不同的时间里做着相同的事情。
古人有言:“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文字确有这般神力?是的。如果说世界是一湖平静的水,游移其间的白天鹅必定是文字;如果自然是挂多姿的画,遍布其中的青颜必定是文字;如果生命是一首美丽的歌,充盈曲内的音符必定是文字,文字构成了这个美丽的世界,这就是文字的美。
文字的美表现在许多方面。有时候,它淡雅得不经刻意雕琢或层层过滤,却显其本色,亮其风采,只随心随性的几笑,却宛若轻风拂进丝丝清香的朦胧,正如“犹抱琵琶半遮面”那般的美丽。文学大师白居易想必最爱这语句的平实与淡雅吧!正如“江南忆,最已是杭州。”情深字便美,难道不是吗?因此才有了尚功利求通俗的元白诗派,有了元稹与李绅,有了《悯农》,有了《卖炭翁》,有了白居易,也才有了今日文字的淡雅通俗之美。
而另一种别致的玲珑剔透的美丽,那种文笔的娴熟韵味,则在尚险怪重心性的韩孟诗派上体现得淋漓尽致,看到“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尽却无”时,初春的微妙景色即刻便跃然纸上,不得不承认,作者敏锐的观察力是首小诗成功的首要秘诀。读韩愈,品孟郊,看李贺,这一点是不可忽视的,这便是文字的一种精巧、细致的美。
再要说的话,有建安诗派悲凉慷慨质朴自然的美,有四灵诗派因狭出奇以狭制胜的美;也有豪放的激昂,婉约的朦胧,清照的戚愁,杜甫的忧郁,李煜的隽永,屈原的'悲壮,王维的恬淡,李白的飘逸。
够多了,当汪国真留给世界一个许诺,当海子卧上铁轨听火车疾驰驶来,当北岛凝立黑幕中看世界流出血红的黎明,当世纪老人冰心低头抚弄墙角的花孤芳自赏,天地变小时,现实与历史相遇,于是词人马致远在孤寂的天涯留下“落花水香茅舍晚,断桥头卖鱼人散。”的凄切诗句;忠臣岳飞屈死风波亭时留下“靖廉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的豪言壮语;而柳永的蝶恋花更让多少人为之动情,“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还有王维的《送别》诗中“但去莫复问,白云无尽时”又是怎样的一种友情呢?
是的,我们不禁为之心动,为之叹服,为之礼赞,这文字的美,这至情至爱的美,这无穷无尽的美,这古今恒一的美!
文字的美,是一门艺术,叫做文学,文学的美,似轻执笑意的温柔!似清风抚面的馨香,似彩蝶嬉戏的风景;似翠鸟啼鸣的镜头。它静观愈美,细品愈美,于是在这个大千世界中我们找寻文字的美丽,所以文字更美,所以文字最美。
鲁迅曾说,“中国文字有三美:形美以感目,音美以感耳,意美以感心。”
“仰观奎星圆曲之势,俯察龟纹鸟迹之象,博采众美,合而为字是为古文”,汉字作为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在草创之初便伴美而生,而后世的书法更幻化出汉字的艺术之美。无论是如壮士拔剑、神采动人的怀素狂草,还是若群鸿戏海、舞鹤游天的羲之行书,抑或是神彩艳发、龙蛇生动、睹之惊人的颜真卿《送刘太冲序》,汉字无不展现它惊心骇目的艺术魅力。
汉字形美,汉字的发音更富于音乐美。双声、叠词、平仄、押韵如天然的旋律,灵动悦耳。语言大师们借此特点写成的文章,婉转和谐,节奏鲜明,或吟或诵,美感无穷。你听琵琶“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的清脆悠扬,你听“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仿佛窸窣的落叶伴随着滚滚涛声在追逐岁月的脚步。
汉字意美,每个汉字都能表意,“忍字心头一把刀”、“人吃五谷,就是俗”、“富字一半是福,一半是灾”等汉字无不向我们阐释一个人生哲理,试问世界上还有哪种文字有此深意?除此之外,汉字还能带我们领略不同的风景,感受不同的意境之美。“春水碧于天,画船听雨眠”的江南美景让人沉醉,“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边塞风光让人胸襟开阔,“云间连下榻,天上接行杯”让我们仿佛和诗人一样登临仙境。
汉字之美不仅美在它的外在,更美在它的内核,美在它是中华文化的源泉,是中华文明的传载,是中华民族的精神栖所。
与世界上其它失落的古文明相比,中华文明是一脉相承的独特存在。这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汉字的存在,特别是秦始皇统一文字后,汉字作为文明最核心的载体,承载着源远流长的中华文明。历史上中华民族曾饱经沧桑,历经磨难,但中华文明却生生不息。正如都德所说:“亡了国当了奴隶的人民,只要牢牢记住他们的语言文字,就好像拿着一把打开监狱大门的钥匙。”正因为以文字为载体的文化纽带不曾割裂,我们的中华大地虽遭分裂,文化前进的脚步却未曾停滞。敌人一度侵占了我们的家园,奴役了我们的.人民,但却无法摧毁我们的文明。
而今,随着时代的发展,国力的增强,世界各民族人民交往的加深,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要以更加积极的姿态走向世界,我们也应该肩负起我们的时代责任,弘扬汉字之美,在不断创新的基础上,把中华文化推向世界,共同推动世界文化多样化发展。让以汉字之美为代表的中华文化耀目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