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点作文网

家庭教育促进法家长心得体会(整理9篇)

时间: 2025-07-10 栏目:实用范文

家庭教育促进法家长心得体会篇1

听河南省教育厅“家庭教育开学第一课”之后,3到6岁是孩子培养性格、习惯的关键时期,孩子的幼儿园教育阶段马上已经进入大班的尾声阶段,抓住最后的培养机遇期,给孩子的性格习惯培养塑造更好的形态,打牢更加坚实的基础,是学校和家长都需要共同把握和努力的!

无论多缺时间,都要在这个关键时期抽出时间多陪孩子,多在繁忙的工作之余拿出有效陪伴时间给孩子更多成长的关心、支持和鼓励,可能因为孩子的理解和塑造需要长久的过程,而一次两次的陪伴收效甚微,但希望我们拿出更多耐心和理解,给孩子更好的氛围树立规矩和培育性格,就像课中讲到,孩子接受规则教育或者任何其他成人认为的正确事情,都需要时间去理解,他可能不断的犯错,但我们家长不能因烦躁变得不耐烦,成人的烦躁会给孩子带去压力,会让其产生挫败感,我们应该多给孩子清晰具体的做法,给孩子鼓励和信心,多给一些信任,他们一定会做的更好!

家庭教育促进法家长心得体会篇2

现代社会,做父母亲的总是有各种理由拒绝陪伴自己的小孩,工作忙,做家务,照顾老人等等。有时候宁愿让小孩把大量时间投入到电子产品当中,也不愿意陪小孩聊聊天,散散步,听听他们的故事。而这种教育不但会危害孩子们的身心健康,同样也会危害到家庭关系。越小的时候父母越不陪伴,长大后父母和孩子们之间的关系会越疏远,当他们遇到什么问题的时候也不会想要找父母来解决。

观看完《家庭教育促进法》之后,我深有感触。我认为最好的家庭教育方式即是陪伴。家庭教育的本质是生活教育,有些家长只注重学习上的陪伴,陪孩子写作业,上课外班,只注重孩子的学校成绩,而在生活方面,却表现出无比的宠溺,不让孩子们做家务,这样的陪伴是错误的。陪伴应该体现在生活的方方面面,不仅是学业、还有休闲娱乐、家务劳动等等。当父母时时刻刻陪伴在孩子们身边,才能让他们感受到被需要、被爱和关怀,才能更加健康的成长。

父母希望孩子能够爱上读书,总是督促他们一闲下来就马上去阅读,然而自己却在边上拿起手机刷抖音,如今这样的家庭现象层出不穷。“言传身教”是我们做父母需要特别注意的。如果我们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自己没有做好言传和身教,就会对孩子一生受到最大的影响。当我们拿起手机刷,他们会产生“为什么你可以玩手机而我就需要看书“的想法。即便有些小孩不会说出口,但在心里他们也是不满的。所以作为大人的我们,为何不放下手机,拿起书,陪着孩子们一起阅读呢?很多时候我们其实不需要说,只要自己做好了,孩子们也会慢慢学着做更好的。

周末的时候,除了上兴趣班,我们可以带着孩子们去郊外野炊,去赏花赏景,去博物馆看历史文物,甚至可以在小长假的时候带着他们出游。这些都是最好的陪伴方式,让他们看看这世界,增加他们的好奇心,在每一段旅程中跟他们一起交流、学习、探讨,不但能够增进孩子们对学习的兴致,也能够促进更良好的家庭关系。

家庭教育促进法家长心得体会

通过观看《家长教育促进法》,理解了相关家庭教育的含义,对其实施的道德品质、身体素质、生活技能、文化修养、行为习惯等方面的培育、引导和影响。是规范家长行为的底线,优秀的父母不在于学历的高低文化程度多少,是否有责任意识,陪伴是责任以身作则也是责任,履行父母的责任就是对孩子负责。

孩子的成长需要家长的“三教结合”,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社会教育对我们家庭教育是一个非常大的保障。尊重未成年人的身心发展规律和个体差役;尊重未成年的人格尊严,保护未成年人的隐私权和个人信息;遵循家庭的教育特点,贯彻科学的教育理念和方法。

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紧密结合协调一致。每年的5月15日是全国家庭教育宣传周,它也是国际家庭日。我们作为家长要以身作则,有效的与孩子沟通,善于倾听孩子的想法,才能有针对性的给予孩子关心和帮助。

家庭教育促进法家长心得体会篇4

在观看了规则教育后,自己也了解到了规则教育在幼儿阶段的重要性。我们在平时对孩子的教育中更偏重孩子的学习成绩和表现,现在整体社会的焦虑让我们家长通过更多的培训班给孩子来灌输知识。但是对于孩子的健康人格发展和个性化教育缺少方式方法。对于大多数优越的生活环境下成长的花骨朵们,规则教育在现阶段已经刻不容缓。家有家规,校有校规,社会上更有多种规则和法律约束,在幼儿规则培养的建设期,我们家长就要付出更多的努力,打好孩子的基础和孩子一起学习参与规则制定和规则维护,从小把规则意识培养起来。努力让孩子成为一个身心健康对社会有用的合格建设者。

家庭教育促进法家长心得体会篇5

作为家长,我们平时关注更多的是孩子吃的好不好,睡的够不够,生没生病等生活细节问题。但如何教育孩子使孩子更健康快乐的成长呢?这是每一位家长朋友都想知道的。我个人认为,只有适合自己孩子的教育方法才是最好的方法。3—6岁的孩子,我更注重习惯和性格的培养,一个好习惯、好性格会伴随孩子一生,幸福一生。好习惯好性格的养成,是和生活环境密不可分的,我们作为父母,要做好表率,用自己的言行来引导孩子健康成长。作为家长我有以下体会:

我感觉到,孩子的教育是事无巨细,从点滴开始,小到出门戴口罩、进门脱口罩洗手、自己大小便、自己吃饭、跟老师问好再见,大到学会调节自己的情绪、学会与人交流、学会倾听等,都是需要日积月累的去引导和重复示范才能取得成效,并能成为孩子的一种行为习惯。当然,孩子也会有这样或那样的不足,不能一见到自己的孩子做错事情就立刻火冒三丈,大声责斥,这样不但起不到任何作用,相反孩子逆反心理更强,甚至产生自卑心理。

对待孩子我们要有一颗宽容的心,积极正确的去引导,告诉孩子应该怎样做,给他一个标准,告诉孩子下次遇到这样的事情我们就这样做。只有用宽容、平等的心去看孩子,才能真正了解孩子成长过程中的问题和困难,才能针对孩子的特点,进行正确的引导,和孩子一个健康快乐的空间。

家庭教育理念要一致,思想要统一,杜绝黑白配,什么一个唱白脸,一个唱黑脸,这样是错误的,如果这样的话,会让孩子无所适从,是非不分。统一家庭教育思想,针对孩子的问题特点,拿出合适的方法,再加上耐心的,细致的观察,孩子的进步是很明显的。

故事吸引,增强语言和逻辑能力,可以给孩子订阅幼儿画报,上面有故事、走迷宫、有找不同、有游戏等内容。我是先告诉他怎么玩,给她讲故事,之后让他自己看,自己讲。坚持睡前读绘本讲故事,你会发现给她讲故事的时候,他听得很认真,很投入,逐渐学会自己思考。我经常鼓励孩子给我讲故事,讲他在幼儿园的生活、学习、游戏,讲他自己编造的故事等等,这样可以增强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和罗辑思维能力。

孩子不是温室的苗,但我们要细心呵护,让他安全健康成长。孩子不是烈日下的花,但我们要给他浇浇水,晒晒太阳,让他经历一些小挫折、小困难,让他勇敢和坚强!

家庭教育促进法家长心得体会篇6

每个孩子都是父母手心里的宝!作为父母我们不仅仅要关注幼儿智力发展和学习的提高,更加关注幼儿个性社会性的发展。“规则行为”是幼儿发展的一个重要内容,也是幼儿健全人格的重要组成部分。老话说的好“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习惯养成、专注能力、情绪稳定甚至于一生的幸福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怎样才能让孩子养成良好的规矩呢?今天听了韩真教授的课感受颇多:从小立规矩是给孩子树立正确的是非观和价值观,3-6岁是培养一个人规则意识的最佳时期,我们要清晰慢速的让孩子最大程度的理解规则,也可以和孩子一起商量制定。在执行过程中要有一致性,表扬和奖励让孩子体会到规则的乐趣,但要适可而止,有时候适当的惩罚也可以起到辅助作用。不能对孩子的重复犯错不耐烦、贴标签,让孩子产生挫败感,对孩子多一点信任,他们一定会做的很好。

“从心所欲不逾矩”道出了规矩教育的真谛,让我们家长与老师、学校共同和合作让孩子养成良好的规则意识。

家庭教育促进法家长心得体会篇7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良好的家庭教育对孩子的成长有着很重要的意义。

我最初受到父母的启蒙教育,从呀呀学语到蹒跚学步,从学数数到做人道理都离不开父母的教育。家庭的教育和学校的教育对于孩子都十分重要。做为一位六年级的家长谈谈几点体会:

一、我觉得坚持自己带孩子,现在社会上“隔代宠”的现象非常普遍也非常严重。老人在帮助工作繁忙的父母接送孩子上下学,问题倒也不大。但绝不能教育孩子做作业,阅读这种事情去丢给老人。教育孩子是父母的责任。

二、培养孩子的生活习惯,平时陪着孩子看看书,休息天带着孩子去郊外走走,呼吸新鲜空气,可以爬爬山、骑骑自行车等。尽量减少孩子在家看电视。家长们不要扔一个手机或者平板管自己玩手机或找各种借口说自己好吗没有时间陪伴。那你就大错特错了,等孩子长大了你想陪伴他们,他们却不要你的陪伴了,他们也有自己的生活。不要错过孩子的成长之路。

三、尊敬老师,老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更是孩子们幸福的缔造者,心灵的抚慰者和医治者。老师能注入大量的真诚爱心和强大的责任感,事业心去强化学校教育,使孩子在德、智、体全面发展。

四、要学会分享,周末或者暑假和小伙伴们一起去游玩,要和其他小朋友打招呼并邀请他们一起做游戏,要懂得谦让、宽容和大方!做个开朗自信的孩子。

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相信每一位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快乐的成长和开心的学习。

家庭教育促进法家长心得体会

家庭教育促进法心得体会10月23日,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一次会议表决通过了《家庭教育促进法》,这是我国首次就家庭教育进行专门立法。家庭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但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转型速度加快,家庭教育暴露出一系列突出问题,有的父母生而不教;有的父母不知道如何教孩子;有的父母过度“鸡娃”,教而不当;有的父母信奉“孩子不打不成才”“棒打出孝子”,将殴打虐待作为家庭教育方式…...

家庭教育促进法家长心得体会

在观看了河南省教育厅“家庭教育开学第一课”后,我发现在教育孩纸方面我之前用了很多错误的方式,还有很多需要学习的地方。家庭教育不应该仅仅关注幼儿智力发展和学习的提高,应该更加关注幼儿个性和社会性的发展,但是多数家庭都认为教育是学校的事情,家长只要做到让幼儿吃饱穿暖即可,这个是很大的错误。

作为家长,很多时候没有考虑到孩纸也会有自尊心,也要面子,尤其在公共场合,为了维护自己的面子,孩纸就会产生逆反心理,偏偏跟你对着干。家庭不出现双重标准,家长在管教孩纸时,需要家里大人统一战线,如果觉得哪里说得不好,可以私下讨论,而不是当着孩纸面指出家长的不对。不给孩子贴标签(笨,磨蹭,烦人等)孩子会相信这些大人随意说的话,觉得自己就是这样的人,孩子需要鼓

励才会感受到自己被接纳与肯定,应选用正向肯定而非否定式语句。

多陪伴,多学习,保证孩子的全方面身心发展。

    【实用范文】栏目
  • 上一篇:全国交通安全日活动心得体会(整理3篇)
  • 下一篇:小学作文:我发明的机器(收集4篇)
  •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相关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