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实话,那是一个被风与火劫掠的时代,耳边接连的枪声,空气中弥漫的硝烟,无疑是那个时代最大的特色。我很后悔自己没有生在那个年代,没能亲眼目睹一下日军的暴行,也没能为抗日救亡而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但我又很庆幸生于今天和平的中国。
历史不容更改,屈辱的近代史使古老的中国蒙上了一层又一层黑纱,让中国受到了一次又一次的耻辱,抗日战争更是给中国带来了巨大的灾难,中国的经济、文化遭成了空前的衰退。要知道,经过列强一次又一次的折磨、蹂躏,泱泱华夏一步步丧权辱国,几乎到了只有招架之功,没有还手之力的地步,而小小的倭国——日本却通过种种卑劣的强盗手段,跻身世界强国的行列,他们贪心不足,歇斯底里,叫嚣要三个月灭掉中国。于是,在日本侵略者的铁蹄之下,繁华的南京城变成了人间地狱,大片大片的国土沦陷敌手,大批大批大同胞们开始过着牛马般的亡国奴生活。
然而,中华民族是不可辱的,越是国破家亡的时刻,希望就在此时出现,中华民族的命运开始出现转折。日寇的惨无人道的暴行,使中国人民万众一心、众志成城,地无分南北,人无分老幼,皆有守土抗战之责任。经过了艰苦卓绝的防御、相持阶段,牺牲了无数的男儿热血,最后,国共两党终于发起对日寇的最后一击,以秋风扫落叶之势消灭了在中国土地上敢于顽抗的一切之敌,迫使日本投降,在中国人的面前,他们终于低下了那曾经不可一世的头颅。
这样,八年抗日战争结束了,日本人被逐出了中国,中国人经受住了历史的又一轮考验。其实,历史也无非就是这样:有喜、有愕、有成、有败,但是,无论是喜愕,还是成败,都是一种历史的进程。历史的进程带来的除了人们思想觉悟的提高与社会的进步,必然也会带来新一轮血雨腥风般的磨练,周而复始正是历史的本性。可以说,日军的暴行让中国人饱受折磨,但同时,是不是也给我们带来了更多的警惕与忧患意识呢?我们的民族是不会灭亡的,但我们要清醒的认识到落后就要挨打是历史的规律之一。
1942年,日军对我国冀中抗日根据地发起了大扫荡。高家庄的村长和当地的民兵小队,把山洞,地窖修建成了多户人家相同的地道,展开长期游击战。
一天夜里,黑风口据点的鬼子突袭高家庄,正好被查岗的村长发现了,及时敲响了警钟,自己却献出了宝贵的生命。毫无防备的高家庄经受了鬼子的洗劫,地道有的被灌水淹了,有的则被炸药炸毁,幸亏区大队赶到伸出援助之手,群众才幸免于难。民兵队长高传宝认真学习《论持久战》,总结经验,带领民兵和群众修建又能藏身,又能攻击的立体式地道,可真是出其不意,攻其不备呀!
1943年夏天,日本特务冒充八路军武工队潜入高家庄,队长高传宝将计就计,把他们引进了充满危险的“陷阱地道”将他们一举歼灭。日军队长山田恨铁不成钢,集结兵力,向高家庄扑来,民兵们占据有利地形,爬上房顶,躲进地下堡垒,狠狠地灭了鬼子的威风,实战之后,高传宝带领民兵又扩建地道,形成地下交通网。令敌人望而生畏。
最后,高传宝领导高家庄民兵,配合八路军主力部队和游击队,一举拔掉了黑风口的敌人据点,又全歼了进犯高家庄的敌人,两年的游击战争终于胜利了!
我是一座抗日战争中的房子,虽然我不漂亮,也不豪华,但我的肚子里住着快乐的一家人,我也很快乐。
我的身体是石头做的,非常坚硬;我有一头阳光颜色的头发,是稻草做的;我的眼睛就是两扇窗,明亮又清澈;我的嘴巴很大,能容一个人甚至几个人进出,猜出是什么了吗?哈哈!那就是门了!
以前,三个中国人住进了我的肚子。好像是一家三口,有一个孩子、一个男人和一个女人。男人高高瘦瘦,皮肤很黑,女人不漂亮,但长得很和蔼,她很爱笑,和她待久了,会发现她笑起来的时候,眼角有一丝丝鱼尾纹,那小孩光着头,身穿一件树叶颜色的绿上衣。早上天还没亮,那男人出去了,听那男人和女人嘀嘀咕咕的对话,好像要外出打工。男人走出不久后,那孩子也醒了,他的妈妈给他一碗小米粥当早餐,孩子喝完便去和邻居家的孩子玩了。一群男孩子不知从哪找来一些木头和小刀,他们把木头削成木刀木枪玩打仗的游戏,直到中午妈妈叫他们吃饭才肯回家,吃完再玩。几个间谍悄悄潜入村长李大叔家的仓库,只有在这里,他们才能痛快地玩耍。两个队长以石头剪刀布的方式来挑人,赢的则可以先挑,两队一对当好人一队当坏人,面对面站在一起,一边喊着杀啊——冲啊——,一边跑过去用木刀木枪打对方的人,被打到的人则要倒地淘汰,最后哪队剩下的人多那队就获胜。
天黑了,外出打工的男人回来了,女人和孩子早就在等他了。他们一家三口团圆在一起,在饭桌上有说有笑的,这使我很快乐。
这样快乐的日子持续了没多久,一批日本鬼子就进了村庄,他们家家户户抢财物,抢粮食,村民们天天生活在恐惧中。
有一天,一批日本鬼子闯进了我的肚子,那小孩害怕极了,躲到了女人身后。日本鬼子的头领观望了一下四周,命令另一个日本鬼子把挂在墙上的玉米拿给他,他二话不说就拿来了。小孩自言自语地说了几句,那日本头领好像后面长了眼睛似的,马上转过来,用他那很粗的声音说:“你在说什么?”“没……没什么。”小孩答道。“到底在说什么?”他又问。小孩吓得哇哇大哭起来,说:“不要……不要拿我家的玉米。”日本人很生气,他开枪把小孩打死了。男人和女人都忍不住了,大声嚷嚷起来:“你们这些没良心的狗东西,连一个无辜的孩子都不放过……”日本鬼子正在气头上,他们这句话正是火上浇油,日本人又是两枪把两大人打死了。
就这样,大家都逃去了安全的地方,我肚子里没有了欢声笑语,每天只有枪声,没人陪我,我很难过,我好孤单。
我希望不要再有战争了,和平万岁!
今日阳光正好,晴空万里,万里无云。我们满怀激动而严肃的心情,去参加学校组织的四个一活动。在那里讲述着,一个个伟大而无私奉献的烈士们,演绎着一段又一段,一个又一个振奋人心的故事。
在展览馆里,我们学习了红歌,和红色精神。不过令我最记忆犹新的,是国家多个领导人为中日友好,做出的贡献。我开始很不明白,日本曾经像魔爪一般扑向我们中华大地,为祖国带来了无限的灾难和恐惧,给人民造成了,极大的伤亡和凄惨。可如今,中日,的确不再像曾经那样对立的关系了。后来我才知道,一方面是我们中国不愿意把这带仇恨加覆在下一代人们的身上,坚持着,战争从不涉及到人民幸福生活的思想。而另一方面,也是邓小平同志高度重视的,要把中日友好关系放在长远角度上来考虑。
从长远的角度来说,中国和日本交友,对现在乃至未来都有极大的帮助。虽然我并不能明白,这样深奥的政治,但我清楚的感觉到,这是一个,站在政治高层上的人,用智慧的眼光看待一切事物的人。有空前的预见能力,和准确的判断性。
虽然现在的我们虽然不能站得那么高,看得那么清,但是我们也要尽力去攀登。前人是那样的运筹帷幄,那样的机智果断。在生活中,不是拥有了强大的力量,就拥有一切,而是运筹帷幄,因为也只有这样才能掌控,未知的一切。
15年前暑假里的一个火热的正午,我意外地发现了奶奶秘不示人的宝藏,于是我便永远地思念起那遥遥逝去的爷爷……
暑假是渴盼的,但其酷热且蒸闷的正午又是讨厌的。那时,还是少年不识愁滋味的我,总想找点有趣的,最好是带点刺激的活来打发这段每日必有的难捱的时光。
掏鸟窝是我的最爱,既有登枝攀崖的刺激,又有鸟儿挣扎的欢乐。可母亲说鸟儿也是一条生命,也应该有自己的家园和自由,说什么也不准我去找这种乐趣。摸鱼是我的次爱,既有戏水的凉爽,又有觅鱼的执着。可父亲说水火最无情,十个玩水九个溺,一旦发现我往水边蹭,就扬着牛鞭追了过来……想做的事不能做,无奈之间,我萌生了把家里的地窖翻个底朝天的念头,看看那黑咕隆冬的地方都藏着些啥。
一天中午,趁父母和奶奶都睡下了,我摸起一支手电筒,蹑手蹑脚地溜进了柴草房,钻进了位于柴草房底下的地窖。
扑鼻的霉味没有吓退我的好奇,纷扬的飞尘没有掩没我的执着。一阵翻箱倒柜、东移西挪之后,一只小木箱暴露在我面前了。
这小木箱太精致了,精致得让我有点眼直。它比我的书包大不了多少,用红漆漆得贼亮。它的上面雕刻着一支红彤彤的木棉花,正面雕刻着一枚金灿灿的五角星、挂着一把没有合上的黄铜老锁。我轻轻地摘下锁,轻轻地揭开盖,轻轻地扯开红绸布,眼前倏地一亮:里面装着一个暗绿色的钢盔,钢盔上弹痕累累,还有一个洞穿的弹孔,系带上结着厚厚的黑痂;连我这个十岁的孩子一看就明白,这是经过了血与火洗礼的罕物。
像中国女排夺得了“五连冠”,我激动得心儿直跳。“这是战争遗物!”我立即冲出地窖,渴望让家人分享我惊人的探险收获。奶奶仍在酣睡,母亲不知去向,父亲正在磨柴刀。“爸,看我找到了什么?”我欢声朗朗,“你见过这东西吗?”
父亲放下柴刀,在身上揩干手上的水渍,接过我递上的箱子,打开盖子,瞧了一眼。“就是这吧?我知道了,”他不动声色地吩咐,“把它放回原来的地方去。”一点也没有我料想中的惊讶。
为什么大而弱的中国却打败了小而强的日本,取得了反侵略战争的胜利。要知道,在抗日战争以前,也有许多人认为中国武器不如日本,如果抗日的话,将会同阿尔巴尼亚一样地灭亡,这种亡国论的观点在后来被击得粉碎。到底是什么原因使中国赢得了抗日战争的胜利?抗日战争是在中国共产党倡导的,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抗日统一战线旗帜下,由中国各族人民和海外华侨广泛参加的全民抗战。
实行人民抗战,是打败日本侵略者最有效的途径,这是夺取胜利的关键。抗日战争,由于有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有八路军、新四军等主力兵团为骨干,有敌后各根据地广大人民群众的参加,因此它具有深远的计划性、广泛性和持久性,在整个敌后战场,抗日军民以普遍的游击战与运动战相结合。许多国家的政府代表人民的利益强裂谴责日本的侵略行为,并向中国提供了大量的物质援助。
从1937年到1944年,美、苏、英、法等四国向中国贷款约为10.478亿美元,1.5亿英镑,10.3亿法郎。由此可见,抗日战争,不仅是中国的事,也是亚洲的事,世界的事。抗日战争中,中国获得的同情与援助体现了反法西斯战争的国际力量间的相互协作,体现出国际主义精神,对中国抗战胜利起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天才刚亮,七旬老人张祖清便带领我们一行人,来到了他住了大半辈子的长坑村。放眼望去,只剩下成片的碎石瓦砾。昔日的风光已经荡然无存。七十年前,这里曾是抗战一线。七十年后,已是断壁残垣;七十年前,英姿飒爽的抗日将士,七十年后,已是年老古稀。老人追寻着儿时玩耍的山路,带领我们爬上了朝北山。寒冷的秋风挂过老人单薄的衣襟,清晨的露珠沾湿了裤脚。
翻过一个山头,我们看到了海岸线。老人用手颤颤巍巍地指向一处海面,眼里充满了回忆。
白峰镇长坑村,位于宁波穿山半岛最东侧,这里最多时曾住着200多位村民,去年长坑村被整体拆迁。虽然长坑村目前已人迹罕至,但70年前长坑村民营救美军飞行员的故事,却依然在村民间口口相传。
老人呷了一口茶,缓缓的打开了话匣子。时间,跟随着老人的口述,拉回到了七十年前,1945年6月的1天,张祖清和伙伴们在后山玩耍,成批的飞机从舟山的方向飞来,伴随着一声巨响,一架飞机拖着长长的白烟直冲下来,飞行员带着降落伞落入海中,那时,打鱼的村民都被那声巨响震得不知所措,四五个胆子大的村民把船划到了降落伞所在位置,捞起了落水的美军飞行员。
“我们都在想,怎么跟我们长得不一样?头发是黄的,鼻子长得特别高。”
迎着吹面而来的海风,老人仰着头,看着天,又陷入了沉思。七十年,多少个日日夜夜,物是人非,唯有海一浪一依旧持续不断地拍击着海岸,卷起朵朵一浪一花。海,依然是当年的海;但人,却已到了古稀之年。也许,在现代人眼中,那位黄头发高鼻梁的美国大兵只是一件或真或假的谣言,但是,在老人眼中,我却看到了那个时代的人对于战争的不可磨灭的印象。不是亲人,也胜似亲人。
“美国人起初以为是日本人在抓(他们的同伴)准备要用机槍(向我们)扫射一了我们去救的人都吓坏了要没命了就跟坠机的美国兵去说但是话都互相听不懂就比划给他看美国兵就向(飞机上的同伴)摇旗示意飞机上的门都关上了丢下一些物资(就走了)。”
考虑到日本人和伪军的威胁,村民们把美军飞行员藏到了朝北山的一间小屋里。这里的事情我们也就不得而知了,只有《白峰往事》中说到:时间是1945年6月的一个午后,参与救援并留下名字的村民还有张本元、张二飞。而飞行员被救到张阿可家里后,“有人从家里拿来米饭,他也不作声,湿衣服也不肯换下。后来有人拿来刚从山里摘来的杨梅,他才伸手吃了几颗。”至于飞行员是怎么离开郭巨的,《白峰往事》中这样记载:“民国政一府郭巨乡乡长吴正才看到被救的美军飞行员……把自己乘坐的元宝篮让给飞行员,派人快速抬到镇海县政一府。”
老人停止了讲述,只是静静地凝望着海面,眼中充满了无限的感慨。也许,在老人眼中,他们不只是在营救一个美国大兵,而是在营救中华民族。在那个战火纷飞,硝烟弥漫的年代里,白峰镇长坑村的村民们冒着生命危险,用行动谱写了抗日战争中的动人篇章。正是这种由普通老百姓积聚起来的力量,才促成了抗日战争的胜利。全中国上至首长司令,下至平民百姓,都在这场战争中变得空前一团一结。新中国的路是靠人民自己走出来的!在后来日本兵的搜查中,长坑村的几十位村民,没有透露半点消息。抗战的震撼人心之处,并不一定要在大型会战中流露;人民一团一结起来的力量,也只有在这样的小事中才得以透彻地展现出来。
2011年7月15日,我和爸爸去临江公园,这次去临江公园的目的和以前都不一样,以前都是去划船,去玩的。可这次我和爸爸是去参观淞沪抗战纪念馆的。
首先我们进入纪念馆入口,看到了一小块草坪,那里树木苍盛,水泥的架子上面悬挂着一口高约2米的大钟,上面铭刻着16个大字:牢记历史,不忘过去,珍爱和平,开创未来,看着这几个字我心里在嘀咕:这几个字究竟是什么意思?我和爸爸随着参观的人群进入了纪念馆内,随着看到的一张张照片、一段段介绍文字、一件件留存下来的实物,我渐渐地了解了就在我们所在的地方发生了一二八事变;1937年9月5日,当时侵hua日军围攻宝山城,城内的军民们团结一心与日寇激战数日,杀敌无数,但是,终因寡不敌众于9月7日城墙塌陷,全城战士都牺牲了……
我和爸爸又参观了第二展厅,主展厅:《淞沪抗战史事―血浴淞沪》我知道了其中一些故事:一个年仅12岁小英雄,他由于写下“反抗日本帝国主义”这句话,被日本人知道了,严刑逼他说出是谁指使的,但他始终不肯说,后日本人就放出狼狗撕咬他,直至牺牲自己的生命。我听了之后非常震撼和难过,一个12岁的孩子,宁愿自己遭到如此痛苦的折磨也不背叛,最终牺牲了自己年轻的生命。日本鬼子多么惨不忍睹啊!我们一定要学习那位小英雄不怕牺牲的精神。
时间差不多了,我们从纪念馆内出来,看着大钟,我终于明白了上面字的意思:我们世世代代都不应该忘记这段历史,必须珍惜现在的和平年代。
这个星期天注定不能平静的度过,参观完抗日战争纪念馆,我内心深深被震撼,于是有感而发。
抗日战争纪念馆是全国唯一全面反映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历史的大型综合性专题纪念馆,坐落于七七事变的爆发地——北京西南卢沟桥畔的宛平城内,庄严,肃穆。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展示了中华民族的抗战历程。展览以历史图片和实物为主,辅以景观、油画、雕塑、幻影成像、影视片等展示手段,突出表现在中国共产党倡导建立的统一民族战线旗帜下,以国共和作为基础,全国各族人民共同抵抗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历史,突出表现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中的中流砥柱作用,突出表现中华民族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付出的巨大民族牺牲和做出的重要贡献,深刻揭露日本侵略者在侵华战争中犯下的滔天罪行。
在参观中,我们首先感受了在那个危难时刻,中华民族一致抵御外敌的那种“团结”的精神。在中国共产党的倡导下,以国共两党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四万万同胞在爱国主义旗帜下团结起来,汇成浩浩荡荡的抗日洪流。从国民党数百万军队在正面战场的奋起抵抗:淞沪会战、南京保卫战、徐州会战、保卫武汉……到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和新四军让侵略者陷入人民战争的海洋:平型关大捷、百团大战、地道战、地雷战、麻雀战……再到台港澳同胞捐款捐物,海外华侨认购国债回国参战,不同党派和团体捐弃前嫌,共赴国难……“到了这个最危险的时刻”,整个中华民族聚合了中国近代历史进程中空前的团结精神,形成了真正战胜日本侵略者的无坚不摧的力量源泉。
随着缓缓移动的参观人流,杨靖宇,佟麟阁,左权,张自忠……一个个熟悉而崇高的名字印入大家的眼帘。国难当头,英雄辈出。八路军副参谋长左权牺牲时,年仅37岁;东北抗联将领杨靖宇牺牲后,日军发现他的胃里尽是枯草、树皮和棉絮,竟无一粒粮食;打完最后一颗子弹,狼牙山五壮士毅然砸枪跳崖;被敌围困河边,誓死不屈的8位女战士挽臂沉江……“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正是无数抗日先烈的爱国奉献精神凝聚起了中华民族不屈的脊梁。可以说,没有数不清的仁人志士为国奉献的崇高精神,中国抗战的胜利是不可能的,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胜利也绝不会是在1945年。
走出展览馆,我的心中充满着崇高与悲壮的情怀,但是却没有多少作为“胜利者”的喜悦。伤亡3500余万人,财产损失6000亿美元,这一个个鲜明的数字让我不能有丝毫的轻松和愉快。在这场战争中,由于国家的孱弱,民族承载了更多的苦难,付出了更高的代价。从来不会有人怀疑抗战史是一部胜利史,但只有在民族复兴的轨迹清晰地勾勒出回归大国的坐标时,我们才可能最终体验到“胜利”的完整涵义。
今天,当我们走在民族复兴的道路上时,我们应当谨记团结奉献的抗日精神。把满腔爱国之情化为工作的强大动力,在工作中起到模范带头作用,努力而扎实的做好本职工作,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奋斗。历史虽已过去,我们不仅看看就完了,而是要记住这一段历史,勿忘国耻,将理性的爱国主义发扬光大,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努力奋斗。
今天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3周年纪念日。这一天,是人类正义战胜邪恶、光明战胜黑暗、进步战胜反动的纪念日,也是值得中华民族永远铭记的纪念日。
发生在20世纪三四十年代的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是世界爱好和平与正义的'国家和人民同人类文明的凶残敌人法西斯进行的一场殊死搏斗,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65年前那场决定世界命运前途的伟大胜利,是中华民族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走向伟大复兴的重要转折点。正是在抗日战争胜利的基础上,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实现了中国历史上最伟大、最深刻的社会变革。
今天,我们纪念这场伟大的胜利,就是要永远铭记惨遭日本侵略者杀戮的无辜死难同胞;永远铭记在抗日战争中英勇战斗、为国捐躯的烈士;永远铭记参加抗日战争的老战士、爱国人士、抗日将领;永远铭记为抗战胜利建立了功勋的海内外中华儿女;永远铭记支援和帮助了中国抗战的外国政府和国际友人。铭记这段历史,是因为它的悲壮惨烈与不屈抗争应该成为民族的集体记忆,更是希望从中汲取智慧启迪,获得开创未来的现实力量。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胜利,充分证明了中国共产党是救亡图存、实现民族解放的核心力量。1931年的“九一八事变”和1937年的“七七事变”,把中华民族推到了亡国灭种的边缘。在民族存亡的生死关头,中国共产党吹响了抗击外敌的第一声号角。在那场威武雄壮的战争中,中国共产党以自己的坚定意志和模范行动,在全民族抗战中发挥了中流砥柱的作用。中国人民之所以创造了弱国战胜强国的伟大奇迹,最根本的原因,是中国共产党代表全中国人民的意志,领导和推动了伟大的抗日战争,以自己最富于牺牲精神的爱国主义、不怕流血牺牲的模范行动,支撑起全民族救亡图存的希望,成为夺取抗战胜利的民族先锋。