渐渐的,渐渐的,我长大了!在成长的过程中,大家都有一段难忘的事情发生吧!在我的大脑里,要数最难忘的就是这件事了。
在那个时候,爸爸妈妈总是用“胆小如鼠”这个成语来形容我,我一听到这个成语就火冒三丈,于是爸爸说:“涛涛,你如果想要改变爸爸妈妈对你的看法,你就自己睡一夜,好不好啊?”我不由分说,回答道:“NO,NO,NO,睡觉想要摆脱我,想都别想!”这一下子,爸爸妈妈无话可说了。到了晚上,我要睡觉的时候,妈妈说:“你先去睡吧,我等一下就来。”于是,我先睡了。
第二天早上,我发现妈妈并不在床上,我穿好鞋子,去爸爸房间看看,妈妈竟然在这里睡的。我满腔怒火,大声说:“妈妈,你怎么睡在这儿?”妈妈醒了,说“我早上来的啊,你还没睡醒呢,我有事跟爸爸说,你再睡一下去吧!”我听了,这才放心。
第二天、第三天,都是这样,第四天的时候,我想看看妈妈究竟来我的房间没有,就躺在床上,装睡。妈妈终于关电脑了,可她竟然没有来我的房间,而是去爸爸的房间了。我准备去找妈妈,可是,我想了想,怕妈妈骂我,这个时候还不睡,还是别去了。
我又回到了床上,我很害怕,心里想:等一下,我的房间会不会来一个杀手、会不会来一个魔鬼、会不会……满脑子想的全是这些,我终于知道,爸爸妈妈为什么用胆小如鼠来形容我了,可我又想起了爸爸对我说的话:“涛涛,你如果想要改变爸爸妈妈对你的看法,你就自己睡一夜……”
我心中鼓起了勇气,决定自己睡一夜,慢慢的,我迷迷糊糊睡着了。第二天早上,我起来了,我好像听见妈妈在说:“你看啊,我的女儿长大了”“对啊,她一个人睡觉都不怕了呢!”听了这些话,我的心里比吃了蜂蜜还甜呢!
现在,我都是一个人睡的呢!这件事直到今天,我都难以忘怀,因为,这是我成长时的,她给了我启发,给了我独立,也给了我长大了的快乐!
我相信,每个人都有许许多多个成长故事。有快乐、有伤心、有痛苦、也有有趣的,总之有酸、有甜、有苦、也有辣。
我也有个美好的成长故事,这个故事使我一生难忘。接下来,我就给大家讲一件我的成长故事——第独自睡觉:
记得我五岁那年的一天,平时,妈妈都会陪这我睡觉,等我睡着了,才离开我。可是,今天,妈妈却让我独自一人睡。
于是,我只好回到小家,独自睡觉。
也不知为什么,我躺在床上翻来覆去睡不着,于是,我下了床,拿起蜡笔和纸,画了几个保护神,画完后,我就把这些保护神挂在我的床上,看着这些保护神,我的心,平静了不少,但,还有一些的害怕,接着,我忐忑不安地渡过了这个夜晚。
第二天,我一早起来,妈妈就对我说:“婷婷,你真勇敢!”当时,我的心里比吃了蜜还甜。
从此以后,我便开始一个人睡觉了,真可谓“万事开头难”啊!
每个人都会成长,都会长大,对往日成长所留下的足迹也是依依不舍。
七岁的窗口
打开七岁的窗口,依稀还记得七岁那年贴对联,过新年时的场景。欢欢喜喜,快快乐乐。那时的自己亦然纯真,不懂那人间的险恶,只知道开心的时候应该哈哈大笑,伤心时就应该哭啼不止。而现在那个以前只会把表情清楚的表现在脸上的自己,现如今到哪里去了呢?七岁,一个快乐的童年,却被遗失在成长的岁月中。
十岁的日记
关闭七岁的窗口,打开十岁的日记。笔迹依稀可以看出来,但却还可以想起自己的十岁那年的喜悦。六一儿童节、生日都在同一天度过。自己却乐得合不拢嘴,却不知这也不好,因为算起来只能收到一份礼物。而那时的自己应该也算的上纯真吧。儿时的自己总是不以为然,现在想想还真是可笑呢。
十三岁的自己
合上十岁的日记,再看看十三岁的自己。已然没有了当年的那份纯真。或许这就是所谓的成长吧。十三岁,一个可以算的上很好的年龄。的确不可能如同七岁、十岁一般了。成长,真的好残酷,掠夺了自己曾经的一切。而自己也只能活在现实的世界里。成长,将自己当年的那些小美好埋在了回忆里。路人甲始终不懂我成长的和伤悲。
成长,是一个残酷的事实,让人不经意间就背叛了昔日的美好;成长,是一个虚伪的代名词,让人轻易得就戴上了沉重的面具;成长,是一个只开始却永远不结束的,让人很容易就放弃了曾经,放弃了曾经的一切,也包括回忆。
成长的,很甜很酸很苦很涩很咸很辣很美。
在我的成长道路上,经历了许多磨难与成功。没经历过,我就成长了一点。其中,有一件令我记忆犹新的一件事。想知道是什么事吗?看了下文你就知道了。
那是发生在我三年级时,我在做数学考卷的时候,突然被一道难题给愣住了。咦,还有什么题能难倒我这个数学天才?我心里默默地想。我开始绞尽脑汁在草稿本上打草稿。“仓库里原来的大米第一天就运出了一半,第二天运出余下的一半少4吨,这时还剩下18吨,如果要算出原来的大米有多少吨,那可以逆推,那算式是……(18+4)×2!”我兴奋地说道。经过我不屑的努力和计算,总算是算出来了。果然不出我所料,第二天到校,数学老师苏老师给了我个100分!我心里别提有多高兴了。多亏了我精确的`计算和动脑筋啊!
通过这件事我明白了:做事如果遇到困难不要退缩,只要动点脑筋,就能算出来。这,我成长了。
记得是在我五六岁时,第一次见到书,也就是在那时,我第一次感到了听书的乐趣与看书的欢喜。那是一个清晨,一个阳光明媚、太阳高照云彩的一个早晨,爸爸把一本厚厚的纸放在了他的桌子上,我马上跑过去,问:“爸爸,这是什么东西?”爸爸回答说:“这是书。”我又问:“书是什么?”“书呀,里面的学问可大着呢!”“那有多大呀?”“只要你能想到的,里面全有!”“哇!那该有多大呀?”爸爸会意的点点头,又那起了那个叫书的东西,接着看书。我痴迷的看着爸爸看书时津津有味的表情,一个梦想萌生在我幼小的脑海中,“我一定要看看这个叫书的东西,为什么他有如此大的魔力让爸爸如此地着迷。当天晚上,我便让爸爸给我讲一讲故事书中的故事,那天晚上,我不听不要紧,从此,我每天晚上要听爸爸给我讲一两篇故事,便会安眠入睡,否则的话,我便会闹腾他们,难以进入梦乡。
就这样持续了几个星期,爸爸决定教我学习拼音,我开始可不愿意,后来听爸爸说学了拼音就可以自己看书了,我大吃一惊,急忙让爸爸教我汉语拼音,虽然在学习途中有许许多多的困难,但是,我一直抱着“再坚持一下,就可以看书了的心态,使我掌握了汉语拼音这一大关。以后,我没有事,就看书,开心了看书,难过了自己去一边看书,慢慢我长大了,接触更多的便是没有拼音的书,起初那个稚气的小子不在了,取而带之的是一个书虫少年。但是在读书的过程中,不免会有坎坷与挫折,但是可以独自读一些没有拼音的书,已经使我感到快乐与欣慰了。
如今我已经上六年级了,基本的几千个汉字我已经全部认识了,可是,由于学习任务不断增加,能看课外书的时间也不断减少。但是,我仍会寻找一些时间来看课外书。书在我心里不只是人类的长生果和进步的阶梯,还是我从小到大的玩伴,知心朋友。
在我五岁的时候,爸爸妈妈在很远的地方工作,每天只有爷爷奶奶陪着我,还有两个哥哥和我一起玩,我感到很没意思。
在一个风和日丽的下午,我和两个哥哥在外面玩的正高兴的时候,忽然我们看见了一个大坑,我说:“哥哥,咱们跳下去玩玩吧,估计下面有很多好玩的呢!”两个哥哥陆续的跳了进去,可是我怎么也不敢跳,两个哥哥鼓励我说:“子硕,别怕,跳下来吧,我们相信你是最勇敢的。”听了哥哥的鼓励我仿佛来劲儿了,可是我还是不敢跳,我灵机一动,发现附近有一个土坡,嘿!正好能通往这个大洞,我有点迫不及待想滑下去了,我鼓起勇气坐到土坡上正准备滑的时候。不幸的事情发生了,我两手还没有准备好,人就突然滑了下去,不小心把背上给划伤了,那几道重重的伤痕疼的我大哭起来时,两个哥哥看见我哭得这么厉害,就急忙抱着我回了家。在回家的过程中,一个哥哥背着我,一个哥哥在后面扶着我,我背上流了好多的血。但是哥哥的一句句安慰的话,让我仿佛忘记了疼痛,我感觉我很幸福。
回家后,医生为我处理了伤口,在奶奶和哥哥的细心照顾下,我很快恢复了健康。
这件事过去很久了,但我一直记得很清楚,我知道哥哥是多么的关心我,我一定要报答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