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点作文网

易经读书心得(整理2篇)

时间: 2024-12-26 栏目:实用范文

易经读书心得范文

从上小学一年级开始,妈妈就陪着我一起读经典,妈妈即使在怀和生弟弟的时候也从来没间断过,现在我们读完了《易经》、《孝经》、《大学》、《老子》、《孝经,国风》、《百家姓》《三字经》、《德育启蒙》、《千字文》、《论语》、《朱子治家格言》、《笠翁对韵》、《弟子规》、《中庸》、《成语接龙》、《黄帝内经,素问》、《黄帝内经灵枢》、《增广贤文》、《孙子兵法》、《少年儿童诗词启蒙》、《庄子》,现在我们正在读的经典:《诗经,小雅》、《孟子》、《文学启蒙》。

我妈妈更是把《易经》读了149遍,《老子》读了160遍,《孝经》100遍,《大学》100遍,《黄帝内经,素问》10遍,为我和弟弟做了好榜样。现在我也在挑战100遍,现已通读了七遍。

刚开始读经典时,我不明白妈妈为什么要让我们读经典,我很反感。我曾经对妈妈说:“妈妈,我们班的孩子都不读经典,为什么偏偏让我读?”妈妈很淡定的说:“孩子,妈妈告诉你我们为什么要读经典,我们是要学圣贤,我们要做有智慧的人,特别是《易经》更是教我们如何做幸福的人,用变易的思维来面对我们的生活"虽然我对妈妈的这番话还是朦朦胧胧不太明白,但我也明白了妈妈的用心良苦,她希望我和弟弟更优秀,更出类拔萃。

坚持读了一段时间后,我是越来越喜欢上读经典了,特别是《易经》我读起她朗朗上口,美妙无比,我读完《易经》明白了:“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的美妙诗句。

《易经》是“人更三圣,世历三古”,每古三千年,所以易经将近有九千年的历史;而这个“三圣”事实上远远不止三圣,最早写易经的人是伏羲氏,伏羲氏“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于是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伏羲氏死了以后呢?神农氏做;神农氏死了以后呢?黄帝作;黄帝死了以后尧帝接着作;尧帝死了以后舜帝接着作;舜帝死了以后大禹接着作;大禹死了以后周文王接着完成;周文王死了,他的儿子周公接着往下作,这个过程大家可以数一数,九位圣人,周公死了以后孔子接着往下作。我想易经应该是我的老老老老。老祖宗了吧!

读《易经》让我明白圣贤其实是内心强大的人;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的人;是无论身处顺境逆境,都能快乐幸福的人;是遇到什么困难,都有足够的智慧去应对的人;是无论遇到多么大的委屈磨难,都能从最合适的角度去看待的人;是无论到哪里,都能与人和谐相处的人;圣人,是无论做高官还是普通人,都能够幸福的人。这也是妈妈让你们读经最大的心愿,愿你们今后可以做个幸福的人!幸福的人,是具备幸福力的人,幸福的人,是有教养的人,让他人感觉到舒服顺眼的人。

感恩我们祖宗给我们留下了如此好的经典,让我们有如此多的精神营养,我和妈妈还会继续将经典读下去,我要“为天地立命,为往圣继国学,为天下开太平,立君子品,做有德人”。

易经读书心得范文篇2

难得放一天假,照旧在书城中度过。

本来我的兴趣,比较侧重于小说和散文,偶尔也涉足诗词歌赋和杂文,最不愿意碰触到的是古文,感觉既深奥又乏味,所以每每略过,甚至唯恐避之不及。

但不可否认,中国的古文,大多是智者写下的奇书,在文字堆砌之间,往往埋藏着某些博大精深的奥秘,或涉及人生哲理,或涉及历史文化,或涉及宇宙万物等等。有意避之,只能说明自己知识层面和文化底蕴太浅,领悟不了这些历经千年考验又必将继续存在的智慧丛书。

譬如说,各种经卷和佛典,各个时期的史记,各方面的文学艺术作品等等,难以概括,一辈子也研究不完。说句题外话,曾经有过一段否定自己祖宗的历史和文化事件发生在华夏大地,这实在是不应该的——晦涩难懂的古文,其实凝聚了各个历史时期最具智慧又贤能的人的精神文明,堪称为各领域的艺术瑰宝,本质上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又都代表着不同类型的最高成就——诚然,也会有某些方面的陈词滥调,但效果也是因人而异,古板之人学后自然迂腐,精明之人学后自然通达。假如硬是要一概而论,统统否定古人留下的智慧,进而动摇民族文化的根基,只能彰显其不怀好意,历史也已经印证了这一点,最终还是要拨乱反正。同样的道理,也不能一概而论地以为能够留下来的都是好的东西,有的.只是由于人的劣根性所吸引的糟粕,需要各人去甄辨,自己去领悟,当然,最好是遵从自己的兴趣爱好,方可在知识的海洋里畅游,“种瓜得瓜,种豆得豆”把时间用在哪方面,都将必有所收获。

说了那么多的综合性论述之后,回到主题上来。在半天的时间里,我本打算继续挑几本小说来读,并想在世界名著中选择能够影响和开导自己的书,但走在古典类型的书柜前却突然止步了,或许这也是冥冥之中注定的一种缘,我看着那些既有古言文体又有新人所注解的文本,慢慢消减了去翻阅小说的欲望,先是挑了本《粗略一看,不难发现,单就这三本书来说,都是通天彻地的奇书,其内涵不是只言片语所能描述的,有多少感悟也只有在心中才能明了,但可以确定的是,三本书都达到了最高层面的东西,可以归纳于艺术了,共同点也是修身养性,即“心诚不起妄念”为第一要点。

佛与道的理念相通,我在发表东南早报《道可道,非常道》的文章中,已有论述,在此不再多言,用余下的篇幅来谈谈我所理解和领悟到的《易经》,需要强调的是,不可能全面,因为我没有那个能力和境界。

《易经》在开篇,就标注,学此书,需要心正不邪方可利用。其中内含就包括此书解了天地奥秘,是大智慧的书,不可用在不义之事上面。粗略读之,也确实。仓颉造字,让人通晓万物,其中的字固然各有其意,深藏天机,然而《易经》用其字,更是系统性地解了宇宙万物的奥秘,涉及了天地人的繁衍生息和兴衰交替。

阴阳五行,相生相克;太极八卦,前世今生。可以推演,不能改变,重在修行,应当:以善为根本,以道为理念,以德为行动,以信为前提。

纵观世界各地,每当发生某种灾难性事件,都是缺失了其中的某些因素所导致的结果。譬如,政府若无道,自然丧失了善,也无从谈德,言而无信导致公信力极差;由此,民众自然要遭殃。同样的理念,又譬如,民众若无道,便丧失了善,也无从谈德,言而无信导致横行无忌的只有谎言;由此,整个社会要遭殃。

再次回归到主题中。五行相生相克,代表世间万物,既能繁衍,又有天敌,才能世代交替,周而复始,无穷无尽。虽说此是天理循环,但是,人在触类旁通之时,学会避其害而用其利,自然是对自己有益的。当然,对于此种前瞻性的预言,不可不信,也不可全信,重在修行,有助于逢凶化吉,而若真是天命,则不可违。

说完五行说阴阳。阴阳代表雌雄,无雌或无雄,则不生;因此,两者需要平衡,延伸开来,天地万物,皆是这个道理。而所谓物极必反,除了说明循环往复不可阻挡之外,再有就是强调需要平衡。所以,举例而言,现在的华夏,男多女少,正是当初的重男轻女和计划生育相叠加的必然结果。正所谓,因果循环报应不爽,就是这样的意思。

而太极八卦,则用形式涵盖了这些内容,具体化,让后人可以在推演中知晓前世今生,来自何处,将去何方?

最后才是神学,表明在解析和洞察其中奥秘之时,头上三尺还有更高层次的神明在主导,不可为非作歹!

另外,我学了半天的占卜推算法,当然是不好在这里仔细说明的,权当是一种参考性质的娱乐吧!

    【实用范文】栏目
  • 上一篇:《战狼2》观后感(整理9篇)
  • 下一篇:公路审计报告(收集3篇)
  •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相关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