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经诵典是我们学校的特色。本学期学校掀起了“诵读中华传统诗文”的高潮,并给每位学生发了细讲《弟子规简说》这本书。读了《弟子规》后,我明白了什么叫尊老爱幼,什么叫孝敬父母,什么叫勤劳节约,什么叫宽容大量……这一切一切,真是让我受益匪浅。
在《弟子规简说》这本书中,使我体会最深的是:“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这一句话。它的意思是:父母叫唤我们时,应该一听到就立刻回答,不要慢吞吞地很久才答应。父母有事要我们去做,要赶快行动,不要借故拖延,或者是懒得去做。父母要我们学好而教导我们时,必须恭敬不可随便,要将话听到心里。我们犯错误了,父母责备我们,应当顺从,并且承担过失,不可强词夺理,使父母生气、伤心。一句看似普通的话,却使我陷入了沉思,那是因为这刚好是我的弱点。一次,我又遇到了作业中的“拦路虎”,反复思考了很久,都没有想出来,就去问爸爸。爸爸在给我讲解的时候,我的心却跑到正在播放的电视剧那里去了,当爸爸讲解完后,我把答案写了下来,其实我还是没有理解题意和解法,还是不会做。考试时,有一道题目刚好是一模一样的,结果我怎么想也想不起来。爸爸知道原由后,生气极了,结果自然是被爸爸严厉地训斥了一顿。我还有一点弱点就是父母让我去做事,我都是拖拖拉拉的。记得上个星期六晚上,爸爸催我去洗澡,我嘴上虽然答应了,可是,手里拿着衣服却还是站在电视机前看电视,不管爸爸怎样说,我都是赖到电视节目播完才去洗澡的。现在,我读了《弟子规》后,已经把我的小毛病给纠正过来了。
《弟子规》给我带来的启迪实在太多了,它就像一面镜子,使我看到了我在生活中的缺点,也使我下定了决心,改正缺点。为我指明了追求的方向!啊!我终于知道老师叫我们读《弟子规》的用意了—学会做人,做个孝顺父母、团结兄妹、珍惜时间、诚实守信、认真学习的人!
《弟子规》读后感《弟子规》,这本书是圣人对学生的训示,这本书说了许多我们从小就要明白的道理,如:孝敬父母、关心兄弟姐妹、在言行中要谨慎讲信用、要博爱众生、多亲近品德高尚的人、向他们学习,如果精力充足,还应该多看书学习。《弟子规》中我最喜欢的是:“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
这几句话的意思是:在家中,父母叫唤我们时,应该一听到就立刻回答,不要慢吞吞地答应,父母有事要我们去做,要立即行动不要借故拖延,或者偷懒不去做;父母要我们学好而教导我们时,必须恭敬而不可随便,要将话听在心里;我们犯错了,父母责备我们时,应当顺从并且承担过失,不可强词夺理,让他们生气,伤心。看,廖廖几句话,却有着这么深奥的含义,由此可见,古人是多么的聪慧。
在学习《弟子规》之前,我是一个不听话的女生。记得有一天中午,我在卧室里看书,妈妈让我去扫地,但我却和妈妈顶嘴,后来还离家出走,我记得当时妈妈吓坏了的表情。那时,我觉得自己好任性,惹妈妈生气、伤心。但是,现在我学习了《弟子规》,一定不会再那么任性了,《弟子规》是一位良师,它教会我们如何做人,如何做事。《弟子规》指导人们的言行,它是中国的活宝,我离不开它。
自从学校发了《弟子规》,暑假里我几乎每天读、背。对照《弟子规》所写的,我反思反思自己,有些做到了,有些做的不够好。
在《弟子规》总叙里告诉我们首先要孝顺爸爸妈妈和长辈;其次,要谨慎、诚信、守信用,泛爱众人,再和有德的人亲近。这些我都有做到,外婆生病了,外公要照顾外婆,我们又不跟他们住在一起,所以从我会打电话开始,我几乎每天都会打电话问候他们,和他们说说学校里的有趣事,因为外公外婆两人会很寂寞,我每天向他们汇报汇报,他们都很开心,外婆的病也会好得!在家里,有什么好吃得,我都会和爸爸妈妈分享;有新同学转到我们班来了,妈妈鼓励我要主动关心新同学,多和他一起玩,我都有做。
在“入则孝”这一篇里告诉我们:父母呼叫我们的时候要马上回答,不能不回答或回答很迟钝。父母命令我们去干什么,我们就要马上去做。父母教育我们时,我们必须要尊敬地听。父母批评我们时,必须要仔细听,要顺承。
《弟子规》是四句为一小节,有些我读了不懂,爸爸帮我找来复旦大学教授钱文忠讲的《弟子规》,其中有一个故事,我在他讲的《三字经》里也听到过,就是“香九龄能温席”。黄香九岁时就能在大冬天先把被子捂热,等着劳动了一天的爸爸回来后睡觉能暖和些。这个故事让我感动,他告诉我们要爱自己的父母,体贴父母,这个我还没有做好。
《弟子规》虽然我都会背了,但里面的意思我还要搞懂,还会写下我的感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